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8121018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76 、訪客IP:3.145.12.212
姓名 黃偉豪(Wai Hou Wo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宋代潘植《安正忘筌集》研究
(A Study on Pan Zhi ′s An Zheng Wang Quan Ji in the Song Dynasty)
相關論文
★ 當代新儒家家庭觀探析-- 以熊十力、梁漱溟、馮友蘭、唐君毅為核心★ 《春秋》三傳稱賢事例探析
★ 《左傳》魯國季氏執政人物形象敘事研究★ 從經典詮釋到實踐:南宋士人喪葬禮儀研究
★ 《春秋》學於宋代政治的運用-以《全宋文》所錄君主宰輔公牘為核心★ 呂祖謙《左傳》三書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安正」為《忘筌集》作者潘植的居處,位於福建浦城,故《諸儒鳴道》以《安正忘筌集》之名收入其中;南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以《忘筌》雜老莊異端,然《諸儒鳴道》將之廁於周濂溪、張橫渠、二程、楊龜山、謝上蔡等道學家的著作之間,又有司馬涑水、劉元城、江民表、張無垢、劉子翬等之著作,由此認為其「去取不可曉」,唯陳氏本身的去取當也是以朱子學為標準,是故忽略了兩宋之交,儒學的多元性發展。本論文以潘植《忘筌集》為研究對象,除了可以考察其與道學正統的差異性外,潘植與胡憲、劉勉之、劉子翬為同志,又其解《易》亦同譙定以「象」為宗,則《忘筌集》與程朱之學仍有一些微妙的聯繫,本論文將嘗試復原其間種種觀念的承啟關係,希望填補這段時期思想構成上的空缺。《忘筌集》的易數研究以〈河圖〉、〈洛書〉的中五為要歸,以大衍之數其用四十九,闡明「一」與「五」為出數而用數者,運用了數字的自然性來論證「開始」與「完成」一直都存在,卻並非某一特定的存在。《忘筌集》於易象則最重坤、艮二卦,因為「天五」沖氣為土;以離用坤之光而坎歸坤之明,將心分成內外,外景濁明而內景清明;艮卦解做背境回光,認為「思不出其位」的「位」是天人感應的樞機,因此「見象」需要克去私己、回復大體。至於做為宋學標誌的「道統觀」,據《忘筌集》所闡發的感應論,其源頭自《中庸》及《易傳》以降,漢儒律曆合一的「三統說」也應該佔據一席之地;而〈洪範〉「五行」做為漢學的重大思潮,其影響似乎並不絕於宋代。《忘筌集》對於儒家的詮釋,則以其對於《孟子》的詮釋最具特色,主旨在於辨正楊墨之「取」跟五霸之「假」,皆非內在而固有者,不過亦認為孟子猶未「止乎其所不能知」;另外,《忘筌集》的道統譜系之內,有納入黃石公與文中子,呈現了儒道合流的傾向,且其思想結構也與佛教存在著不少共通之處。
摘要(英) "Anzheng" is the residence of Pan Zhi, the author of "Wang Quan Ji", located in Pucheng, Fujian, so " Zhu Ru Ming Dao Ji " is included in the name of "An Zheng Wang Quan Ji". Although "Wang Quan Ji" miscellaneous Laozhuang heresy, "Zhu Ru Ming Dao" put it among the works of neo-confucians such as Zhou Lianxi, Zhang Hengqu, Cheng Hao, Cheng Yi, Yang Guishan, Xie Shangcai, etc.,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it is considered that it is "choosing incomprehensible ", but Chen Zhensun′s opinion should also be based on Zhu Xi, so he ignores the diversity development of the Neo-Confucianism between South and North Song Dynasties. This dissertation takes Pan Zhi′s "Wang Quan Ji"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addition to examining its differences with the orthodox Confucianism, Pan Zhi was comrades with Hu Xian, Liu Mianzhi, and Liu Zihui, and his interpretation of "Yi"(易)likes Qiao Ding also attaches importance to "Xiang"(象). "For the sake of it, there are still some subtle connections between "Wang Quan Ji" and Cheng Zhu′s learning, and this thesis will try to rest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ous ideas between them, hoping to fill the gaps in the ideological composition of this period.The study of the Yi’s number in "Wang Quan Ji" uses the number of Dayan as forty-nine, and clarifies that "one" and "five" are the extra numbers out of the ordinary numbers, to argue that "beginning" and "finishing" have always existed, but not a specific existence. In Yixiang, the two hexagrams of Kun and Gen are the most important, because Kun as "TianwuChongqi" is the essence of earth and the source of light, it divides the mind into inner and outer, clarity and turbidity; Gen is interpreted as turning inward, and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position" that "can′t outward" is the connection of everything, so "seeing Xiang" needs to get rid of selfishness and return to the Unity. For the idea of " confucian orthodoxy " in "Wang Quan Ji", its origin is from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and "Book of Changes"; besides the theory of "San Tong" and the "Five Elements" in "Hong Fan", as a major trend of thought in Han learning, its influence seems to be continuous in the Song Dynasty. The 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ism in "Wang Quan Ji" is the most distinctive in its interpretation of Mencius; in addition, Huangshigong and Wenzhongzi are included in its genealogy, the context of "Wang Quan Ji" also tended to express the confluence of three religions .
關鍵字(中) ★ 諸儒鳴道集
★ 忘筌集
★ 正位居體
★ 象數
★ 道學
★ 道統觀
關鍵字(英) ★ Zhu Ru Ming Dao Ji
★ Wang Quan Ji
★ True Position-in-Itself
★ YiXiang with Number
★ Neo-Confucianism
★ Confucian Orthodoxy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潘植其人其書 1
  第二節 研究成果回顧及研究動機 6
  第三節 章節安排 8

第二章 《忘筌集》中的易數問題 9
  第一節 「象」、「數」間的觀念性聯繫 9
  第二節 〈河圖〉、〈洛書〉的相關討論 13
  第三節 「出數」與「沖氣」之說 16

第三章 《忘筌集》中的易象問題 21
  第一節 心之本體——坎離內外之象 21
  第二節 身之正位——身艮、咸感之象 26
  第三節 「易」的要旨以及「象」的本質 30

第四章 《忘筌集》感應論下的道統觀 35
  第一節 道統觀念溯源 35
  第二節 〈洪範〉所傳之道——道統的確立 39
  第三節 《忘筌集》所敘之學——道統的延續 43
  第四節 對於《孟子》的詮釋 48
  第五節 黃石公與文中子 52

第五章 《忘筌集》的三教觀 57
  第一節 《忘筌集》的儒學立場 57
  第二節 《忘筌集》與佛、道的契合 60

第六章 結論 64

徵引文獻 70

附錄:《忘筌集》的篇章與內容大要 73
參考文獻 一、 古籍 (按年代先後排序)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魏〕王弼:《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晉〕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71年。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唐〕孔穎達:《尚書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唐〕孔穎達:《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唐〕孔穎達:《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唐〕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唐〕徐彥:《春秋公羊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唐〕楊士勛:《春秋穀梁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唐〕張懷瓘:《書斷》,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唐〕韓愈:《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宋〕刑昺:《論語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宋〕劉牧:《易數鉤隱圖》,四川:巴蜀書社,2004年。
〔宋〕王安石:《臨川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宋〕司馬光:《太玄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宋〕邵雍:《邵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宋〕張載:《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宋〕龔原:《周易新講義》,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宋〕馬永卿:《元城語錄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宋〕胡安國:《胡氏春秋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宋〕潘植:《安正忘筌集》,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1992年。
〔宋〕劉子翬:《屏山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宋〕丁易東:《大衍索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黎靖德:《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楊簡:《慈湖遺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宋〕彭耜:《道德真經集註》,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宋〕衛湜:《禮記集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趙善璙:《自警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金〕李純甫:《鳴道集說》,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年。
〔元〕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明〕何喬遠:《閩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明〕焦竑:《澹園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清〕行策:《寶鏡三昧本義》,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第63冊。
〔清〕黃宗羲、全祖望:《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徐松:《宋會要輯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清〕嵇曾筠:《浙江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清〕畢沅:《續資治通鑒》,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5年。
〔清〕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清〕陳立:《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二、 近人專著 (按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方東美:《新儒家哲學十八講》,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3年。
方藥中、任家松:《黃帝內經素問運氣七篇講解》,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年。
王仲鏞:《唐詩紀事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尚之煜:《人天眼目釋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林忠軍:《易緯導讀》,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
夏金華:《佛學與易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
陳來:《宋明理學》第二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北京:商務印書局,2003年。
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北京:商務印書局,2007年。
徐興無:《讖緯文獻與漢代文化構建》,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張沛:《中說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張舜徽:《四庫提要敘講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楊伯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楊澤波:《孟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劉文典:《淮南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潘雨廷:《易學史發微》,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蕭漢明:《周易本義導讀》,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
錢仲聯:《韓昌黎詩繫年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錢穆:《兩漢經學今古平議》,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三、 單篇論文 (按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高明士:〈隋唐廟學制度的成立與道統關係〉,《臺大歷史學報》1982年第9期。
陳來:〈略論《諸儒鳴道集》〉,《北京大學學報》1986年第1期。
陳逢源:〈宋儒聖賢系譜論述之分析―朱熹道統觀淵源考察〉,《政大中文學報》2010年第13期。
楊世文:〈瑞異理論與宋代政治〉,《宋代文化研究》第六輯,四川:巴蜀書社,1996年。


四、 學位論文 (按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田智忠:《《諸儒鳴道集》研究——兼對前朱子時代道學發展的考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邱佳慧:《《諸儒鳴道》與道學之再檢討》,臺北:木蘭花文化出版社,2009年。
指導教授 劉德明(Te-Ming Liu) 審核日期 2022-8-3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