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80990/80990 (100%)
造訪人次 : 41246782      線上人數 : 556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4249


    題名: 常州詞派構成與變遷析論
    作者: 侯雅文;Ya-Wen Hou
    貢獻者: 中國文學研究所
    關鍵詞: 社會關係;常州詞派;文學流派;構成;變遷;文化集體意識;文化個體意識;文體意識;社會階層;身分認同;情境感知;變遷終界;張惠言;周濟;譚獻;陳廷焯;詞學行為;社會行為
    日期: 2003-06-02
    上傳時間: 2009-09-22 09:15:18 (UTC+8)
    出版者: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摘要: 常州詞派構成與變遷析論提要 本論文以常州詞派為代表,去探討文學流派構成與變遷的軌則,及其範圍界定等相關論題。過去對常派乃至於其他文學流派的研究目的,大抵偏重詮析流派所提出的文學觀念在文學上的義涵。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則欲對如何確立常派範圍的問題,另從「社會行為」的角度提出一套理論方法上的依據,因而不同於前行研究進路。日後,更將在此一研究成果基礎上,進一步全面建構中國文學流派學。至於本論文所採用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將依照各章論述步驟,在下文逐一介說。 第一章「緒論」旨在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在本論文之前,有關常州詞派(以下簡稱常派)的研究,大體藉著羅列個別成員的詞學主張,以詮析、評論該流派所提出的詞論觀念義涵、所興起的時代背景及其發展歷程。然而這樣的研究進路,由於缺乏對常派成員界定方法的反省,導致各學者對常派的論述結果不一,同時也使後人在認知常派時產生困惑。有鑑於界定常派成員,必根基於常派構成與變遷的實情與軌則;可是前行學者的研究中,卻也未見相關論題的深究。基此,本論文另從「方法論」的研究取向,重新建構常派,以補充前行研究不足之處。 第二章「檢討前行研究成果」。第一節透過表列、比對的方法,檢察各學者所列舉之常派成員,可見其間實存在著「有共識」以及「共識甚低」二種情況,由是可見各學者對於常派成員的認知並不一致。第二節則以「論點導引」的方法,就學者們有關常派的論述,在「構成、變遷與界定」等議題上的不足之處,提出評述。大體可歸納為下列幾個方面:一、前行學者偏就籍貫常州的事實,去理解常派所以得名,卻忽略了深究「流派」一名所對應的義涵及其所隱涵流派構成的理論意義。二、其論述的結果雖涉及常派的構成要素,然而忽略詞學行為的系列性、流派成員的主觀意識、成員之間所存在足可說明流派構成的社會或文化關係等要素,以及諸要素之間交互作用的關係,是故所論不夠完整。若據之理解常派的構成,便容易產生疑義。三、其論雖有見常派自張惠言以下所出現詞論變異的情況,卻僅以「修補」、「完善」的觀點解釋之;而沒有提出「變遷終界」的判準,以便合理的解釋常派成員的歸屬,這使得他們對張惠言之後常派成員的判斷欠缺說服力。 第三章「實構性文學流派構成與變遷理論的建構」。本章旨在為詮析常派的構成與變遷之論題提供詮釋基模。前行學者對常派的建構所以缺乏說服力,究其本,就是未能先建立此一詮釋基模。在文學史上,常派並非絕對個殊的流派經驗,相反地,另有不少文學流派經驗類同常派。基此,我們對常派構成與變遷軌則所進行的建構,必然也應當適用於其他類同的經驗之上,如此才具備有效性。順此而下,當我們欲去詮明常派的構成與變遷之前,在方法上,須先在眾多相類似的文學流派經驗的基礎上,據之建構實構性文學流派構成與變遷的理論。本章第一節先對「流派」一名所對應的義涵、所存在的類型及相應的外在指標特徵進行考辨,以澄清文學史的書寫過程中,所呈現紛歧的「流派」觀念。同時也解決了第二章指出前行學者在深究「流派」一名所對應的義涵之論題上的不足。第二節則就常派所歸屬的實構性文學流派的構成要素,及諸要素之間的交互關係進行建構。這一節的結論有助於檢討向來對文學流派的研究,過度局限在文學觀念本身的詮析及常態性人際關係的描述,此一成果的不足之處;轉而從「社會行為」、「群體意識」乃至於「特化性社會與文化關係」三方面及其交互作用的關係,重新思考流派所以構成的意義。第三節則就上述實構性文流派構成要素之內容發生改變,去詮析流派變遷的趨向,並由此導出「變遷終界」的觀念。這一節的結論有助於檢討向來對文學流派發展的解釋,落入形式邏輯的決定觀點,此一成果的不足之處;轉而從流派不同趨向的發展,以及確立合理發展終界的角度,重新認知流派變遷的意義。 第四章「常州詞派的構成」。本章旨在建構常派的構成要素或條件,以及諸要素或條件之間交互作用的關係,以詮明常派的構成。在方法上,一方面應用上一章實構性文學流派構成理論,以詮釋常派;另一方面則以常派的構成去印證上一章的結論。第一節乃是從「社會行為」的角度,重新詮釋常派「詞論」、「選集」、「創作」三者在構派上的意義,及其相互依存的關係。第二節乃是詮析常派所以採取上述特定詞學行為結果,實因依於「文化集體意識」、「儒士」的「社會階層身分認同意識」以及「文學與社會情境的感知」為特定內涵的「深層意識」。此一群體意識,不僅體現在詞學行為之上,更擴及總體人文行為。第三節則探析常派在構派上基於上述「群體意識」下所建立的「特化性社會與文化關係」。此一關係具現在下列四方面:「威服性」的師生關係、「襄贊性」的朋友關係、「合作性」的「傳受關係」以及「悅服性」的私淑關係。此一論述結果,較前行研究成果偏從「常態性社會關係」去論述常派成員之間的關係,更具有效性。 第五章「常州詞派的變遷趨向及其終界」。本章旨在詮析常派發展過程中,所出現前後成員詞學行為產生差異的現象。此一現象實呈現了常派各種變遷趨向。而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常派的「變遷終界」。在方法上,一方面根據上一章所建立的構成要素及條件,去觀察常派的變遷趨向,並確立「變遷終界」;另一方面則以此結果印證第三章的變遷理論。第一節,分別由「詞學行為的改變」、「深層意識的改變」以及「特化性社會與文化關係的改變」及三者之間交互作用的關係,去論述常派的變遷。根據史料可見,常派在變遷的過程中,其詞學行為由原本偏重政教意義,轉向一般人生意義或是文體意義,這顯示其所因依的深層意識,也由集體意識、儒士的社會階層身分認同,轉向「個體意識」、「清逸之士」、「辭章之士」、「方伎之士」等社會階層身分認同,而對文學與社會情境的感知,也由原本視社會與文學不可分割的視域轉向偏重文學本身。此外,在特化性社會與文化關係上,則後起的領袖如周濟、譚獻等逐漸與創始領袖張惠言取得同等的地位。第二節,則全面探究常派的各種變遷趨向,並以創始領袖所提出的詞學行為、深層意識及所建立的特化性社會文化關係為基準,判斷非可列屬常派構成的發展,由此建立「變遷終界」。此一論述結果,可以解決前述第二章前行研究成果在處理常派內部變異的論題上不足之處。 第六章「結論」。本章主要提出判定常派範圍及其成員的基準,並據之對第二章有爭議的常派成員進行判別。在方法上,一方面則根據第四、五章所建構常派構成與變遷的理論,衍生出有效的判別標準;二方面則應用上述的標準對個別詞家詞學行為進行檢證,以確斷其是否可歸屬常派。第一節乃總括常派構成與變遷的理論,並分別就「詞學行為」、「深層意識」以及「社會與文化關係」三方面推導出相應的判別標準。第二節則依據上述的標準,對詞家一一進行檢別,並將此一結果與前行學者的判別成果列表比較,以便呈現本論文的研究成效,並呼應第一章所提出的問題。最後,則在上述的論述基礎上,概述常派的整體發展作為總結。 本論文的學術價值,可由下列幾方面見之:一、解決常派範圍的界定與成員判定的問題。二、在既有常派的研究上,開創新的研究路向。三、建立實構性文學流派構成與變遷的軌則,為文學流派研究提供有效的詮釋基模。四、提出「變遷終界」的觀念,以解決文學流派發展界限的問題。
    顯示於類別:[中國文學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在NC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