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9120100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70 、訪客IP:18.191.87.134
姓名 古景伊(Jing-Yi G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漢譯《金剛經》的語言風格研究──以羅什和玄奘譯本的詞彙、虛詞、句法的比較為中心
相關論文
★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傳播活動之研究★ 元雜劇中的宗教現象─從神聖走向世俗
★ 香積敘事-漢地僧院裏的廚房與齋堂★ 冷齋夜話文藝思想之研究
★ 漢地佛經翻譯論述的建構及其轉型★ 戒律與身體~以《南海寄歸內法傳》所記為中心
★ 僧傳裏的善女人 ──以釋寶唱《比丘尼傳》為中心★ 法雲《翻譯名義集》的語言研究──以音寫語段的分析為中心
★ 沉淪與解脫:《天龍八部》的悲劇意識★ 《法句譬喻經》的敘事研究
★ 《金粟山大藏經》殘卷之異體字研究 ——以上圖藏本為中心★ 唐人小說裡的佛教寺院 --以俗眾的宗教生活為中心
★ 馮夢龍作品中的姦僧淫尼──以《三言》為例的一個分析★ 唐人小說中所反映的家庭與家庭意識
★ 《紹興重雕大藏音》字樣研究★ 上博01(2405)V《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疏》寫本殘卷書成年代考-以寫本異體字為中心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歷來的研究指出鳩摩羅什的翻譯雖然無法完整反映原典的語文,卻因為能以流暢的漢語表現,故受到漢地讀者的歡迎;而玄奘的翻譯恰好與之相反,是個忠於原典,卻難以流傳的譯本,這涉及了兩人在漢譯佛典譯經史的新舊譯之爭的問題,過去的研究成果僅限於抽象的敘述。本論文嘗試從語言風格的分析切入,並輔以梵漢對勘的方式,希望能詳盡觀察兩種不同翻譯策略下的漢譯佛典文本,在語言層面上能否流行。筆者選定考察的對象是《金剛經》。
本論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目的、方法,及回顧前人相關研究,並論述《金剛經》的語料價值,提出本文所欲探究的核心問題。第二章是二人譯本實詞的風格比較,首先分析意譯詞中能表現對梵漢文化或是思想的差異的案例,以及討論音譯詞和合璧詞的相關問題。第三章是虛詞風格比較,希望看出譯師如何轉換梵漢彼此間的語法格式。第四章是句型風格比較,前半部將考察「關聯詞語」,主要討論連詞和副詞的部分。後半部則是考察譯師彼此不同的考量,其譯文對於梵文句子的三種改寫方式:増譯、略譯、轉換。最後透過上述風格分析結果,重新省思過往對於羅什和玄奘的譯本評價。
摘要(英) In the past studies, scholars indicate that Kumarajiva’s translation can not completely reflect exactly the original text, but the word of his translation was fluent in Chinse, and this make it been popular in Chinese readers community. On the contrary, even though Xuanzang’s translation is loyal to the original Text, it is difficult to spread among the people. The fact which involves the problems of the old translation and new translation in the Chinese Buddhist translation history, the past studies often discuss abstractly in this topic. This paper attempt to investigate the Chinese Buddhist scriptures under two differen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whether it can be popular at the aspect of language by the approaches of the linguistic stylistics and Sanskrit-Chinese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object of my study is " Diamond Sutra ".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described my motivation, purpose, method, and review of previous studies, and discusses the value of "Diamond Sutra" as a corpus, and present the core issue of my paper. The second chapter compare the style of content words of Kumarajiva’s translation and Xuanzang’s translation. This analysis can show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problems between Chinese and Sanskrit in culture or thought aspect. Besides that, I will also analysis the related issues of loanwords and transliterated-and-liberally-translated words. The third chapter compare the style of function words of Kumarajiva’s translation and Xuanzang’s translation. I hope to observe how they translate Sanskrit grammar to Chinese grammar. The fourth chapter is relative to comparative analysis sentence style. The first part will investigate the "conjunctive words ", the main objects of discussion are conjunctions and adverbs. The second part is to investigate different translator who considerations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and consequently to its translation to translate the Sanskrit sentence into Chinese. There are three ways of their translation: increase translation, ellipsis, and conversion of sentence structure of source language. Finally, through abov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I try to reflect the appraisal about Kumarajiva’s translation and Xuanzang’s translations in the past studies.
關鍵字(中) ★ 《金剛經》
★ 鳩摩羅什
★ 玄奘
★ 漢譯佛典
★ 語言風格學
關鍵字(英) ★ Diamond Sutra
★ Kumarajiva
★ Xuanzang
★ Chinese Buddhist translation
★ linguistic stylistics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源於對羅什與玄奘翻譯成果的省思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目的 2
第三節 考察對象的選定及其語料價值 11
第四節 前賢的研究成果回顧 16
第五節 研究案例試舉分析 19
第六節 章節安排 23
第二章 羅什與玄奘譯本詞彙風格分析 27
第一節 涉及文化和思想差異的譯詞 30
第二節 一詞多譯的現象及無法對應梵典的現象 46
第三節 音譯詞與合璧詞反映的相關現象 59
1.3.1音譯詞 59
1.3.2合璧詞 62
小結 64
第三章 羅什與玄奘譯本的虛詞風格比較 68
第一節 介詞 69
第二節 助詞 97
2.2.1語助詞 98
2.2.2結構助詞 101
第三節 助動詞 110
第四節 副詞 117
2.4.1時間副詞 117
2.4.2程度副詞 121
2.4.3其它類副詞 123
小結 126
第四章 羅什與玄奘譯本的句法與篇章風格比較 130
第一節 關聯詞語與句型的風格分析 131
4.1.1並列關係 132
4.1.2順承關係 135
4.1.3遞進關係 136
4.1.4選擇關係 140
4.1.5假設關係 141
4.1.6因果關係 143
4.1.7轉折關係 145
4.1.8修飾關係 146
第二節 譯師改寫原典句型的現象 149
4.2.1增譯 151
4.2.2略譯 155
4.2.3轉換 162
第三節 譯經篇章風格的分析 169
小結 173
第五章 結論 175
第一節 研究成果綜述 175
第二節 研究侷限及未來展望 177
參考書目 182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原典古籍
1.內典
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1983年。
第五、六、七、八冊,般若部。
第三十冊,瑜珈部。
第五十冊,史傳部《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高僧傳》、《續高僧傳》。
第五十一冊,史傳部《大唐西域記》。
第五十二冊,史傳部《弘明集》。
第五十五冊,目錄部《出三藏記集》。
徐時儀校注,《一切經音義三種校本合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許洋主編,《新譯梵文佛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一 ~ 五冊,台北:如實佛學研究社,1995。
大正大學綜和佛教研究所編,《梵藏漢對照『維摩經』》,東京:大正大學,2004。

2.外典(按作者時代排序)
(1)影印本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1999。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
(2)今人點校本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63。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4。
﹝漢﹞王充著、黃暉校,《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
﹝北魏﹞酈道元注,陳橋驛釋,《水經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
﹝劉宋﹞劉義慶,余嘉錫箋,《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2007。
﹝清﹞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
王明,《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92。

二、近人著述(按姓名筆畫排序)
1.佛教類
(1)中文著作
太虛,《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義脈及講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釋講》,臺北:臺北市大乘講堂,1995。
太虛撰、太虛大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太虛大師全書第五編 法性空慧學》,臺北:太虛大師全書影印會,1970。
王文顏,《佛典漢譯之研究》,臺北:天華,1984。
────《佛典重譯經研究與考錄》,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方立天,《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方廣錩,《敦煌遺書散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臺北:正聞出版社,1992。
印順,《般若經講記》,臺北:正聞出版社,2003。
李煒,《早期漢譯佛經的來源與翻譯方法初探》,北京:中華書局,2011。
李維琦,《佛經詞語匯釋》,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任繼愈,《中國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佛光文化,《佛光大辭典增訂版》,高雄:佛光,2015。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臺北:里仁,1985。
吳汝鈞,《《金剛經》哲學的通俗詮釋》臺北:商務印書館,2011。
金克木,《印度文化論集》,臺北:淑馨,1990。
周一良,《周一良集第3卷:佛教史與敦煌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陳揚炯,《玄奘評傳》,北京:京華出版社,1995。
梁啟超,《佛學研究十八篇》,北京:中華書局,1989。
曹仕邦,《中國佛教譯經史論集》,臺北:東初出版社,1990。
湯用彤著,《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98。
湯用彤著、湯一介主編,《隋唐佛教史稿》,臺北:佛光,2001。
傅新毅,《玄奘評傳》,南京:南京大學 ,2006。
鄭阿財,《鄭阿財敦煌佛教文獻與文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藍吉富,《佛教史料學》,臺北,東大,1997。
顧偉康,《金剛經解疑六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譯著
小野玄妙著、楊白衣譯,《佛教經典總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
中村元著,林太、馬小鶴譯,《東方民族的思維方法》,臺北:淑馨,1999。
拉蒙特(ÉTIENNE LAMOTTEL)著郭忠生譯,《維摩詰經序論》,南投:諦觀雜誌社,1990。
梶山雄一,三枝充悳等著,許洋主譯,《般若思想》,臺北:法爾出版社,1989。
關大眠(Damien Keown)著,鄭柏銘譯,《佛學概論》,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
鐮田茂雄著、小林敬乃譯《中國佛教通史第六卷》,高雄:佛光,2012。

2.語言類
(1)中文著作
王 力,《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80。
────,《中國語法理論》,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84。
────,《古代漢語第2冊》,北京:中華書局,1999。
王雲路、方一新編,《中古漢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王雲路,《中古漢語詞彙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中古漢語論搞》,北京:中華書局,2011。
王繼紅,《基於梵漢對勘的《阿毗達磨俱舍論》語法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14。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古代漢語研究室編,《古代漢語虛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向 熹,《簡明漢語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史有為,《異文化的史者──外來詞》,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包惠南,《文化語境與語言翻譯》,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3。
朱慶之編,《佛教漢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朱慶之著,《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臺北:文津,1992。
呂叔湘,《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中國文法要略》,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
邵敬敏等編,《漢語語法專題研究》。北京:北大出版社,2010
何樂士,《碎金集拾:何樂士古漢語著譯文稿》,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法鼓佛教學院編,《第三屆漢文佛典語言學佛教論文研討會論文集漢文佛典語言學》,臺北:法鼓文化,2011。
林光明,《梵漢大辭典》,臺北:嘉豐出版社,2005。
周法高,《中國古代語法造句編(上)》,臺北:臺聯國風,1972。
周祖謨,《周祖謨語言文字論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竺家寧,《漢語詞彙學》,臺北:五南書局,1999。
────,《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臺北:五南,2005。
────,《佛經語言初探》,臺北:橡樹林文化出版,2005。
俞理明,《佛經文獻語言》,成都:巴蜀書社,1993。
胡敕瑞,《論衡與東漢佛典詞語比較》,成都:巴蜀書社,2002。
姜南,《基於梵漢對勘的《法華經》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柳士鎮,《魏晉南北朝歷史語法》,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
陳福康,《中國譯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段業輝,《中古漢語助動詞研究》,江蘇:南京師範大學,2002。
馬建忠著,章錫琛校注,《馬氏文通》,北京:中華書局,1988。
馬祖毅,《中國翻譯簡史”五四”以前部分》,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4。
孫艷,《漢藏語四音格詞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郭錫良,《漢語史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張振德、宋子然編,《《世說新語》語言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5。
張赬,《漢語介詞詞組詞序的歷史演變》,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2。
許寶強、袁偉編,《語言與翻譯的政治》,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0。
董志翹、蔡鏡浩,《中古虛詞語法例釋》。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
葉蜚聲、徐通鏘著,《語言學綱要》,臺北:書林,1993。
梁曉虹,《佛教詞語的構造與漢與詞彙的發展》,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4。
程湘清編,《魏晉南北朝漢語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4。
楊伯峻、何樂士,《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
劉保金,《中國佛典通論》,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顏洽茂,《佛教語言闡釋——中古佛經詞彙研究》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7。
萬金川,《佛經語言學論集——佛典研究的語言學轉向》,南投:正觀出版社,2005。
唐鈺明,《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唐鈺明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蔣紹愚、胡敕瑞編,《漢譯佛典語法研究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龍國富,《《妙法蓮華經》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羅常培《語言與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釋惠敏、釋齎因,《梵語初階》,臺北,法鼓文化,1996。
(2)譯著
太田辰夫著,蔣紹愚譯,《中國語歷史文法》,北京:北京大學,2003。
尤金奈達(Eugene A. Nida)著、嚴久生譯《語言文化與翻譯》,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1。
志村良志著,江藍生、白維國譯,《中國中世語法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
馬西尼(Federico Masini)著,黃河清譯,《現代漢語詞彙的形成:十九世紀漢語外來詞研究》,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1997。
威廉‧馮‧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論人類語言結構的差異及其對人類精神發展的影響》,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3.其他
胡適,《白話文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孫昌武,《中國文學中的維摩與觀音》,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孫通海、王海燕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9。
葛兆光,《漢字的魔方 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學的札記》,香港:中華書局,1989。
趙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天津 : 天津古籍,1992。
錢鍾書,《七綴集》,臺北,書林,1990。

學位論文
吳清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被動句研究-以梵漢對勘為進路》,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2013。
李緬艷,《《金剛經》譯文研究之一》,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
劉芳薇,《維摩詰所說經語言風格研究》,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5。
楊如雪,《支謙與鳩摩羅什譯經疑問句研究》,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7。
蔡佳玲,《漢地佛經翻譯論述的建構與轉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
汪禕,《中古同經異譯佛典詞匯比較研究——以竺法護和鳩摩羅什譯經為例》,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
熊娟《中古同經異譯佛典詞彙研究——以《梵天所問經》異譯三經為例》,浙江大學碩士論文,2007。
單篇論文
1.期刊論文
方廣錩、許培玲,〈敦煌遺書中的佛教文獻及其价值〉,《西域研究》01期(1996),頁40-49。
辛嶋靜志,〈漢譯佛典的語言研究〉,見《俗語言研究》第四期(1997),頁29-49。
許理和(Erik Zürcher)著、顧滿林譯,〈關於初期漢譯佛經的新思考〉,《漢語史研究集刊》第4輯,頁290-295
顧滿林,〈漢文佛典音譯詞的節譯形式和全譯形式〉,《漢語史研究集刊》第9輯(2006),頁162-177。
朱慶之,〈佛典混合漢語初論〉見《語言學論叢》第24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頁1-33。
———,〈佛經翻譯中的仿譯及其對漢語詞彙的影響〉收入於《中古近代漢語研究》第一輯,頁255–258。
———,〈漢譯佛典中的「所V」式被動句及其來源〉,收於《古漢語研究》第26期(1995),頁29-31。
———,〈略論笈多譯《金剛經》的性質及其研究價值〉,《普門學報》2006年第36期,頁17-34。
吳文星,〈維摩詰經的鳩摩羅什譯本流行的原因分析〉,《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02期(2005),頁90-96。
陳觀勝,〈佛經翻譯過程中的幾個問題〉,《清華學報》第2卷(1960),頁178-188。
陳寶勤,〈副詞“都”的產生和發展〉,《遼寧大學學報》150期(1998),頁80-83。
魏培泉,〈說中古漢語的使成結構〉,收於《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集刊》第71本(臺北:中央研究院,2000),頁807-856。
武振玉,〈魏晉六朝漢譯佛經中的同義連用總括范圍副詞初論〉,收於《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2年04期。
────,〈東漢譯經中所見的語法成分〉,《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8年03期。
────,〈古代漢語中雙音程度副詞的產生與發展〉,《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年02期。
顏洽茂、荊亞玲,〈試論漢譯佛典四言格的形成與影響〉,見《浙江大學學報》第38卷(2008),頁177-184。
楊惠南〈《金剛經》的詮釋與流傳〉,《中華佛學學報》第14期(2001)
曹樹明、姜春蘭,〈從《妙法蓮華經》看鳩摩羅什的佛經翻譯特征〉,見《廣東海洋大學學報》第28卷(2008),頁101-103。
盛文輝、王元建,〈鳩摩羅什與玄奘的翻譯——文學性與神學性〉,見《湖南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頁52-55。
劉賓,〈鳩摩羅什的譯典在比較文學研究上的意義〉,見《西域研究》第3期(1999),頁81-85。
羅因〈中國佛教徒對於《金剛經》「無我」、「無相」思想的詮釋〉,《臺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5),頁313-357。
2.專書及研討會論文
(1)專書
金克木,〈怎樣讀漢譯佛典〉,收入於《大家國學‧金克木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頁141。
段晴,〈梵語及梵語的啟示〉,見《東方語言文字與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季羨林,〈吐火羅語的發現與考釋及其在中印文化交流的作用〉,收於《季羨林文集第四卷‧中印文化關係》(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頁147-151。
(2)研討會
左冠明(Stefano ZACCHETTI),〈翻譯為創新:鳩摩羅什《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名相議題〉,收於《「漢傳佛教研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佛光大學,2013),頁108-130。
藍吉富,〈《金剛經》與中國佛教〉載於《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台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宗教研究委員會,1995 ),頁71-80。
竺家寧,〈佛經中的『有所』與『無所』〉,收入於《紀念許世瑛先生九十冥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頁133-154。

三、外文資料
1.專書
(1) 英文
A. A. Macdonell,Sanskrit Grammar for Students,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1986.
Conze, Edward,Buddhist wisdom books, containing The diamond Sutra and The heart Sutra. London: G. Allen & Unwin,1958.
Jan NATTIER A Guide to the Earliest Chinese Buddhist Translations,Tokyo: Soka University,2008.
Leon Hurvitz, Scripture of the Lotus Blossom of the Dharm, translated from the Chinese of Kumārajīv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6.
Monier Williams, A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 etymologically and philologically arranged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ognate Indo-European languages.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1899.
Paul Harrison&S.Watanabe, BUDDHIST MANUSCRIPTS Volume III.Norway : Hermes publishing OSLO,2006.
W.D.Whitney, Sanskrit Grammar:including both the classical language, and the
older dialects of Veda and Brahmaṇa, Delhi: Motial Bansarsidass Publishers Private limited, 2002.
(2)日文
中村元,《佛教語大辭典》,東京:東京書籍株式會社,1975。
荻原雲來編纂、辻直四郎監修,《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臺北:新文豐,1976。

2.單篇論文
P.Harrison, Resetting the Diamond:Reflections on Kumarajiva’s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Vajracchedika,《西域歷史語言研究集刊》第3輯(2010),頁233-248。

四、電子資料庫
CBETA電子佛典2011年版本。
中研院漢籍電子資料庫: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
大正新修大藏經資料庫(The SAT Daizōkyō Text Database):
http://21dzk.l.u-tokyo.ac.jp/SAT/ddb-bdk-sat2.php
高麗大藏經資料庫(Tripitaka Koreana Knowledgebase):
http://kb.sutra.re.kr/ritk_eng/index.do
指導教授 萬金川(Jin-Chuan Wan) 審核日期 2015-7-2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