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3127007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8 、訪客IP:18.217.189.152
姓名 謝智妃(Chih-Fei Hsieh)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實踐歷程之行動敘說--以國小低年級閱讀與寫作為例
(nome)
相關論文
★ 自我效能與STEM樂高機器人課程對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生學習成效與學習態度之影響★ 偏鄉小學學伴在英語線上課業輔導的學習滿意度、學習態度和學習成果
★ 網路同儕評量回饋功能及自我調制歷程之研究★ 數位遊戲設計之教學模式建構
★ 樂高機器人多媒體教材設計、發展與可用性評估★ 桃園縣青少年網路閱讀動機與網路閱讀行為之相關研究
★ 專題式合作學習在教育桌上遊戲設計課程之應用-以師資培育學生為例★ 國小學生對桌上遊戲接受度之相關分析—以大富翁遊戲為例
★ 網路討論區評鑑指標發展及應用★ 台灣青少年學習者於機器人學習活動的動機策略探究-以WRO機器人競賽為例
★ 創意思考螺旋教學策略對國小學童學習效果之研究★ 一位數學家教老師 如何資訊融入專業知能發展
★ 成語教學導入桌遊對國中八年級學生之影響★ 遊戲化華語教學之研究—以創意思考螺旋融入教育桌遊為例
★ 機器人學習活動的協作歷程、情境知識之探究:以樂高機器人之分組學習課程為例★ 歌曲教學法、傳統教學法對EFL學習者 英語聽力成效差異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採行動敘說探究課室現象,以訪談、觀課、對話等方式收集教學現場的資料,了解資訊科技在國語教學中的使用情況,描述並分析數位工具在推行過程中所遇到的限制及解決辦法,探討教師在教學現場如何將數位平台融入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逐步引導學童熟悉操作數位工具與平台,並透過閱讀、寫作、同儕分享與上台發表,增進學童的閱讀與文字表達的能力。
運用敘說建構出現場綿密的細節,透過四種面向的對話-與自我對話、與設計團隊的對話、與家長、同儕、研究所師生對話、與研究團隊對話,從其中再現教學現場的場景,經由故事的重說、持續的反映、檢驗,發現教學現場的困難,透過行動反映循環的歷程解決問題,並詳細記錄資訊科技融入課室的歷程。
整個行動實踐分為五個時期:準備期、萌芽期、碰撞期、成熟期、蛻變期。從平板電腦尚未進入教室的原有教學期,進入平板電腦融入教學的實踐歷程,在經歷工具與人磨合的衝擊與碰撞後,由工具與人形成的學習網絡漸漸成熟。
在經歷這樣一段實行的過程,結論從科技面、教學活動面與學習活動面三個面向來說明,而這三個部分應該是彼此相互支援,前台教學的教師與後台設計的團隊相互溝通,才能夠達到最好的教與學的效果。
摘要(英) In this study, action narrative inquiry was adopted to investigate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primary instruction context. The study focused on how the teacher integrated the learning platform—Tomorrow Planet into her instruction, what strategies she used to guide the students to familiar with platform and to enhanc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what difficulties she encountered, and how she solved the problems . This research was conducted in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northern Taiwan. The participants included on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and 28 1^stgrade students. Interview, class observation were used to collect the data. The detail of the instruction context was constructed through four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dialogs: self-dialogs, dialogs with platform-design team, dialogs with students’ parents, and dialogs with research team. After analyzing the data, the three-stage integration process was found and the some suggestions for integrating technology into Chinese learning were proposed for future study.
Practice the entire operation is divided into five periods: the preparation period, infancy, collision, maturity, decay period. From the tablet has not yet entered the original teaching of the classroom, into the tablet into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the course, after a collision with impact tools and run-people, by the people travel tools and learning network gradually mature.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ch a process, I explain conclusions fr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these three parts should be mutually support each other, to be able to achieve the best result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關鍵字(中) ★ 行動敘說
★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 閱讀與寫作
關鍵字(英) ★ action-narrative inquiry ,
★ integrating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
★ reading and writing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 ii
誌謝................................................................................................................. iii
目錄................................................................................................................. v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
一、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2
1-1-1 台中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經驗 2
1-1-2 桃園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經驗 2
2 教師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中的角色 7
1-1-4 現場的困境成為我成長的動力 12
1-2 研究目的 12
1-2-1 走上質性之路 12
1-3 名詞解釋 14
1-3-1 TM學校計畫簡介 14
二、文獻探討 20
2-1 寫作教學的探討 20
2-1-1 提早寫作與教學原則 .. 20
2-1-2 寫作認知歷程模式 .. 21
2-1-3 閱讀與寫作 .. 22
2-2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 24
2-2-1 筆者學校資訊科技融入的形式:一對一數位學習 24
2-2-2 從文獻符應筆者學校資訊科技融入的現況 .. 25
2-2-3 關於數位平台設計者的研究 .. 26
三、研究方法與設計 30
3-1 研究對象 .. 30
3-2 研究方法的選擇 .. 30
3-2-1 為什麼選擇敘說 30
3-2-2 故事的形成 .. 31
3-2-3 行動與敘說的相互性 .. 32
3-2-4 用不同的視框看現場相遇的知識 .. 33
3-3 研究設計 34
3-3-1 如何執行行動敘說 .. 34
3-3-2 資料收集 .. 35
3-3-3 資料分析的方式 ..42
3-4 研究信實度 ..43
3-5 研究倫理的考量 .. 44
3-5-1 知情的同意 .44
3-5-2 確保個人隱私. 44
四、結果與討論 .. 45
4-1 準備期:平板電腦進入教室前2014.09-2015.01 47
4-1-1 閱讀與口說 48
4-1-2 提早寫作 .49
4-1-3 電腦使用規則與班級經營 50
4-2 萌芽期:2015.01-2015.06 51
4-2-1 簡化閱讀理解提問 51
4-2-2 從理解課文到延伸寫作 .52
4-2-3 班級Line群組 ..53
4-2-4 尋找平台被冷落的功能 ..54
4-2-5 合作塗鴉 ..57
4-3 碰撞期2015.07-2015.08 ..60
4-3-1 第一個衝擊:教師培訓沒有告訴我的事 ..60
4-3-2 第二個衝擊:孩子的無助 64
4-3-3 第三個衝擊:工具的不適用性 68
4-3-4 第四個衝擊:咻、咻、咻的課程排擠效應 .. 71
4-3-5 單槍匹馬的努力 .72
4-3-6 明日中成長與省思part1 73
4-4 衝擊與拉扯後的重啟對話-成熟期2015.09-2016.01 74
4-4-1 重新開啟的資訊對話 75
4-4-2 調整寫作品質 77
4-4-3 班級個案的協助 81
4-5 蛻變期2016.02-2016.06:一對一數位學習的畫面 82
4-5-1 聚光燈下的科技展演 82
4-5-2 細看聚光燈下的螢幕 85
4-5-3 數位平台—另一個多元展能的舞台 87
4-5-4 明日中成長與省思part2 88
五、結論與建議 90
5-1 結論 90
5-1-1 科技面 92
5-1-2 教學活動面 94
5-1-3 學習活動面 94
5-2 建議 95
5-2-1 研究上的建議 95
5-2-2 實務上的建議 96
參考文獻 101
附錄一 學生一年級下學期塗鴉寫作期初與期末作品比較 107
附錄二 學生中平語文入選名單 121
附錄三 學生文章 123
附錄四 學生使用明日星球二年的想法 126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千倖(201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推廣政策之敘說研究。教育實踐與研究,23(1),31-56。
方淑貞(2003)。FUN 的教學:圖畫書與語文教學。台北市:心理。
中壢新聞網(2014年8月27日)。桃園發展TM學校-亞卓學區1+10全面啟動。取自http://blog.udn.com/yangmei320/article
卯靜儒 (2015)。解開學習共同體實踐歷程中教師專業發展的密碼。中等教育,66(1),6-15。
江惜美(1992)。國小低年級作文教學法論析。國教月刊,39(3、4),12-18。
成虹飛(2014)。行動/敘說探究與相遇的知識。課程與教學季刊,17(4),1-24。
成虹飛(2007)。行動與敘說研究的個人學習筆記。行動研究在台灣-2007年社會田野中的實踐者研討會:第二冊。台北:蘆荻社區大學。
余民寧(1997)。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台北:商鼎。
余肇傑(2014)。淺談佐藤學「學習共同體」。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5),122-125。
杜淑貞(2001)。小學作文教學探究。臺北:文津。
沈佳慧(2014)。翻轉的教室風景:數位英語閱讀寫作。國教新知,61(2),49-62。
何榮桂、藍玉如(2000)。落實教室電腦教師應具備之資訊素養。資訊與教育,77,22-27。
宋曜廷、侯惠澤、張國恩 (2005)。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借鏡美國經驗,反思臺灣發展。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Research,51(1),31-62。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林香君(2005)。應用敘事探究於教師教學經驗的轉化:以一位實踐統整課程教師的教學意義建構為例。教育資料與研究,65,125-134。
林香君(2015)。在互為主體性中建構主體性:以批判實踐取向敘說與對話為方法的教學實踐。教育實踐與研究,28(2),181-212。
林怡呈(2009)。敘說探究及其在教師研究的發展。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雙月刊,26(6),135-142。
林菁、郭玫叔(2012)。國小一年級資訊素養教育課程實施成效之探討。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50(1),41-74。
祈致賢(1964)。李愛梅的日記。臺北:國語日報。
柯華葳、幸曼玲、陸怡琮、辜玉旻(2010)。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施娟娟(2003)。電子書包教學的理想與現實-對兩個實驗教學計畫的具體觀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夏林清等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台北:遠流。
徐詩媛、黃孟菁、吳慧萍、施智元、廖長彥、陳德懷(2012,5月)。畫中有話-塗鴉寫作於國小低年級表達能力之實務應用。論文發表於台南大學舉辦之第十六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GCCCE 2012),台南大學。
陳正治(2001)。怎樣指導兒童閱讀。現代教育論壇(六),596-599。
陳弘昌(1999)。國小語文科教學研究。臺北:五南。
陳佳釧(2009)。 [感, 思, 說, 寫, 享] 提早寫作教學模式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7NTPTC611042)
陳瑋婷、蕭金土(2012)。寫作教學介入實驗效果之後設分析。教育研究學報,46(1),21-41。
陳德懷(2011)。數位科技與台灣未來二十年教學的趨勢。前瞻科技與管理,1(1), 1-13。
陳斐卿、趙廣林(2016,5月)。領導一對一數位創新學校的技藝:一個華人公立小學的例子。論文發表於香港教育大學舉辦之第二十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GCCCE2016),香港教育大學。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編,質的研究方法,25-46。高雄:麗文文化公司。
莊明貞、陳怡如(譯)(2006)。質性研究導論(原作者:Glesne, C.)。臺北市:高等教育。
張菀真、廖長彥、王秀蘭、官佳瑩、陳德懷(2016,5月)。發展國中小學生的線上寫作微課程:基於設計研究取徑。論文發表於香港教育大學舉辦之第二十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GCCCE 2016),香港教育大學。
張菀真、廖長彥、陳秉成、陳德懷(2016,5月)。興趣驅動之提問式主題閱讀-從提
問、理解到創造。論文發表於香港教育大學舉辦之第二十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GCCCE 2016),香港教育大學。
張新仁(1992)。寫作與教學研究。高雄市:復文。
梁仁楷(2005)。邁向一對一數位學習教室:從互動遙控教學系統開始(碩士論文)。取自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8413。
馬凱雄(2013)。推展「一人一數碼」學習方案。論文發表於中國北京大學舉辦之第十七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GCCCE 2013),中國北京大學。
晴天(譯)(2007)。別被創新沖昏頭(原作者:P. Coburn)。臺北市:商周。
黃承丞(2004)。教室用無線形成性評量軟體的設計與應用(碩士論文)。(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葉慧美(2007)。國小低年級寫作教學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6NKNU5045055)
葉春蘭、章箖琳、郭淑畿、賴建勳、簡子超、陳新平、陳德懷(2012)。數位科技輔助教室持續安靜閱讀活動:教師的挑戰與轉變。論文發表於台南大學舉辦之第十六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GCCCE 2012),台南大學。
葉燈超(2003)。從教師資訊能力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困境及因應之道—以內湖高工為例。資訊與教育,95,69-74。
楊佩文、卯靜儒(2015)。教育改革中構築的主體,意義與關係: 臺北市跨校教師共同備課之經驗分享。中等教育,66(1),153-171。
楊裕貿(2009)。營造閱讀與寫作連結的學習情境。北縣教育,69,39-43。
楊雅婷(2008)。國小一年級提早寫作教學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7CCU05395011)
電子報小組(2013年2月7日)。迎接數位化學習時代-掀起「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新浪潮。【教育部電子報】。取自http://epaper.edu.tw/old/print.aspx?print_type=topical&print_sn=767&print_num=550
甄曉蘭(2000)。新世紀課程改革的挑戰與課程實踐理論的重建。教育研究集刊,44,61-90。
廖本裕(2010)。寫作歷程模式數位教學平臺之設計與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34,109-141。
蔡麗萍、吳麗婷、陳明聰(2004)。從概念構圖研究探討其在教學上之應用。台東特教,19,48-55。
潘瑞如(2012年9月8日)。康健數位典範馬英九訪「TM學校」向日葵國小。【台灣eNews】。取自http://twenews.com/news.php?N_ID=9635
薛慶友、傅潔琳(2015)。數位學習平台的應用特色與評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4),77-84。
謝智妃、劉旨峰()。TM閱讀與塗鴉寫作應用於閱讀與寫作課程:以向日葵國民小學低年級為例。論文發表於香港教育學院舉辦之第二十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GCCCE2016),香港教育學院。
瞿吟禎(2012)。編織式創意記敘文寫作教學。台北:秀威。
簡子超、陳德懷(2015)。個別差異對數位學習工具使用與態度之影響:以TM書店為例。論文發表於國立中央大學舉辦之第十九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GCCCE 2012),國立中央大學。




二、西文部分
Akinsola Okebukola, P., & Jegede, O. J. (1989). Cognitive preference and learning model as determinants of meaningful learning through concept mapping. Science Education,71,232-241.
Cuban, L., & Cuban, L. (2009). Oversold and underused: Computers in the classroo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an, T. W., Roschelle, J., Hsi, S., Kinshuk, Sharples, M., Brown, T., & Soloway, E. (2006). One-to-one technology-enhanced learning: An opportunity for global research collabor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 1(01), 3-29.
Cuban, L., Kirkpatrick, H., & Peck, C. (2001). High access and low use of technologies in high school classrooms: Explaining an apparent paradox.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8(4), 813-834.
Geertz, C. (1973).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NY:Basic Books.
Lave, J., & Wenger, E. (1991).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ao, C. C., Lee, Y. C., & Chan, T. (2013). Building a self-generated drawing environment to improve children′s performance in writing and storytelling. Research & Practice in 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 8(3), 449-464.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al Statistics (2000). Teachers’ tools for the 21st century.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Polkinghore, D. E. (1988). Narrative knowing and the human sciences.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Schmidt, M. E., & Vandewater, E. A. (2008). Media and attention, cognition, and schoolachievement. Children and Electronic Media, 18(1), 63-86.
Shulman, L. S. (1986). Paradigms and research programs in the study of teaching: 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In M. C. Wittrock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New York: Macmillan, 3-36.
Spivak, G. C.(1990). The post-colonial critic: Interview, strategies, dialogues. In S. Harasym.(ed.),The post-colonial critic: Interview, strategies, dialogu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Siok, W. T., Perfetti, C. A., Jin, Z., & Tan, L. H. (2004). Biological abnormality of impaired reading is constrained by culture. Nature, 431, 71-76.
Siok, W. T., Spinks, J. A., Jin, Z., & Tan, L. H. (2009). Developmental dyslexia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existence of visuospatial and phonological disorders in Chinese children. Current Biology, 19(19), R890-R892.
Torbert, W. R. (1991). The power of balance: Transforming self, society, and scientific inquiry . Newbery Park: Sage.
指導教授 劉旨峯(Eric Zhi-Feng Liu) 審核日期 2016-6-2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