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77306007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44 、訪客IP:3.143.218.78
姓名 田姝榛(Shu-jen Ti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客家非營利組織與地方互動關係之研究—以東勢義渡社會福利基金會為例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ocal and Hakka Non-profit Organization-A Case Study of ‘Dongshih Yi Du Social Welfare Foundation’)
相關論文
★ 桃園縣「南北輪政」對地方政治發展影響─以中壢為例★ 從美學經濟觀點析論客家偶像劇
★ 國民小學客語教學評估之研究-以苗栗縣客語生活學校為例★ 苗栗縣社區大學客家文化課程推動成效之研究
★ 客家文化古蹟與地方行銷策略之研究-以桃園縣大溪鎮為例★ 台灣客家族群「語言權」保障之研究—以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為例
★ 金廣福文教基金會參與客家地區社區營造之研究★ 桃園縣新屋鄉客家文化創意產業行銷策略之研究
★ 九二一重建地區文化產業政策對居民認同之影響--以新社客家社區為例★ 台灣客家餐廳營運模式與樂活風格初探─以台北市、台北縣、台中市為例
★ 美濃文化產業發展之行銷策略★ 以公私協力推動客家文化發展之研究— 平鎮客家書院之經驗
★ 客家社區非營利組織治理原則之研究:以新竹縣某協會為例★ 客家地區學童家庭金錢教養與金錢態度之研究-以桃園縣觀音國小為例
★ 客語生活學校與社區組織協力治理之研究-以桃園縣中平國小布馬陣活動為例★ 桃園縣國小推動客語生活學校計畫之成效-政策行銷的角度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臺灣歷經四百多年的歷史演變,在經濟發展與民主化的過程中,造就了多元的社會文化,也成了族群融合的舞台。客家族群在臺灣的歷史舞台,和其他族群一樣,努力為臺灣寶島的繁榮進步貢獻心力。非營利組織在二十世紀末蓬勃發展,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增加動力,客家族群在臺灣的非營利組織領域,更有不容忽視的貢獻。本研究以「東勢義渡社會福利基金會」作為個案探討的對象,探究其與地方的互動關係,及其對地方的影響。採用質性研究方法,經由文獻分析、深度訪談及參與觀察等,理解東勢義渡基金會之緣起,分析其變遷與轉型。並將焦點置於此一客家非營利組織,在發展過程如何與地方互動。並以溝通接觸與資源依賴兩個面向,援用Kuhnle與Selle的四個互動類型,分析東勢義渡基金會初創、日據到轉型與地方之互動,發現其關係從「整合依賴」、「整合自主」到今日之「分離自主」。另外,就社會資本中網絡、信任與規範三個主要概念,檢測東勢義渡基金會與地方的互動關係,理解東勢義渡基金會,初創時期從地方及地方政府獲取資源,創設之後則扮演回饋社會之角色,再製社會資本。「東勢義渡基金會」具有濃厚之客家特質,是社會資本也是文化資本,它不但照亮客家,也為臺灣的非營利組織領域增添風采。
摘要(英) Taiwan, with its 400-year historical evolution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democratization, has formed its distinctive culture and diverse communities in the society. Hakka community, like other communiti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acilitating Taiwan’s progress and prosperity throughout the history. The prosperous development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the end of Twentieth century has increased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human society. Hakka community, as one of the key contributors in Taiwan, also has its contribution that cannot be neglected in the area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 This research uses ‘Dongshih Yi Du Social Welfare Foundation’ as the case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foundation and the local, and also to discuss its impact on the local. By using literature review, in-depth interview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etc., a qualitative research is employed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ation of ‘Dongshih Yi Du Social Welfare Foundation’ and to analyze the foundation’s evolvement and transformation. Accordingly, the focus of this research is placed on this Hakk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and how it interacts with the local in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Combining the two dimensions, i.e. communication contacts and resource dependence, Kuhnle and Selle’s four variances of interactions are adopted to examine how ‘Dongshih Yi Du Social Welfare Foundation’ interacts with local in three different phases: the foundation’s initial phase, the phase of Japanese reign and the foundation’s transformation phase. The result has shown that relational linkage between ‘Yi Du Social Welfare Foundation’ and the local has evolved from ‘integrated dependence’ and ‘integrated autonomy’ to ‘separate autonomy.’ In addition, in terms of the three principal concepts of social capital: networks, trusts and norm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local and ‘Dongshih Yi Du Social Welfare Foundation’. This is to understand how the foundation gained its resource from the local and local government at the time when it was launched and how the foundation rewards the society after its establishment and then recreates social capital. ‘Dongshih Yi Du Social Welfare Foundation,’ with its distinctive feature of Hakka culture, can be understood as social capital as well as cultural capital. The foundation not only embodies the Hakka community, but also illuminates the field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Taiwan.
關鍵字(中) ★ 東勢義渡基金會
★ 客家非營利組織
★ 義渡
★ 網絡
★ 社會資本
★ 信任
★ 規範
關鍵字(英) ★ Trusts
★ Social Capital
★ Networks
★ Norms
★ Yi Du
★ Dongshih Yi Du Social Welfare Foundation
★ Hakk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論文目次 目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vii
圖目錄 x
表目錄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名詞釋義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流程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6
第二章 相關理論探討與文獻回顧 21
第一節 「客家」與「客家認同」的意涵 21
第二節 非營利組織的概念與理論 25
第三節 社會資本理論與概念 38
第四節 非營利組織與社會資本 47
第五節 相關文獻探討與研究架構 51
第三章 個案的建構與分析 61
第一節 東勢客庄的人文生態 61
第二節 「東勢義渡基金會」之緣起 69
第三節 「東勢義渡基金會」之沿革 84
第四節 「東勢義渡基金會」之結構 94
第四章 個案與地方的互動關係及影響 107
第一節 「東勢義渡基金會」之功能與特質 108
第二節 「東勢義渡基金會」與地方互動關係分析 120
第三節 「東勢義渡基金會」對地方的影響 15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5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62
參考文獻 175
附錄 191
附錄一 深度訪談題綱 191
附錄二 「義渡基金會」成員訪談記錄稿 193
附錄三 劉氏家族訪談記錄稿 214
附錄四 義渡基金會服務/合作對象(機關學校)訪談記錄稿 220
附錄五 一般民眾訪談稿 231
附錄六 地方文史工作者暨耆老訪談記錄稿 235
附錄七 已故陳景仁先生口述 244
附錄八 日據之前與現今臺中縣客家人分佈圖 245
附錄九 創設義渡嚴禁私索碑記 246
附錄十 劉雨生翁紀念碑文 248
附錄十一 義渡紀念碑 249
附錄十二 東勢義渡社會福利基金會捐助章程 250
附錄十三 東勢義渡基金會歷任董(理)事長 252
附錄十四 東勢橋舊照片 253
附錄十五 「劉章職公墓園」 254
附錄十六 「義渡基金會之中元普渡」 255
附錄十七 「義渡橋」 256
附錄十八 「巧聖仙師廟」及「樂助義渡碑」 257
圖目錄
圖1-1:研究流程圖 15
圖2-2:「非營利組織與地方互動」之四種關係類型圖 38
圖2-3:「非營利組織與社會資本」之基本關係圖 51
圖2-4:研究架構圖 60
圖3-5:台中市東勢區行政區域圖 62
圖3-6:義渡基金會人事架構圖 95
圖4-7:清政府時期「東勢義渡基金會」與地方互動關係類型圖 124
圖4-8:日據時期「東勢義渡基金會」與地方互動關係類型圖 127
圖4-9:轉型後「東勢義渡基金會」與地方互動關係類型圖 136
圖4-10:「東勢義渡基金會」創立初期「網絡關係」分析圖 140
圖4-11:「東勢義渡基金會」轉型後「網絡關係」分析圖 142
圖4-12:「東勢義渡基金會」規範關係分析圖 146
圖4-13:「東勢義渡基金會」創立初期「信任關係」分析圖 147
圖4-14:「東勢義渡基金會」轉型後「信任關係」分析圖 148
圖4-15:社會資本概念之互動分析圖 149
圖5-16:「東勢義渡基金會」各時期與地方互動類型圖 158
表目錄
表1-1:訪談類別一覽表 12
表1-2:受訪者一覽表 12
表2-3:「非營利組織」理論歸納比較表 31
表2-4:Kuhnle與Selle的四種關係類型 35
表2-5:「客家」、「非營利組織」及「客家非營利組織」期刊論文統計 53
表2-6:內容討論有「客家非營利組織」意涵之相關論文 54
表2-7:「客家社區」相關論文 55
表3-8:東勢行政區劃變革一覽表 65
表3-9:清代臺灣義渡設置數量及類別統計表 73
表3-10:「東勢義渡基金會」沿革史 92
表3-11:東勢義渡基金會董事名冊 97
表3-12:東勢義渡基金會土地財產目錄 100
表3-13:義渡基金會歷年資金收入概況 106
表4-14:「義渡會基金會」主要功能(使命)變遷一覽表 111
表4-15:東勢義渡會活動事項一覽表 129
表4-16:義渡會補助東勢、石岡等四鄉鎮圖書館經費一覽表 132
表4-17:「東勢義渡基金會」與地方互動關係類型 137
表5-18:「東勢義渡基金會」檢視表 166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王中天(2003)。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概念、源起、及現況。問題與研究,42(5),139-163。
王正雄、施金柱(主編)(1997)。大甲河客家老照片集。豐原市:中縣文化。
王正雄(總編輯)(1992)。臺中縣客家風物專輯。豐原市:中縣文化。
王仕圖、官有垣、李宜興(2009)。非營利組織的相關理論。載於蕭新煌、官有垣、陸宛蘋(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頁13-31)。台北市:巨流。
王仕圖、吳慧敏(2003)。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 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縣:南華大學教社所。
王甫昌(2002)。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新視界文庫。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
王振軒(2006)。非營利組織與公共關係。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刊,4,1-26。
王世慶(增修及主修)。臺灣省通誌,(卷一土地志)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尹章義(1996)。台灣客家史的研究與展望。台灣文獻,48(2),1-13。
內政部社會司(2003)。九十二年度財團法人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名冊。南投:內政部。
中國方志叢書(1967)。(清)周碩勛(纂修)福州府志。成文出版社。
(1967)。(清)徐景熹(修)、魯曾煜等(纂)潮州府志。成文出版社。
丘昌泰、周錦宏(2007)。臺灣客家非營利組織的產業化與地方社會經濟的發展:以苗栗縣兩個社區組織為例。載於丘昌泰、蕭新煌(主編),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臺灣與全球的經驗(頁45-76)。臺北市:智勝文化。
江明修(1997)。公共行政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五南。
(1999)。非營利組織協助政府再造之道。載於江明修(主編),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頁145-153)。台北市:智勝文化。
江明修、丘昌泰(2008)。第三部門、公民社會與政府:台灣第三部門發展經驗的省思與前瞻。載於江明修(主編),第三部門與政府:跨部門治理(頁3-26)。台北市:智勝文化。
江明修、鄭勝分(2004)。從政府與第三部門互動的觀點析探臺灣社會資本之內涵即其發展策略。理論與政策,17(3),37-58。
伊能嘉矩(1991)。台灣文化志(中譯本)(中卷)。 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安倍明義(1987)。臺灣地名研究。臺北市:武陵。
任凱、王佳煌(合譯)(2005)。Lofland, J & Lofland,L. H. (2005)著。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a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台北:學富文化。
呂安順(主編)(1994)。臺中縣鄉土史料:耆老口述叢書;6。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呂朝賢(2001)。非營利組織與政府關係:以九二一賑災為例。台灣社會福利學刊(電子期刊),2,39-77。2010年9月6日,取自
http//www.sinica.edu.tw/asct/journal/TJSW2_2.pdf
李中敬(2010)。客家社團與溝通媒介之研究—以台灣客家教師協會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中壢市。
李宛蓉(譯)(2004)。Francis Fukuyama(1995)著。信任(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ospeerity)。臺北縣:立緒文化。
李京倫(2005)。社會資本與組織學習之研究-客家社區發展協會之分析。中興大學碩士論文,臺中市。
李虹儀(2010)。非營利組織社會資本之後設分析。輔仁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李珺樺(2009)。臺北縣客家社團部門互動與網絡分析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中壢市。
李汝和(整修)(1970)。臺灣省通誌,(卷四經濟志)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沈慶盈、龔煒媛(2009)。社會福利機構社會企業化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26,110-122。
吳淑慈(1996)。永濟義渡碑記。載於蕭富隆(主編)吳淑慈(撰文),南投縣永濟義渡古文書契選。南投:南投縣立文化中心。
吳淑慈(1997)。清代臺灣的義渡—以永濟義渡為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臺北市。
吳宗憲(2008)。政府與非營利組織互動模式研究之回顧與前瞻。夥伴關係與永續發展國際研討會,東海大學。
吳建昇(2004)。探討社區型非營利組織與社區之互動—以新港文教基金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嘉義縣。
何培夫(主編)(1997)。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中縣市.花蓮縣篇。台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官有垣(2000)。非營利組織在台灣的發展:兼論政府對財團法人基金會的法令規範。中國行政評論,10(1), 75-110。
(2002)。第三部門的研究:經濟學觀點與部門互動理論的檢視。台灣社會利學刊(電子期刊),3,1-28。擷取自
http//www.sinica.edu.tw/asct/journal/TJSW2_2.pdf
官有垣、杜承嶸、康峰菁(2009)。非營利組織之治理。載於蕭新煌、官有垣、陸宛蘋(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頁49-73)。台北市:巨流。
林秀幸(2004)。清代東勢地區的社群互動和社會型態(social form)。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2011年3月6日,
取自http://www.hakka.gov.tw/np.a5p?ctNode=581&mp=1
林家緯(2010)。臺灣社區型社會企業的緣起與發展:兼論社會資本對社區型社會企業的影響。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嘉義縣。
林祐聖、葉欣怡(譯)(2005)。Nan Lin(2001)著。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臺北市:弘智文化。
林淑馨(2007)。日本非營利組織:現況、制度與政府之互動。台北:巨流。
(2009)。台灣與日本非營利組織之比較。載於蕭新煌、官有垣、陸宛蘋(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頁421-441)台北市:巨流。
林萬益(1995)。台灣的社會福利:民間觀點。台北:五南。
周憲文(譯)(1987)。矢內原中雄(1929)著。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市:帕米爾書店。
東勢區公所(2010)。東勢風情:沿革及地理位置。2011年4月6日,擷取自http//www.tungshih.gov.tw/
邱瑜瑾(2009)。非營利組織與社會福利服務。載於蕭新煌、官有垣、陸宛蘋(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頁319-342)台北市:巨流。
(2006)。臺灣的社會福利暨慈善基金會。載於蕭新煌、江明修、官有垣(主編),基金會在臺灣:結構與類型(頁307-371)。臺北市:巨流。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臺北市:武陵。
洪慶峰(主修)(1988)。臺中縣鄉賢傳。臺中縣: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洪敏麟(編纂)(1989)。臺中縣志(卷一土地志)。豐原市:臺中縣政府。
施添福(總編纂)(2006)。張伯鋒等(撰述)。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二,臺中縣(一)。南投市:臺灣文獻館。
俞慧芸(譯注)(2007)。Jeffrey Prefeer&Gerald R.Salancik著。組織的外部控制:資源依賴觀點(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 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台北:聯經。
孫煒(2007)。台灣第三部門與政府互動的政策分析:新治理的觀點。載於丘昌泰(主編),非營利部門研究:治理、部門互動與社會創新(頁158-203)。台北:智勝文化。
徐正光(2001)。臺灣的族群關係—以客家人為主體的探討。載於徐正光等(主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381-399)。
徐正光、張維安(2007)。建立台灣客家知識體系。載於徐正光(主編),台灣客家研究概論(頁1-15)。台北市:台灣客家研究學會。
高怡萍(2003)。離散視野中的客家景觀。載於兩岸客家「歷史、文化、社區」研討會論文集(頁255-270)。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莊英章(2004)。族群互動、文化認同與「歷史性」:客家研究的發展脈絡。歷史月刊,201,31-40。
馮燕(2006)。臺灣的企業基金會。載於蕭新煌、江明修、官有垣(主編),基金會在臺灣:結構與類型(頁175-210)。臺北市:巨流。
陳支平(2001)。推展客家民系與其他民系的比較研究。載於徐正光(主編),第四屆國際客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歷史與社會經濟(頁95-116)。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陳金貴(1994)。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臺北市:瑞興。
(2005)。非營利組織與社會資本。公共行政與社會資本圓桌論壇(四)。臺北: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陳定銘(2008)。非營利組織與政府跨部門合作之研究:以三個公益組織方案為例。載於江明修(主編),第三部門與政府:跨部門治理(頁229-256)。台北市:智勝文化。
(2007)。非營利組織、政府與社會企業:理論與實踐。台北:智勝文化。
陳佳誼(2000)。「大隘」的前世今生—比較賽夏與客家的歷史記憶與遺忘。清華大學碩士論文,新竹市。
陳運棟(2000)。臺灣客家的研究考察。輯於徐正光(主編),第四屆國際客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歷史與社會經濟(頁45-79)。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梁其姿(1997)。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台北:聯經。
梁文泰(2006)。非營利組織產業化與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兩個社區為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中壢市。
晨光中、秦文力、周愫嫻(合譯)(1991)。Neil J. Smelser著。社會學(Sociology)。台北:桂冠。
張二文(2001)。文化印象初探:從美濃菸葉產業的變遷及美濃印象探討集體記憶的形塑。台灣史蹟,38,99-134。
張維安(2000)。臺灣 客家族群的經濟活動。客家文化研究通訊,3,42-49。
張培新(2006)。臺灣宗教組織運作的社會資本考察:以慈濟功德會為例。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14(1),125-163。
張勝彥(編纂)(1988)。臺中縣志(卷四經濟志)。豐原市:臺中縣政府。
臺中縣志(卷首大事記)。豐原市:臺中縣政府。
盛清沂(整修)(1970)。臺灣省通誌(卷三政事志)。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許詩佳(2010)。臺灣社會企業之人力資源管理。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中壢市。
溫振華(2001)。中縣客家人的分布(1920年代)。中縣文獻,8,1-3。
彭瑞金(1991)。從族群特性看客家文學的發展。載於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頁130-149)。臺北市:正中。
彭瑞麟(2008)。金廣福文教基金會參與客家地區社區營造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中壢市。
經典雜誌(2006)。台灣慈善四百年。台北:經典雜誌。
齊力(2003)。質性研究方法概論。載於齊力、林本炫(合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1-19)。嘉義縣:南華大學。
黃克先、黃惠如譯(2008)。David Halpern(2005)著。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臺北市:巨流。
黃瑞琴(2005)。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河、陳信木(2002)。全國客家認同與客家人口抽樣調查研究。台北市:客委會。
黃美容(2008)。客家社區非營利組織治理原則之研究:以新竹縣某社協會為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中壢市。
黃德山(2002)。義渡會與我。載於廖文欽(主編)(2002)。財團法人東勢義渡社會福利基金會創立170周年紀念特刊(頁37)。台中:文聲印刷。
智庫百科(2010)。資源依賴理論。2010年9月22 日,擷取自
http://wiki.mbalib.com/zh-tw/%E8%B5%84%E6%BA%90%E4%BE%9
D%E8%B5%96%E7%90%86%E8%AE%BA
葉日嘉(2005)。兩岸客家研究與客家社團之政治分析—以「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為中心。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臺北市。
楊護源(2008)。清代臺灣客家移民番界外的聚落拓殖與族群關係—以台中盆地北側丘陵山地為例。載於楊護源著。清代臺灣客家研究論叢(頁79-137)。
臺灣史料編輯委員會(編輯)(2005)。諸羅縣志(臺灣史料集成,清代臺灣方志彙刊,第三冊)。臺北市:文建會。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2007)。鳳山縣采訪冊,台北市:文建會。
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1993)。臺灣客家人新論。臺北市:臺原。
臺灣銀行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90種:六十七(著),番社采風圖考。臺北市:臺灣銀行。
廖郁雁(2006)。非營利組織執行客語政策之角色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台北大學碩士論文,臺北市。
廖文欽(主編)(2002)。財團法人東勢義渡社會福利基金會創立170周年紀念特刊。台中:文聲印刷。
蔡采秀(1997)。台中地區的客家聚落與產業開發。載於周宗賢(主編),臺灣開發史論文集(頁57-94)。臺北縣:國史館。
劉建宏(2009)。客家社團成員參與行為意向之研究—以解構式計劃行為理論觀點。中央大學碩士論文,中壢市。
劉還月(1991)。臺灣的客家民俗。載於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頁78-101)。臺北市:正中。
謝劍(2002)。為有源頭活水來—客家研究的回顧與前瞻—。載於賴澤涵(主編)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9)。台北市:客委會。
謝嘉梁(發行)(1996)。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吳子光(著)臺灣紀事。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戴文鋒(1991)。清代台灣的社會救濟事業。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台南市。
戴炎輝(1979)。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市:聯經。
蕭新煌、林開忠(2007)。東南亞客家認同的形成與侷限。載於丘昌泰、蕭新煌(主編)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臺灣與全球的經驗。臺北市:智勝文化。
蕭瑞麟(2007)。不用數字的研究:鍛鍊深度思考力的質性研究。台北市:台灣培生教育。
蕭新煌、黃世民、翁仕杰(1995)。百年來臺灣社會力的沉浮與轉型。臺灣研究基金會(策劃編輯),百年來的臺灣(頁110-149)。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簡榮聰(發行)(1993)。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倪贊元(著),雲林縣采訪冊。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羅香林(1933)。客家研究導論。台北:南天書局。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95-221)。台北市:巨流。
顧忠華(2004)。社會資本理論與非營利組織──研究構想與心得。2011年2月21日,取自
www.ntpu.edu.tw/pa/news/93news/attachment/931228/1228-7.doc
土牛客家文化館。客家文化/在台分佈。2010年4月22日,取自
http://hakka.shihkang.gov.tw/culture_02.asp
人民網(2008)。江蘇鎮江:清代救生及義渡碼頭被發現。2011年3月20日,取http://www.people.com.cn/GB/73694/index.html/
名人傳記網(2009)。紅頂商人胡雪巖曾欲耗資515萬銀元建錢塘江大橋。2011年3月20,取自http//www.mingren365.com/html/lishmingren
騰訊財經(2010)。義渡今何在。2011年3月20日,取自
http://finance.qq.com/。(騰訊財經轉載2010年09月07日,深圳新聞網-深圳商報。深圳商報網址:http://paper.sznews.com/szsb/。)
山城週刊(1978,03月29日),東勢鎮史簡介。
(1979,09月24日),義渡會善舉滿東勢,細述由來流傳後世。
(1980,09月22日),建橋舖路功在鄉里,新社何德福石岡劉雍,全國模範老人選拔獲推荐。
(1982,03月22日),劉聯芳高風亮節,劉雨生樂善好施,兄弟相互輝映德範長存。
(1984,02月20日),新社元老教育家陳景仁,盡心建校迭創佳績,功成名立享譽遠近。
(1984,04月20日),東勢角先民冒險犯難,胼手胝足創建山城,飲水思源應謝拓荒英雄。
(1987,05月04日),當年茅屋開班設備簡陋,家長校友合力建校,成功國小斐然成章。
(1987,11月09日),清朝朴子堡總理劉章職,仗義恤鄰功在社稷,捐資平亂官封五品。
(1988,10月17日),東豐大橋即將完成拓寬,緬懷往昔造橋歷史,留下多少英勇事蹟。
(1988,10月17日),土牛民番地界碑來歷久遠,為當年先民墾荒留下見證。
(1989,07月03日),東勢巧聖仙師廟年代久遠,前清古物保存豐富,學者專家紛往考據。
(1989,09月18日),山城地名源考。
(1989,11月27日),客家先民入墾臺中地區,始於清朝雍正初年,各地墾首名昭史冊。
(1989, 12月31日),史學家發現新證據,東勢開庄始於雍正,各姓祖先多為拓荒英雄。
(1990,07月09日),仙師廟內「樂助義渡碑」為東勢角重要歷史文物。
(1991,11月04日),「公館」「寮下」有來歷,東勢首先開發中寧里,吳東光考究當地歷史。
(1995,11月27日),東勢義渡造橋鋪路,行善歷史全國最久。
貳、西文部份
Blau ,Peter M.,and W.Richard Scott.(1962).Formal
Organizations.San Francisco:Chandler.
Bourdieu,P, (1986).The Forms of capital.in J.G.Richardson,ed.,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New York:Greenwood.
Coleman,James S,(1990).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Supplement,95-120.
Fukuyama,F.(1995).Trust: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NewYork:Free Press.
Granovetter,M.S.(1985).Economic Action and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 481-510.
Halbwachs,Maurice(1992).On Collective Memory.Ed. and trans. By Lewis A. Coser.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alpern ,D.S.(2005).Social Capital. London:Polity Press.
Hsin-Huang Michael HSIAO & LIM Khay Thiong(2007).The FormationandLimitation of Hakka Identity in Southeast Asia.Taiwan Journal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4 (1), 3-28.
Lin,Nan.(2001). Social Capital: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ajam,Adil, (2000).The Four C`s of Third Sector-Government Relations:Cooperation,Confrontation,Complementarity,and Co-Optation? Nonprofit Management&Leadership,10(4),375-376.
Prefeer,J&Salancik, G.R. (1987).The Ex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A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New York,Hagerstown,San Francisco,London:Harper&Low.
Putnam,R.D. (1993).Making Democracy Work: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New Jeresy:Princetion University Press.
Salamon,L,M. (1992).America’s Nonprofit Sector:A Primer. New York:TheFoundation Center.
(1994).The Ris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Foreign Affairs,73:
4,109-122.
Wolf,T. (1999). Managing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Rockefeller Center.
(1999). Managing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New York:Simon & Schuster..
臺灣總督府(1940)。臺灣事情.昭和十五年版。臺北市:光明社商會。
指導教授 江明修(Ming-siou Jiang) 審核日期 2011-7-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