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97 、訪客IP:3.142.252.100
姓名 何維剛(Wei-kang Ho)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六朝哀挽詩文研究 相關論文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哀挽詩文書寫中,哀傷並非是唯一的書寫宗旨,同時人們對於死亡的認識,也無法以偏概全地從宗教、思想等層面認識。以死亡作為書寫主軸,除了主流的詩、賦之外,因應喪葬禮儀而生的碑、誄、祭、弔、墓誌、行狀、哀辭、哀策、挽歌等體,因書寫者所處之環境、時空不同,對於死亡的認識也會有所差異。本文以「六朝哀挽詩文研究」為題,以臨終詩文、挽歌、祭、弔、誄、哀辭、哀策作為探討重心,以生命從臨終到追悼作為主軸,試圖從中勾勒出不同哀挽詩文,在描繪死亡時所具備的不同特色。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緒論」:說明本論文之研究動機、範圍與步驟,以便釐清本文所論述之「哀挽詩文」,針對過往研究成果作一梳理與評價,並對於各章內容要旨作一概括。
第二章「面對與釋懷:六朝文人的臨終製作」:從臨終詩文書寫內容之變遷,觀察六朝士人於臨終之際的關懷,並從中觀照魏晉南北朝時期些許價值觀的變動。
第三章「送往與激盪:六朝時期挽歌的文人化」:從挽歌創作的地域限制與聲辭特色,重新探究陸機與陶淵明〈挽歌詩〉之特色,並梳理六朝挽歌流變。
第四章「從儀式到創作:六朝弔祭文的發展與書寫」:首先將祭文文獻加以整理與分類,從施於禮儀之弔書、弔文,側觀弔古書寫之文學價值,並以屈原為中心,探討祭、弔之施用與歷史人物評價之關聯。
第五章「述德與敘哀:六朝誄文、哀辭、哀策的書寫特色及文體與禮儀之互涉」:簡略梳理誄文之流變,以此觀照源流於誄文的哀辭、哀策之發展與文學特色,並從中窺探《文選》「哀」類之選文問題與典範所在。
第六章「結論」:總結本文研究,觀照出六朝時人書寫死亡並非僅是「哀傷」的單一面貌,藉由不同作品、文體所勾勒出的死亡,揭示了六朝時期對於死亡認識之複雜性,並對於本文之優缺點與未來之發展與續寫方向,作一簡單之鋪陳。摘要(英) Mourning was not the sole purpose for writing mourning poetry and prose in the Six Dynasties,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death among humans cannot be overly generalized through religion and ideas. In addition to the mainstream writing of poems and rhymed prose on death, other types of texts on funerals and burials presented varied views on death due to differences in the environment, period, and location of the writers. This study on mourning poems and prose of the Six Dynasties focuses on texts including dying poems, dirges, funeral addresses, condolences, elegies, laments, etc., from the gradual cessation of life to mourning after death,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features of different mourning texts depicting death. The study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as follows: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introduction, the research motives, range of study, and procedure are elaborated upon to clarify “mourning poems and prose” in the study. Previous scholarship on this topic is reviewed, and the content and aim of each chapter is summarized.
Chapter Two: Facing Death and Release — Writings before Death of Six Dynasties’ Literati. From the change of content of writings before death, the concerns of literati of the Six Dynasties before death are observed, along with some changes in values.
Chapter Three: Farewell and Turbulence — the Transformation of Dirges by Literati in the Six Dynast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rges of Lu Ji and Tao Yuanming are explored from the limitation of location and features of sound and rhetoric,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rges of the period.
Chapter Four: From Ritual to Composition — the Development and Writing of Condolences and Funeral Addresses in the Six Dynasties. A preliminary organiz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literature of mourning is carried out, with an analysis of com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ritual mourning texts, the literary value of laments on the past is observed, and through the writings of Qu Yua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utilization of mourning texts and the assessment of historical figures are also discussed.
Chapter Five: Eulogy and Mourning — the Compositional Features of Elegies and Laments of the Six Dynasties and the Mutual Influences of these Texts and Ritual. The development of elegies is briefly discussed to reflect the subsequent development and literary characteristics of laments, including an identification of the problems of selection and standard examples of the ai category of mourning texts in the Wenxuan.
Chapter Six is the conclusion. This summarizes the whole study and demonstrates the fact that texts on death in the Six Dynasties were not merely an expression of mourning. Death depicted in different writings reveal the complicated views on death of the time. The chapter ends with a brief mention of the contribu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s well as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關鍵字(中) ★ 六朝
★ 弔文
★ 祭文
★ 誄
★ 臨終詩文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一、 六朝作品文本中呈現的死亡 1
二、 禮儀與文體之互涉暨文體研究補白 3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步驟 5
一、 研究範圍 5
二、 研究步驟 12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14
一、 總論性專著 15
二、 本論文涉及之文體既有研究成果述評 18
(一) 臨終詩文 18
(二) 挽歌 19
(三) 祭弔 21
(四) 誄、哀辭、哀策 24
第四節 各章研究內容要旨 26
第二章 面對與釋懷:六朝文人的臨終製作 26
第三章 送往與激盪:六朝時期挽歌的文人化 27
第四章 從儀式到創作:六朝弔祭文的發展與書寫 28
第五章 述德與敘哀:六朝誄文、哀辭、哀策的書寫特色及文體與禮儀之互涉 29
第二章 面對與釋懷:六朝文人的臨終製作 32
第一節 六朝臨終詩探析 33
一、 臨終詩的寫作背景與思想探析 37
二、 歐陽建與謝靈運〈臨終詩〉比較 42
三、 小結 49
第二節 六朝臨終文中的家國情懷 50
一、 皇室權臣的臨終國事勸誡 52
二、 臨終文中對於子孫的囑咐與安排 57
(一) 素食祭祀的要求 58
(二) 東漢以來薄葬觀的承襲 62
(三) 遺令中財產分配與南朝家產分割的社會問題 65
三、 小結 67
第三章 送往與激盪:六朝時期挽歌的文人化 72
第一節 挽歌溯源與魏晉挽歌之興起 73
第二節 南朝挽歌詩的發展與風氣承繼 80
第三節 陸機與陶淵明〈挽歌詩〉聯章三首比較 84
一、 陸機〈挽歌詩〉三首 85
(一) 陸機〈挽歌詩〉創作動機推測 87
(二) 三首聯章挽歌中反映的喪葬文化與死亡意含 88
二、 陶淵明〈擬挽歌辭〉三首 96
(一) 〈擬挽歌辭〉三首題解 97
(二) 陶淵明〈擬挽歌辭〉的承繼與創新 100
三、 小結 102
第四章 從儀式到創作:六朝弔祭文的發展與書寫 105
第一節 六朝祭文的源流與分類 108
一、 因應祭禮而生的祭文 108
二、 六朝祭文的分類與特點 111
(一) 祭神文(祭聖文) 113
(二) 祭墳文 116
(三) 祭親友故舊文 119
(四) 祭前賢文與祭戰亡文 126
第二節 從喪葬場合的弔禮到創作文體 130
一、 六朝時期的弔書特色 133
二、 六朝時期的弔文書寫 137
三、 弔祭文體的抉擇與歷史人物評價的轉變-以弔屈、祭屈為討論中心 142
四、 小結 148
第五章 述德與敘哀:六朝誄文、哀辭、哀策的書寫特色及文體與禮儀之互涉 150
第一節 誄體職能與六朝誄文發展概述 150
一、 諡誄到誄文的轉變(先秦-東漢) 150
二、 魏晉南朝誄文之承繼與發展 156
第二節 六朝哀辭發展及其文體特色 162
一、 六朝哀辭發展述論 163
(一) 作為文體的哀辭及其發展源流 163
(二) 哀辭與其他文體之關聯 166
(三) 哀辭施用對象界定 168
二、 哀辭書寫的身分轉換與同題共作問題考察 171
三、 小結 174
第三節 六朝哀策的發展與典範意義 175
一、 魏晉以前的哀策源流 177
二、 哀策者,古誄之義:六朝時期哀策之成形到奠定 180
(一)曹魏之際的哀策雛形 180
(二)從曹叡〈文德郭皇后哀策文〉看哀策「因文造情」的書寫本質 183
(三)兩晉南朝之哀策發展 186
(四)哀策施用於皇室的身分限制 191
三、 從《文選》哀策之選錄探看顏延之、謝靈運二家哀策之典範意義 195
(一)顏、謝二家哀策析論 196
(二)顏、謝二家哀策所具備之典範意義 205
(三)小結 208
第六章 結論 210
第一節 各章節要旨回顧 210
第二節 本文之學術價值及尚待補強之處 214
第三節 未來研究展望 215
徵引文獻………………………………………………………………………………………………………………217參考文獻 徵引文獻
說明
一、徵引文獻共分古籍專書、近人專著、期刊論文、研討會專書暨論文集論文、學位論文五部分。
二、古籍部分分為經、史、子、集、類書五部,依照撰者時代先後依序排列。凡古籍經由近人註、疏、箋、注疏、箋疏、校箋、校輯等,皆置於古籍原典之末,依照近人姓氏筆畫排列。
三、近人專著、期刊論文、專書暨論文集論文、學位論文,依照作者姓氏筆畫排列。外文譯著則一律置後。
壹、 古籍專書
一、 經部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毛詩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2)
〔魏〕王弼撰、〔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宋本周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8)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左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
〔清〕張爾岐,《儀禮鄭註句讀》(臺北:學海出版社,1978)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
〔清〕洪亮吉,《春秋左傳詁》(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2004)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0)
〔清〕鍾文烝,《春秋穀梁經傳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
〔清〕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郝懿行,《爾雅義疏》,《清人注疏十三經》(北京:中華書局,1998)
〔清〕孫詒讓,《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孫詒讓,《周禮正義》,《清人注疏十三經》(北京:中華書局,1998)
任繼昉,《釋名匯校》(濟南:齊魯書社,2006)
二、 史部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63)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4)
〔晉〕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64)
〔劉宋〕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北魏〕酈道元注、〔清〕楊守敬、熊會貞疏,《水經注疏》(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
〔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梁〕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北齊〕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唐〕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
〔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唐〕許嵩,《建康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後晉〕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76)
〔宋〕司馬光,《司馬氏書儀》,《叢書集成簡編》(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
〔宋〕張敦頤,《六朝事跡類編》(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
〔宋〕晁公武,《衢本郡齋讀書志》,收於〔清〕阮元編,《宛委別藏》(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宋論合刊)》(臺北:里仁書局,1985)
〔清〕趙翼,《廿二史劄記》(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1987)
〔清〕錢大昕,《廿二史考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清〕陳肇奎,《(康熙)建水州志》,收於《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題要》(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2)
〔清〕沈欽韓等,《漢書疏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王樹民校證、〔清〕趙翼撰,《廿二史劄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10)
吳樹平校注、〔東漢〕劉珍等撰,《東觀漢記校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三、 子部
〔漢〕班固撰、〔清〕陳立疏證,《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
〔晉〕崔豹,《古今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晉〕郭璞,《葬書》外編,《四庫全書術數初集》(北京:華齡出版社,2007)
〔晉〕葛洪,《西京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
〔劉宋〕劉敬叔,《異苑》,《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5)
〔宋〕惟淨等釋、龍樹撰,《大乘中觀釋論》(臺北:大安精舍印經會,2009)
〔宋〕葉適,《習學記言序目》(北京:中華書局,1977)
〔宋〕王應麟,《玉海》(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聯合出版,1987)
〔宋〕王應麟撰、〔清〕翁方圻等注,《困學紀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北京:中華書局,1997)
〔清〕顧炎武,《原抄本日知錄》(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
〔清〕何焯,《義門讀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
〔清〕王筠,《菉友蛾術編》,《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
〔清〕焦袁喜,《此木軒雜著》,《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清〕鄒漢勛,《讀書偶識》,《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徐乾學,《讀禮通考》,《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王利器、〔北齊〕顏之推撰,《顏氏家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
───、〔漢〕應劭撰,《風俗通義校注》(臺北:明文書局,1982)
王貽梁、陳建敏,《穆天子傳匯校集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余嘉錫箋疏、〔劉宋〕劉義慶編,《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1983)
李劍國輯校、〔晉〕干寶撰,《新輯搜神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
李劍國輯校、〔劉宋〕陶潛撰,《新輯搜神後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
楊明照校箋,〔晉〕葛洪撰,《抱朴子外編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91)
四、 集部
〔梁〕蕭統編、〔唐〕李善註,《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1998)
〔梁〕蕭統編、〔唐〕呂延濟等五臣註,據國立中央圖書館藏南宋紹興三十一年建陽陳八郎崇化書坊刊本影印《文選》(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81)
〔梁〕蕭統編、〔唐〕李善等六臣注,《增補六臣註文選》(臺北:華正書局,2005)
〔梁〕任昉撰、〔明〕陳懋仁註,《文章緣起註》,(臺北:廣文書局,1970)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李公煥,《箋註陶淵明集》(臺北:中央圖書館,1991)
〔宋〕魏慶之,《詩人玉屑》(北京:中華書局,2007)
〔元〕祝堯,《古賦辨體》,《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賀復徵,《文章辨體彙選》,《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明〕謝榛,《四溟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明〕胡應麟,《詩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清〕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孫志祖,《文選考異》(臺北:廣文書局,1966)
〔清〕張雲璈,《選學膠言》(臺北:廣文書局,1966)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梁章鉅,《文選旁證》(臺北:廣文書局,1966)
〔清〕張玉穀,《古詩賞析》,《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許巽行,《文選筆記》(臺北:廣文書局,1966)
〔清〕姚振宗,《三國藝文志》,收於《叢書集成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4)
于光華,《評注昭明文選》(臺北:學海出版社,1981)
佚名編選,《唐鈔文選集註彙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范文瀾注、〔梁〕劉勰撰,《文心雕龍注》(臺北:學海出版社,1991)
陳廷傑注、〔梁〕鍾嶸撰,《詩品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
黃節,《曹子建詩注(外三種)》(北京:中華書局,2007)
楊勇,《陶淵明集校箋》(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
劉運好,《陸士龍文集校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
龔斌,《陶淵明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五、 類書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唐〕徐堅等撰,《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1962)
〔唐〕釋道宣,《廣弘明集》(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6)
〔唐〕虞世南撰、〔清〕孔廣陶校,《北堂書鈔》(臺北:新興出版社,1971)
〔宋〕李昉等,《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86)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95)
〔宋〕王若欽等編,《宋本冊府元龜》(北京:中華書局,1989)
〔清〕厲荃,《事物異名錄》,《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貳、 近人專著
王人恩,《古代祭文精華》(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98)
王叔岷,《陶淵明詩箋證稿》(北京:中華書局,2007)
王毅,《古今哀祭文賞析》(北京:新華書局,1991)
丘術堯,《古藝文探索舉隅》(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
台灣中華書局編,《陶淵明詩文彙評》(臺北:中華書局,1974)
任半塘,《唐聲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朱大渭等,《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朱偰,《建康蘭陵六朝陵墓圖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
余英時,《東漢生死觀》(臺北:聯經出版社,2008)
余華青,《中國古代廉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汪國垣編,《唐人傳奇小說集》(臺北:世界書局,1972)
林登順,《魏晉南北朝祭悼文研究》(台南:供學出版社,2008)
侯旭東,《五、六世紀北方民眾佛教信仰:以造像記為中心的考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姜亮夫,《晉陸平原先生機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
范子曄,《中古文人生活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
唐長孺,《唐長孺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孫楷第,《傀儡戲考原》(上海:上雜出版社,1953)
徐吉軍,《中國喪葬史》(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
徐國榮,《中古感傷文學原論-漢魏六朝文士觀及其文學表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袁行霈,《陶淵明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高步瀛,《魏晉文舉要》(北京:中華書局,1989)
張捷夫,《中國喪葬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梅家玲,《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許逸民校輯,《陶淵明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86)
陳必祥,《古代散文文體概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
陳戍國,《中國禮制史.魏晉南北朝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4)
傅剛,《《昭明文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文選版本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傅偉勳,《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 : 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臺北:正中書局,2010)
程章燦,《古刻新詮》(北京:中華書局,2009)
───,《石刻刻工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逯欽立,《逯欽立文存》(北京:中華書局,2010)
逯欽立輯,《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2008)
黃侃,《文心雕龍札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文選平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黃金明,《魏晉南北朝誄碑文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楊樹達,《漢代婚喪禮俗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葉國良,《古典文學的諸面向》(臺北:大安出版社,2010)
───,《禮學研究的諸面向》(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葉程義,《漢魏石刻文學考釋》(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7)
葉超,《中國古代石刻概論》(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聞一多,《樂府詩箋》,《聞一多全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蒲慕州,《墓葬與生死》(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趙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劉苑如,《六朝志怪的常異論述與小說美學》(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2)
劉師培,《中古文學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劉師培中古文學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鄧國光,《摯虞研究》(香港:學衡出版社,1990)
錢鍾書,《管錐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臺北:曉園出版社,1991)
龔鵬程,《文學散步》(臺北:漢光文化事業公司,1985)
〔日〕一海知義撰、彭佳紅譯,《陶淵明.陸放翁.河上肇》(北京:中華書局,2008)
〔日〕後藤秋正,《中囯中世の哀傷文学》(東京都:研文出版,1998)
〔美〕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ubler-Ross,1926-2004)撰,邱謹譯,《論死亡與瀕臨死亡》(On Death and Dying)(廣州市:廣東經濟出版社,2005)
〔英〕齊格蒙.包曼撰、陳正國譯,《生與死的雙重變奏》(Mortality, immortality, and other life strategies)(臺北:東大圖書,1998)
參、 期刊論文
丁振翔,〈人生實難,死如之何?-再讀陶淵明〈自祭文〉〉,《思辨集》,11,2008.03,頁51-61。
力之,〈《文選》研究四題〉,《黃岡師範學院學報》,2,2005,頁20-24。
王人恩,〈哀辭初探〉,《甘肅社會科學》,3,1993,頁78-81+91。
───,〈試論謝惠連的〈祭古冢文〉〉,《龍岩學院學報》,25:5,2007.10,頁10-15。
───,〈劉令嫻〈祭夫徐悱文〉的寫作時間及其在古代祭文發展史上的地位〉,《社科縱橫》,23:1,2008.01,頁89-91
王力,〈從〈挽歌〉看陸機的生死觀〉,《陰山學刊》,22:6,2009.12,頁38-42。
王丹,〈《文心雕龍》與《文選》誄文觀之辨析〉,《社科縱橫》,22:9,2007.09,頁99-104。
──,〈東漢誄文的定型〉,《蘭州學刊》,2,2008,頁177-180。
──,〈東漢誄文的駢化〉,《社會科學輯刊》,4,2005,頁177-179。
王立,〈中國古代自挽自悼詩文及審美價值〉,《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學報》,3,2001,頁49-56。
──,〈文體學與出土文物綜合研究的新收獲——評黃金明博士《漢魏晉南北朝誄碑文研究》〉,《社會科學輯刊》,7,2006,頁310-311。
──,〈古代悼祭文學中的古人古事喻指亡人模式〉,《荊州師範學院學報》,4,2003,頁14-16。
王妙純,〈徐國榮《中古感傷文學原論─漢魏六朝文士生命觀及其文學表述》述評〉,《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30:3,2012.03,頁85-98。
王宜瑗,〈六朝文人輓歌詩的演變和定型〉,《文學遺產》,5,2000,頁22-32。
王國瓔,〈樂天委分,以至百年-陶淵明〈自祭文〉之自畫像〉,韓國領南中國語文學會編《中國語文學》,34,1999.12,頁323-340。
王增文,〈論潘岳和他的詩賦哀誄〉,《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7:1,2004.03,頁15-17。
史超,〈弔文研究〉,《株洲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1:1,2006.02,頁25-28。
朱曉海,〈〈七哀〉解題及申論〉,王元化主編,《學術集林》,17,2000.4,頁205-231。
───,〈陸機心靈的困境〉,《中華文史論叢》,76,2003.12,頁1-44。
───,〈論陸機「擬古詩」十二首〉,《台大中文學報》,19,2003.12,頁91-93+95-130。
───,〈論鮑照〈梅花落〉〉,《文與哲》,1,2002.12,頁419-447。
───,〈魏晉時期文學自覺說的省思〉,《中文學報》,9,2003.12,頁1-43。
───,〈讀《文選》之〈與朝歌令吳質書〉等三篇書後〉,《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0:1,2004.01,頁70-75。
江立中,〈悼念屈原文學作品的濫觴之作〉,《欽州師範高等專科學院學報》,1,2002,頁23-25。
何立慶,〈早期挽歌的源流〉,《文史雜誌》,2,1999,頁30-32。
何維剛,〈試論張融《門律》〈自序〉〉,《人文社會學報.國立台灣科技大學》,7:3,2011.12,頁25-42。
余淑雲,〈漢末三國文人遺書研究〉,《時代文學》,4,2010,頁149-150。
吳承學,〈漢魏六朝挽歌考論〉,《文學評論》,3,2002,頁59-68。
李文初,〈讀〈擬挽歌辭三首〉札記〉,《九江師專學報》,增刊,2001,頁76-79
李正治,〈六朝詠懷組詩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25,1981.6,頁389-515。
李福賡,〈南北朝作家編年初稿(二)〉,《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1986,頁84-91。
杜瑞平、劉碩,〈挽歌的審美文化價值〉,《中北大學學報》,22:2,2006,頁19-23。
卓國浚,〈「義直而文婉,體舊而趣新」--論潘岳哀體〉,《國文學誌》,7,2003.12,頁185-204。
林育信,〈挽歌之禮儀與文體考察〉,《興大中文學報》,16,2004.06,頁208-231。
林淑華,〈漢代挽歌盛行之因及其風貌〉,《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所集刊》,9,2004.03,頁39-54。
林富士,〈檳榔入華考〉,《歷史月刊》,97,2003.7,頁94-100。
林登順,〈北朝墓誌文之生命意識探析〉,《當代華人哲學學報》,15,2009,頁63-101。
武漢強,〈敦煌祭文研究二題〉,《敦煌研究》,4,2007,頁110-114。
侯旭東,〈秦漢六朝的生日記憶與生日稱慶〉,《中華文史論叢》,4,2012,頁127-164。
姜明翰,〈由「弔魏武帝文序」論陸士衡散文特色〉,《東吳中文研究集刊》,1,1994.05,頁155-162。
柯慶明,〈「哀」「弔」作為文學類型之美感特質〉,《清華中文學報》,3,2009.12,頁191-237。
胡大雷,〈《文選》詩「哀傷」類初探〉,《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1997,頁18-22。
范子燁,〈永恆的悲美:中古時代的挽歌與挽歌詩〉,《求是學刊》,2,1996,頁77-80。
夏德美,〈從南朝士人的素食觀看佛教與中國本土文化的交融〉,《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23:1,2006.03,頁22-26。
徐國榮,〈先唐誄文的職能變遷〉,《文學遺產》,5,2000,頁16-21。
涂宗呈,〈足展誠敬,無累冥道-中國中古的素食祭祀〉,《中國中古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1),頁287-310。
高勝利,〈賈誼首用騷體吊屈及其開拓性意義〉,《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5:4,2008.08,頁60-62。
崔瑞萍,〈試論漢代碑銘序文中的變體、破體現象〉,《晉陽學刊》,4,2011,頁130-133。
張海鷗,〈悼祭文的文體源流和文體型態〉,《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7:2,2010.03,頁83-88。
───、梁銳,〈漢魏六朝哀辭研究〉,《湛江師範學院學報》,27:2,2006.04,頁1-6。
───、謝敏玉,〈悼祭文的文體源流和文體形態〉,《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7:2,2010.03,頁83-88。
張薰,〈北魏孝莊帝〈臨終詩〉與陶淵明〈擬挽歌辭〉之比較〉,《中國文學研究》,8,1994.05,頁247-260。
許又方,〈主體的重構:論賈誼憑弔屈原的深層意涵〉,《中央大學人文學報》,37,2009.01,頁1-27。
郭建勛,〈楚騷與哀弔類韻文〉,《雲夢學刊》,23:2,2002.03,頁5-9。
郭象,〈形象寓理議論逼人-〈弔孟嘗君文〉與〈讀孟嘗君傳〉比析〉,《渤海學刊》,2,1998,頁3-7。
陳恩維,〈先唐誄文述德內容的變遷及其文學化進程〉,《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1:1,2005,頁52-55。
陳靖,〈追思與感懷:千年的延續-對比分析賈誼〈弔屈原賦〉與顏延之〈祭屈原文〉的差異性〉,《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4:7,2008,頁102-103。
陳瑩,〈《文選》中的弔文及其選錄標準-兼與《文心雕龍》比較〉,《河北經貿大學學報》,10:1,2010.03,頁73-76。
傅剛,〈《玉台新詠》編纂時間再討論〉,《北京大學學報》,3,2002,頁53-61。
──,〈試論《文選》所收陸機〈挽歌〉三首〉,《文學遺產》,1,1996,頁36-41。
黃金明,〈從諡誄到誄文:論古代誄文體式的形成〉,《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2003,頁29-33。
黃雲鵬,〈魏晉時期薄葬思想探析〉,《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3,2004.6,頁22-26。
黃福康,〈大戀所存哲而不忘-曹操〈遺令〉與陸機〈弔魏武帝文〉〉,《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2001.02,頁23-25。
黃瑩、胡輝,〈漢魏六朝臨終詩探微〉,《社會科學家》,5,2011,頁133-137。
董芬芬,〈春秋時代的諡制與誄文〉,《甘肅理論學刊》,1,2008.01,頁117-120。朱鈴鈴,〈誄文與謚議起源考〉,《濱州學院學報》,21:4,2005.05,頁88-90。
廖棟樑,〈痛飲酒、熟讀離騷-簡論六朝士人對屈原的讀解〉,《中國文哲研究通訊》,8:4,1998.12,頁67-78。
廖肇亨,〈陶淵明死亡的態度的再省思-以〈自祭文〉為中心的討論〉,《中外文學》,21:10,1993.03,頁127-142。
蒲慕州,〈漢代薄葬論的歷史背景及其意義〉,《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1:3,1992.3,頁533-573。
趙俊杰,〈中原地區漢末至曹魏時期的墓葬等級與葬俗變遷的階段性〉,《中州學刊》,4,2010,頁175-178。
趙俊玲,〈關於《文心雕龍》「哀」體的幾個問題〉,《蘭州學刊》,3,2006,頁63-64+74。
趙厚均,〈漢魏兩晉南北朝弔文論析〉,《殷都學刊》,1,2010,頁43-47。
───,〈漢魏兩晉誄文述論〉,《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8:3,2011.05,頁81-93。
趙逵夫,〈祭文的源流與抒情特徵〉,《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2008,頁111-115。
齊益壽,〈論陶淵明挽歌詩非絕筆之作〉,《幼師月刊》,35:3,1972.03,頁22-23。
劉仲娟,〈陸機挽歌詩三首及其生死觀初探〉,《問學》,11,2007.06,頁251-265。
劉晟,〈《文選》寺廟碑文的選錄管見-兼駁(日本)清水凱夫先生〉,《聊城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2002,頁97-99。
劉磐修,〈魏晉南北朝社會上層乘坐牛車風俗述論〉,《中國典籍與文化》,4,1998,頁96-101。
劉德玲,〈漢樂府〈薤露〉、〈蒿里〉之原型與流變〉,《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47,2011.07,頁75-101。
劉濤,〈南朝誄文演進及撰作探析〉,《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55:5,2010,頁42-46。
蔡坤瑞,〈挽歌溯源述論〉,《東吳中文研究集刊》,16,2010.10,頁81-96。
蔡瑜,〈陶淵明的生死世界〉,《清華學報》,38:2,2008.06,頁327-357。
蕭永生,〈論潘岳的哀挽文字〉,《重慶社會科學》,6,1996,頁47-50+40。
魏鳴,〈魏晉薄葬考論〉,《南京大學學報》,4,1986,頁133-143。
顧農,〈與清水凱夫先生論《文選》編者問題〉,《齊魯學刊》,1,1993,頁39-45。
〔日〕松原朗,〈誄と哀辭と哀策-魏晉南朝における誄の分化 〉,日本中國詩文研究會編《中國詩文論叢》,26,2007.12,頁1-25。
〔日〕後藤秋正,〈蔡邕〈童幼胡根碑銘〉與哀辭-論禁碑所產生的影響〉,《佳木斯師專學報》,3,1996,頁39-44。
〔日〕清水凱夫撰、蔣寅譯,〈答顧農先生並論「新文選學」的課題與方法〉,《職大學刊》,4,1994,頁14-15。
肆、 研討會、專書及論文集論文
力之,〈關於《文選》「摘史辭以為序」之是非問題-《文選》所錄作品的序文研究之一〉,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編,《古典文獻研究(第十三輯)》(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頁92-107。
王永平,〈論孫權太子孫登與世族朝臣之關係及其政治境遇〉,《孫吳政治與文化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頁143-161。
王瑤,〈擬古與作偽〉,《中古文學史論》(臺北:長安出版社,1982),頁110-134
朱大渭,〈《晉書》的評價與研究〉,周文玖主編,《晉書、「八書」、「二史」研究》(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頁77-95。
朱曉海,〈《文選.弔魏武帝文并序》今本善注補正〉,收於中國文選學研究會、河南科技大學中文系編,《中國文選學:第六屆文選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頁355-363。
───,〈「靈均餘影」覆議〉,《漢賦史略新證》(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頁102-196。
───,〈漢賦漢俗互注示例並推論〉,《漢賦史略新證》(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頁477-542。
───,〈自東漢中葉以降某些冷門詠物賦作論彼時審美觀的異動〉,《習賦椎輪記》(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頁257-296。
───,〈范曄〈獄中與諸甥侄書〉淺論〉,黃霖、鄔國平主編,《追求科學與創新-復旦大學第二屆中國文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6),頁129-136。
───,〈論賈誼〈弔屈原文〉〉,「中國文選學會第十屆年會暨成立二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開封:河南大學,2012.08),論文集下,頁460。
李培棟,〈《晉書》研究〉,周文玖主編,《晉書、「八書」、「二史」研究》(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頁44-76。
周勛初,〈梁代三派文論述要〉,《文史探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頁88-115。
───,〈劉勰的兩個夢〉,《文史探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頁116-122。
林文月,〈謝靈運臨終詩考論〉,《中古文學論叢》(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頁223-252。
林登順,〈《文選》哀祭文類—誄、哀辭探索〉,收於中國文選學研究會、河南科技大學中文系編,《中國文選學:第六屆《文選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頁213–235。
───,〈魏晉南北朝哀祭文—「誄辭」之發展探索〉,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主編,《第五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4),頁157–184。
洪順隆,〈《文選.詠懷詩》論:與我的六朝題材詩中的詠懷詩觀比較〉,《文選學新論》(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頁310-332。
凍國棟,〈讀姚崇〈遺令〉論唐代財產預分與家族形態〉,《中國中古經濟與社會史論稿》(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頁203-216。
唐長孺,〈讀陶淵明贈長沙公詩序論江南風俗〉,《山居存稿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11),頁108-111。
曹道衡,〈望今制奇,參古定法─讀《文選》中的幾篇駢文〉,趙福海、劉琦、吳曉峰主編,《《昭明文選》與中國傳統文化:第四屆文選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頁370-376。
陳寅恪,〈天師道與濱海地域之關係〉,《陳寅恪先生論文集》(台北:文理出版社,1977),頁365-404。
陳啟雲,〈魏晉南北朝知識分子的特色〉,《漢晉六朝文化.社會.制度;中華中古前期史研究》(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6),頁171-196。
游志誠,〈「文選學」之分類評點方法〉,《昭明文選學術論考》(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頁63-96。
───,〈論《文選》之難體〉,《昭明文選學術論考》(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頁141-178。
───,〈文選綜合學〉,趙福海、劉琦、吳曉峰主編,《《昭明文選》與中國傳統文化:第四屆文選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頁545-553。
黃金明,〈《文心.辨騷》哀辭論辨析-兼談《文心雕龍》文體論的侷限性〉,收於中國文心雕龍學會編,《文心雕龍研究.第6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頁195-204。
齊益壽,〈謝靈運〈臨終詩〉異文之商榷-兼論謝靈運之死〉,東海大學中文系編,《第三屆魏晉南北朝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頁589-621;
劉苑如,〈鑑照幽冥:六朝志怪的揭露模式與其文類關係〉,東海大學中文系編,《第三屆魏晉南北朝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頁1-42。
蔡瑜,〈陶淵明的生死世界〉,劉苑如主編,《遊觀:作為身體記憶的中古文學與宗教》(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9),頁167-189。
鄧小軍,〈三教圓融的臨終關懷-謝靈運〈臨終詩〉考釋〉,葛曉音主編,《漢魏六朝文學與宗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頁347-388。
錢穆,〈中國思想史中的鬼神觀〉,《靈魂與心》(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頁61-114。
顧農,〈文選學新研二題〉,《文選論叢》(揚州:廣陵書社,2007),頁58-65。
〔日〕一海知義撰、俞士玲譯,〈《文選》挽歌詩考〉,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編,《古典文獻研究(第十四輯)》(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頁248-270。
〔日〕大上正美撰、吳正嵐譯,〈蕭統與蕭綱-支撐《文選》與《玉臺新詠》之編纂的文學認識〉,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編,《古典文獻研究(第十四輯)》(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頁278-279。
〔日〕清水凱夫撰、韓基國譯,〈《文選》中梁代作品的撰(選)錄問題〉,《六朝文學論文集》(四川:重慶出版社,1989),頁19-30。
〔美〕柏士隱撰、許浩然譯,〈《文選》的最後一篇:王僧達〈祭顏光祿文〉〉,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編,《古典文獻研究(第十四輯)》(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頁396-413。
〔美〕高德耀撰、何維剛譯,〈道別:中國中古前期的誄文轉變〉,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編,《古典文獻研究(第十四輯)》(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頁359-395。
伍、 學位論文
尹玉珊,《南朝女作家叢考》(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5)
毛平,《魏晉六朝哀辭探析》(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文藝學碩士論文,2011)
王丹,《潘岳誄文的文學成就》(大連:遼寧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2)
吳炳輝,《六朝哀挽詩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宋亞莉,《漢魏六朝挽歌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9)
李燕,《漢魏六朝誄文文本演變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
杜瑞平,《魏晉南北朝挽歌研究》(石家莊:河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4)
卓國浚,《《文心雕龍》文論體系新探:閱讀式架構》(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4)
林文欽,《東晉名士生死觀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
林聰順,《魏晉死亡觀》(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徐國榮,《中古文士生命觀及其文學表述》(南京: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1998)
郝靜,《吊文文體及宋前吊文研究》(大連:遼寧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8)
高幼蘋,《魏晉尚情風潮與名士之生死觀》(臺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張宇,《兩漢生死觀與兩漢文學關系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6)
郭永吉,《自漢至隋皇帝與皇太子經學教育禮制蠡測》(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
郭燕陸,《常用祭悼文申說》(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陳佳琪,《建安詩人生死觀研究》(臺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陳婉,《魏晉士人的生命意識—兼及死亡意識》(金華:浙江師範大學中文系文藝學碩士論文,2002)
陳瓊玉,《魏晉忠孝觀》(台南:成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
游志誠,《文選學新探》(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8)
馮棋楠,《魏晉南北朝文人挽歌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楊紀榮,《魏晉士人生命意識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06)
靳建強,《漢魏晉哀祭文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0)
趙燕,《漢魏六朝臨終文試論》,(濟南:山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3)
歐陽波,《漢魏六朝挽歌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
潘潤嬌,《潘岳哀誄文諂議》(廣州:華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
魏亞婧,《《文心雕龍》與《文選》哀祭類文體比較研究》(鄭州:鄭州大學中文系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2)
羅志仲,《《文選》詩收錄尺度探微》(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指導教授 王次澄 審核日期 2013-1-1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