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林思伃(Szu-Yu Lin)
查詢紙本館藏 |
畢業系所 |
藝術學研究所 |
論文名稱 |
日治時期至1950年代臺北城市攝影展覽圖錄 (Photography of Taipei City from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o the 1950s: An Exhibition Catalogue)
|
相關論文 | |
檔案 |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
摘要(中) |
本研究旨在透過臺北城市的歷史發展與圖像文獻史料的多樣性,建構臺北城市的景觀脈絡,並以攝影家的視角審視臺北城市,探討在政權轉移的時代背景下社會、文化與攝影之間的關係。本論文以展覽圖錄的形式展現,包含五個章節及其相關作品圖錄,觀察臺北城市的歷史發展及相關時代影像。藉由攝影和繪畫等不同視覺媒介中所構築及強調的現代化城市景觀與近郊鄉村,探究日治時期至1950年代影像中的臺北人生活風貌。
第一章首先討論臺北歷史進程,在清末如何藉由貿易通商帶動北臺灣的發展,以及在日治時期如何在都市規劃的背景下,逐漸轉換為現代化都市的樣貌。第二章則綜覽日治時期寫真帖、繪葉書及繪畫,藉由這些不同的媒材,展現理想、現代化的臺北城市景觀。第三章由生活於臺北的攝影家所拍攝的照片,鏡頭捕捉臺北時人進行的日常生活及休閒活動,動感活潑的視覺風格描繪出生機蓬勃的臺北。第四章討論帶有濃烈軍國色彩的臺灣影像,因進入戰時體制且受國策寫真所影響,民間攝影家也開始配合政治宣傳,拍攝並記錄軍演、入伍宣傳、傷亡等影像,真實還原戰爭時期下的臺北樣貌。第五章以新聞影像資料作為參考,一覽臺北街頭歡慶臺灣光復及發生二二八事件的場景,戰後初期的攝影活動也在文化單位的推廣下逐漸興盛,影像展現了恢復生機的臺北城市生活。
臺北城市自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被選定為殖民地首都以來,不僅成為一座現代化都市,也成為臺灣重要的發展標誌。經過規劃的都市空間與逐步建設的公共設施為人們提供便利的生活方式,也使其成為政治、商業、文化發展的重要匯集場域。本論文之作品圖錄由不同子題進行編排,以日治時期及中華民國政府接管後的臺北,分別展示不同政權下的臺北城市和近郊影像。 |
摘要(英) |
This study aims to construct the context of Taipei′s urban landscape through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aipei City and the diversity of image archives, literature,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The thesis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ety, culture, and photography of Taipei City in the era of political trans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otographers.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an exhibition catalog, containing five chapters and a selection of related photographic image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related images of Taipei city from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to the mid twentieth century. Through the modernized cityscapes and surrounding rural areas constructed and emphasized in different visual media of photography and painting,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ways of life of Taipei residents in photography produced during the period from the Japanese colonial rule to the 1950s.
The first chapter begins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historical progress of Taipei, demonstrating how the development of Northern Taiwan was driven by trading and commerc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how it was gradually transformed into a prototype of the modern city during the context of urban planning under the Japanese colonial rule.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photo albums, Ehagaki postcards, and paintings related to Taipei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 colonial rule were surveyed. Through these different media, Taipei City was portrayed as an ideal modern urban landscape.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photographs taken by photographers who lived in Taipei; their works represented people’s daily lives and leisure activities in Taipei in a vibrant and lively visual style. In the fourth chapter, I study the photographic images of Taipei with strong military overtones. During the wartime, civil photographers cooperated with political propaganda for the governmen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nationalistic photography policy and documented military exercises, enlistment publicity, and casualties that revealed the real wartime Taipei. In the fifth chapter, the news photographs were used as references to inspect the scenes celebrating the liberation of Taiwan and the aftermath of the February 28 incident (also called the 228 massacre) in the streets of Taipei. The photography organization activities in the early post-war period also gradually flourished under the promotion of the cultural bureau, and the images display the revitalized and enlivened urban life of Taipei.
Taipei City, after being chosen as the colonial capital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 colonial rule, not only became a modern city but also an important icon of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in Taiwan. The planned urban space and gradually constructed public facilities of Taipei City have provided a convenient lifestyle for people, and also made the city an important field converging the political, commer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exhibition catalog in this study is organized under different sections, demonstra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aipei city and suburbs under different regimes from the Japanese colonial rule to the takeover by the Republic of China government. |
關鍵字(中) |
★ 臺灣攝影 ★ 街頭攝影 ★ 建築攝影 ★ 民俗攝影 ★ 新興寫真 ★ 臺北 ★ 現代化城市 ★ 街景 ★ 戰爭 |
關鍵字(英) |
★ Taiwan photography ★ Street photography ★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 Folk photography ★ Shinko Shashin (New Photography) ★ Taipei ★ Modern city ★ Streetscape ★ War |
論文目次 |
緒論 1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文獻回顧與探討 3
作品選件與作品圖錄編寫 6
研究方法與專文章節概述 7
第一章 臺北城市發展簡史 9
清末的臺北雛型 9
日治時期的臺北都市計畫 11
臺北都市中的現代化建設 12
第二章 日治時期的臺北現代景觀 15
寫真帖中的臺北 15
繪葉書、圖繪中的臺北 17
第二章圖版 22
第三章 新興寫真風潮下的臺北影像 32
發展中的臺灣攝影 32
攝影中的臺北日常生活 34
觀光案內影像中的臺北 40
小結 41
第三章圖版 43
第四章 戰爭壟罩下的臺北 51
日本殖民尾聲的戰爭時期 51
戰爭時期下的國策寫真 52
民間攝影家鏡頭中的戰時臺北 55
遭受空襲後的臺北城市景象 57
小結 59
第四章圖版 60
第五章 戰後的臺北城市樣貌 64
戰後初期的臺灣社會 64
戰後攝影文化的展開 69
攝影家鏡頭中的戰後臺北 73
小結 76
第五章圖版 78
結論 83
作品圖錄 86
日治時期臺北城市 86
現代化的繁華街道 86
融入街景的清代城門 89
宗教信仰—龍山寺 90
殖民精神象徵—臺灣神社 91
現代生活空間與遊憩活動 93
國策寫真中的臺北 99
歷經空襲過後 101
中華民國政府接管後的臺北 102
民間攝影家鏡頭下的政治領袖形象 102
戰後初期的臺北街道 103
商業娛樂消費 104
街道上的宗教節慶活動 105
臺北橋的日夜光景 106
城市之外的農村與河域 107
參考書目 109
圖版目錄 117 |
參考文獻 |
(一)文獻史料
1.〈郎靜山集錦攝影預展 美不勝收〉,《臺灣新生報》,1950年2月1日。
2.〈張才素描〉,《臺灣影藝》(1951年9月20日)。資料來源: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3.〈臺北市觀光案內圖〉,臺北市役所觀光係,1938。
4.〈臺灣文化協進會成立大會宣言〉,《臺灣文化》1卷1期(1946年9月),頁28。資料來源:民國時期期刊全文數據庫:1911-1949。
5.〈寫真家登錄制實施について〉,《臺灣教育》,485期(1942年12月1日)。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圖書館日治時期期刊影像系統。
6.〈觀光の台北〉,臺北市役所觀光係,1938。
7.《写真週報》,内閣情報部,1938-1944。資料來源:国立公文書館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
8.吳三連,〈北市人口激增 市政計劃困難〉,《中央日報》(1952年10月4日)第三版。資料來源:中央日報全文影像資料庫(1928.02-1995)
9.吳鴻麒,《吳鴻麒日誌》,〈昭和20年度皇紀二千六百O五年西紀(1945年)〉。資料來源:台北二二八紀念館典藏文物查詢系統。
10.李鳴鵰,〈站在攝影家立場向當局進一言〉,《臺灣影藝》,1951年9月20日。資料來源: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二)中文論著
1.王佐榮,《看見李火增II:南風中的觀覽者.臺灣1935-1945》,臺北:蒼璧,2020。
2.王佐榮,《看見李火增III:這些人與那些人.臺灣1935-1945》,臺北:蒼璧,2021。
3.王佐榮,《凝望鄧南光:觀景窗下的優游詩人1924-1945》,臺北:蒼璧,2018。
4.王雅倫,〈忽近似遠~一世紀臺灣老照片顯影〉,頁1-56。收錄《臺灣攝影年鑑綜覽:臺灣百年攝影–1997》,臺北:原亦藝術,1998。
5.何義麟、蔡錦堂,《典藏台灣史(六)台灣人的日本時代》,臺北:玉山社,2019。
6.李欽賢,《臺灣的風景繪葉書》,臺北:遠足文化,2003。
7.李筱峰,《林茂生、陳新和他們的時代》,臺北:玉山社,1996。
8.李筱峰、薛化元,《典藏台灣史(七)戰後台灣史》,臺北:玉山社,2019。
9.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臺北:聯經,2016。
10.林呈蓉,《皇民化社會的時代》,臺北:臺灣書房,2010。
11.林育淳,《蓬萊.大觀.鄉原古統》,臺北:藝術家,2019。
12.林芬郁,《公園地景百年流轉:都市計畫下的臺北,邁向現代文明的常民生活史》,臺北:貓頭鷹,2020。
13.林壽鎰,〈二戰前後的臺灣攝影界〉,收錄《凝視時代:日治時期臺灣的寫真館》,新北:左岸文化,2019。
14.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1997。
15.姜麗華,《臺灣近代攝影藝術史概論:1850年代至2018年》,臺北:五南圖書,2019。
16.施淑宜編輯,《臺灣總督府官葉》,臺北:臺灣傳承文化,2004。
17.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再見鄧南光—攝影全集典藏版》,臺北:夏綠原國際,2014。
18.徐佑驊,〈日治時期寫真帖中的臺灣視覺〉,收錄《凝視時代:日治時期臺灣的寫真館》,新北:左岸文化,2019。
19.徐逸鴻,《圖說日治臺北城》,臺北:貓頭鷹,2014。
20.殷寶寧,《臺北.城市.博物館》,臺北:典藏,2023。
21.國立臺灣美術館,《臺灣攝影家:黃則修》,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23。
22.張世倫,《現實的探求──台灣攝影史形構考》,臺北:影言社,2021。
23.張照堂,《鄉愁.記憶.鄧南光》,臺北:雄獅,2002。
24.張照堂,《影像的追尋:臺灣攝影家寫實風貌》,新北:遠足文化,2015。
25.張維斌,《空襲福爾摩沙:二戰盟軍飛機攻擊台灣紀實》,臺北:前衛,2015。
26.莊天賜,《二次大戰下的臺北大空襲》,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07。
27.莊永明,《城內舊事:臺北建城130週年》,臺北:臺北市文獻會,2014。
28.莊靈,《凝眸歲月:臺北建城130週年攝影特展專輯》,臺北:北市社教館,2014。
29.莊靈等撰文,《風華再現:臺灣第一家攝影藝廊「美而廉藝廊」攝影家》,臺北:臺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2007。
30.陳翠蓮,《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臺北:遠流,2008。
31.陳翠蓮,《自治之夢:日治時期到二二八的臺灣民主運動》,臺北:春山,2020。
32.菅原慶乃,〈鄧南光與1930年代的東京〉。收錄《鄧南光百歲紀念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08。
33.黃世娟,《建築技術官僚與殖民地經營(1895-1922)》,臺北:臺北藝術大學,2012。
34.黃育智編譯,《臺北寫真帖(電子書)》,臺北:南港山文史工作室,2015。
35.黃武達,《日治時代臺北市之近代都市計畫》,臺北:南天,1998。
36.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臺灣文化重建(1945-1947)》,臺北:城邦,2017。
37.新北市政府文化局,《看見淡水河攝影專輯》,新北:新北市政府文化局,1994。
38.葉思芬,《臺灣美術全集14‧陳植棋》,臺北:藝術家,1995。
39.葉肅科,《日落臺北城—日治時代臺北都市發展與臺人日常生活(1895-1945)》,臺北:自立晚報,1993。
40.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編,《臺北市發展史(一)》,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1。
41.臺北市立美術館,《李鳴鵰攝影回顧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09。
42.臺北市立美術館,《張才》,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0。
43.臺北市立美術館,《臺灣攝影獨行俠:黃則修82影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1。
44.臺北市立美術館,《鄧南光百歲紀念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08。
45.鄭麗玲,《臺灣攝影家:李火增》,臺北:臺灣博物館,2018。
46.蕭永盛,《時光.點描.李鳴鵰》,臺北:雄獅,2005。
47.蕭永盛,《影心.直情.張才》,臺北:雄獅,2001。
48.薛化元,《臺灣開發史》,臺北:三民,2003。
49.簡永彬,〈日治時期的臺灣攝影〉,收錄《凝視時代:日治時期臺灣的寫真館》,新北:左岸文化,2019。
50.顏娟英,《水彩.紫瀾.石川欽一郎》,臺北:雄獅,2005。
51.羅秀芝,〈寫真史料之利用──以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之日據時期的寫真帖為例〉,頁277-308。收錄《館藏與臺灣史研究論文發表研討會彙編》,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4。
52.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臺北:群學,2010。
53.闞正宗,《皇民化時期臺灣寫真照片(1944年)》,臺北:博揚,2012。
(三)期刊論文
1.王怡茹,〈日本統治時期淡水線鐵道沿線之觀光遊憩地景〉,《臺北文獻》193期(2015.09),頁69-124。
2.林玉茹,〈從屬與分立:十九世紀中葉臺灣港口城市的雙重貿易機制〉,《臺灣史研究》17卷2期(2021.06),頁1-37。
3.張世倫,〈臺灣「風景」的寫真建構:一個日治時代攝影的歷史初探〉,《現代美術學報》33期(2017.05),頁121-150。
4.許雪姬,〈台灣史上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前後─日記如是說「終戰」〉,《台灣文學學報》13期(2008.12),頁151-178。
5.陳偉智,〈攝影作為民族誌方法:日治臺灣殖民地人類學的寫真檔案〉,《現代美術學報》33期(2017.05),頁7-38。
6.陳學聖,〈攝影之樂:1950與60年代的臺灣業餘攝影團體〉,《現代美術學報》27期(2014.05),頁61-76。
7.黃明川,〈一段模糊的曝光:臺灣攝影史簡論〉,《雄獅美術》175期(1985.09),頁158-168。
8.黃雯娟,〈臺北市街道命名的空間政治〉,《地理學報》37期(2014.06),頁79-105。
9.溫振華,〈淡水開港與大稻埕中心的形成〉,《歷史學報》6期(1978.05),頁245-270。
10.廖文碩,〈寓教於覽──戰後臺灣展覽活動與「臺灣省博覽會」(1945-1948)〉,《臺大文史哲學報》74期(2011.05),頁181-222。
11.蕭怡姍,〈異域風土的觀察–日治時期畫家台灣名所繪〉,《臺灣美術》94期(2013.10),頁42–57。
12.顏娟英,〈近代臺灣風景觀的建構〉,《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9期(2000.09),頁179-206。
13.蘇瑤崇,〈「終戰」到「光復」期間臺灣政治與社會變化〉,《國史館學術季刊》13期(2008.12),頁45-87。
(四)學位論文
1.王慧瑜,〈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日本人的物質生活(1895-1937)〉,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2010。
2.和田奈穗實,〈日治時期臺北地區的賽馬活動〉,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2019。
3.邱函妮,〈街道上的寫生者—日治時期的臺北圖像與城市空間〉,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2000。
4.柯惠于,〈「門面」—戰後臺北城門的國族建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2016。
5.徐佑驊,〈日治時期「台灣寫真帖」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2011。
6.徐聖凱,〈日治時期臺灣的公共休閒與休閒近代化〉,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19。
7.潘郁雯,〈臺灣始政紀念繪葉書文化意涵之研究(1905-1935)〉,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2013。
8.蔡思薇,〈日本時代臺北新公園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2007。
(五)網路資料
1.〈北市圖「老照片影像展」重溫臺北百年風華足跡〉,《國立教育廣播電臺》,網址:<https://ynews.page.link/bkxA>(2023.06.11檢索)。
2.〈北市圖老照片展覽!邀請您一起重返臺北歲月年華〉,《臺北市立圖書館》,網址:<https://tpml.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16B1C97B7BB71624&sms=72544237BBE4C5F6&s=3D4B1E4B57DEFE87>(2023.06.11檢索)。
3.〈建城130年攝影特展 穿梭古今臺北〉,《中時新聞網》,網址:<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1115002305-260405>(2023.06.11檢索)。
4.〈臺北攝影中心在撫臺—臺北城風情特展〉,《數位島嶼》,網址:<https://cyberisland.teldap.tw/news/all/mwgw>(2023.06.11檢索)。
5.〈攝影三劍客眼中的百年臺北-鄧南光、張才、李鳴鵰聯展盛大揭幕〉,《中華攝影學會》,網址:<http://www.chphoto.com.tw/1581-10.11.htm>(2023.06.11檢索)。
6.吳嘉寶,〈臺灣攝影簡史〉,《視丘攝影藝術學院》(1993)網址:<https://www.fotosoft.com.tw/view/articles/57-essay-05.html>(2023.06.11檢索)。
(六)資料庫
1.中央日報全文影像資料庫(1928.02-1995),網址:<http://tbmc.ncl.edu.tw:8080/cnnewsapp/start.htm>(2023.12.15檢索)。
2.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徵集與典藏資料庫,網址:<https://gis.rchss.sinica.edu.tw/GIArchive/%e7%be%8e%e5%9c%8b%e7%a9%ba%e8%bb%8d%e6%ad%b7%e5%8f%b2%e9%83%a8afhra%e5%be%b5%e9%9b%86%e6%88%90%e6%9e%9c/%e7%be%8e%e8%bb%8d%e8%bd%9f%e7%82%b8%e4%bb%bb%e5%8b%99%e6%9c%88%e5%a0%b1%ef%bc%9a408bq-may-1945/>(2023.06.10檢索)。
3.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開放博物館,網址:<https://openmuseum.tw/objects>(2023.06.10檢索)。
4.中華民國總統府,網址:< https://www.president.gov.tw/Page/89>(2023.12.15檢索)。
5.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網址:<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63966&IndexCode=online_metadata>(2023.12.15檢索)。
6.台北二二八紀念館典藏文物查詢系統,網址:<https://www.datapro.com.tw/devmus/index.aspx>(2023.12.15檢索)。
7.民國時期期刊全文數據庫:1911-1949,網址:<https://www.cnbksy.com/product/productDescription?id=12&isProduct=false>(2023.12.15檢索)。
8.国立公文書館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写真週報」とは一政府広報宣伝活動担当機関の変遷と「写真週報」〉,網址:<https://www.jacar.go.jp/shuhou/towa01.html>(2023.12.15檢索)。
9.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網址:<https://chengpo.org/portfolio/%e7%b8%bd%e7%9d%a3%e5%ba%9c/>(2023.05.10檢索)
10.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網址:<https://www.th.gov.tw/epaper/site/page/139/2014>(2023.12.15檢索)。
11.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館,網址:< https://dl.lib.ntu.edu.tw/s/postcard/page/Home>(2023.06.10檢索)。
12.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網址:<https://ntmofa-collections.ntmofa.gov.tw/Search.aspx >(2023.05.10檢索)
13.國立臺灣圖書館,臺灣學數位電子書資料庫,網址:<http://tebook.ntl.edu.tw/default.aspx>(2023.06.10檢索)。
14.國立臺灣圖書館日治時期期刊影像系統,網址:<http://stfj.nt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pt93Ky/record?r1=1&h1=0>(2023.12.15檢索)。
15.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網址:<https://collections.nmth.gov.tw/CollectionSearch01.aspx?a=112>(2023.06.10檢索)。
16.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網址:<https://collections.culture.tw/ncop_collectionsweb/collection.aspx?GID=MZMCM4MAMNMAMRMLME>(2023.12.15檢索)。
17.國藝會,意象.臺灣影像資料庫,網址:< http://www.insighttaiwandb.com.tw/>(2023.06.10檢索)。
18.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網址:<https://www.tfam.museum/Collection/Collection.aspx?ddlLang=zh-tw>(2023.06.10檢索)。
19.臺灣美術展覽會(1927-1943)作品資料庫,網址:<https://ndweb.iis.sinica.edu.tw/twart/System/index.htm>(2023.05.10檢索)。
|
指導教授 |
曾少千(Shao-Chien Tseng)
|
審核日期 |
2024-1-29 |
推文 |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
網路書籤 |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