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80990/80990 (100%)
造訪人次 : 41250830      線上人數 : 571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42443


    題名: 以全基因體分析研究生物演化與物種親緣關係(I);Study of Evolution and Phylogeny through Analysis of Complete Genomes (I)
    作者: 李弘謙
    貢獻者: 生命科學研究所
    關鍵詞: 生物科學類;自然生態保育
    日期: 2005-07-01
    上傳時間: 2010-11-30 16:39:01 (UTC+8)
    出版者: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摘要: 在本計畫裡我們將在我們過去四年累積的經驗和成果上,繼續用分析全基因體內鹼基出現頻率的方法來研究有關基因體演化過程的課題。在這個大前提之下本計畫的研究目標分為宏觀演化與微觀演化兩大部分。宏觀部分宏觀部分我們要尋找可適用於所有生命體的大演化機制。在這一方面我們之前已經發現目前所有已排序完成的全基因體內鹼基出現頻率的統計性質都可用一個極簡單的生長模型滿意的詮釋。這個模型有兩個主要的機制:其一是大量的隨機片段複製,其二是適度的隨機點(或小)突變。我們的模型符合Kimura 的中性演化理論。在本計畫裡我們要用更多的基因體數據來驗證或修正這個模型。另一方面我們要以這個模型為工具用全基因體來建造物種的親緣樹(即生命樹)。我們要看如此建造的生命樹是否和用個別基因或基因集建造的生命樹相吻合。我們也要試著建造儘早的祖先基因體。微觀部分我們要探討一個特定的生物機制的演化過程。這個機制是有些人類病菌擁有的攝取DNA 做為食物的能力。我們對這個機制特別感興趣的原因是一般認為病菌的 DNA 攝取機制是兩性生殖的雛形。使這個機制可行的因素之一,是這種病菌的基因體上差不多均勻的分佈了出現頻率超高的DNA 攝取訊號序列(約9-10 鹼基長)。我們要尋找一個如何使這種DNA 攝取機能形成、壯大的機制。由是或許可以增進我們瞭解為什麼這麼多種的生物選擇了有性生殖作為繁衍的方法。 研究期間:9308 ~ 9407
    關聯: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顯示於類別:[生命科學研究所 ] 研究計畫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391檢視/開啟


    在NC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