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7524015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9 、訪客IP:3.144.107.131
姓名 陳虹如(Hung-Ju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
論文名稱 基於知識翻新理論的科學探究專題平台之開發與初步評估
(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Knowledge Building Theory-based Online Platform for Supporting Scientific Inquiry Project-based Learning)
相關論文
★ 支援國小科展探究教與學之網路科展探究系統的開發與評估★ 教師科展專業知識分享社群平台系統開發與評估
★ 科學小論文寫作平台的建置與評估★ 「探究教學線上教師社群平台」之建置與評估:以知識管理理論為基礎
★ 科學閱讀平台之發展與評估★ 以鷹架為基礎之科展探究系統平台之開發與評估
★ Improving Novice Teachers’ Instructional Practice Through Online Multilevel Reflection: The Role of Novice Teachers’ Beliefs★ The Effect s of Video-based Reflection on Preservice Teachers′ Micro Teaching Focusing on Meaningful Learning with ICT
★ Examining Teachers’ Online Video-Based Reflective Practice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garding Guided-Discovery Learning Instruction★ 數位教育遊戲之開發與評估:以「Mr.道耳頓的奇幻歷險」為例
★ 應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開發基於知識翻新理論之線上非同步合作論證平台與平台初步評估★ 同步討論與反思系統(SDRS)對小學生知識建構學習環境感知和學習成果的影響
★ 具有集成設計框架的同步在線論證系統用戶界面:重新設計和評估★ 科學探究學習系統之開發與評估
★ 支援科學專題學習 之線上學習平台開發與評估★ 線上合作共同備課平台:開發與評估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探究(inquiry)在科學教育中非常重要,融入探究教學與專題學習元素的科學探究專題屬於開放式探究,可以促使學生使用科學探究(scientific inquiry)的態度進行發掘問題、研究設計與探索、討論並產生結果,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問題解決的能力。為了幫助科學探究專題的進行,本研究之主要目的為開發「科學探究專題平台」,基於知識翻新理論與現場教師及數位學習教育研究者討論,並參考國內外相關系統進行系統的規劃與設計,提供學習鷹架(scaffolds)與輔助工具,幫助學生進行科學探究專題,並透過討論工具的想法圖像化呈現與學習歷程分析工具,讓學生便利地看出整體學習歷程,能夠進行反思同時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系統開發完成後,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questionnaire survey)的方式,研究對象為32位教師蒐集問卷資料,評估教師對系統的整體知覺有用性、整體知覺易用性、整體使用意願以及系統提供之鷹架功能與輔助工具的知覺有用性,並收集教師建議與回饋。研究結果發現多數受測教師對於「科學探究專題平台」的整體知覺有用性、整體知覺易用性、整體使用意願以及系統提供之鷹架功能與輔助工具的知覺有用性都給予正面的回饋。最後根據本研究之結果,提出對系統的建議,做為未來研究與系統改善之參考。
摘要(英) Scientific inquiry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science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scientific inquiry project-based learning, students need to combine their experiences to discover problems and come out with their ideas and theories. During the scientific inquiry project-based learning,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learning autonomy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y. To support students in scientific inquiry project-based learning, the “Online Science Project Learning Platform” (OSPLP) wa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The OSPLP provides several learning scaffolds and tools based Knowledge Building Theory. For example, through the graphical presentation of ideas in discussion tools and learning process analysis tools, students can easily see the overall learning process to reflect on them and adjust their learning status. After the platform was developed, a preliminary study was conducted. The participants were 32 Taiwanese teachers. Their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intention of use of the OSPLP were assessed. Also, their perceived usefulness of learning scaffolds and tools was evaluated. The participant teachers expressed positive feedback and had the intention to use the system in teaching students in scientific inquiry project-based learning.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platform and future research were also discussed.
關鍵字(中) ★ 知識翻新理論
★ 科學探究
★ 專題導向學習
關鍵字(英) ★ knowledge building theory
★ scientific inquiry
★ project-based learning
論文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ii
致謝辭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x
圖目錄 x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一、開發基於知識翻新理論的「科學探究專題平台」 3
二、對已開發完成之基於知識翻新理論的「科學探究專題平台」進行初步評估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一、教師對於「科學探究專題平台」之科技接受度為何? 4
二、教師對於「科學探究專題平台」之鷹架工具及輔助工具知覺有用性為何? 4
三、不同背景變項的教師對於「科學探究專題平台」的感知是否有顯著差異? 4
四、教師對於「科學探究專題平台」之系統建議與回饋為何? 4
第四節 名詞解釋 5
一、科學探究(Science Inquiry) 5
二、知識翻新(Knowledge Building) 5
三、開放式探究(Open Inquiry) 5
四、專題導向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 5
第五節 研究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探究與科學專題學習 7
一、科學探究 7
二、科學探究專題導向學習 9
三、資訊科技與鷹架工具輔助科學探究專題學習 10
四、小結 12
第二節 知識翻新理論 13
一、知識翻新理論 13
二、小結 16
第三節 相關系統分析與比較 17
一、相關系統介紹 17
二、相關系統分析與比較 20
三、小結 22
第四節 總結 23
第三章 系統設計與實作 24
第一節 系統開發方式 24
一、系統開發人員架構圖 24
二、系統開發流程 25
第二節 系統設計與規劃 28
一、系統設計特色 28
二、探究活動流程 29
三、系統使用案例 30
四、系統流程規劃 36
五、系統鷹架與工具設計 39
第三節 系統架構與功能模組 42
一、系統架構 42
二、系統功能模組 42
第四節 系統配置 46
一、硬體設備 46
二、軟體建置 46
三、使用環境建議 46
第五節 系統介面與功能畫面 48
一、登入註冊介面設計 49
二、小組管理區介面設計 50
三、專題寫作區介面設計 52
四、專題輔助工具介面設計 63
第四章 研究方法 70
第一節 研究對象 70
一、教師基本資料 70
二、教師之科學專題教學經驗 72
三、教師之網路輔助教學相關經驗 73
第二節 研究流程 74
一、研究準備階段 75
二、研究建置階段 75
三、施測及評估階段 75
四、結果分析階段 75
第三節 系統評估流程 76
一、系統平台介紹 76
二、系統平台操作 76
三、系統問卷施測與建議回饋 7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77
一、教師對於「科學探究專題平台」之科技接受度量表 77
二、教師對於「科學探究專題平台」之鷹架功能及輔助工具知覺有用性量表 78
三、教師對於「科學探究專題平台」之其他回饋問卷 79
第五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 80
一、資料收集 80
二、資料分析 80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81
第一節 教師對於「科學探究專題平台」之科技接受度 81
一、教師對於「科學探究專題平台」之整體知覺有用性 81
二、教師對於「科學探究專題平台」之整體知覺易用性 83
三、教師對於「科學探究專題平台」之整體使用意願 84
四、小結 84
第二節 教師對於「科學探究專題平台」之鷹架工具及輔助工具知覺有用性 85
一、教師對於「科學探究專題平台」中概念鷹架之知覺有用性 85
二、教師對於「科學探究專題平台」中程序鷹架之知覺有用性 86
三、教師對於「科學探究專題平台」中合作及互動工具之知覺有用性 86
四、教師對於「科學探究專題平台」中知識翻新討論工具之知覺有用性 87
五、教師對於「科學探究專題平台」中後設認知鷹架之知覺有用性 88
六、小結 89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教師對於「科學探究專題平台」的感知差異 90
一、不同性別的教師對於「科學探究專題平台」的感知差異 90
二、不同學歷背景的教師對於「科學探究專題平台」的感知差異 91
三、不同教學年資的教師對於「科學探究專題平台」的感知差異 92
四、不同專業背景的教師對於「科學探究專題平台」的感知差異 93
五、不同科學專題教學經驗的教師對於「科學探究專題平台」的感知差異 94
六、不同的網路教學經驗的教師對於「科學探究專題平台」的感知差異 95
七、小結 96
第四節 教師對於「科學探究專題平台」之系統建議與回饋 97
一、功能建議 97
二、操作建議 97
三、未來使用意願與原因 9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9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9
一、對參與本研究教師的觀點,覺得「科學探究專題平台」協助科學探究專題的學習是有用的 99
二、對參與本研究教師的觀點,覺得「科學探究專題平台」是容易上手與使用的 99
三、對參與本研究教師的觀點,教師普遍願意使用「科學探究專題平台」指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專題 99
四、對參與本研究教師的觀點,覺得「科學探究專題平台」提供的鷹架與工具對於學生是有用的 100
五、不同背景變項的教師,對於「科學探究專題平台」沒有顯著感知差異 100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01
一、系統改善建議 101
二、未來研究建議 102
參考文獻 103
附錄 106
附錄一 教師背景問卷 106
附錄二 教師對於「科學探究專題系統」之科技接受度問卷 108
附錄三 「科學探究專題系統」之鷹架功能及輔助工具知覺有用性問卷 110
附錄四 其他回饋問卷 115
參考文獻 呂弘暉、林惠敏(2010)。問題解決導向學習在大學通識課程之操作檢視─以《家庭與人際關係:經典劇本導讀》為例。止善,8,71-96。
林建良、黃台珠(2005)。專題導向式學習的網路知識整合教學模式之初探。「結合理論與實務之科學教學」中華民國第21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倍伊、林顯達、李佩蓉、詹雯靜、洪國財、洪煌堯(2016)。在不同模式的電腦支援協作學習環境下,師培生理解教學理論層次之差異-以 Blackboard 和 Knowledge Forum 為例。資訊社會研究,31,71-108。
洪煌堯、蔡佩真、林倍伊(2014)。透過知識創新教學理念與學習平臺以培養國小學生自然課合作學習與翻新想法的習慣。科學教育學刊,22(4),413-439。
教育部(2005)。科學教育白皮書。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自然科學領域。台北市,教育部。
陳儒晰(2012)。幼兒運用電腦軟體輔助英語識字,人際互動與電腦操作之探究。教育研究學報,46(2),67-84。
黃嘉眉(2020)。以想法為中心的合作科學探究學習平台之系統開發與初步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市。
潘淑琦(2006)。資訊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探究」領域之行動研究─以探究教學活動設計為例。生活科技教育,39(7),87-107。
蔡宛庭(2016)。支援科學專題學習之線上學習平台開發與評估。國立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市。
鄭如雯(2008)。專題式學習探析及其在教育上的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57,147-164。

Abd-El-Khalick, F., Boujaoude, S., Duschl, R., Lederman, N. G., Mamlok-Naamn, R., Hofstein, A., et al. (2004). Inquiry in scienc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Science Education, 88(3), 397-419.
Banchi, H., & Bell, R. (2008). The many levels of inquiry. Science and children, 46(2), 26.
Bencze, J. L., & Bowen, G. M. (2009). A national science fair: Exhibiting support for the knowledge econom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31(18), 2459-2483.
Bybee, R. W. (2011).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s in K-12 classrooms. Science Teacher, 78(9), 34-40.
Chen, B., & Hong, H. Y. (2016). Schools as knowledge-building organizations: Thirty years of design research.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51(2), 266-288.
Dewey, J. (1910).How We Think.New York: Prometheus Books.
Goos, M. (2004). Learning mathematics in a classroom community of inquiry.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35(4), 258-291.
Krajcik, J. S., Blumenfeld, P., Marx, R., & Soloway, E. (1994). A collaborative model for helping middle grade science teachers learn project-based instruction.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4(5), 483-497.
Krajcik, J. S. & Blumenfeld, P. (2006).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Sawyer, R. K. (Ed.),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New York: Cambridge.
Lee, O., Buxton, C., Lewis, S., & LeRoy, K. (2006). Science inquiry and student diversity: Enhanced abilities and continuing difficulties after an instructional interven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43(7), 607-636.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0). Inquiry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A guide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Popper, K. (1979). Three world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Scardamalia, M. (2002). Collective cognitiv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advancement of knowledge. Liberal education in a knowledge society, 97, 67-98.
Scardamalia, M. (2004). CSILE/Knowledge Forum®. In A. Kovalchick & K. Dawson (Eds.),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An encyclopedia (pp. 183-192). Santa Barbara, CA: ABC-CLIO.
Scardamalia, M., & Bereiter, C. (1991). Higher levels of agency for children in knowledge building: A challenge for the design of new knowledge media.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1(1), 37-68.
Scardamalia, M., & Bereiter, C. (2003). Knowledge building environments: Extending the limits of the possible in education and knowledge work. Encyclopedia of distributed learning, 269-272.
Scardamalia, M., & Bereiter, C. (2006). Knowledge building: Theory, pedagogy, and technology. In K. Sawyer (Ed.), Cambridge Handbook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pp. 97-118).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omas, J. W. (2000).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project-based learning. San Rafael, CA: Autodesk Foundation.
Wilhelm, J., Sherrod, S., & Walters, K. (2008). Project-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Challenging preservice teachers to act in the moment.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01(4), 220-233.
指導教授 吳穎沺(Ying-Tien Wu) 審核日期 2020-7-2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