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80990/80990 (100%)
造訪人次 : 40257565      線上人數 : 123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3540


    題名: 沸石晶核的製備與排列
    作者: 程珊珊;Shan-Shan Chen
    貢獻者: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研究所
    關鍵詞: 沸石
    日期: 2000-06-19
    上傳時間: 2009-09-21 12:17:46 (UTC+8)
    出版者: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摘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嘗試利用納米級MFI沸石結晶來取代中孔氧化矽的非晶形孔壁,期望合成出同時具有微孔─中孔結構的複合分子篩,以增進產物利用的價值。 在實驗合成的步驟上,先合成出納米級沸石結晶,再利用這些粒子排列出中孔的結構。但這個方法會合成出混相結構的產物(即MFI結晶和中孔氧化矽非晶相結構是同時存在的兩相),可能是因沸石結晶太大,沒有辦法和界面活性劑排列成中孔結構。Ravishankar於1999年發表的文獻中提到,在透明澄清的MFI precursor中存在有許多小粒子 — nanoslab;這些nanoslab具有部份的MFI結構,其大小為1.3*4*4nm。因此,我們接下來嘗試直接在MFI precursor中加入界面活性劑,希望溶液中的nanoslab可以排列出中孔結構。 我們發現當直接採用MFI precursor做反應物時,無法由XRD觀察到MFI結構;而在中孔結構方面,可以在小角度的地方觀察到似乎有排列的情況出現。由氮氣恆溫吸附結果,發現產物同時具有微孔(∼5.6A)及中孔(∼20A)兩種孔洞分佈。而在TEM的結果中,發現產物會在局部範圍(200nm*200nm)內做層狀排列。最後我們對於產物的水熱穩定性做了測試,發現在100℃下經過水熱24小時後,產物的中孔排列消失。
    顯示於類別:[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在NC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