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星多半是在分子雲中群聚而生,在觀測上可看見OB 型星的層級結構,被認為是由於OB型星激發了 H II 區域而向外擴張形成像「衝激波」般密度高的地方使得局部的重力不穩定產生恆星,而下一輪的恆星形成也就此展開。由此想法,我們由「能量密度」控制恆星形成的概念建立了一個簡單模型。 能量密度為一抵抗重力塌縮的量,包含熱能、湍流等能量,分子雲中的能量密度會隨著當地恆星形成的情況而改變,不論何種質量的恆星,終其一生都將拋出一定的能量,大質量恆星死亡後更加會拋出能量回饋給四周,這也是主要回饋分子雲以及星際物質的來源。在不同能量密度的地方產生的星的質量大小不同,能產生星的機率也不同。質量大的星據推想只能在能量密度大的地方形成,能量密度小的地方則傾向生成小質量的星。我們將恆星簡單區分成大質量的星與小質量的星,大質量的星壽命短暫但能回饋能量密度給四周的雲氣。小質量的星不回饋能量密度給四周但形成與否仍受能量密度支配。我們猜測在系統中能量密度會有趨於平均的行為,並以擴散行為來描述,因此,當大質量的恆星誕生、死亡,其所拋出的能量密度將改變週遭而引起下一波的恆星形成。 我們選擇了幾組簡單的星形成機率組合來測試我們的模型並得到一些初步的結果。模擬得到的能量密度分佈在空間結構上沒有特別的特徵,而由於沒有加入動力學,小質量星的分佈並沒有呈現群聚或碎形的現象。 在進一步改變大星形成機率和小星形成機率方面,我們發現,若固定大星形成機率則形成的小星個數會隨著小星形成機率上升而增加,呈冪律關係;反之,若固定小星形成機率,則形成的小星個數會隨著大星形成機率上升而減少。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變小星形成機率部份,小星形成機率和小星個數是呈二段連續但斜率不同的冪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