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74 、訪客IP:18.225.54.85
姓名 莫岸洪(MO,ANHO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女性詞清代批評研究
(A Study on the Criticism of Female Ci in the Qing Dynasty)相關論文
★ 汪端詠史詩研究 ★ 席佩蘭詩作及其性靈的表現 ★ 隨園女弟子金逸及《瘦吟樓詩集》研究 ★ 柳永其人與其詞之研究 ★ 陳子龍詞中的「春」意象探析 ★ 元末隱逸詞研究 ★ 屈大均及其山水詩研究 ★ 許學夷《詩源辯體》的詩學體系重構 ★ 杜文瀾及其《憩園詞話》研究 ★ 清代常州派四部詞選評點唐宋詞研究 ★ 董士錫生平及其詞學研究 ★ 書寫之後:反叛回憶的夢窗詞 ★ 清人選清詞研究 ★ 《綠窗新話》的通俗化及其影響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2026-7-31以後開放) 摘要(中) 本文以女性詞清代批評為研究對象。女性詞批評,即是對女性詞的批評。女性詞清代批評是指清代人以女性詞人或女性詞為對象,採詞選集、詞作評點、詞話、序跋、論詞詩詞、論詞文、書札等批評形式對女性詞所作的批評。
本文對女性詞清代批評文獻進行綜述,從中可見清代論述女性詞的文獻形式和數量豐富、且批評者與批評對象的身份多元化,蘊含著豐富的詞學批評意義和性別文化內涵。在清代的不同階段,女性詞的批評形式和方式有所偏重和變化。通過論述女性詞清代批評的歷史脈絡,可見從宋代至明末:女性詞批評是從沉寂到漸起的過程。清代前期女性詞的創作與批評也隨著詞體創作的復興而興起,同時女性的詞學主體意識也在覺醒、發展。清代中期的女性詞批評也隨著詞學發展而蓬勃發展,這體現在女性詞批評文獻的多元、豐富與批評主體的身份多元化。清代後期(含民初),女性詞批評隨著詞學的繁盛而盛行,此時期具有批評主體的身份多元、批評對象的繁多、批評文獻的豐富與新變的特徵。在晚清民初的社會變動和新思潮影響下,女性詞批評也產生了與之相適應的新變,這個新變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並引起爭論。
從清代女性詞的創作與批評的互動情況中,可見女性詞的創作和批評呈互相促進的關係,其次可見清人批評對清代女性詞具有的溢美傾向,再次清人具有將女性詞香艷化解讀的傾向。清人對女性詞批評書寫呈現出文學性,其中涵具女性詞接受的性別意涵和文化意義。清人對女性詞的批評書寫反映的詞學觀念,可歸納為價值論與創造論兩方面。
在清代的父權文化語境下,清人不論是男性文人,還是才媛,對女性詞人「德、才、色、情」的論述,皆是以「男性凝視」的預設視角看待女性,即以男性文人的女性觀評論女性,其中灌注著男性文人對理想女性的心理追求。清人無論男性文人還是才媛關於女子「才命相妨」的論述與認同,涵具對才女薄命的憐惜以及情感投射,其中蘊涵著不同的性別意識。
清人認為閨秀詞的本色是柔媚的風格。男性文人及部分閨秀推崇女性詞的「清雅脫俗」、「雄壯」等審美風格作為女性「非脂粉化」的詞學風範而大加揄揚,而摒棄了主流閨秀詞具有的柔媚的主體風格。其目的是提昇女性詞的地位,但皆是以男性為中心的批評視角評論女性詞。但也有閨秀如沈彩是從女性本來的性別特徵出發肯定女性詩詞的脂粉氣,具有女性主體意識。清人在女性詞評中對「林下風」和「丈夫氣」的揄揚,具有將女性詞人「名士化」和「丈夫化」的意涵,也就是將女性詞人「男性化」的審美接受,具有顛倒性別的批評內涵。另外,清代中後期對女性詞批評著意強調「溫柔敦厚」,雖然是對女性詞本色的審美接受,但也有依照傳統詩教觀要求女性詞創作的意味。這體現了以男性為中心的批評標準。
通過梳理清代對李清照和朱淑真之批評接受,可見清代詞論對李清照和朱淑真是人品與詞品的糾纏接受,二者難以分割。朱淑真成了歷代文人寄託理想的才女型佳人形象的典型;而李清照是作為寄託一代女傑的理想才女形象的典型。從中可見清代文人尤其是男性文人的理想才女形象是「才德貌」三全或「才德識」三全。另外,清代人著重於對李清照、朱淑真的貞節翻案和肯定,則表明了清代注重道德的才女觀和注重人品的詞學批評觀。
女性詞清代批評具有的價值及對後世的影響體現在:一是女性詞批評促進了女性詞的經典化;二是女性詞批評有助於女性詞史的建構和女性詞研究的開拓;三是女性詞的批評促進了女性詞的傳播和接受。摘要(英) This paper takes the female Ci criticism in Qing Dynas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female Ci criticism is the criticism of female Ci. Criticism of female Ci in the Qing Dynasty refers to the Qing Dynasty’s criticism of female Ci in the form of anthologies, Ci commentaries, Ci discourses, prefaces and postscripts, Ci-commenting poems and essays, analects, and letter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ritical literature on female Ci in the Qing Dynasty, from which we can see that the literature on female Ci in the Qing Dynasty is rich in form and quantity, and the identities of critics and criticism objects are diversified, which contains rich Ci criticism and gender cultural connotation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forms and methods of criticism of women’s Ci were emphasized and changed. By discussing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criticism of female Ci in the Qing Dynasty,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criticism of female Ci was a process from silence to gradual rise from the Song Dynasty to the end of the Ming Dynasty. The creation and criticism of women’s Ci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also rose with the revival of Ci style cre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women’s subject consciousness of Ci was also awakening and developing. The criticism of female Ci in the mid-Qing Dynasty also flourish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diversity and richness of the critical literature on female Ci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identity of the subject of criticis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ncluding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criticism of women’s Ci became popular with the prosperity of Ci studies. This period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multiple identities of the subject of criticism, the variety of criticism objects, and the abundance and change of criticism litera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hanges and new thought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the criticism of women’s Ci also produced new changes corresponding to it. This new change ha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sides And cause controversy..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reation and criticism of female Ci in the Qing Dynasty,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creation and criticism of female Ci are mutually reinforcing. Secondly, it can be seen that Qing people’s criticism has a tendency to overpraise female Ci in Qing Dynasty. Thirdly, the Qing people have the tendency to interpret female Ci erotically. The Qing people’s critical writing of women’s Ci shows a literariness, which contains acceptance on women’s Ci with gender connotations and cultural meanings. The Qing people’s critical writing of women’s Ci reflects their literary concept, which can be summarized into two aspects: value theory and creation theory.
In the context of patriarchal culture in the Qing Dynasty, whether they were male literati or talented women, the Qing people’s discussion of female poets’ “virtue, talent, femininity, and emotion” all viewed women from the presupposed perspective of “masculine gaze”, that is, to comment on women from the male literati’s view of women, which instills the male literati’s psychological pursuit of ideal women. In the Qing Dynasty, both male literati and talented women discussed and recognized that women’s “talents and fates harm each other”, which contains pity and emotional projection for talented women’s fate, which contains different gender consciousness.
People in the Qing Dynasty believed that the essence of women’s Ci showed a feminine style. Male literati a some women praised the aesthetic style of female Ci such as "elegant and refined" and "majestic" as the style of female CI study, but abandoned the soft main style of mainstream boudoir Ci. Its purpose is to promote the status of female Ci, but all of them are reviewed from a male-centered critical perspective. But there are also ladies such as Shen Cai who affirmed the powdery style of women’s Ci and poetry from the original gender characteristics of women, and showed a sense of female subjectivity. The praise of “bamboo grove sages’ demeanor” and “masculinity” in the Qing Dynasty’s female poet reviews embodied the meaning of "celebrity" and "husbandization" of female poets, that is, the aesthetic reception of “masculinization” of female poets, which had a gender-reversing critical connotation. In addition, the criticism of women’s Ci in the middle and late Qing Dynasty deliberately emphasized “gentleness and honesty”. Although it was an aesthetic acceptance of the true nature of women’s Ci, it also meant that the creation of women’s Ci was required to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poetry. This embodied male-centric standards of criticism.
By sorting out the criticism and acceptance of Li Qingzhao and Zhu Shuzhen in Qing Dynasty,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Ci theory of Qing Dynasty is the entanglement and acceptance of Li Qingzhao and Zhu Shuzhen, which is difficult to separate. Zhu Shuzhen has become a typical image of a talented woman on whom literati pinned ideals in the past dynasties, and Li Qingzhao a typical image of an ideal talented woman, a generation of heroine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ideal image of a talented woman of the literati in the Qing Dynasty, especially the male literati, included three qualities, that is, talent, virtue, appearance or talent, morality and knowledge. In addition, people in the Qing Dynasty focused on overturning and affirming the chastity of Li Qingzhao and Zhu Shuzhen, which showed that the Qing Dynasty emphasized the morality of talented women and the moral character of Ci criticism.
The value of Qing Dynasty criticism of female Ci and its influence on later generations are reflected in: first, the criticism of female Ci has promoted the canonization of female Ci; Second, the criticism of female Ci is helpful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istory of female Ci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on female Ci;The third is that The criticism of women’s Ci has promoted the spread and acceptance of female Ci.關鍵字(中) ★ 女性詞
★ 女性詞批評
★ 清代
★ 李清照
★ 朱淑真關鍵字(英) ★ Female Ci
★ Criticism of female Ci
★ Qing Dynasty
★ Li Qingzhao
★ Zhu Shuzhen論文目次 摘 要 i
英文摘要 iii
誌謝詞 vi
目 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 1 -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
一、女性詞批評學的建構 - 2 -
二、性別文學批評的反思 - 2 -
第二節 文獻回顧 - 4 -
一、古代女性的文學批評 - 4 -
二、女性文學古代批評的綜合研究 - 5 -
三、清代女性詞選集的整理研究 - 7 -
四、清代女性詞話的整理研究 - 12 -
五、詞籍評點 - 14 -
六、詞集序跋 - 15 -
七、論詞詩詞 - 16 -
八、其他女性詞清代批評相關研究 - 18 -
小結 - 21 -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選材 - 22 -
一、清代女性詞選集 - 24 -
二、女性詞話 - 24 -
三、詞籍評點本 - 25 -
四、詞集序跋 - 26 -
五、論詞詩詞 - 26 -
六、其它論詞資料 - 27 -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 27 -
一、研究理論與方法 - 28 -
二、研究思路和步驟 - 32 -
第二章 女性詞清代批評文獻綜述 - 34 -
第一節 清代女性詞選集 - 34 -
第二節 女性詞話 - 38 -
一、清代前期女性詞話 - 39 -
二、清代中期女性詞話 - 39 -
三、清代後期(含民初)女性詞話 - 39 -
小結:女性詞話的批評方法演進 - 46 -
第三節 詞籍評點 - 46 -
一、男性對女性詞的評點 - 47 -
二、女性對女性詞的評點 - 53 -
小結 - 57 -
第四節 詞集序跋 - 57 -
一、清代前期女性詞集序跋 - 58 -
二、清代中期女性詞集序跋 - 64 -
三、清代後期(含民初)女性詞集序跋 - 70 -
小結 - 82 -
第五節 論詞詩詞 - 83 -
一、論詞古體詩 - 83 -
二、論詞律詩 - 84 -
三、論詞絕句 - 86 -
四、論詞長短句 - 99 -
小結 - 124 -
第六節 其它論詞資料 - 124 -
一、論詞書札 - 125 -
二、論詞文 - 126 -
小結 - 127 -
本章小結 - 127 -
第三章 女性詞清代批評發展史論 - 129 -
第一節 從宋代至明末:女性詞批評從沉寂到漸起 - 129 -
一、宋元時期:女性詞批評的沉寂 - 129 -
二、明代後期:女性詞批評的漸起 - 135 -
第二節 清代前期:女性詞批評隨著詞學復興而興起 - 137 -
一、女性詞創作與批評的興起 - 137 -
二、清代前期女性主體意識的覺醒與女性詞的批評 - 140 -
第三節 清代中期:女性詞批評隨著詞學發展而蓬勃發展 - 146 -
一、女性詞創作與批評的蓬勃發展 - 146 -
二、清代中期「婦學」觀與女性詞的批評 - 148 -
第四節 清代後期:女性詞批評隨著詞學繁盛而盛行 - 159 -
一、清代後期女性詞批評的盛行 - 159 -
二、晚清民初的新思潮與女性詞批評的新變 - 161 -
三、女性詞批評的標準演變:基於晚清民初女性詞話的考察 - 169 -
本章小結 - 180 -
第四章 女性詞清代批評的書寫 - 182 -
第一節 女性詞清代批評與女性詞創作 - 182 -
一、清代女性詞的創作與批評的互動:以李清照詞的接受為例 - 182 -
二、清人批評對清代女性詞的溢美傾向 - 183 -
三、女性詞的香艷化解讀 - 186 -
第二節 女性詞清代批評書寫的文學性及其特色 - 191 -
一、批評文體的文學性 - 192 -
二、女性詞人書寫的文學化 - 192 -
三、女性詞評論書寫的文學性及意義 - 199 -
第三節 女性詞清代批評的詞學觀念 - 204 -
一、價值論 - 204 -
二、創作論 - 212 -
本章小結 - 232 -
第五章 女性詞清代批評的性別心理與審美接受 - 234 -
第一節 女性詞人接受的性別心理 - 234 -
一、「德、才、色、情」論——男性的凝視 - 235 -
二、「才命相妨」論——身世同憐與情感投射 - 244 -
第二節 女性詞批評的審美接受 - 254 -
一、「脂粉氣」:閨秀詞本質的體認 - 254 -
二、「清雅脫俗」的標舉 - 262 -
三、「林下風」的揄揚 - 273 -
四、「丈夫氣」的讚賞 - 275 -
五、溫柔敦厚的推崇 - 279 -
本章小結 - 282 -
第六章 李清照、朱淑真之清代審美接受 - 284 -
第一節 清人對李清照之批評接受 - 284 -
一、清人對李清照改嫁之事的討論 - 284 -
二、清代文壇對李清照的接受 - 287 -
第二節 清代詞論對朱淑真批評接受之演變 - 288 -
一、明代中期至清初重女才和崇婉約詞壇背景下的地位提升與批評 - 290 -
二、清代中後期重女德回歸與「盛世」崇雅背景下的接受 - 294 -
三、清末民初女性意識張揚下的地位論定 - 299 -
第三節 李清照、朱淑真的接受史意義 - 302 -
一、人品與詞品的糾纏接受 - 302 -
二、清人的才女觀與女性詞批評觀 - 304 -
本章小結 - 305 -
第七章 結論 - 307 -
第一節 女性詞清代批評促進了女性詞的經典化 - 307 -
第二節 女性詞清代批評有助於女性詞史的建構和女性詞研究的開拓 - 309 -
第三節 女性詞清代批評促進了女性詞的傳播和接受 - 311 -
參考文獻 - 313 -
一、古籍 - 313 -
二、近人專書 - 317 -
三、專書論文 - 322 -
四、學位論文 - 323 -
五、期刊論文 - 325 -
六、英文文獻 - 329 -
七、網路資料 - 329 -
附錄資料 - 330 -
凡例 - 330 -
一、清代女性詞選資訊表 - 330 -
表1-1 清代輯錄女性詞的綜合型詞選資訊表 - 330 -
表1-2 清代專門女性詞選資訊表 - 336 -
二、清代前期女性詞話資訊表 - 339 -
三、清代中期女性詞話資訊表 - 342 -
四、清代後期(含民初)女性詞話資訊表 - 345 -
五、清代女性詞集評點資料敘錄 - 357 -
(一)單一評點之體 - 357 -
(二)選評結合之體 - 359 -
(三)彙評之體 - 365 -
六、清代女性詞集序跋資訊表 - 366 -
6-1女性詞選序跋 - 366 -
6-2 女性別集序跋 - 368 -
七、清代論述女性詞絕句彙錄 - 384 -
(一)清代前期 - 384 -
(二)清代中期 - 385 -
(三)清代後期(含民國初年) - 394 -
八、清代論述女性詞長短句彙錄 - 412 -
(一)清代前期 - 412 -
(二)清代中期 - 421 -
(三)清代後期(含民國初年) - 430 -參考文獻 一、古籍
(按作者朝代排列,相同朝代按作者姓名筆畫排列)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爾雅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南朝梁)劉勰著,範文瀾注:《文心雕龍》,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
(宋)朱淑真撰;(宋)鄭元佐注:《朱淑真集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宋)朱淑真著,(清)許玉琢校補:《四印齋匯刊詞‧斷腸詞》,清光緒十五年(1889)四印齋刻本。
(宋)李清照著,曹樹銘校釋:《李清照詩詞文存》,臺北:商務印書館,1992年。
(宋)李心傳撰:《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五十八,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廣東廣雅書局刻本。
(宋)周煇撰:《清波雜誌》卷八,民國二十三年(1934)上海商務印書館影印本。
(宋)黃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收於張元濟:《四部叢刊初編》第2093冊,上海商務印書館影印本,1919年。
(明)王世貞著:《弇州四部稿》,(清)永瑢、紀昀等:《欽定四庫全書》集部,文淵閣藏武英殿刻本。
(明)卓人月彙選,(清)徐士俊參評,谷輝之校點:《古今詞統》,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影印崇禎六年刊本。
(明)沈宜修輯:《伊人思》,北京:國家圖書館藏明崇禎九年(1636)繡垂館刻本。
(明)鄭文昂輯:《古今名媛彙詩》,明泰昌元年(1620)張正嶽刻本。
(明)趙世傑輯:《古今女史》,崇禎元年(1628)問奇閣刻本。
(明)陳耀文輯:《花草粹編》,收於中國國家圖書館編:《原國立北平圖書館甲庫善本叢書》第976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年。
(明)張綖:《詩餘圖譜》,收入《續修四庫全書》(據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二十七年謝天瑞刻本影印) 冊173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葉紹袁編:《午夢堂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明)戴冠撰:《邃谷詞》一卷,收入趙尊嶽輯:《明詞匯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明)馮夢龍:《情史類略》,长沙:湖南嶽麓書舍,1984年。
(明)馮夢龍:《智囊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明)鍾惺:《名媛詩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三三九總集類(據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藏明刻本景印),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版。
(清)王端淑:《名媛詩諱初編》,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所藏清康熙六年(1667)清音堂刻本;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清康熙六年(1667)清音堂刻本。
(清)王士禛著,張宗柟纂集,戴鴻森校點:《帶經堂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
(清)王士禛撰:《香祖筆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清)王昶輯,王兆鵬校點:《明詞綜》,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
(清)王昶著:《琴畫樓詞》,陳乃乾輯:《清名家詞》,上海:上海書店,1982年。
(清)王國維:《人間詞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清)尤侗:《百末詞》,陳乃乾輯:《清名家詞》,上海:上海書店,1982年。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清)江闓著:《春蕪詞》,收入顧久主編:《黔南叢書》點校本第14輯,貴陽市:貴州人民出版社,2010年。
(清)朱庭珍:《筱園詩話》,載《清詩話續編》下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宋犖:《石園全集》,清康熙四十一年香雪堂刊本。
(清)汪淇編:《分類尺牘新語廣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康熙七年(1668)刻本。
(清)沈德潛著;潘務正,李言校點:《沈德潛詩文集》冊3,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
(清)況周頤著,孫克強輯考:《蕙風詞話‧廣蕙風詞話》,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清)況周頤著,秦瑋鴻校注:《況周頤詞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清)季嫻:《閨秀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414冊,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清)林葆恒纂:《詞綜補遺》,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2年。
(清)林紓著,江中柱編:《林紓集》,冊2,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20年。
(清)林以寧:《墨莊集》,清康熙間刻本。
(清)胡薇元撰:《歲寒居詞話》,收於唐圭璋:《詞話叢編》。
(清) 周銘輯:《林下詞選》十四卷,清康熙十年寧靜堂初刻本,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1729冊。
(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一,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
(清)徐樹敏、錢岳輯:《眾香詞》,臺北:富之江出版社,1997年。
(清)徐乃昌輯:《小檀欒室彙刻百家閨秀詞》,清光緒二十二年南陵徐氏刻本。
(清)徐乃昌輯:《閨秀詞鈔》,清宣統元年(1909)小檀欒室刻本。
(清)徐乃昌輯:《小檀欒室彙刻百家閨秀詞》,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8年。
(清)沈善寶:《名媛詩話》,《續修四庫全書》影印中山大學圖書館藏清光緒鴻雪樓刻本,第1706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施淑儀:《清代閨閣詩人徵略》,上海:上海書店,1987年。
(清)姚禮撰輯;周膺,吳晶點校:《杭州稀見文獻輯刊•郭西小志》,杭州: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3年。
(清)孫原湘:《天真閣集》,收錄於《清代詩文集彙編》第46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賀雙卿著,杜芳琴編:《賀雙卿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陳維崧:《婦人集》,收入《叢書集成初編》第3401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陳文述:《頤道堂文鈔》卷十,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1506冊。
(清)陳文述:《西泠閨詠》,載(清)丁丙編:《武林掌故叢編 5》,收入王國平主編:《杭州文獻集成》第5冊,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
(清)陳文述編:《蘭因集》, 載(清)丁丙編:《武林掌故叢編 4》,收入王國平主編:《杭州文獻集成》第4冊,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
(清)陳廷焯:《雲韶集》,孫克強、楊傳慶點校整理:〈《雲韶集》輯評(一至四)〉,《中國韻文學刊》,2010年第3期至2011年第2期。
(清)陳廷焯:《詞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清)陳廷焯:《詞壇叢話》,收入唐圭璋:《詞話叢編》。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收入唐圭璋:《詞話叢編》。
(清)陳廷焯:《詞則輯評》,收入葛渭君:《詞話叢編補編》,第4冊。
(清)郭麐:《靈芬館雜著》,收於《從書集成續編》,第19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
(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陸昶輯:《歷朝名媛詩詞》,美國哈佛燕京圖書館藏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紅樹樓刻本。
(清)梁紹壬撰,莊葳點校:《兩般秋雨庵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清)梁章钜撰,陳居淵校點:《制藝叢話‧試律叢話》,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
(清)張三異著:《來青園全集》,武漢:武漢出版社,2013年。
(清)張玉書等奉敕撰:《康熙字典》,光緒十三年同文書局石印本。
(清)張惠言編:《詞選》,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版。
(清)陸昶:《歷朝名媛詩詞》,美國哈佛燕京圖書館藏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紅樹樓刻本。
(清) 惲珠:《國朝閨秀正始集》,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藏清道光十一年紅香館刻本。(清)蔣重光輯:《昭代詞選》,乾隆三十二年經鉏堂刻本。
(清)惲珠:《國朝閨秀正始集》,道光十一年至十六年紅香館刻本。
(清)譚獻編選;羅仲鼎,俞浣萍點校:《篋中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年。
(清)譚獻纂;羅仲鼎,俞浣萍整理:《復堂詞錄》,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 2016年。
(清)蟲天子輯:《香豔叢書》,冊2,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影印本。
(清)歸淑芬與孫蕙媛、沈栗、沈貞永編:《古今名媛百花詩餘一卷》,杭州圖書館存,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本。
(清)熊文舉著:《侶鷗閣近集二卷》,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第120冊,北京出版社,1997年。
(清)錢謙益撰,姜殿揚撰校勘記:《牧齋有學集》,收於張元濟等輯:《四部叢刊初編》第462冊,上海:商務印書局,1929年。
(清)潘衍桐編纂;夏勇,熊湘整理:《兩浙輶軒續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
(清)劉雲份編:《翠樓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395册。
(清)繼昌撰:《左庵詞話》,卷上,唐圭璋:《詞話叢編》。
(清)顧嘉容、金壽人輯:《本朝名媛詩餘》四卷,康熙五十七年金氏秀實軒刻本。
(清)顧璟芳、李葵生、胡應宸編選;曾昭岷審訂;王兆鵬校點:《蘭皋明詞彙選‧附蘭皋詩餘近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
(清)顧太清著,金啟宗、金適校箋:《顧太清集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清)顧太清著,胥洪泉校箋:《顧太清詞校箋》,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
(清)繆荃孫編,李廣華整理:《國朝常州詞錄》,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清)顧翎:《綠梅影樓詩詞存》,《無錫文庫》第四輯,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年。
李宣龔著,黃曙輝點校:《李宣龔詩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吳灝輯:《閨秀百家詞選》六冊十卷,掃葉山房民國四年刻本。
吳灝選輯:《歷代名媛詞選》十六卷,民國五年上海掃葉山房石印本。
吳灝選輯:《五百家名媛詞選》,1927年木石居石印本。
二、近人專書
丁放:《金元明清詩詞理論史》,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年2月。
王偉勇:《清代論詞絕句初編》,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王國平主編:《杭州文獻集成》第5冊,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編:《中國近代婦女運動歷史資料(1820—1918)》,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年。
尤振中,尤以丁編著:《清詞紀事會評》,合肥:黄山书社,1995年。
毛文芳:《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臺北:學生書局,2001年。
毛文芳:《卷中小立亦百年:明清女性畫像文本探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3年
王力堅:《清代才媛文學之文化考察》,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
王酈玉:《明清女性的文學批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
王兆鵬:《詞學史料學》,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王英志編:《清代閨秀詩話叢刊》,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
王露,王國平著:《西溪專題史研究》,杭州:杭州出版社,2018年。
方智範、鄧喬彬、周聖偉、高健中:《中國古典詞學理論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中國古籍總目編纂委員會:《中國古籍總目》,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石昌渝主編:《中國古代小說總目——文言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朱崇才:《詞話史》,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朱崇才:《詞話叢編續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
沙先一、張暉:《清詞的傳承與開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沈立東:《中國歷代女作家傳》,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5年。
李雷主編:《清代閨閣詩集萃編》,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李睿:《清代詞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1年。
李匯群:《閨閣與畫舫:清代嘉慶道光年間的江南文人和女性研究》,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年。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修訂本),北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宋清秀:《清代女性別集敘錄(初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
吳成平主編:《上海名人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
肖亞男主編:《清代閨秀集叢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年。
肖亞男主編:《清代閨秀集叢刊續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8年。
林宏達:《韻體詞評:清代論詞絕句與論詞長短句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21年。
林宏達:《清前期論詞長短句評唐宋詞人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
胡文楷編著,張宏生等增訂:《歷代婦女著作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周明秀著:《詞學審美範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年。
胡建次、邱美瓊著:《中國傳統詞學重要命題與批評體式承衍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
胡建次等著:《中國傳統論詞絕句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2年。
胡曉明主編:《歷代女性詩詞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6年。
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全六編),合肥:黃山書社,2008至2022年。
胡適:《章實齋先生年譜》,上海:商務印書館,1931年。
柯慶明:《古典中國實用文類美學》,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施蟄存:《詞籍序跋萃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全清詞》編纂研究室編:《全清詞•順康卷》,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全清詞》編纂研究室編:《全清詞•雍乾卷》,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馬興榮等主編:《中國詞學大辭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
徐光國:《社會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6年。
孫克強:《清代詞學批評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孫克強、裴喆:《論詞絕句二千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4年。
孫克強主編:《清代詞話全編(全20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19年。
孫克強、楊傳慶、裴喆等編著:《清人詞話(套裝上中下冊)》,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年。
孫克強、楊傳慶主編:《歷代閨秀詞話(全四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19年。
孫康宜:《古典與現代的女性詮釋》,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
孫康宜:《文學的聲音》,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
孫克強主編:《唐宋人詞話》,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年。
孫克強等著:《歷代詞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年。
孫克強:《詞話考論》,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22年。
屈興國編:《詞話叢編二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
唐圭璋:《詞話叢編》,北京: 中華書局,1986年。
桐城派研究會主編:《桐城明清詩選》,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2011年。
徐成志,王思豪主編:《桐城派文集敘錄》,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6年。
海寧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海寧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合編:《邑人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年。
商務印書館編:《辭源》,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
陳水雲等著:《唐宋詞在明末清初的傳播和接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10年。
陳書錄著:《明清雅俗文學創作與理論批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陳學明,秦博著:《經與權:中國傳統女性觀與婦女生活的變遷》,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4年。
陳玉蘭著:《清代嘉道時期江南寒士詩群與閨閣詩侶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
陳玉堂編著:《中國近現代人物名號大辭典‧續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
張璋:《歷代詞話續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
淩冬梅著:《浙江女性藏書》,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5年。
康正果著:《風騷與豔情》,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黃嫣梨:《清代四大女詞人》,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2002年。
黃儀冠:《晚明至盛清女性題畫詩研究——以閱讀社群及其自我呈現為主》,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程芳銀主編:《宿遷特色文化》,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6年。
彭玉平撰:《人間詞話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褚斌傑等編:《李清照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楊傳慶編:《詞學書札萃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5年。
楊廷福、楊同甫主編:《清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葛渭君:《詞話叢編補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葉嘉瑩:《中國詞學的現代觀》,長沙:嶽麓書社1990年版。
福建詩詞學會編:《福建詩詞》(福州:福建美術出版社,2014年),第128頁。
趙雪沛:《明末清初女詞人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蔣寅:《清詩話考》,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鄧紅梅:《女性詞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
嶙峋編:《閨海吟 下 中國古代八千才女及其代表作》,北京:華齡出版社,2012年。
薛海燕:《近代女性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鄧子勉:《明代詞話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年。
謝桃坊:《中國詞學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5年。
鄭天挺、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
譚新紅:《清詞話考述》,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
顏崑陽:《學術突圍:當代中國人文學術如何突破「五四知識型」的圍城》,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
劉軍政:《中國古代詞學批評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
劉詠聰:《德・才・色・權:論中國古代女性》,臺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鍾振振主編:《金元明清詞鑒賞辭典》,北京: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19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223 續碑傳選集》,臺北:臺灣大通書局,1959-1972年。
嚴迪昌:《清詞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經典》,臺北:女書文化事業公司,1999年10月。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
錢菁,李瑞芝,金曉董編著:《海寧歷代醫家學術要略》,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年。
龔學文編注:《閨秀詞三百首》,桂林:灕江出版社,1996年。
龔鵬程:《文化符號學》,臺北:臺灣書局,2001年。
[加]方秀潔、[美] 伊維德主編:《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明清婦女著述彙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美]艾朗諾著,夏麗麗、趙惠俊譯:《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加]高彥頤:《閨塾師一一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倪德衛:《章學誠的生涯和思想》〈The Life and Thought of Chang Hsüeh-cheng[1738-1801]〉,斯坦福大學出版社,1966年。
[日]合山究著,蕭燕婉譯註:《明清時代的女性與文學》,臺北:聯經出版社,2016。
[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中新書局,1977年。
[德]沃爾夫岡‧伊澤爾著,霍桂桓、李寶彥譯:《審美過程研究——閱讀活動:審美響應理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
[德]漢斯‧羅伯特‧姚斯著,周寧、金元浦譯:〈走向接受美學〉,載《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三、專書論文
石旻:〈阻隔的一時雙璧——關於《隨園詩話》忽略清溪吟社之分析〉,收入張宏生,卓清芬主編:《空間與視野——明清文學與性別研究的新進境》(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22年),上冊,頁673-695。
杜芳琴:〈才子「凝視」下的才女寫作——重新解讀《西青散記》中的才子才女關係〉,收入張宏生編:《明清文學與性別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12年),頁577-598。
孫康宜撰,李奭學譯:〈論女子才德觀〉,載孫康宜著:《古典與現代的女性闡釋》(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頁134-160。
陳書祿:〈「德、才、色」主體意識的復蘇與女性群體文學的興盛——明末吳江葉氏家族女性文學研究之一〉,收入張宏生主編:《明清文學與性別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12年),頁335。
康正果:〈泛文與泛情——陳文述的詩文活動及其他〉,收入張宏生編:《明清文學與性別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12年),頁727-760。
錢南秀:〈清季女作家薛紹徽及其《外國列女傳》〉,收入張宏生主編:《明清文學與性別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12年),頁938-939。
[美]孫康宜:〈明清女詩人選集及其採輯策略〉,收入《孫康宜文集》第五卷(臺北:秀威出版社,2018年5月),頁420-423。
四、學位論文
毛文琦:《中國古代詞學範疇舉隅》,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11年。
王翼飛:《清代女性文學批評研究》,武漢:武漢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14年。
王瑜:《清代女性詩詞成就論》,蘇州:蘇州大學中文系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王曉雯;《清代譚瑩「論詞絕句」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18年。
王婭:《《詞則》研究》,合肥:安徽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5年。
白優優:《中國古代女子文學批評實踐研究》,瀋陽:遼寧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2年。
許淑惠:《歷代宋詞集序跋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17年。
汪勝:《明清小說中女性焚稿現象研究》,西寧:寧夏大學碩士論文,2019年。
李慧:《清代男性文人的女性文學觀念研究——以清人詩話、詞話為中心》,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9年。
李世前:《清代詞話與詞的傳播關係研究》,石家莊:河北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7年。
李娜:《吳灝《歷代名媛詞選》研究》,徐州:江蘇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6年。
李靜芝《李清照、朱淑真詞清代接受比較研究》,成都:四川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李菁《明清嘉興望族女性作家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17年。
李達:《薛紹徽(1866-1911)之題畫詩詞與生命史觀照》,桃園:中央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20年。
李偉:《李清照接受史研究》,石家莊:河北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9年。
肖璐:《清代北方女性詩詞別集序跋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20年。
金鮮:《陳廷焯早晚期詞學觀念之轉變》,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林楓竹:《陳廷焯《云韶集》研究》,南京:南京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3年。
周翔:《近現代詞集評點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論文,2020年。
段晗胭:《〈林下詞選〉研究》,杭州:浙江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4年。
孫欣婷:《清人輯選清詞總集研究》,武漢:武漢大學中文系博士學位論文,2015年。
侯嬌嬌:《清代江南女性別集序跋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6年。
紀玲妹:《清代常州女詞人群體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99年。
徐夢:《清代女詞人對《漱玉詞》的接受研究》,西安:陝西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20年。
高波:《清代女詞人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2年。
高春花:《清代唐宋詞選研究》,蘇州:蘇州大學中文系學位論文,2016年。
徐秀菁:《清代常州派四部詞選評點唐宋詞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14年。
曹宇薇:《清代女性詞選研究》,蘇州:蘇州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21年。
陳建男:《清初女性詞選集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陳啟明:《清代女性詩歌總集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12年。
張逸臨:《清代女性寫作爭議初探》,北京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8年。
符櫻:《清詞綜系列研究》,武漢:武漢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4年。
崔琇景:《清後期女性的文學生活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10年。
梁雅英:《清人選清詞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19年。
康維娜:《清代浙江閨秀文章研究》,天津:南開大學文學院博士論文,2010年。
馮慧心:《明末清初女性詞選:《眾香詞》》,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4 年。
馮豔:《李清照與朱淑真作品接受差異研究》,南昌:江西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6年)
舒涓:《清代閨閣詞人的聲音——《小檀欒室匯刻百家閨秀詞》研究》,天津:南開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0年。
薛冉冉:《清順康時期論詞詞研究》,徐州:江蘇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18年。
穆琳:《歷朝朱淑真及其作品評論之研究》,沈阳:吉林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4年。
韓慧:《詞學「清」範疇研究》,黃石:湖北師範學院中文系碩士論文,2014年。
蘇靜:《清代論詞絕句研究》,長春:吉林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20年。
虞蓉:《中國古代婦女的文學批評》,成都:四川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4年。
五、期刊論文
王兆鵬:《古代作家成名及影響的非文學因素——以李清照、朱淑真爲例》,《社會科學》2006年第3期,第183-192頁。
王倩倩:〈良賤與「家」——《眾香詞》與明清江南士人的女性品級觀〉,《大觀》(2009年11月),頁208-211。
王玉媛:〈論雷瑨、雷瑊《閨秀詞話》的價值〉,《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年02期,頁61-64。
甘松,丁放撰:〈女性意識的增長與女性詞選的出現——宋、明人選錄女性詞人的定量分析〉,《合肥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第5期,頁6。
丁放、甘松:〈中國古代詞集箋注、評點的演變及功能〉,《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6期),頁53。
朱春俐:〈朱淑真詩詞接受史解析〉,《名作欣賞》2010年第6期,頁120-121。
朱秋娟:〈論清初清詞評點的傳播意義〉,《安徽文學》2014年第11期,頁10。
吳效馬:〈中國傳統社會性別理念的近代轉換〉,《教學與研究》2006年第10期,頁85。
朱秋娟:〈清初清詞評點與詞學建構〉,《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03期,頁122-129。
何世劍:〈中國古代詞學批評中的詞「媚」論〉,《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6期,頁82-85。
李祥林:〈徘徊在缺席和在場之間——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女性聲音〉,《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4期,頁108-115。
林玫儀:〈《古今名媛百花詩餘》校錄〉,《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05年第3期,頁169-246。
胡曉真:〈「皇清盛世與名媛閫道」——評介Susan Mann,PreciousRecords: Women in China’s Long Eighteenth Century〉,《近代中国婦女史研究》第6期(1998年8月),頁247-258。
李慧:〈淺談況周頤的女性詞論〉,《中國韻文學刊》2008年第4期,頁94-97。
李小满:〈清代女性詞觀的近代轉向〉,《學術探索》2005年第1期,頁112-117。
周淑舫:〈林下風致:論明末清初山陰才女王端淑——從《伊人思》《名媛詩緯初編》兩部輯集比較談起〉,《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15年第2期,頁7-12。
孫克強:〈閨秀詞話述論〉,《詞學》2020年01期,頁1-14。
孫克強:〈詞話與清代詞話〉,《古代文學理論研究》2020年02期,頁260-275。
祝東:《論清代論詞書札及其詞學史意義》,《長江學術》2018年第4期,頁96-102。
徐新武:〈《玉棲述雅》與況周頤的女性詞論〉,《中國韻文學刊》2020年第1期,頁83-88。
張宏生:〈經典確立與創作建構〉,《中華文史論叢》總第八十八輯(2007年4月),頁289-304。
張仲謀、薛冉冉:〈清初論詞詞繁盛成因分析〉,《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8年第3期,頁80-85。
張瀠文:〈《綰春樓詞話》與《銷魂詞》詞學思想考論〉,《詞學》2022年02期,頁155-171。
陳宣如:〈論常州詞派對女性詞的閱讀〉,《中極學刊》第一輯(2001年12月),頁77-93。
曹宇薇:〈《古今名媛百花詩餘》編纂宗旨與選詞標準探析〉,《嘉興學院學報》2020年04期),頁95-102。
曹辛華:〈民國時期清詞選本考索〉,《閱江學刊》2009年第4期,頁117-122。
閔豐撰:〈清初清詞選本中的異文型態與詞學流變〉,《詞學》第十八輯(2007年12月),頁114-130。
彭玉平:〈選本編纂與詞學觀念——晚清陳廷焯詞選編纂探論〉,《學術研究》2006年第7期,頁139。
程君:〈清代閨秀詩人的才德之辨〉,《江南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頁72-76。
喬琛:〈清代皖人女性詩詞選本的價值〉,《安徽文獻研究集刊》2011年第1期,頁75。
莫立民:〈中國古代女性的文學批評〉,《天府新論》2009年第3期,頁149-153。
莫岸洪:〈論明末清初女性詞評出現「林下風」傾向的内涵與社會文化意義〉,《人文中國研究》第34期(2022年7月),頁226-頁234。
莫岸洪:〈「覺醒」與「開拓」:論《古今名媛百花詩餘》的女性詞學意識〉,《中國學研究》第21輯(2023年4月),頁155-163。
馮慧心:〈從編輯集團的身份背景論《眾香詞》的遺民意識〉,香港中文語學會《文學論衡》第20期(2012年2月),頁12-36。
黃曉丹:〈章學誠與袁枚的「婦學」論爭及其經學背景〉,《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6期,頁113-120。
黃敏:〈朱淑真接受現象論析〉,《贛南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第71頁。
習婷:〈《燃脂餘韻》與民國的女性詞批評〉,《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5期(2019年9月),頁159-165。
葉曄:〈清代詞選中的擅改原作現象——以《明詞綜》為中心的考察〉,《中國文化研究》2006年01期,頁109-116。
葉曄:〈女性詞的早期閱讀及其歷史認識的形成〉,《文學遺產》2022年第1期,頁114-115。
解潁利:〈雷瑨、雷瑊女性詞學觀的特點——以《閨秀詞話》為例〉,《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年第3期,頁61-63。
趙詩文:〈中國古代女性的文學批評〉,《文藝生活》(2014年4月),頁24。
趙宣竹:〈論明清之際女詞人王端淑的詞學觀〉,《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版)2013年第2期,頁119-124。
盧乃心:〈《全清詞》失收閨秀詞補遺48首——兼談《全清詞》失收女性詞較多的原因〉,《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8年第5期,頁71-76。
劉麗娟:〈「女子無才便是德」考述〉,《婦女研究論叢》2009年第5期,頁55-60。
劉興暉:〈詞之「美文」地位的確立與近代女性詞學濫觴〉,《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年第5期,頁70-75。
劉和文:〈編輯學視野下的《小檀欒室匯刻閨秀詞》《閨秀詞鈔》研究〉,《圖書館雜誌》2020年第11期,頁128-132。
劉紅紅;〈試論《藝衡館詞選》的編選意圖及選詞思想〉,《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4期,頁124-129。
劉曉麗:〈晚清民國報刊與李清照的接受〉,《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3期,頁39-48。
戴伊璿:〈他者與自我——民國女性詞話批評主體的性別差異〉,《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1期,頁106-112。
羅時進、陳燕妮:〈清代江南文化家族的特徵及其對文學的影響〉,《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9年第8期,頁155。
鍾慧玲:〈閱讀女性‧女性閱讀——沈善寶《名媛詩話》的女性建構〉,《東海中文學報》第20期(2008年7月),頁224。
劉紉蘭:〈勸興女學啟〉,原載《女學報》期4(1989年8月20日),引自王绯:〈最初的牽手——近代婦女文學與政治〉,《婦女研究論叢》2002年第5期(2002年9月),頁41。
龐雯予:〈再論章學誠對袁枚的批判——以女性觀爲中心〉,《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6期,頁38。
[美]伊蘭‧修華特(Elaine Showalter)撰,張小虹譯:〈荒野中的女性主義批評〉,《中外文學》第10期第40卷(1986年),頁80-83。
[美]孫康宜:〈明清文人的經典論和女性觀〉,《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第2期,頁207-211。
六、英文文獻
Groze, "Lacan: The Introduction of a Feminist" (London and New York: Lutheran Press, 1990), pp. 10-11.
[美]瓊‧W‧斯科特:〈社會性別:歷史分析的一個有效範疇〉,American historianJoan W. Scott defines gender as 「a constitutive element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based on perceived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exes, and a primary way of signifying relationships of power.」(Scott 1985:42),載譚兢嫦(Sharon K.Hom)、信春鷹編著:《英漢婦女與法律詞彙釋義》(English-ChineseLexicon of Women and law)「GENDER」條(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和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5年版),第144頁。
七、網路資料
明清婦女著作數據庫,網址:https://digital.library.mcgill.ca/mingqing/search/details-poet.php?poetID=7191&showworks=1&showanth=1&showshihuaon=1&showpoems=&language=ch指導教授 卓清芬(Qing-Fen Zhuo) 審核日期 2023-7-1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