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機構典藏-N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提供博碩士論文、考古題、期刊論文、研究計畫等下載:Item 987654321/5865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78937/78937 (100%)
造访人次 : 39854711      在线人数 : 334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58654


    题名: 王傳淞飾《風箏誤》戚友先之戲服
    作者: 中文系戲曲研究室;中大圖書館
    贡献者: 國立中央大學戲曲研究室
    关键词: 崑曲文物;崑劇戲服
    日期: 2013-01-30
    上传时间: 2013-01-30 17:05:34 (UTC+8)
    出版者: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摘要: 文物編號:1005;文物內容:1.大紅褶子一件2.公子巾一頂(一套);文物類別:一、傳統崑劇戲服典藏處所:戲曲室二樓文物陳列室衣箱﹝一﹞;文物說明: 王傳淞(1906-1987),著名崑劇表演藝術家,十五歲入崑劇傳習所,師承沈月泉、沈斌泉、陸壽卿,初學生角,後改學副行(二面),兼工丑角,亦能兼演武花臉。口齒清晰,發音吐語,以冷雋詼諧,陰沉掛味取勝,並精於做功,不溫不火,能融乃師沈斌泉、陸壽卿表演風格於一爐,能戲頗多,以飾演《十五貫》中的婁阿鼠盛名於世,表演精湛、兼容並蓄、博采眾長融會貫通,所演的丑角千姿百態、入木三分,展現了崑丑表演藝術魅力與一代匠師的造詣,樂於將技藝傳授他人,當今崑壇名丑(兼副)劉異龍、范繼信等均曾從其習戲。著有《丑中美──王傳淞談藝錄》。 此件大紅縐緞五彩線繡勾金折枝角花褶子與公子巾,是王傳淞在《風箏誤》中飾演戚友先所穿的劇裝。 褶子為劇中普通人物的便服,原為明人日常服裝,分男式女式。男褶子即斜領長衫,兩胯開叉,大襟大袖,衣長及足。《脈望館鈔校本古今雜劇》和《揚州畫舫錄》皆作「道袍」。依花色又分花褶子、素褶子。花褶子又分文、武兩種,花褶子舊時繡滿花,今多作折枝花綴於一角,或加蝴蝶、小鳥,五彩絲線繡、盤金。斜領上繡小型回紋、花朵或草藤。雙袖各繡一束中小型花朵。加白水袖。小生所穿的花褶子顏色較多,圖紋較為雅氣,主要裝飾衣服的四角和領口上。如《玉簪記》中潘必正所穿。武扮褶子表裏繡花,穿用時將大襟敞開,亮出裏子上的繡花。素褶子式樣與花褶子同,但不繡花。顏色有紅、紫、藍、黑、秋香等。藍、黑二色,多為貧窮書生所穿。古銅色一般為老年角色所穿。素褶子常為穿蟒、官衣、對帔時所襯,故又稱「襯褶子」。公子巾形似棒槌,又名「棒鎚巾」、「棒柱巾」、「知了巾」。軟帽,緞制彩繡,前低後高,上小下大,呈方形,巾背插一對桃形朝天小翅,可以晃動,飄帶兩根。公子巾為丑扮青年惡少公子戴,所繡花樣與丑褶子配套。
    關聯: 中文系戲曲研究室
    显示于类别:[戲曲研究室] 崑曲文物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614检视/开启


    在NCUI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