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275702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5 、訪客IP:18.191.67.160
姓名 謝潔玲(HSIEH,CHIEH-LI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福建省連城縣羅坊客家話研究
相關論文
★ 臺灣客家與原住民民間故事之動物變形比較研究★ 印尼山口洋客家話研究
★ 臺灣客家話時間副詞研究★ 台灣客家童謠以<月光光>起興作品研究
★ 永定新舊移民之客家話比較-以楊梅鎮秀才窩與蘆竹鄉羊稠村為例★ 廣東五華客家話比較研究
★ 關西饒平客家話調查研究-以鄭屋、許屋為例★ 揭西五雲鎮客家話的音韻研究
★ 客語形象詞的文化探討★ 現職與支援教師客語教學成效之研究:以南桃園國小為例
★ 大埔、豐順客家話比較研究★ 武平中山鎮客家話研究
★ 中寮鄉客家話的語言接觸現象★ 桃園縣觀音鄉白玉村閩式客家話之研究
★ 台灣客家話量詞研究★ 臺灣海四話研究─以苗栗縣西湖鄉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摘 要
本文研究對象羅坊客家話通行於福建省連城縣羅坊鄉。閩西的地理位置處於
閩、粵、贛的交界,是方言的過渡地區,連城縣的方言,素有「五里不同音,十
里不同調」的說法,因連城山多平地少,交通之阻礙造成語言複雜與隔閡,縣內
有三十多種的語言,且有些互不相通,形成方言的王國。另一原因是早期不同的
移民來源以及周邊方言的接觸,左有純客縣的長汀縣,北有清流縣,右有閩語閩
中區的永安市,這有形成語言複雜多元的現象。羅坊客家話兼具底層語和閩、客
語的特徵。
全文分為六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目的、方法,以及文獻回顧,
方言點及發音人介紹。第二章整理連城縣羅坊鄉取回的語料,將其聲、韻、調系
統,連讀變調及文白讀的情形做一整理歸納。第三章將羅坊整個音韻系統與中古
做比較,觀察其歷時音變。第四章以第三章的研究基底,整理出語音的特點,同
時與其他方言比較,檢視共時音變。第五章詞彙與中堡、培田和莒溪做比較。第
六章結論,呈現本文研究成果,同時提出檢討與建議。
關鍵字:閩西客家話、連城方言、羅坊客家話、歷時比較、方言比較、語音演變
摘要(英) Abstract
Luofang Hakka is spoken in Luofang Township of Liancheng County of Fujian
Province. Minsi is located at the border among Fujian, Guangdong and Jiangxi and is
the transition area of dialects. As to dialects of Liancheng County, there was the saying,
“different pronunciations and tones according to places”. In Liancheng, there are
numerous mountains and few plains and the obstacle of transportation resulted in
various kinds and complexity of languages. In the county, there are more than 30 kinds
of language and some of them cannot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It becomes the land
of dialects. In addition, in early times, there were different origins of immigrants and
contacts with dialects in the surroundings. The left is Changting County of Hakka, the
north is Qingliu County and the right is Yong′an City of Central Fujian of Min
languages. It results in complexity and diversity of language. Luofang Hakka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bstratum, Min languages and Hakka.
This study includes 6 chapters. Chapter 1 is introduction which elaborates research
motives, purposes, methods, literature review, dialect points and introduction of
speakers. In Chapter 2, it reviews the language materials acquired from Luofang
Township of Liancheng County and generalizes the systems of sound, phonetics and
tone, tone sandhi and colloquial reading. In Chapter 3, it compares the whole Luofang
phonetic system with Zhong Ku to observe the evolution of sound. In Chapter 4,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Chapter 3, it general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nunciation,
compares it with other dialects and reviews synchronic inflection. In Chapter 5, it
compares the vocabulary with Zhong Pao, Pei Tien and Ju Xi. Chapter 6 is Conclusions
which present the research findings and propose the suggestions.
Keywords: Minsi Hakka, Liancheng dialect, Luofang Hakka, comparison of timess, dialect comparison, evolution of pronunciation
關鍵字(中) ★ 閩西客家話
★ 連城方言
★ 羅坊客家話
★ 歷時比較
★ 方言比較
★ 語音演變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目次

摘 要 ......I
ABSTRACT... II
致謝.IV
目次..V
圖目錄 ....IX
表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1.2 研究方法與步驟 ...... 4
1.3 文獻回顧與探討 ..... 6
1.3.1 漢語方言及客家話相關研究.6
1.3.2 閩西客家方言研究..13
1.3.3 語言學研究方法論..17
1.4 福建省連城縣史地概況 ...... 20
1.5 方言點及發音人簡介 ... 24
第二章 羅坊客家話語音系統 ...... 27
2.1 羅坊聲母、韻母、聲調 ...... 27
2.1.1 聲母......27
2.1.2 韻母......29
2.1.3 聲調......33
2.2 連讀變調.. 34
2.3 文白異讀.. 36
第三章 羅坊客家話與中古音的比較.. 39
3.1 聲母 .. 39
3.1.1 幫組......39
3.1.2 非組......39
3.1.3 端組......40
3.1.4 泥組......41
3.1.5 知章組 .43
3.1.6 精莊組 .45
3.1.7 見曉組 .47
3.1.8 影組......49
3.2 韻母 .. 50
3.2.1 果攝......50
3.2.2 假攝......52
3.2.3 遇攝......53
3.2.4 蟹攝......56
3.2.5 止攝......59
3.2.6 效攝......61
3.2.7 流攝......62
3.2.8 咸攝......63
3.2.9 深攝......65
3.2.10 山攝....66
3.2.11 臻攝....68
3.2.12 宕攝....70
3.2.13 江攝....71
3.2.14 曾攝....72
3.2.15 梗攝....74
3.2.16 通攝....76
3-3 聲調 .. 79
3.3.1 平聲......79
3.3.2 上聲......79
3.3.3 去聲......80
3.3.4 入聲......81
第四章 羅坊客家話語音特點 ...... 83
4.1.聲母特點 .. 83
4.1.1.古全濁塞音、塞擦音聲母清化,讀送氣清音.....83
4.1.2.古非組字保留重唇..85
4.1.3 泥來母不混85
4.1.4.精莊知章二分...86
4.1.5 知、書、禪、船、邪母部分合口讀......87
4.1.6 徹、澄、章、昌母部分合口讀 k- ...88
4.1.7 精見可分尖團...89
4.1.8 曉匣母的顎化和語音層次..89
4.1.9 日母大部分讀-、-、少部分讀-、-...92
4.1.10 日母、曉、影組合口讀-..92
4.2 韻母特點 . 93
4.2.1 二等讀-元音的現象.....93
4.2.2 果攝讀-為上古音的呈現....94
4.2.3 來母讀 94
4.2.4 遇攝保留-元音 ......94
4.2.5 合口-元音與--介音 ....95
4.2.6 咸攝一等字保留存古現象...98
4.2.7 蟹止山臻攝合口字--介音的消失....98
4.2.8 知章組部分字的--介音.99
4.2.9 開口字讀合口音--/--介音的增生100
4.2.10 歌、豪同韻,豪、肴有別......101
4.2.11 單元音複化...102
4.2.12 蟹攝韻的丟失.....103
4.2.13 假、咸二攝-元音高化....103
4.2.14 流、深、宕、臻、曾、江攝的元音低化現象.104
4.2.15 遇、臻、通三攝元音的平行發展 .....106
4.2.16 果、假、蟹、山、咸攝的鏈移現象 ...106
4.2.17 鼻音韻尾的發展..107
4.2.18 入聲韻尾的發展..111
4.3 聲調特點 113
4.3.1 聲調的鏈移現象....114
4.3.2 古入聲陰陽混讀及次濁聲母的分化 .....116
4.3.3 連續變調的類型....117
第五章 羅坊客家話詞彙及其特點.... 119
5.1 詞彙說明 119
5.1.1 天文地理 ..119
5.1.2 農業植物 ..120
5.1.3 動物....122
5.1.4 房舍....123
5.1.5 生活器具 ..125
5.1.6 稱謂....126
5.1.7 身體、疾病醫療....129
5.1.8 飲食....131
5.1.9 風俗、信仰.....132
5.1.10 日常生活、商業..134
5.1.11 交際、教育娛樂..135
5.1.12 身體動作、感知..137
5.1.13 代詞..138
5.1.14 副詞..139
5.1.15 方位..139
5.1.16 數量詞 ....140
5.2 詞彙特點 ...... 142
5.2.1 具客家方言南北混合特徵詞....142
5.2.2 詞綴多元 ..144
5.2.3 保有底層詞.....147
第六章 結論.... 151
6.1 研究成果 ...... 151
6.2 檢討與建議 .. 152
參考文獻 .... 153
附錄一 羅坊同音字表.... 163
附錄二 羅坊詞彙表. 214

圖目錄
圖 1-1《中國語言地圖集》八大分區十大方言 圖來源《閩客方言
史稿增訂本》. 2
圖 1-2 福建政區圖...... 22
圖 1-3 羅坊、北團地理位置.... 22
圖 1-4 連城縣境內方言分片圖 23

表目錄
表 1-1 發音人簡介 ...25
表 2-1 羅坊客家話聲母表......27
表 2-2 羅坊客家話陰聲韻母表.....29
表 2-3 羅坊客家話陽聲韻母和鼻化韻表....31
表 2-4 羅坊客家話入聲韻母表.....32
表 2-5 羅坊客家話聲調系統..34
表 2-6 羅坊客家話連讀變調 .34
表 2-7 羅坊客家話文白異讀..36
表 3-1 羅坊客家話古幫組字今聲母音及例字...39
表 3-2 羅坊客家話古非組字今聲母音及例字...40
表 3-3 羅坊客家話古端組字今聲母音及例字...40
表 3-4 羅坊客家話古泥組字今聲母音及例字...41
表 3-5 羅坊客家話知章組字今聲母音及例字...43
表 3-6 知章組讀舌葉音例字..44
表 3-7 羅坊客家話精莊組字今聲母音及例字...45
表 3-8 知二精莊組讀舌尖音例字.47
表 3-9 羅坊客家話古見曉組字今聲母音及例字......47
表 3-10 羅坊客家話中古影組字今聲母音及例字....49
表 3-11 羅坊中古果攝字今韻母音及例字..50
表 3-12 羅坊中古果攝字今韻母音及例字- 50
表 3-13 羅坊中古假攝字今韻母音及例字..52
表 3-14 羅坊中古遇攝字今韻母音及例字..53
表 3-15 羅坊中古蟹攝字今韻母音及例字..56
表 3-16 羅坊中古止攝字今韻母音及例字..59
表 3-17 羅坊中古效攝字今韻母音及例字..61
表 3-18 羅坊中古流攝字今韻母音及例字..62
表 3-19 羅坊中古咸攝字今韻母音及例字..63
表 3-20 羅坊中古深攝字今韻母音及例字..65
表 3-21 羅坊中古山攝字今韻母音及例字..66
表 3-22 羅坊中古止攝字今韻母音及例字..68
表 3-23 羅坊中古宕攝字今韻母音及例字..70
表 3-24 羅坊中古江攝字今韻母音及例字..72
表 3-25 羅坊中古曾攝字今韻母音及例字..72
表 3-26 羅坊中古梗攝字今韻母音及例字..74
表 3-27 羅坊中古通攝字今韻母音及例字..76
表 3-28 羅坊中古平聲調今音及例字 ..79
表 3-29 羅坊中古上聲調今音及例字 ..79
表 3-30 羅坊中古去聲調今音及例字 ..80
表 3-31 羅坊中古入聲調今音及例字 ..81
表 4-1 羅坊古濁聲母現今讀送氣清音表.. 851
表 4-2 羅坊中古非組今聲母讀如幫組字走向...85
表 4-3 羅坊中古泥組今聲母走向.85
表 4-4 羅坊知、書、禪、船、邪母讀的例字..88
表 4-5 羅坊知章組讀-的例字......88
表 4-6 羅坊中古精見曉組字今聲母音在中古韻攝分布 .89
表 4-7 羅坊中古曉匣母字今聲母顎化讀的例字*HI→90
表 4-8 羅坊客家話二等-元音表..93
表 4-9 羅坊客家話遇攝韻母讀音.96
表 4-10 羅坊客家話十六攝開合口有--介音 .. 100
表 4-11 羅坊客家話歌、豪、肴三韻的分合... 101
表 4-12 元音低化的例字...... 104
表 4-13 羅坊客家話拉鏈現象..... 107
表 4-14 羅坊客家話咸山攝鼻化韻例字 ... 108
表 4-15 羅坊客家話與培田、文享、莒溪咸山攝陽聲韻對照表 109
表 4-16 羅坊客家話輔音韻尾今讀情形 ... 110
表 4-17 羅坊客家話輔音韻尾今讀情形(-代表舒聲以灰底標記) 112
表 4-18 羅坊客家話全濁上聲字的歸入 ... 114
表 4-19 羅坊客家話次濁上聲字的歸入 ... 115
表 4-20 羅坊客家話古全清去聲字的歸入 115
表 4-21 羅坊客家話次濁入聲字的歸入 ... 116
表 4-22 羅坊客家話陽入讀陰入字.... 117
表 5-1 羅坊客家話與客家方言特徵詞比較..... 142
表 5-2 羅坊客家話前綴詞表 144
表 5-3 羅坊客家話「仔、子」小稱詞─稱謂. 145
表 5-4 羅坊客家話「公、婆」後綴詞表.. 146
表 5-5 羅坊客家話「畬」「囝」後綴詞表 147
表 5-6 羅坊客家話「頭」「个」後綴詞表 147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 專書
丁邦新 2007,《歷史層次與方言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毛宗武、蒙朝吉 1956,《畬語簡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王力 2004,《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王福堂 2005,《漢語方言語音的演變和層次》,北京:語文出版社。
丘昌泰、蕭新煌 2007,《 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臺灣與全球的經驗》,台北:
智勝文化。
朱曉農 2006,《音韻研究》,北京,商務出版社
何大安 1996,《聲韻學中的觀念和方法》,台北:大安出版社。
何大安 2004,《規律與方向:變遷中的音韻結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吳永章 2002,《畬族語瑤苗比較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呂嵩雁 2009,《台灣客家話的語言接觸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李如龍、張雙慶 1992,《客贛方言調查報告》,福洲:廈門大學出版社。
李如龍、鄧曉華主編 2009,《客家方言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李如龍 2000,《福建方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李如龍 2001,《漢語方言的比較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如龍等著 1999,《粵西客家方言調查報告》,暨南大學 211 工程項目”漢
語言文字學與海外華文教育”成果。
辛世彪 2003,《東南方言聲調比較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周振鶴、游汝杰 2006,《方言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竺家寧 1994,《近代音論集》,臺北,黎明書局。
竺家寧 1999,《聲韻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154
侯精一主編 2002,《現代漢語方言概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施向東 2000,《漢語與藏語同源體系的比較研究》,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施聯朱、雷文先主編 1995,《畬族歷史與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
社。
施聯朱主編 1987,《畬族研究論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
胡安順 2004,《音韻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
孫宏開 2009,《中國少數民族語言來源及其系屬:卷肆》,北京:民族出版
社。
徐通鏘 1993《徐通鏘自選集》,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徐通鏘 1996,《歷史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時秀娟 2010,《漢語方言的元音格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高本漢 2007,《中國音韻學研究》,清華大學出版社。
張光宇著、國立編譯館主編 1996,《閩客方言史稿》,台北:南天書局有限
公司。
陳一堃修、鄧光瀛纂 1938,《福建省連城縣志(一)》,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
方,第二三九號,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陳秀琪 2012,《客家話的比較研究》,臺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游文良 2002,《畬族語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項夢冰 1997,《連城客家話語法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項夢冰 1997,《連城客家話語法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項夢冰 2004,《閩西方言調查研究》(第一輯),韓國漢城:新星出版社。
詹伯慧 2001,《中現代漢語方言》,臺北,新學識文教出版社。
詹伯慧等 2004,《漢語方言及方言調查》,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劉綸鑫 1999,《客贛方言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澤民 2005,《客贛方言歷史層次研究》,甘肅:甘肅民族出版社。
155
謝重光 2002,《閩西客家》,北京:三聯書店。
謝留文 2003《客家方言的語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藍小玲 1999,《閩西客家方言》,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羅土卿 2008,《連城客家方言文化》,北京:中國文史出版。
羅美珍、鄧曉華 1995,《客家方言》,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羅肇錦 2000,《台灣客家族群史‧語言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二、單篇文章
丁邦新 1987,〈漢語聲調的演變〉,《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論文集》,語言與文
字組 395-407。
王洪君 2006,〈文白異讀、音韻層次與歷史語言學〉,《北京大學學報》,哲
學社會科學版 2:22-26。
王輔世 1986,〈苗瑤語的系屬問題初探〉,《民族語文》1:1-18,79。
王增能 1989,〈客家與畬族關係〉,《客家史與客家人研究》〈《歷史教學問題》
1989 增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王衛東、梁兵 2010,〈“你我他"的語音演變〉,《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
科學版 26.1:41-44。
朱曉農 2005,〈元音大轉移和元音高化鏈移〉,《民族語文》1:1-6。
何純惠、江敏華 2012,〈客家話顎化現象探討〉,《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
刊》22:49-90。
李小凡 2004,〈漢語方言連讀變調的層次和類型〉,《方言》1:16-33。
李永新 2007,〈從會同方言看中古流攝和效攝的關係〉,《湖南社會科學》3:
157-161。
156
李如龍 2003,〈閩西客家方言語音詞彙的異同〉,《漢語方言的比較研究》,
北京:商務印書館,239-269。
李如龍 2005,〈關於方言與地獄文化的研究〉,《泉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
科學。
李如龍 2013,〈論語言接觸的類型、方式和過程〉,《青海民族研究》24.4:
163-166。
李如龍 2014,〈論方言特徵詞的特徵-以閩方言為例〉,《方言》2:97-102。
李榮 1982,〈語音演變規律的例外〉,《音韻存稿》:107-118。
李藍 2002,〈方言比較、區域方言史與方言分區-以晉語分音詞和福洲切腳
詞為例〉,《方言》1:41-59。
邢向東;張雙慶 2011〈關中方言例外上聲字〉,《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
社會科學版 40.2:117-123。
周雪香 2004,〈閩西連城客家源流探析〉,《龍岩師專學報》22.2:50-54。
林寶卿 1991,〈閩西客話區語音的共同點和內部差異〉,《語言研究》2:55-70。
社科版 28.2:65-69。
張光宇,2006,〈論漢語方言的層次分析〉,語言學論叢,33:124-164(北
京)。
張光宇,2010,〈漢語語音史中的比較方法〉,中國語文(即刊)。
張光宇 1999,〈東南方言關係綜論〉,《方言》1:33-38。
張光宇 2000,〈論條件音變〉,《清華學報》30.4:427-475。
張光宇 2004,〈漢語語音史中的雙線發展〉,《中國語文》6:545-557。
張光宇 2006,〈共同保留、共同創新與共同脫軌〉,《語言研究》63:14-21。
張光宇 2006,〈漢語方言合口介音消失的階段性〉,《中國語文》4:346-358,
384。
張光宇 2007,〈論“深臻結構"及相關問題〉,《語言研究》27.1:1-11。
157
張光宇 2008,〈漢語方言的魯奇規律:古代篇〉,《中國語文》4:349-361。
張光宇 2008,〈漢語方言的魯奇規律:古代篇〉,《語言研究》28.2:8-16。
張振興 1984,〈福建省龍巖市境內閩南語與客家話的分界〉,《方言》3:255-258。
張偉芳 2010,〈常州方言匣母的讀音類型與歷史演變〉,《常州工學院學報》,
張燕芬 2012,〈中古陽聲韻韻尾在現代漢語方言中的讀音類型〉,《語言研究》
32.4:96-97。
陳秀琪,2004,〈客贛方言入聲韻尾的發展〉,第二屆漢語語言學國際研討會
論文。
陳秀琪,2010,〈客家話聲母的前化運動〉,北京,第九屆國際客方言研討會。
陳秀琪 2009,〈客家話聲調的轉移現象〉,《客家方言研究》,福建人民出版
社:197-211。
陳其光 1985,〈畬語和客話〉,《語言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陳保亞(2005),〈語言接觸導致漢宇方言分化的兩種模式〉,《北京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學版 42.2:43-50。
項夢冰 2003,〈客家話非組字的今讀〉,《語言學論叢》,北京:商務印書館。
28:215-263。
項夢冰 2006,〈客家話古日母字的今讀-兼論切韻日母的音值及北方方言日
母的音變歷程〉,《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7.1:83-91。
項夢冰 2006,〈客家話的界定及客贛方言的分合〉,《LANGUAGE AND
LINGUISTICS》7.2:297-338
黃雪貞 1987,〈客家的分布與內部異同〉,《方言》2:81-96。
黃雪貞 1988,〈客家方言聲調的特點〉,《方言》4:241-246。
黃雪貞 1989,〈客家方言聲調的特點緒論〉,《方言》2:121-124。
黃雪貞 1994,〈客家方言的詞彙和語法特點〉,《方言》4:268-276。
溫昌衍、溫美姬 2001,〈客家方言特徵詞中的近代漢語詞〉,《嘉應大學學報》,
158
哲學社會科 學 19.2:101-106。
溫昌衍 2002,〈從外區罕見詞看客家方言的”山話”特性〉,《嘉應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 20.1:114-117。
溫昌衍 2008,〈從詞彙看大本營地區客家方言的分片〉,《學術研究》4:
141-160。
雷先根 1995,〈畬語芻議〉,《畬族歷史與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
社,123-127。
蔣平、謝留文 2004,〈古入聲在客、贛方言中的演變〉,《語言研究》24.4:
71-78。
鄧享璋 2004,〈閩中、閩北方言的名詞尾碼〞子〞〉,《南平師專學報》,23.3:
52-55。
鄧曉華、王士元 2003a,〈古閩、客方言的來源以及歷史層次問題〉,《古漢
語研究》2。
鄧曉華 1988,〈閩西客話韻母的音韻特點及其演變〉,《語言研究》1:75-97。
鄧曉華 1998,〈客家話與贛語及閩語的比較〉,《語文研究》3:47-51。
鄧曉華 1999,〈客家話跟苗瑤壯侗語的關係問題〉,《民族語文》3:42-49。
鄧曉華 2006,〈閩客方言一些核心詞的“本字"的來源-兼論漢語方言的考
“本字"問 題〉,《語音研究》26.1:85-59。
鄧曉華 2006,〈論客家話的來源-兼論客畬關係〉,《雲南民族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23.4。
鄭曉峯2005,〈客贛方言的古濁上字歸陰平〉,UST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
1:1-16。
錢鴻鈞 2012,〈析閩西客語「全濁聲母清化不送氣」字〉,《成大中文學報》,
133。
謝留文、黃雪貞 2007,〈客家方言的分區(稿)〉,《方言》3:238-249。
159
謝留文 2003,〈客家方言“魚虞"之別和“之"與“脂之"之別〉,《中國語
文》297.6:512-575。
藍小玲,1992,〈長汀客話幾個基本詞的考釋〉,《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
科學版)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 04 期
藍小玲,1999,〈閩西客語語音系統〉,《龍巖師專學報》Jaurnal of Longyan
Teachers College 02 期。
魏宇文 2014,〈豐順客閩雙方言詞彙比較研究〉,《嘉應學院學報》,哲學社
會科學 32.10:512。
羅美珍 1980,〈畬族所說的客家話〉,《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76-88。
羅肇錦 2006,〈客語源起南方的語言論證〉,《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7.2:545-569。
嚴修鴻 1998,〈連城方言中古全濁聲母今讀的四種類型〉,《語言研究》
2:117-123。
嚴修鴻 1999,〈福建西部方言的量詞“莖"〉,《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
版 15.6:62-65。
嚴修鴻 2000,〈從南方方言裡“腎、䟗、睡"白讀音看禪母古讀〉,《語文研
究》4:53-59。
嚴修鴻 2002,〈連城方言韻母語閩語相同的層次特徵〉,《閩語研究及其與周
邊方言的關係》,丁邦新、張雙慶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87-212。
嚴修鴻 2004,〈客家話匣母讀同群母的歷史層次〉,《汕頭大學學報》,人文
社會科學版 20.1:41-44。
嚴修鴻 2010,〈結構所引起的輔音音變緒論〉,《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 32.3:102104。
嚴修鴻 2013,〈客家話覃談有別的存古層次〉,《語言科學》12.3:277-290。
嚴修鴻 2014,〈上古漢語二等 r 介音讀河口的客家話新證〉,《暨南學報》,哲
160
學社會科學版 8:144-147。
蘇曉青 2011,〈江蘇東北部多方言交界地區入聲的演變〉,《徐州師範大學學
報》,哲學社會 科學版 37.6:137-141。
三、學位論文
石佩玉 2014,《福建沙溪流域閩中方言音韻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
學系博士論文。
江敏華 2003,《客贛方言關係研究》,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江敏華 2003,《客贛方言關係研究》,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何純惠 2013《閩西中片客家話與混合方言音韻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
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呂嵩雁 1999《閩西客語音韻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幸妃 2017《江西萬載客家話研究》,國立中央大客家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俊彥 2018《廣西恭城縣龍虎鄉客家話研究》,國立中央大客家語文研究。
李珊伶 2016《閩西連城縣賴源客家話研究 -以下村、黃地村為例》,國立
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宜軒 2016《閩西連城中堡話研究》,國立中央大客家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汎平 2010,《廣東五華客家話比較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
碩士論文。
陳秀琪 2002《台灣漳州客家話的研究─以詔安話為代表》,國立新竹師範學
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秀琪 2006《閩南客家話音韻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
陳沿佐 2013,《湖南客家話詞彙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碩士
論文。
161
陳彥君 2011,《臺灣永靖閩南方言音韻研究—兼論特殊韻讀-eN/-ek 的來源與
發展》,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筱琪 2013,《閩南西片方言音韻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
士論文。
黃聖雅 2016《福建省連城縣培田客家話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
所碩士論文。
楊世玲 2016《閩西連城縣南片文亨、莒溪客家話研究》,國立中央大客家語
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溫昌衍 2001《客家方言特徵詞研究》,暨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鄭淑方 2012,《客家話蟹攝字與周邊方言的比較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
語文所碩士論文。
鄭曉峯 1997,《孔夫方言調查報告》,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曉峯 2001,《福建光澤方言》,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羅超 2007,《龍巖方言語音比較研究》,汕頭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論文。
四、網路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
Bai du 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view/479861.htm
地之圖總導航 http://ditu.ps123.net/china/2021.htm
指導教授 陳秀琪(CHEN,HSIU-CHI) 審核日期 2020-8-2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