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80990/80990 (100%)
造訪人次 : 41144913 線上人數 : 470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NCUIR
文學院
歷史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NCUIR
‧
管理
N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
文學院
>
歷史研究所
>
博碩士論文
>
Item 987654321/4658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資料載入中.....
資料載入中.....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4658
題名:
當客家遇到福佬--中壢地區的社會變遷研究(1684-1920)
作者:
游振明
;
Zheng-Ming You
貢獻者:
歷史研究所
日期:
2001-07-16
上傳時間:
2009-09-22 09:29:34 (UTC+8)
出版者: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摘要:
本文撰寫動機,主要是想要瞭解自身的過去,瞭解本身生長環境變遷的過程。選 擇以「當客家遇到福佬」為主題,主要欲探究是客家,抑是福佬先到達本區開墾?從 一些書籍與地契中發現,本區似乎業戶多為閩南漳州,而佃戶則多為客家人,再深入 討論,康熙末年入墾本區所存的族譜中,發現客家人較閩南較早入墾本區,而以郭光 天為首的閩籍業戶至雍正年間方請墾老街溪及新街溪下游,因此以「在地觀點」論之, 當是客家遇到福佬。 本文時間上限自清康熙23 年(1684)領台起,下限為1920 年代。「空間」的界定, 大致是以老街溪與新街溪流經本區的十二個街庄為範圍,也就是與今日中壢市所轄行 政區域相當。選擇以行政區作為探討的對象,主要是牽涉資料之故。清領時期,官府 缺紮對各區域間進行統計與調查;迨至日治時期,方進行實證性調查、統計書工作, 並以大字名(村莊)作為調查的基本單位,分析與解讀這些調查資料不會產生困難。 基於資料之故,所以以行政區作為探討的範圍。 本文從歷史地理角度入手,以地形、地質與氣候因子,作為討論起始點。發現本 區的自然環境不像想像中的適合拓墾,地形多台地,雨量雖充足,但分布不均,地質 多為礫石層,極難瀦水,為因應此一情況,先民則以修築陴塘,解決灌溉水源問題; 其次,探討在漢人未進入本區,有哪些人已在本區安身立命,漢人進入後的相關行政 區畫沿革演變情形。 漢人入墾本區後,其問題在漢人為何要來?從哪裡來?來了之後如何選擇營生的 地點?第一個問題是,探討移民的推力是因閩粵地區人地比例嚴重失調,拉力則為臺 灣本身的自然環境較閩粵地區優越,但在康庸年間本區似乎不是移民者拓墾的理想 地,因自然環境欠佳,造成本區晚至乾隆30 年代的下一波移民高潮出現,方得開墾, 這波移民進入本區包含清廷的海禁政策的弛禁與北臺地區日趨頻繁的械鬥。其分布情 形,根據日治時代的統計資料,顯示愈與閩人庄接近者閩客比例愈接近,反之亦是; 閩粵人口分布呈現愈南,粵人比率愈高,反之則閩人所佔比率較高。 就開拓的空間觀之,北部近海的南崁、竹圍及其內陸的桃園一帶最先開發,之後 才漸及中、南部,西部的楊梅、中壢地區,則遲至乾隆末葉才有興盛的拓墾事業。相 當符合臺灣對外以海路為主的地理特性,也充分顯示清末以來臺灣都市以河港及海港 為主而興起的都市特性。 日治初期的農業數據作為探討清領200 餘年的中國農業在臺灣拓墾的成果,從人 地的關係發現本區在清領末期至日治初期的這段期間,有轉向商工與交通發展的趨 勢,這種趨勢也表現在作物的生產,除稻米外,茶葉即為本區輸出的主要經濟作物。 灌溉方面則因國家權力的介入,逐漸擺脫私有、小規模、密集而無分布規律的形態。 本文只是對中壢地區探討的初步。對一地的開發、發展有著諸多不同探討面向, 所呈現出的問題也是各有特色。關於清領時期中壢地區所存之資料,不甚豐富,日治 時期所整理的、調查、統計的各項資料相當豐富,可用來進行更廣泛的研究課題。
顯示於類別:
[歷史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在NC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