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機構典藏-N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提供博碩士論文、考古題、期刊論文、研究計畫等下載:Item 987654321/9123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80990/80990 (100%)
造访人次 : 40145307      在线人数 : 321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91231


    题名: 客家與周邊華人之族群關係:以檳城客家與華人會館為例
    作者: 張翰璧
    贡献者: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关键词: 華人;客家;會館;幫群
    日期: 2024-01-26
    上传时间: 2024-09-18 14:28:41 (UTC+8)
    出版者: 客家委員會
    摘要: 關於東南亞華人的研究,Wang(2003)曾指出,「華人性」概念的侷限性,尤其是面臨全球化的架構以及在地化趨勢,「華人性」成為流動性的概念。相同的,「客家性」也具有流動性的內涵,尤其是放在不同的時間、空間、互動團體的脈絡中。「華人社群」作為族群認同的共同體之一,其「分合」的因素不一,結果也迥異。以閩粵的客家人為例,在移民初期,因地域因素而分別與廣府人、福建人、潮州人等合作,而後因權力、語言等因素與他們分開,並統合在「客家」這個想像共同體之下。歷史上,在國家政策、經濟利益等因素影下,「華人」或「幫群」的分合是動態過程,也是在各幫群在動態選擇後,所面對外部環境而必須進行的「邊界釐清」與「認同再建構」。這樣的歷史過程中,逐漸形成東南亞客家社群的邊界,以及華人族群性的內涵。本研究將以英殖民時期、馬來亞至馬來西亞成立、新馬分家之後三個時間架構,以檳城為研究地區,進行客家與其他方言群間之動態族群關係的研究,在國家族群政治與地方政經與人口的架構下,分析華人內部各族群如何因應大環境的轉變,而發展出不同的競合關係,並從客家和華人在地化的角度,分析馬來亞∕馬來西亞整體族群政治、族群關係、華人和客家概念的內涵與轉變。
    關聯: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显示于类别:[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研究計畫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3检视/开启


    在NCUI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