博碩士論文 90621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3 、訪客IP:3.138.60.190
姓名 錢之駿(Chih-Chun Chi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大氣物理研究所
論文名稱 台灣東南部地區複雜地形局部環流的模擬研究
相關論文
★ 宜蘭地區秋冬季降雨特性之研究★ 台灣地區午後對流降水特性之分析
★ 台灣梅雨季中尺度對流系統之數值模擬研究-TAMEX IOP 8 個案★ 利用整合探空系統分析南海北部大氣邊界層特性之研究
★ 中尺度波譜模式對梅雨期豪雨個案模擬之研究★ 宜蘭地區秋冬季豪大雨特性之研究
★ 台灣東南部地區局部環流與邊界層特性之研究★ 宜蘭地區豪雨個案之研究
★ 台灣北部地區雨滴粒徑分佈特性與降雨估計之探討★ 冬季雹暴個案之分析與模擬
★ 伴隨敏督利颱風的強烈西南氣流引發豪大雨之個案探討★ 利用整合探空系統分析台灣東南部地區大氣邊界層特性之研究
★ 桃芝颱風(2001)數值模擬研究:颱風路徑與結構之模擬與分析★ 利用雨滴譜儀分析不同降水系統之微物理特性研究
★ 台灣北部地區不同季節以及不同降水型態的雨滴粒徑分布特性★ 颱風或熱帶低壓與中部空品區空氣品質之相關探討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台灣東南部地區地形十分複雜,由於過去並沒有良好的觀測可供分析研究之用,使得我們對於此地區局部環流的發展與演變了解不深。而2001年的GIMEX實驗(綠島中尺度實驗,Green Island Mesoscale Experiment)提供了時間與空間上良好解析度的觀測資料,可用來分析此地區複雜地形的局部環流變化情形。
本研究利用GIMEX密集觀測期2001年5月24日的觀測資料進行分析,希望了解該地區局部環流的變化特性,並進一步使用數值模式進行模擬研究,期望能更深入來探討局部環流發展與演變的物理過程。
模擬與觀測比較的結果相當接近,大致上可模擬出局部環流在此複雜地形影響之下的變化情形。模擬結果顯示,在沿海地區夜間的陸風發展高度為250至500公尺,白天的海風發展高度在台東站為1000公尺,而成功站為600公尺,由陸風轉變為海風的時間為早上8時,由海風轉變為陸風的時間為晚上8時;在縱谷內夜間的山風發展高度為500公尺,白天的谷風發展高度為750公尺,由山風轉變為谷風的時間為早上10時,由谷風轉變為山風的時間為下午5時;在山坡地區夜間的下坡風發展高度不到250公尺,白天的上坡風發展高度超過1000公尺,由下坡風轉變為上坡風的時間為早上7時,由上坡風轉變為下坡風的時間為晚上10時。局部環流的轉換時間在沿海和山坡地區比縱谷內早。在夜間的局部環流型態為:中央山脈東側山坡和海岸山脈吹下坡風,沿海地區則是吹陸風,而縱谷內山風氣流分為兩支,一支由霧鹿所在山凹經池上後往縱谷北方,另一支則是經池上後轉往縱谷南方;在白天的局部環流型態為:中央山脈東側山坡和海岸山脈吹上坡風,且海岸山脈高度較低處氣流有跨越的分量,在沿海地區吹海風,縱谷內谷風氣流由南北兩端進入往池上方向。沿海地區的位溫曲線日夜差異較小,縱谷內和山坡地區的位溫曲線日夜差異較大,且縱谷內和山坡地區白天邊界層發展高度都比沿海地區來的高。影響因素模擬結果也顯示模式使用的地形資料以及地表的通量傳輸對於局部環流有很大的影響。
關鍵字(中) ★ 複雜地形
★ MM5
★ 模擬
★ 局部環流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摘 要 ………………………………………………………………… i
致 謝 ………………………………………………………………… iii
目 錄 ………………………………………………………………… iv
圖表目錄 ……………………………………………………………… v
第一章 緒論 ………………………………………………………….. 1
1.1 研究動機 ………………………………………………………. 1
1.2 研究回顧 ………………………………………………………. 2
1.3 研究目的 ………………………………………………………. 6
第二章 資料來源與模式介紹 ……………………………………….. 7
2.1 資料來源 ………………………………………………………. 7
2.2 模式介紹 ………………………………………………………. 8
2.3 模擬實驗設計 ………………………………………………… 12
第三章 個案天氣分析 ………………………………………………. 13
3.1 綜觀天氣分析 ……………………………………………….. 13
3.2 測站資料分析 ……………………………………………….. 14
第四章 模式結果分析 ………………………………………………. 18
4.1 控制組結果分析 …………………………………………….. 18
4.2 影響局部環流的因素探討 ………………………………….. 27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 30
5.1 結論 ………………………………………………………….. 30
5.2 展望 ………………………………………………………….. 32
參考文獻 ……………………………………………………………... 33
附表與附圖 …………………………………………………………... 36
參考文獻 林沛練,1985:斜坡地形對邊界層風場日變化振盪的效應,大氣科學,12,134-158。
林沛練,1988:地形引發的中尺度環流—台灣地區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博士論文。
林沛練,張隆男,陳景森,1990:海風邊界層之發展與污染物濃度的日變化,大氣科學,18,287-308。
林沛練,盛揚帆,1990:TAMEX期間台灣地區海陸風特性之初步分析,天氣分析與預報研討會論文彙編,133-144。
周仲島,2001:台灣天氣研究計畫與綠島中尺度實驗簡介,科學發展月刊,29,568-578。
賴信志,1991:中尺度環流對污染物輸送與擴散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
賴信志,2000:台灣梅雨季中尺度對流系統之數值模擬研究-TAMEX IOP8個案。國立中央大學博士論文。
張美玉,1992:海陸風對邊界層結構及污染物擴散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
蔡清彥,1987:台灣北部地區局部環流之研究,大氣科學,15,179-198。
蔡清彥,童雅卿,1987:台灣南端局部環流之研究,大氣科學,15,69-88。
陳焱煌,1997 :西北台灣局部環流與邊界層發展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
Chen, Y.-L., and J.-J. Wang, 1994:Diurnal variations of surface airflow and rainfall frequencies on the island of Hawaii. Mon. Wea. Rev., 122, 2125-2138
Chen, Y.-L., and J.-J. Wang, 1995 : The effects of precipitation on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airflow over the island of Hawaii. Mon. Wea. Rev., 123, 681-694.
Chen, Y.-L., and J. Li, 1995 :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Airflow and Pressure Patterns over the Island of Taiwan during AMEX. Mon. Wea. Rev., 123, 695-716.
Chen, Y.-L., and J. Feng, 2001: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airflow and cloud distributions over the windward side of the island of Hawaii. Part I:Effects of trade wind inversion. Mon. Wea. Rev., 129, 1117–1134.
Grell, G. A., J. Dudhia, and D. R. Stauffer, 1995:A description of the fifthgeneration Penn State/NCAR mesoscale modeling system (MM5): NCAR technical note, NCAR/TN-398+STR, 122pp.
Johnson, R. H., and J. F. Bresch, 1991: Diagnosed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system in northern Taiwan during May-Jun 1987 TAMEX. Mon. Wea. Rev., 119, 2540-2557.
Kikuchi Y., Arakawa S., Kimura F., Shirasaki K., 1981:Numeric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mountains on the Land and Sea Breeze circulation in the Kanto District. J. Meteoro. Soc. Jap., 59, 723-738.
Mather, Y. and R. A. Pielke, 1977:The effect of topography on sea and land breeze in a two-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Mon. Wea. Rev., 105, 1151-1162.
Sun, W. Y., J. D. Chern, C. C. Wu and W. R. Hsu, 1991:Numerical Simulation of Mesoscale Circulation in Taiwan and Surrounding Area. Mon. Wea. Rev., 119, 2558-2573.
Sun, W. Y., and J. D. Chern, 1993:Diurnal variation of lee vortices in Taiwan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 J. Atmos. Sci., 50, 3403-3430.
Wang J.-J., and Y.-L. Chen, 1998:A case study of trade-wind rainbands on the windward side of the island of Hawaii. Mon. Wea. Rev., 126, 409-423.
Whiteman, C. D.: 1990, ‘Observations of Thermally Developed Wind Systems in Mountainous Terrain’, in W. Blumen (ed.), Meteorol. Monographs, Amer. Meteorol. Soc. 23, No. 45, 5–42.
Zhong S. and E. S. Takle, 1993:The effect of large-scale wind on the sea-land-breeze circulation in an area of coastal heating. J. App. Meteoro., 32, 1181-1195.
指導教授 林沛練(Pay-Liam Lin) 審核日期 2003-7-17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