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812100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59 、訪客IP:3.145.178.88
姓名 莊宜潔(Yi-Chieh Chu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呂祖謙《左傳》三書研究
(The Study of the Zuo Zhuan Commentaries of Lü Zu-qian)
相關論文
★ 當代新儒家家庭觀探析-- 以熊十力、梁漱溟、馮友蘭、唐君毅為核心★ 《春秋》三傳稱賢事例探析
★ 《左傳》魯國季氏執政人物形象敘事研究★ 從經典詮釋到實踐:南宋士人喪葬禮儀研究
★ 宋代潘植《安正忘筌集》研究★ 《春秋》學於宋代政治的運用-以《全宋文》所錄君主宰輔公牘為核心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呂祖謙身處宋代特殊時代背景中,在政治、學術與家族使命的交錯影響下,使其潛心著述並期望通過教育影響政治。其一生以舉業教學和《左傳》研究見長,有《左氏博議》、《左氏傳說》、《左氏傳續說》三部專著。這三部著作的形式以及觀《左傳》的眼光,隨著呂祖謙的學術成長而有差異。本文意圖透過對宋代學術風氣、社會背景以及呂氏家族三點進行討論,找出這幾項因素如何影響呂祖謙《左傳》學的風格。此外,會針對呂祖謙《左傳》學三部作品的形式與思想特點進行分析,將呂祖謙一生中研讀《左傳》的變化軌跡清楚呈現。
摘要(英) Lü Zuqian lived in the uniqu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Song dynasty. Under the intersectional influences of politics, academia, and family mission, he devoted himself to teaching and writing in the hopes of affecting politics through education. He was skilled at civil service coaching and researching the Zuo Tradition (Zuo Zhuan), composing three specialized works: "Broad Discussions on Master Zuo," "Accounts of the Zuo Tradition," and "Further Accounts of the Zuo Tradition." The academic styles of these three works markedly differed along with Lü Zuqian′s growth and evolution. This essay intends to probe the aforementioned stylistic divergences by
delving into three aspects - Song intellectual tendencies, sociohistorical backdrop, and the Lü clan. Moreover, it will dissect the formal and ideological hallmarks found across Lü Zuqian′s trilogy of Zuo Zhuan scholarship, thereby clearly chronicling his lifelong engagement with the classic. It is the author′s hope that this effort will present Lü Zuqian′s Zuo Zhuan academe in sharper relief.
關鍵字(中) ★ 呂祖謙
★ 宋代
★ 《左氏博議》
★ 《左氏傳說》
★ 《左氏傳續說》
關鍵字(英) ★ Lü Zuqian
★ Song dynasty
★ Broad Discussions on Master Zuo
★ Accounts of the Zuo Tradition,
★ Further Accounts of the Zuo Tradition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 ........2
第三節 前人研究成果及文獻回顧................... 2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 11
第五節 章節安排............................... 13
第二章 呂祖謙的時代背景與學術思想........................................15
第一節 政治環境..................................................15
第二節 新《春秋》學流變 ..........................................20
第三節 呂祖謙的生平、學術與交遊 ...................................34
第四節 宋代呂氏家族及其家學 .......................................41
第五節 呂祖謙相關著作 ............................................51
第六節 小結......................................................55
第三章 《左傳》三書形式比較..............................................56
第一節 《左氏博議》——議論文創作範例................................56
第二節 《左氏傳說》——以「事件」為闡釋核心...........................78
第三節 《左氏傳續說》——以「字句」為闡釋核心.........................91
第四節 小結......................................................94
第四章 《左氏》三書思想之演變軌跡.........................................96
第一節 《左氏博議》——以「論」為主的創作.............................96
第二節 《左氏傳說》——以「霸業」為統體...............................114
第三節 《左氏傳續說》——確立《左傳》「三分期」........................125
第四節 小結.......................................................138
第五章 結論............................................................ 139
徵引文獻................................................................142
參考文獻 徵引文獻
一、古籍:
漢.班固:《白虎通德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年。
漢.蔡邕:《獨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6 年。
三國.韋昭注:《國語》,收入《叢書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85 年。
梁.劉勰:《文心雕龍》,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6年。
唐.陸淳:《春秋集傳纂》,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6年。
宋.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6 年。
宋.王明清:《揮塵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6年。
宋.王應麟:《困學紀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6年。
宋.司馬光:《傳家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6年。
宋.朱熹:《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宋.朱熹:《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 年。
宋.朱彝尊:《經義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6年。
宋.呂祖謙著;黃靈庚、吳戰壘編:《呂祖謙全集》,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6 年。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年。
宋.杜大珪《名臣碑琬琰之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6 年。
宋.孫復:《春秋尊王發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6 年。
宋.孫覺:《春秋經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6年。
宋.家鉉翁:《春秋集傳詳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6 年。
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6 年。
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臺北;廣文書局,1968 年。
宋.真德秀:《西山讀書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6 年。
宋.崔子方:《春秋經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6年。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 年。
宋.程顥、程頤;〔宋〕朱熹編:《程書分類》,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年。
宋.黃震:《黃氏日抄》,臺北:大化書局,1984 年。
宋.葉盛:《水東日記》,北京:中華書局,1980 年。
宋.葉適:《水心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 年。
宋.劉敞:《春秋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6 年。
宋.劉敞:《春秋意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6年。
宋.劉敞:《春秋權衡》,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6年。
宋.歐陽修:《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年。
宋.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 年。
宋.魏了翁:《春秋左傳要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6 年。
宋.魏天應:《論學繩尺》,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6年。
宋.蘇軾:《歷代名臣奏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6 年。
宋.蘇轍:《蘇氏春秋集解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6 年。
元.脫脫:《宋史》,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年。
明.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6 年。
明.黃宗曦:《黃宗曦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年。
清.皮錫瑞:《經學通論》,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 年。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年。
清.蘇輿:《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 年。
二、專書:
方銘編:《《春秋》三傳與經學文化》,長春出版社,2010 年。
王葆心:《古文辭通義》,臺北:中華書局,1965 年。
王鳳賢、丁國順:《浙東學派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年。
任繼愈:《中國古代考試制度》,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年。
朱為錚:《周予同經學史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年。
朱漢民:《中國學術史:宋元卷》,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年。
牟潤孫:《注史齋叢稿》,北京:中華書局,1987。
呂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
宋鼎宗:《《春秋》宋學發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 年。
宋鼎宗:《春秋胡氏學》,臺南:友寧出版公司,1979 年。
宋鼎宗:《漢宋《春秋》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 年。
李建軍:《宋代《春秋》學與宋行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年。
李洪波《呂祖謙文獻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年。
李衛軍:《《左傳》評點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8 年。
杜海軍:《呂祖謙文學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 年。
杜海軍:《呂祖謙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7 年。
汪小洋、孔慶茂:《科舉文體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年。
汪惠敏:《宋代經學研究》,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1989 年。
沈玉成、劉寧:《春秋左傳學史稿》,南京:鳳凰出版社,1992 年。
林慶彰、蔣秋華主編:《啖助出秋學派研究論集》,臺北:中央文哲研究所,2002年。
金景芳:《中國奴隸社會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年。
侯外廬:《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年。
姚榮松:《呂祖謙》,文史哲出版社,1986 年。
姚瀛艇:《宋代文化史》,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 年。
徐揚杰:《中國家族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年。
徐儒宗:《婺學之宗——呂祖謙傳》,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年。
浙江省武義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呂祖謙與浙東明招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年。
浙江師范大學浙江省江南文化研究中心:《江南文化研究第一輯.呂祖謙與浙東學術研就專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 年。
祝尚書:《宋代科舉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8 年。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4 年。
張以仁:《春秋學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90 年。
張立文:《中國學術通史:宋元明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
張尚英:《宋代《春秋》學專題研究》,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 年。
章太炎:《章太炎先生國學講演錄》,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 年。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香港:三聯書店,2001 年。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年。
陳植鍔:《北宋文化史述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年。
陳開勇:《宋代開封——金華呂氏文化世家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 年。
曾棗莊、劉琳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年。
葛煥禮:《尊經重義——唐代中葉至北宋末年的新《春秋》學》,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1 年。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年。
趙伯雄:《春秋學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 年。
劉玉民:《呂祖謙與南宋學術交流——以呂祖謙書信為中心的考察》,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8 年。
劉咸炘:《推十書戊輯》,上海:上海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年。
劉昭仁:《東萊之文學與史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 年。
劉德明:《孫覺《春秋經解》解經方法探究》,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8 年。
潘富恩、徐餘慶:呂祖謙思想初探,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年。
潘富恩、徐餘慶:呂祖謙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 年。
諸葛憶兵:《宋代科舉資料長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7 年。
鄭曦原:《帝國的回憶:〈紐約時報〉晚清觀察日記》,北京:三聯書店,2001 年。
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 年。
戴維:《春秋學史》,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年。
羅瑩:《宋代東來呂氏家族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年。
Ranjit Kumar 著,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譯:《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臺北:學富文化,2000 年。
三、學位論文
印寧波:《宋代《左傳》學三論》,成都:四川大學碩士論文,2004 年。
曲輝:《宋代春秋學研究——以孫復程頤胡安國朱熹為中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 年。
朱宏秋:《東萊呂氏《左傳》學發微》,南昌:江西師範大學歷史文獻學碩士論文,2008 年。
何文可:《呂祖謙《東來博議》之主題思想探析》,嘉義:南華大學碩士論文,2016年。
吳春山:《呂祖謙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78 年。
呂宜軒:《呂祖謙的舉業教學》,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年。
李人杰:《《十先生奧論》研究》,金華:浙江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22 年。
李光輝:《呂祖謙的教育理念與實踐》,臺南: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3 年。
李宗翰:《呂祖謙之歷史思想》,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年。
李金諺:《呂祖謙《左氏傳說》、《左氏傳續說》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年。
李家鵬:《呂祖謙經濟思想研究——從《歷代制度詳說》分析》,鄭州:鄭州大學碩士論文,2011 年。
李慧強:《天下之戎:春秋霸政戰爭新考》,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博士論文,2013年。
官志隆:《呂祖謙麗澤書院講學研究》,嘉義: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林建勳:《呂東萊的春秋學》,桃園:中央大學中文碩士論文,1997 年。
侯步雲:《北宋春秋學研究》,西安:西北大學博士論文,2009 年。
胡昌智:《呂祖謙與其史學》,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 年。
孫旭紅:《居今與志古:宋代《春秋》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1 年。
馬晨唯:《《東萊博議》:以科舉教材為中心的研究》,蕪湖:安徽師範大學中國語文學碩士論文,2019 年。
高焜源:《呂祖謙的史學批評》,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年。
康凱淋:《胡安國《春秋傳》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
張琬瑩:《呂祖謙經學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20 年。
張穩蘋:《啖、趙、陸三家之 《春秋》學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9 年。
許珮珊:《呂祖謙教育理論與實踐》,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許愛蓮:《呂祖謙及其《東來博議》》,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碩士論文,2000年。
許嘉修:《陳亮與呂祖謙學術思想異同——思想合流契機》,臺中:逢甲大學中文碩士論文,2002 年。
許慶江:《呂祖謙《左氏博議》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07 年。
陳佑昌:《呂祖謙《左傳》人物評論研究》,臺北: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7 年。
陳林:《《論學繩尺》研究》,揚州:揚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6 年。
程小青:《呂祖謙《左傳》學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15 年。
黃淑娟:《呂祖謙成學背景及其教育思想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 年。
楊宗錫:《呂祖謙學術思想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3年。
楊林:《呂祖謙的經世思想》,杭州:浙江大學碩士論文,2007 年。
蒲帥:《呂祖謙《東萊博議》研究》,香港:香港嶺南大學中文哲學博士論文,2010年。
四、單篇論文
朱宏秋:〈淺論呂祖謙《左傳》學中的理說與心說〉,《黃河科技大學學報》11:4(2009 年7 月),頁56-66。
朱宏秋:〈淺論呂祖謙《左傳》學之經史觀〉,《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5:1(2009 年2 月),頁72-74。
朱浩毅:〈春秋五霸之異說及其流傳〉,《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7 :2(2015年6 月),頁9-20。
吳國武:〈概說宋代經學的發展脈絡、基本面貌和學術特色〉,《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13:1(2013 年),頁31-56。
李光生:〈呂祖謙的教育實踐及影響〉,《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2:11(2010 年11 月),頁31-35。
李衛軍:〈從呂祖謙論《左傳》三書看其治史知功用觀〉,《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7:2(2011 年2 月),頁29-32。
汪惠敏:〈四庫全書提要對宋儒《春秋》學評騭之態度〉,《中國書目季刊》22:3(1988 年12 月),頁71-77。
姜海軍:〈呂祖謙的經學傳承、詮釋方法與思想探析〉,《宋史研究論叢》21(2018年),頁123-145。
胡培培:〈呂祖謙《左氏博議》的文本研究——以明正德安正堂刻本為中心〉,《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2:6(2019 年11 月),頁78-83。
孫旭紅:〈北宋春秋學的內在理路及歷史價值〉,《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3(2010 年),頁80-83。
孫旭紅:〈呂祖謙《左傳》學中的王霸之辨〉,《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9:2(2010 年4 月),頁89-93。
高日暉、洪雁:〈漢、宋《春秋》學與政治的關係〉,《大連大學學報》27:1(2006年),頁26-29。
張宗友:〈呂氏《春秋集解》十二卷本作者與流傳之探索〉,《中國典籍與文化》04,(2009 年),頁10-14。
張尚英、舒大剛:〈宋代《春秋》學文獻與宋代《春秋》學〉,《求索》7(2007 年),頁199-203。
許秀文:〈宋代春秋研究方法探微〉,《廣西社會科學》12(2009 年),頁78-82。
慈波:〈套類、選本與論訣——南宋舉場論學的三個維度〉,《中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56(2016 年),頁10-21。
楊世文:〈宋代經學變古的幾個問題〉,《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2006年),頁99-105。
楊新勛:〈北宋春秋學的主要特點〉,《中州學刊》2(2003 年),頁119-124。
路國權:〈歷史與評述:文獻史學觀於春秋史的分期和斷代研究——考古學和文獻學「二重證據」視角下的春秋史分期斷代研究(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2017 年。
劉德明:〈呂祖謙與趙鵬飛對齊桓公的評價比較——以「救邢」、「伐楚」與「五公子求立」三事為例〉,發表於「重構與創新:東南三賢學術研討會」江西上饒師範學院(2018 年5 月18 日)
劉德明:〈程頤學脈對齊桓公的評價——以程頤、謝湜與胡安國為核心〉,《成功學中文學報》56(2017 年3 月),頁1-36。
歐明俊:〈歐陽修與呂夷簡、呂公著父子關係辨析〉,《馬來西亞漢學刊》5(2021年8 月),頁51-66。
蔡方鹿:〈呂祖謙的經學思想及其方法論原則〉,《中國哲學史》7(2008 年),頁56-62。
蔡方鹿:〈論呂祖謙的經世致用思想〉,《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36(2014 年3月),頁30-36。
鄭文佳:〈宋代的疑經思潮與春秋學地位〉,《中州學刊》1(2004 年),頁109-111。
指導教授 劉德明(Te-Ming Liu) 審核日期 2024-1-2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