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1756029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8 、訪客IP:3.135.183.200
姓名 沈于瑞(Yu-jui S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國小客語教師應用網路教學現況研究-以桃園縣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為例
(A study of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of online Teaching by Teachers of Hakka language education by elementary school -Taoyuan County area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Hakka culture)
相關論文
★ 客家特色產業發展之回應性評估★ 休閒生態園區體驗行銷之研究—以新竹老頭擺客家美食休閒生態園區為例
★ 屏東六堆地區邱氏家族變遷之研究:政治菁英觀點★ 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
★ 客家社團成員參與行為意向之研究─以解構式計畫行為理論觀點★ 紫金礦業與上杭縣之發展
★ 新北市客家文創產業經營策略之研究★ 泰國客家女性與客家文化推動之研究: 以泰國客家之音啟芳論壇為例
★ 從公私協力觀點探討地方產業推動之研究-以桃園蓮花季為例★ 文化創意產業網站品質評估之研究
★ 文化創意產業感性行銷之研究-以苗栗三義木雕為例★ 桃園縣高齡者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之研究
★ 南桃園國小客家新移民子女教育之研究--多元文化教育與文化再製理論★ 兩蔣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兼論其對客家文化園區的啟示
★ 桃園縣國民小學實施客語教學執行成效之研究-以學校支持系統觀點★ 寶島客家電台志工人力資源發展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客語教師應用網路教學之現況,並探討客語教師應用網路教學在教師資訊素養、認知態度、教學設備、教材資源及行政支持等情形,從整體構面進行分析說明,再依據學校情境變項和教師個人背景變項分析其差異情形。本研究採問卷調查及訪談法,使用?國小客語教師應用網路教學現況調查問卷?作為研究工具,對桃園縣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內國小客語教師進行層級抽樣,共發出問卷232份,回收有效問卷217份,調查結果以描述性統計、t考驗(t-test)、單因子變異數分析(ANOVA)、Pearson積差相關等統計方式加以分析;並以立意抽樣的方式,抽取5位客語教師進行訪談。
研究發現:(1)大部分的客語教師具有使用網路資料查詢的能力,以及應用網路教材於客語教學的能力。但對於運用網路資訊科技設計客語教學教材的能力仍須加強。(2)大部分的客語教師都贊成應用網路資訊科技融入客語教學,高學歷畢業的客語教師對於所需之教學資訊會利用網路取得。(3)在教學設備方面:班級電腦普及化,但網路設備狀況不一,大部分可以充分提供教師應用網路於客語教學之所需,但對於偏鄉地區仍有持反對的意見。(4)在教材資源方面:教師大多直接使用教科書出版商設計的多媒體教材,鮮少將與課程相關之優良教學網站整理提供給學生。(5)在行政支持方面:多數教師都滿意學校對客語教師在應用網路教學上所提供的支持,同意行政在經費許可下優先考慮充實相關媒體設備,同時會鼓勵教師使用網路教學;但在與資訊、網路相關的教師進修活動的安排及教師的參與相對不足。
摘要(英)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current situation of utilizing Internet resources on Hakka language education by elementary school Hakka language teachers, and to explore it by network information literacy, cognitive attitude, teaching equipment, education materials and administrative support. Base on the analysis of those aspects to test for differences among the school situation variables and teachers′ personal background variables.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techniques are used in this research. Questionnaire of “The status of using internet resources in your Hakka language course” used as a research tool.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used on Hakka language teachers whom work for selected elementary school which located in Taoyuan County Hakka culture development zone. There are 232 questionnaires had been issued and resulted 217 valid samples. Raw data a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methods; There are 5 Hakka language teachers are selected by “Purposive sampling” method for interview technique.
The research findings:(1)Most of Hakka language teachers are able to find some specific resources from Internet, and have the ability to use Internet resources in Hakka language cause, and to strengthen their ability to develop a Hakka language education materials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necessary.(2)Most of Hakka language teachers recommend to adopt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Hakka language learning activities. The Higher education teachers also have higher ability to retrieve instruction resources from internet.(3)For teaching equipment: It is a common scenario to have a computer in the classroom. Its capability of Internet access is able to meet Internet application educational activity in most of area, but it could be insufficient in some rural areas.(4)For education materials resources: Publishers′ multimedia learning materials usually be used by teacher directly. They may not be able to provide related good Internet resources list to learner because of time constraint or resource limitation.(5)For the Administrative support: Most teachers are satisfied to get enough support for Internet applications teaching included the purchase of media devices, they are also encouraged to use Internet resources in teaching, but they may not have enough related training activities and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yet.
關鍵字(中) ★ 網路資源
★ 客語教學
★ 應用網路教學
關鍵字(英) ★ Internet resources
★ Hakka language teaching
★ Internet base teaching
論文目次 目 次
摘 要 i
Abstract ii
謝 誌 iv
目 次 v
圖 次 vii
表 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網路輔助教學之意涵 9
第二節 客語教學發展與現況 19
第三節 應用網路融入教學之理論 26
第四節 客語網站教學相關文獻檢視 3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1
第二節 研究工具 43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9
第四節 研究程序 52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5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57
第一節 教師基本資料分析 57
第二節 國小客語教師應用網路教學問卷各題項之現況分析 61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對各構面整體影響情形之現況分析 7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7
第一節 結論 87
第二節 建議 92
參考文獻 95
附錄一 國小客語開課班級數 103
附錄二 專家效度 105
附錄三 預試問卷 112
附錄四 正式問卷 115
附錄五 訪談大綱 118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尤菊芳(1999 )。合作學習之理論篇。敦煌英語教學,22,11-16。
王麗卿(2001)。教學媒體在設計科系教學上的應用。視聽教育月刊,4(2),12-22。
王力行(1992)。電腦輔助教學的理論與實務探討。資訊與教育,29,24-35。
王全世(2000a)。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雙月刊,80,23-31。
王全世(2000b)。對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之資訊情境的評估標準。資訊與教育雙月刊,77,36-47。
王裕德(2000)。網際網路在教學上的應用—以線上考試為例。資訊與教育,78,75-81。
王淑如、王裕德(2001)。教學新策略網路合作學習。臺灣教育,603,33-39。
王曉璿(1998)。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探究。台中:中等學校教師研習會。
王仁癸(2009)。情境教學在國小英語教學的應用。北縣教育第69期,87-91。
王春展(1996)。情境學習理論及其在國小教育的應用。國教學報,8,53-71。
方吉正(1998)。情境學習理論之主要觀點剖析。教育資料文摘,42(4),185-192。
尹玫君(2003)。自教育科技在教育上的應用探討資訊融入教學。初等教育學報,16,1-36。
古安琪(2010)。數位學習融入客語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桃園縣田心國小五年級學生為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行政院客委會簡介(2008)。行政院客委會網站。2013年10月19日。
取自:http://www.hakka.gov.tw/
朱耀明(1997)。網路在教育上運用。大陸南京東南大學主辦:海峽兩岸青年學者迎接高科技信息時代挑戰學術研討會論文。
朱耀明(1999)。融入式的網路教學運用:以電腦在教育上運用課程為例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報,26(2),1998。27(1),1999,287-318。
江新合(1995)。國小自然科教材教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吳聲毅(2009)。數位學習與觀念實作。台北市:學貫行銷。
吳明德、許凱琳(2005)。運用數位典藏資源融入教學活動。教育資料與研究,67,53-62。
李麗君(1994)。重新思考媒體的選擇與分類。教學科技與媒體,17,24-28。
李西勳(1995)。台灣光復初期推行國語運動情形。台灣文獻,46(3),175。
李若群(2005)。高雄市國民小學資訊種子學校教師使用數位多媒體教學策略與成效之研究。義守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李怡慧 (2000)。網路教學環境上群組合作學習分組方式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何克抗(2010)。什麼是混合學習理論。2013年1月20日。
取自http://wenku.baidu.com/view/5a107405cc175527072208ea.html。
阮枝賢(2000)。網路教學的設計。文教新潮季刊,2013年9月23日。
取自http://www.tw.org/newwaves/52/2-2.html。
呂蒨娥(2009)。澎湖縣國小教師應用網站資源進行國語科教學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林清山(1997)。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
林清章(1998)。教師善用媒體提昇教學效果之道。菁莪季刊,10(1),2-4。
林奇賢、馬榮燦、林志能(2000)。網路學習與網路學校的發展對教師專業表現的衝擊。資訊與教育,79,8。
林秋香(2012)。資訊科技融入客語教學之行動研究-以高樹國小二年級學生為例。屏東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岳修平(1999)。網路教學於學校教育之應用。課程與教學季刊,2(4),61-76。
周斯畏、孫思源、朱四明(1999)。網路科技對教育的影響:學習環境、學習型式、師生互動、與教學內容的探討。中華民國電腦輔助教學學會(ICCAI)第八屆論文集。
周倩、孫春在(1997)。智慧型遠距合作學習環境之設計與建立:CORAL經驗。教學科技與媒體,26,13-21。
施冠概(1998)。國民中小學『學習資源中心』問題之商榷。視聽教育,78,51-59。
施如齡、吳香儀(2007)。 數位學習時代的高等教育教學觀。教育資料與研究,78,41-60。
洪明洲(2000)。網路教學。台北:華彩。
洪蘭(譯)(1998)。Steven Pinker著。語言本能。臺北:商業周刊出版公司。
洪榮昭(1985)。電腦輔助教學與傳統教學熟優?孰劣?。資訊與電腦,61,90-91。
范文芳(1996)。客語教學的現狀與展望。台灣客家語概論講授資料彙編。新竹,208-231
徐加玲(2007)。電腦輔助教學與數位學習對未來教學設計之影響。教育資訊與研究,78,
21-40。
徐新逸、吳佩謹(2002)。資訊融入教學的現代意義與具體作為。教學科技與媒體,59,63-73。
張世忠(1999)。教材教法之實踐─要領、方法、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張世忠(2000)。建構教學-理論與應用,五南出版社。
張嘉彬(2006)。數位典藏支援數位學習之探討。圖書與資訊學刊,58,70-95。
張奕華(2007)。教師科技標準與教學策略之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59,79-88。
張奕華、許正妹(2002)。設計網路化建構式學習環境:以「團隊建立者」為例。視聽教育雙月刊,44(1),25-46。
張奕華、許正妹(2004)。互動式多媒體之設計:兒童為中心的觀點。視聽教育,46(1),13-28。
張順發、羅希哲(2005)。教師教學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0:1,P73-97。
張霄亭(1997):淺談「教學媒體」與「教學科技」的「定義、領域範疇」發展。台灣教育,
560期,2-7頁。
張靜嚳(1995)。何謂建構主義?建構與教學。中部地區科學教育簡訊,第3期,
2013年11月30日 取自:http://www.dyjh.tc.edu.tw/~t02007/1.htm
張玉燕(1996)。教學媒體。台北:五南。
張維本(2007)。教學網站資源融入國小聲音之教學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自然科學教育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淑美(2008)。桃園縣國民小學實施客語教學執行成效之研究─以學校支持系統觀點。中央大學客家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美玉(1998)。教師專業─教學法的省思與突破。高雄:麗文文化。
陳年興、楊錦潭(2006)。數位學習理論實務。臺北市:博碩。
陳年興(2000)。網路教學與傳統教學之比較分析。遠距教育,15/16合刊,153-163。
陳錦田(2002)。客家語課程與教學之行動研究-從台北縣國小客家籍學生的認同與理解出發。國立台北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伯臣、陳桂霞(2003)。資訊融入教學之設計。載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未出版。
郭重吉(1992)。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展月刊,20(5),548-570。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1992)。國民小學教學媒體手冊。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8)。國民教育社群網。2013年12月30日,取自
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login_type=1
連廷嘉、施智元(2009)。傳統和數位教學情境設計理論與應用。課程與教學,26(4),47。
彭欽清(2002)。用心經營客語文教學─以胡適國小練秀美老師為例。客語教學的困境與突破『台北市九十一年度客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
文化基金會。78-90
黃政傑(1997)。多元文化教育的問題與展望。當前語文學習問題研討會會前論文集。國立台灣大學語文學研究所主辦。台北。
黃宣範(1995)。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北:文鶴出版社。
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台北:五南
黃秋香(2003)。國小教師實施客語教學之個案研究。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游光昭、李大偉(1997)。教師在電腦網路教學中角色之探析。中華工藝教育,30(11),12-16。
溫明正(2000)。E世代資訊變革對校園生態的影響。資訊與教育,79,20-30。
溫嘉榮(2003)。網路教學的理論與實務。載於「全國教育資訊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35-51。
溫曼伶(2011)。資訊科技融入客語教學之研究—以五年級製作客語電子繪本為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苗栗縣。
湯誌隆、孟祥仁、鄭明長、徐西森、吳思達、吳雅玲、羅希哲、張碧如、劉永元(2005)。教育概論。五南出版社。
楊正宏(2007)。我國資訊科技教育推動現況與展望。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8,1-20。
楊家興(2001)。網路教學在九年一貫課程下的應用。台灣教育,607,2-9。
廖文榮(2005)。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應用網路教學現況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管聖洲(2004)。桃園縣客家庄與福佬庄國小實施客語教學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惠芬、孫欽儒(2000)。人際傳播對網路教學的影響。第四屆全球華人教育資訊科技大會論文集,卷2,551-557。新加坡,2000。
劉宏文(1996)。建構主義的認識論觀點及其在科學教育上的意義。科學教育月刊,193,6-22。
劉宏文(1999)。建構主義與情境認知理論在科學教學上之意義。中二中學報,3,32-63。
劉錫禎(1998)。合作學習在電腦實驗教學的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玲婉(2003)。資訊科技融入國語文教學。載於九年一貫課程教與學—語文、數學與綜合活動,64-79。台南市:國立台南師範學院。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鮑慧門(2013)。資訊融入教學之觀念探討。2013年12月2日,取自
http://210.240.112.1/portfolio/kl06/read.php?15 ?
戴秋雯(2007)。台北縣立國民小學客語教學現況與成效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簡木全(2003)。國小教師教學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教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魏立欣(2004)。教育科技融入教學。台北市:高等出版社。
羅肇錦(2001)。客語教學的擋石路。國文天地,12,16-21。
羅肇錦(2007)。客家母語教學的幾個思維。台灣教育,647,2-11。
羅綸新(2005)。網路上教育資源與教學應用之評估。教育資料與研究,67,75-86。
嚴振農(2007)。國小教師資訊素養之學校效能知覺關係之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8,167-182。

貳、英文部份
Brown, J. S., Collins, A., & Duguid, P.(1988)﹒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42-357.
Brown, J. S., Collins, A., & Duguid, P.(1989)﹒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8(1), 32-42﹒
Brown, J. S., & Duguid, P.(1993).Stolen knowledg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3(3), 10-15﹒
Collins, A.(1989)﹒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and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Technical report
No.474 Champaign,IL:Center for the Study of Reading, University of I llonois at Ur
bana-Champaign﹒
diSessa, A. A.(1987). The third revolution in computers and education.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4, 343-367.
Hu, D., Chen, W., Zeng, Q.,& Hao,T.(2008).Using a user-interactive system for personalized e-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Technologies, 6(3), 1-22.
Kearsley,K.(1996).TheWorld Wide Web: Global access to educ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view, 5, 26-30
Linda Anderson, R. E., & Becker, H.J. (1989).Teachers` views of computers as catalysts
for changes in their teaching practic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31(3), 221-239.
McKeachiey,W. J., Chism, N., Menges, R., Svinicki, M., & Weinstein, C. E. (1994)﹒Teaching
tips:Strategies, research, and theory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eachers. Lexington, MA:
D. C. Heath and Company﹒
Moore, M. G.(1983).On a theory of independent study. In David Sewart, Desmond Keegan &
Borje Holmberg(Eds.)Distance Education: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London:
Croom Helm﹒68-94﹒
Moersch, C.(1995). Levels of 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 (Loti): A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classroom technology use. Learning with Technology, 23(3), 40-42.
Roberts, M. R. & Hopewell, T. M.(2003). Selecting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For Technology
Education. 52nd Yearbook,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Slavin,R. E.(1990).Cooperative learning: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Engle 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Sun, C. T. & Chou, C.(1996)﹒Experiencing CORAL: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Distant Cooperative Learning﹒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 39(3), 357-366﹒
Tham,C. M., & Werner, J. M. (2004). Designing and evaluating 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 A review and recommendations. Journal of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al
Studies, 11(2), 15 -26.
指導教授 陳定銘(Ting-ming Chen) 審核日期 2014-6-2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