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97306014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62 、訪客IP:3.129.73.174
姓名 李朝凱(ZHAO-KAI LI)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客家經營中藥材行之網絡分析---以桃園縣中藥材行為例
相關論文
★ 新埔地區的產業變遷★ 流域與區域:鳳山溪流域交通發展史
★ 閩客族群邊界的流動: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的影響★ 儀式中身份的轉化:以客家拜新丁為例
★ 族群、產業與社會資本:以屏東檳榔業「行口」為例★ 外籍配偶與客家文化傳承
★ 越南籍配偶眼中的閩客族群意象★ 族群通婚中的性別文化與權力配置
★ 客家聚落之產業、地景與記憶變遷:以大湖草莓為例★ 博物館展示與客家記憶
★ 閑聊(Gossip)中客家常民的歷史意識★ 新加坡當鋪業與客家
★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標準作業程序(SOP)建立之研究★ 「文化治理」中的不對等權力關係—以桃園縣客家文化館為例
★ 客家採茶婦女的勞動意識 ─以新竹縣峨眉鄉為例★ 東南亞的「客家」意涵:英殖民馬來亞的華人分類過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想要探討桃園縣客家族群在經營中藥行與中藥批發商的網絡分析,從東南亞新馬地區發現典當業與中醫藥產業為當地客家人所獨占,然中藥產業目前獨占情形稍有改善,但客家人仍占多數。反思桃園縣以北桃園為閩南族群居多和南桃園客家族群居多的中藥行,他們的族群網絡關係有家族事業,族群分工,合夥關係,並非獨特某些族群,只是比例上的差異。
而聯絡各中藥行會員的組織—桃園縣中藥商業同業公會在這扮演的角色是協助、輔導中藥行轉型,提供不同族群經營特色,進而拉近族群間經營的差異。另一方面擔任公會的理監事可以掌握更多的中藥批發市場,這也是吸引會員擔任幹部的誘因。
族群間的經營模式為在南桃園的客家族群經營的中藥批發與中藥零售業是否有族群經濟的特性?中藥零售業在南桃園以客家族群為主的是族群經濟,在北桃園以閩南族群居多的中藥行大都是師徒相傳居多,這是以多數論,但閩南族群也有家傳,但數量不足以說明閩南族群特有的族群經濟。而中藥批發商部分有自己的中藥廠製藥,藥廠與藥廠之間有良性的競爭與合作,但中藥產業並非客家族群掌握,閩南族群掌握更大的中藥市場,所以族群產業在南桃園的客家族群經營中藥批發來說只是區域性。
摘要(英) This study probes into the network analysis of operating stores and wholesalers of Chinese medicine, in Malaysia and Singapore we have discovered that the Hakkas have had monopoly over pawnshops and stores of Chinese medicine, but there is now less monopoly in the business of Chinese medicine, but the Hakkas are still the majority. The stores of Chinese medicine are owned mostly in Northern Taoyuan by
the Taiwanese people, in Southern Taoyuan they are owned mostly by the Hakkas.Their network is family business, ethnic work division, partnerships; it is not a particular ethnic group but a difference of proportions.
The organization which communicates with all members of stores of Chinese medicine is Taoyuan Chinese Medicine Association, its role is to assist and guide the stores of Chinese medicine to transform and provide business characteristics to different groups, with the purpose to reduce the diversity among different groups. On the other hand, the directors of the association can master the whole sale market; this is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to attract the members to assume the position of directors.
Does the business mode among the different groups have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ethnic groups among the whole sale and retailers of Chinese medicine operated by the Hakkas in southern Taiwan? The Hakkas retailers of Chinese medicine in southern Taoyuan are ethnic economy, and in northern Taoyuan the stores of Chinese medicine are mainly operated by the Taiwanese people, which is mostly under a mentoring system, but the Taiwanese people have also home
inheritance system, but the amount is not significant enough to characterize it as its specific ethnic business. Some wholesalers of Chinese medicine have their own
pharmaceutical factory, among these factories there is healthy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but the Hakkas do not hold the most industry of Chinese medicine, it is hold mostly by the Taiwanese people, therefore, the wholesale business of Chinese medicine operated by the Hakkas in southern Taoyuan as an ethnic business can only be considered as regional.
關鍵字(中) ★ 中藥行
★ 族群經濟
★ 中藥批發商
★ 桃園縣中藥商業同業公會
★ 區域性
★ 族群產業
★ 族群分工
關鍵字(英) ★ stores of Chinese medicine
★ ethnic economics
★ wholesalers of Chinese
★ Taoyuan Chinese Medicine Association
★ regional
★ ethnic industry
★ ethnic work division
論文目次 目次
第一章序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背景............................................3
第三節 研究區域............................................6
第四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7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研究方法.....................................9
第一節 台灣中藥材產業發展....................................9
第二節 族群經濟與族群產業...................................13
第三節 族群與其經濟活動的研究...............................16
第四節 族群資源與人力資源的使用 .............................17
第五節 研究方法 ...........................................22
第三章 政策與族群經營中藥店探討..............................25
第一節 中藥管理相關政策....................................25
第二節 桃園縣中藥發展與地理分佈圖............................29
第三節 桃園縣中藥商業同業公會發展............................37
第四節 閩、客族群理監事運作情形.............................42
第四章 中藥店經營網絡探討....................................49
第一節 客家地區中藥店探討...................................49
第二節 創業過程...........................................55
第三節 閩客族群經營理念....................................66
第四節 中藥經營面臨的問題...................................80
第五章 結論................................................91
參考書目...................................................95
附錄一、訪談名單...........................................100
附錄二、訪談大綱...........................................101
參考文獻 Bonacich, Edna & Iohn Modell, 1980, the Economic Basis of Ethnic Solidarity: Small Business in the Japanese-American Communi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oleman, James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95-120.
_________, 1990,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ranovetter, Mark S., 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481-510.
_________, 1992, “Economic Institutions as Social Constructions: A Frannework for Analysls,’’ Acta Sociologica, 35 :3-11.Light, Ivan and Steven J.Gold 2000, Ethnic Economies. New York:Academic Press.
Light, Ivan.,1984, “Immigrant and Ethnic Enterprise in North America ”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7):195-216.
Light, Ivan and Stavros Karageoris 2005, “The Ethnic Economy,” Neil J. Smelser and Richard Swedberg eds., The Handbook of Economic Sociology, Pp.650-677.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ight, Ivan & Bonacich 1988, Immigrant Entrepreneurs: Koreans in Los Angles 1965-1982,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arl Polanyi 著,黃樹民等人譯,1999,《鉅變:當代政治、經濟的崛起》。台北:遠流。
Uwe Flick 著;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2009,《臺灣中醫藥發展紀實》。
李惠美,2000,《經營型態、經營策略與經營績效相關之實証研究一以我國中藥業為例》。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李惠銘,2007,《高雄市中藥房經營與顧客消費行為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高階公共政策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林瑜蔚,2008,《新加坡當鋪業與客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所。
林再復,1996,〈閩南人之商業經營及其對台灣經濟社會轉型之影響〉,收錄於《閩南人》。頁196-199。臺北市:三民書局。
邱昌泰,2008,〈族群、文化與認同:連鎖關係的再檢視〉,《國家與社會》第5期。頁1-35。
胡敏夫,2008,〈台灣中藥產業發展策略之構思〉,《農業世界》第301卷。頁84-87。
洪珮瑜,2011,《族群產業與網絡:以印尼商店為例》。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泉湖,1999,〈從多元文化的觀點論公民養成〉,《公民訓育學報》第8 期。頁167-180。
范揚松,1994,〈客家族群特性與企業家性格之會通與轉化〉,徐正光、彭欽清、羅肇錦主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336-380。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徐正光,1994,〈臺灣的族群關係:以客家人為主體的探討〉,《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381-399。臺北:客家雜誌社。
徐正光主編,2000,《歷史與社會經濟: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徐幸君,2011,《戰後台灣北部客家茶產業經營性格》。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許延年,2004,〈藥局現狀與未來發展方向之探討〉,《立德學報》。第1 卷第2期。
許嘉霖,2009,〈提升服務品質的思維與作法〉,《品質月刊》第45 期第2 卷。頁29-37。
翁毓穗,2006,〈台灣中草藥產業的生產鏈研究〉,《環境與世界》第14 期。頁43-70。
張典婉,1994,〈客家工商人的文化理念〉,徐正光、彭欽清、羅肇錦主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357-362。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張紹勳,2004,《研究方法:精華本》。台中:滄海書局。
張永勳,2004,《中藥經營現況與未來走向》、《中藥GMP 飲片廠暨中藥商實務》。台北: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張賢哲、廖慧伶,何玉玲等,2005,〈台灣中藥房經營現況與困境調查之探討〉,《中台灣醫誌》第10 卷第4 期。頁204-211。
張貴君編,2006,《中藥商品學》。台北:文光圖書有限公司。
張賢哲、蔡貴花,2004,〈台灣中藥商的特質〉,《古今論衡》第11 期。頁96-114。
張維安、黃毅志,2000,〈台灣閩南與客家的社會階層之分析比較〉,《臺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頁306-338。南投: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張翰璧、張維安,2006,〈文化資產的經濟轉化—桃、竹、苗茶產業為例〉,《客家研究輯刊》第28 期。頁87-95。
張維安,2000,〈台灣客家族群的社會與經濟分析〉。收錄於徐正光主編,2000,《歷史與社會經濟: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頁179-207。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______,2001,《台灣的企業組織結構與競爭力》。台北:聯經。
張翰璧,2000,〈桃竹苗茶產業與客家族群經濟生活間的關係〉,《台灣客家族群史客家產經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______,2011,〈族群政策與客家產業:以新馬地區的典當業與中醫藥產業為例〉,蕭新煌主編《東南亞客家的變貌:新加坡與馬來西亞》,頁290-314。台北:中央研究院。
梁憲初,1994,〈客家人的企業經營理念〉,徐正光、彭欽清、羅肇錦主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345-356。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孫明德,2005,〈徒具資源配方、欠缺藥政管理-中國中藥產業現況與發展困境〉,《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8 卷第6 期。頁86-90。
陳澤義,2006,《服務管理》。台北:華泰文化有限公司。
陳春發,2004,〈中醫藥發展的新契機〉,《北市醫學雜誌》第1卷第2期。頁238-239。
陳錫楨,2002,〈中藥產業〉,《產業經濟》第246 期。頁84-88。
湯九懿,2011,《浮羅山背的豆蔻產業與客家族群》。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所。
傅夢嬌,2011,《從「坐月子」看閩客族群文化的異同》。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所。
曾嬿芬,1997,〈族群資源與社會資本:洛杉磯華人創業過程的研究〉,張維安主編《台灣的企業組織結構與競爭力》。頁263-295。臺北:聯經出版事業。
______,1999,〈跨國投資與族群關係:印尼台商的研究〉。論文發表於《台商跨國發展:經濟社會學的觀點》研討會。台北:台大社會系,1981 年9 月。
經濟部技術處,2006,《中藥產業技術發展五年計畫90-94 年總成果報告》。
____________,2006,《2006 醫藥產業年鑑》。
____________,2007,《2007 醫藥產業年鑑》。
廖美智,2003,《全球中藥草發展策略分析》。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
廖慧伶,2004,《中藥零售業經營現況消費者行為未來趨勢》。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劉翠玲,2010,〈台灣中藥產業現況與進出口貿易分析〉,《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3 卷第8 期。頁119-128。
鄭冠榮、蔡青龍,2010,《台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東南亞藝術、文化與社會的建構與發展》。
蕭新煌、黃世明,2001,〈戰後臺灣地方社會中家政治力發展類型〉,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客家族群史》政治篇下。頁416。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顧海鷗,2002,〈加強技術創新提高中藥產業競爭力〉,《現代化研究》第31 期。頁31-38。
指導教授 張翰璧 審核日期 2013-1-1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