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7130500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0 、訪客IP:54.174.85.205
姓名 黃榮郎(Rong-Lang Hw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明代正德及嘉靖朝廷杖之研究
(The Research of Ting-Zhang application in Cheng-Te Reign and Chia-Ching Reign of Ming Dynasty)
相關論文
★ 明代通政使司之研究★ 于慎行的生平與學思之研究
★ 萬曆中後期言官派系黨爭之研究(1586-1620)★ 晚明司禮監之研究
★ 明代祭酒資歷與作為之研究(1382-1566)★ 明代王世貞宗教觀之研究
★ 晚明直臣楊漣之研究(1572-1625)★ 方震儒與晚明政局之研究
★ 抗戰建軍的新嘗試———徵集到組建:青年遠征軍人事研究★ 明中葉理學名宦項喬之研究(1493-1552)
★ 明代寡母敎子之研究★ 明代女紅─以北方婦女為中心之探討
★ 明末浙江地區僧侶對寺院經濟之經營---以雲棲袾宏、湛然圓澄、密雲圓悟為中心★ 砂拉越留台同學會之研究(1694-1996)
★ 從種族到民族: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之研究(1895-1903)★ 公廟與地方社會-以大溪鎮普濟堂為例(1902-2001)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廷杖是明代特有的一種刑罰,也是皇帝在法制外,用以責罰逆臣、威懾百官的一種手段。其濫觴雖始於東漢光武帝,但直至明太祖行杖之後,才因明代諸帝奉為祖制沿用不已,而形成一種制度。明代廷杖的第一高峰期為成化朝,但此時多因小違失而行杖,而且尚可裹衣疊帕,故造成之傷害較小。到了正德年間,由於武宗的荒嬉怠政,先使劉瑾得以竊權專擅,再有因諫南巡而爆發之廷杖事件,以致朝臣飽受廷杖戕害。嘉靖朝在議禮大規模廷杖後,不論進諫齋醮、奏劾權臣、疏陳稗政,世宗都習以廷杖壓制言路。是故正、嘉二朝不但是廷杖的第二高峰期,其規模及傷害更遠非成化朝所能及。
造成正、嘉二朝廷杖差異之主要因素,為武宗、世宗兩人在個性與即位條件上之不同。武宗出身東宮,耽逸樂而疏國政,雖無意以廷杖為統治之工具,但亦對權璫矯旨行杖毫不在意。在群臣極諫南巡時,雖因暴怒大肆廷杖,但之後便頗有悔誤而未再行杖。世宗以外藩入繼,即位之初因議禮與廷臣折衝時頗受挫折,在朝臣試圖以群體壓力迫使其改變立場時,世宗選擇以廷杖來結束此一事件。而在此之後,群臣的態度由執抝轉為順服,也使世宗將廷杖視為統治上之有利工具而施行不輟。由廷杖的角度來看,正、嘉二朝有許多的相似,也存在著諸多之不同。本文的目的就在了解這段時間廷杖施行之情況,並深入探討其意義與存在於其間之差異。
摘要(英) Ting-Zhang(beating officer in palace) is an judicial corporal punishment, one specific sentence in Ming Dynasty, also one measurement beside law applied by emperor, to punish and intimidate officer. It started Eastern-Han Dynasty Guang-Wu Reign, until Ming Dynasty, It has became one of institutions, since Hong-Wu emperor apply Ting-Zhang to punish officer , all Ming Dynasty emperor therefore follow him to apply same method to punish or intimidate officer. First peak to apply Ting-Zhang in Ming Dynasty was Cheng-hua reign, most reason to apply Ting-Zhang was for minor mistake and still allow clothes to cover with, injury caused by was slight. In Cheng-te reign, the emperor is not interested in ruling, disregarded all state affairs, there was a particular Liu-Chin notorious for taking advantage of young emperor and manage in emperor’s name, further more it happen Ting-Zhang affair for giving suggestion to emperor in emperor traveling to south, all the above caused officer suffering by Ting-Zhang exceedingly. After Ting-Zhang once severely applied for Great-ritual- controversy, Chia-Ching used to suppress speaking by frequently applying Ting-Zhang, no matter suggest about Daoist priests, corruptive officer, or state mismanagement. Therefore, Cheng-Te Reign and Chia-Ching Reign is not only second peak, the affection and harm caused by is also beyond Cheng-hua reign.
Main factor to differentiate Ting-Zhang in Cheng-Te Reign and Chia-Ching Reign, was their personality and background. Cheng-Te is crown prince, enjoy luxury and pleasure life, disregard state affair, he is not purposely apply Ting-Zhang as tool to manage, neither care Liu-Chin apply Ting-Zhang in emperor’s name. Although he ever apply Ting-Zhang for exceedingly angry with officer try to stop his south traveling, he felt regret about this and abandon Ting-Zhang after this. Chia-Ching succeed to empire in qualification of prince instead of crown prince, he was frustrated in the beginning process to discuss Great-ritual- controversy, most officer intend to force him change mind by public opinion, Chia-Ching manage to end the controversy by apply Ting-Zhang. Thereafter, all officer turn to submit , it help Chia-Ching grant Ting-Zhang as helpful management tool to keep using. Viewing in Ting-Zhang itself, there are lots of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tiations between Cheng-Te Reign and Chia-Ching Reign. This article has purpose to know Ting-Zhang application during those periods, to discuss the meaning and what’s the different in those two periods .
關鍵字(中) ★ 明代
★ 劉瑾
★ 嘉靖
★ 正德
★ 廷杖
關鍵字(英) ★ Chia-Ching Reign
★ Cheng-Te Reign
★ Ting-Zhang(beating officer in palace)
★ Ming Dynasty
★ Liu-Chin
論文目次 緒論1
第一章 廷杖制度的背景17
第一節 廷杖的定義與源起17
第二節 負責的機構與施行方式27
第三節 正、嘉二朝之前廷杖的實施36
小結45
第二章 正德朝的廷杖48
第一節 因直言進諫被杖的案件48
第二節 劉瑾的專擅62
第三節 突發的諫南巡案77
小結90
第三章 嘉靖朝的廷杖93
第一節 議禮廷杖案件93
第二節 諫祭祀與道教事的案件109
第三節 嚴嵩的當權124
第四節 對言者的壓制138
小結150
第四章 正德、嘉靖二朝廷杖的比較154
第一節 武宗與世宗執政條件之異同154
第二節 皇帝對廷杖的利用165
第三節 朝臣與廷杖之關係178
小結187
結論190
參考書目201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史料
(一)實錄、正史類、政書類:
(晉)陳壽,《三國志》,收入《古典名著普及文庫》(長沙:岳麓書社,1990年)。
(南北朝)范曄,《後漢書》,收入《百衲本二十四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據宋紹興刊本影印。
(唐)魏徵等,《隋書》,收入《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臺北市:世界,1986年)。
(後晉)劉昫,《舊唐書》,收入《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臺北市:世界,1986年)。
(明)宋濓等,《元史》,收入《新校本廿五史》(臺北市:鼎文,1992年)。
(明)胡廣等,《明太祖實錄》(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 。
(明)張輔等,《明太宗實錄》(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 。
(明)張輔等,《明仁宗實錄》(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 。
(明)楊士奇等,《明宣宗實錄》(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 。
(明)孫繼宗等,《明英宗實錄》(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 。
(明)劉吉等,《明憲宗實錄》(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年) 。
(明)李東陽等,《明孝宗實錄》(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年) 。
(明)費宏等,《明武宗實錄》(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年) 。
(明)張居正等,《明世宗實錄》(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5年) 。
(明)張居正等,《明穆宗實錄》(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5年) 。
(明)顧秉謙,《明神宗實錄》(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年) 。
(明)王圻,《續文獻通考》,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縣:莊嚴文化,1995年)。
(清)張廷玉等,《明史》,收入《百衲本二十四史》(臺北市:臺灣商務,2008年),據上海涵芬樓據清乾隆年武英殿原刊本影印。
(清)夏燮,《明通鑒》(北京市:中華書局,1959年)。
(清)嵇璜等,《欽定續通典‧刑十四》,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1983年),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清)沈家本,《歷代刑法考》 (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吳晗輯,《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北京市:中華書局,1980年)。
(二)奏議類:
(明)毛堪,《臺中疏略》,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市:北京出版社,2000年)。
(明)朱吾弼等輯,《皇明留臺奏議》,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縣:莊嚴文化,1996年)。
(明)吳亮輯,《萬曆疏鈔》,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市:北京出版社,2000年),據明萬曆三十七年刻本影印。
(明)周怡,《訥溪奏疏》(臺北縣:藝文,1968年)。
(明)張孚敬,《諭對錄》,收入《紀錄彙編》,收入於《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市:藝文,1966年),據原刻本影印。
(明)陳子龍輯,《明經世文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62年)。
(明)楊廷和,《楊文忠三錄》,收入《明代基本史料叢刊》(北京市:線裝書局,2005年)。
(明)葉向高,《續綸扉奏章》,收入《明季史料集珍》(臺北市:偉文,1976年)。
(明)嚴嵩,《嘉靖奏對錄》,明嘉靖間刊本。
(清)清高宗敕選,《明臣奏議》(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三)文集類:
(宋)范仲淹,《范文正公全集》,收入《宋集珍本叢刊》(北京市:線裝書局,2004年)。
(明)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稿》,收入《明代論著叢刊》,(臺北市:偉文圖書出版社,1976年)。
(明)王錫爵,《王文肅公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縣:莊嚴文化,1997年) ,據首都圖書館藏明萬曆王時敏刻本影印。
(明)艾穆,《艾熙亭先生集》,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市:北京出版社,2000年)。
(明)李東陽,《懷麓堂集》,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1983年)。
(明)李春芳,《李文定公貽安堂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縣:莊嚴文化,1997年)。
(明)李開先,《李中麓閒居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縣柳營鄉:莊嚴文化,1997年),據南京圖書館藏明嘉靖至隆慶刻本影印。
(明)林大輅,《愧瘖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市:上海古籍,1995年)。
(明)林俊,《林貞肅公集》,收入《明代基本史料叢刊》(北京:線裝書局,2005年)。
(明)唐龍,《漁石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縣:莊嚴文化,1997年),據上海圖書館藏明嘉靖刻本影印。
(明)夏良勝,《東洲初稿》,收入《四庫全書珍本》(臺北:臺灣商務,1972年)。
(明)孫緖,《沙溪集》,收入《四庫全書珍本》(臺北市:臺灣商務,1978年)。
(明)海瑞,《海忠介公文集》,收入《明經世文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62年)。
(明)耿定向,《耿天臺先生文集》,收入《明人文集叢刊》(臺北縣:文海,1970年),據明萬曆二十六年(西元1598年)刊本影印。
(明)張師繹,《月鹿堂文集》,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市:北京出版社,2000年) ,據清道光六年蝶花樓刻本。
(明)張時徹,《芝園外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市:上海古籍,1995年)。
(明)崔銑,《洹詞》,收入《四庫全書珍本》(臺北市:臺灣商務,1976年)。
(明)郭正域,《合併黃離草》,明萬曆四十年史記事刻本,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北京市:北京出版社,1997年)。
(明)陶望齡,《陶文簡公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市:北京出版社,2000年),明天啟七年陶履中刻本。
(明)陶諧,《南川漫游稿》,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縣:莊嚴文化,1997年)。
(明)程文德,《程文恭公遺稿》,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縣: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明)馮從吾,《少墟集》,收入《四庫全書珍本》(臺北市:臺灣商務,1974年)。
(明)黃尊素,《黃忠端公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市:北京出版社,1995年)。
(明)楊慎,《升庵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1986年)。
(明)楊爵,《楊忠介集》,收入《四庫全書珍本》(臺北市:臺灣商務,1974年)。
(明)歐大任,《歐虞部集十五種》,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市:北京出版社,1997年)。
(明)潘希曾,《竹澗先生文集》,收入《叢書集成》(臺北市:新文豐,1989年)。
(明)瞿式耜,《瞿忠宣公集》,收入《乾坤正氣集》,清道光戊申(二十八年;1848年)涇縣潘氏袁江節署刊同治丙寅(五年;1866年)新建吳坤修皖江印本。
(明)魏良弼,《太常少卿魏水洲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縣柳營鄉:莊嚴文化,1997年)。
(明)羅洪先,《念菴羅先生集》,明嘉靖癸亥撫州刊本。
(明)嚴嵩,《鈐山堂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市:上海古籍,1995年)。
(清)朱彝尊,《靜志居詩話》,收入《中國古典文學理論批評專著選輯》(北京市: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
(清)高一麟,《矩庵詩質》,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市: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魏禧,《魏叔子文集》,收入《景印岫廬現藏罕傳善本叢刊》(臺北市:臺灣商務,1973年),據清初刊本影印。
(四)筆記、野史、傳記類:
(周)韓非,《韓非子》,收入《四部備要》(臺北市:中華書局,1966年),據吳氏影宋乾道本校刊。
(漢)劉向,《說苑》(臺北市:臺灣古籍,1996年)。
(明)王世貞,《弇州史料》,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縣:莊嚴文化,1996年),據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四十二年刻本影印。
(明)王世貞,《弇州續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1986年)。
(明)王世貞,《觚不觚錄》,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明)王世貞,《錦衣志》,收入《中國野史集成》(成都市:巴蜀書社,1993年)。
(明)王同軌,《耳談類增》,明萬曆癸卯(三十一年,1603年)金陵書賈唐晟刊本。
(明)王圻,《王侍御類稿》,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縣:莊嚴文化,1997年)。
(明)王鏊,《震澤長語》,收入《叢書集成新編》(臺北市:新文豐,1985年)。
(明)王鏊,《震澤紀聞》,收入《百部叢書集成》(臺北縣:藝文,1968年)。
(明)朱國禎,《湧幢小品》,收入《叢書集成》(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
(明)江瓘編,《名醫類案》(臺北市:宏業,1971年)。
(明)何喬遠,《名山藏列傳》,收入《明代傳記叢刊》(臺北市:明文書局,1991年)。
(明)余繼登,《典故紀聞》,收入《筆記小說大觀》(臺北市:新興,1983年)。
(明)呂毖,〈成化紀〉,《明朝小史》,收入《玄覽堂叢書初輯》(臺北市:正中,1981年)。
(明)李詡,《戒庵老人漫筆》,收入《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明)李應昇,《頌天臚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市:北京出版社,1997年)。
(明)李贄,《續藏書》(台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台北市:新興書局,1967年)。
(明)郎瑛,《七修類稿》,收入《筆記小說大觀》(台北市:新興,1983年)。
(明)徐階,《昭代經濟言》,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北京市:中華,1985年)。
(明)徐學謨,《世廟識餘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縣:莊嚴文化,1996年)。
(明)袁袠,《世緯》,收入《百部叢書集成》(臺北縣:藝文,1967-1968年)。
(明)張介賓,《景岳全書》,收入《中醫古籍整理叢書》(北京市: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年)。
(明)張萱,《西園聞見錄》,收入《明代傳記叢刊》(臺北市:明文書局,1991年)。
(明)張萱,《疑耀》,收入《百部叢書集成》(臺北縣:藝文,1968年)。
(明)張瀚,《松窗夢語》,收入《元明史料筆記》(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明)淩迪知編,《萬姓統譜》,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1983年)。
(明)陳建,《皇明從信錄》,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市:北京出版社,2000年)。
(明)陳建,《皇明通紀法傳全錄》,卷27,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北京市:北京出版社,2005年)。
(明)陸深,《谿山餘話》,收入《叢書集成簡編》(臺北市:商務),據寶顏堂祕笈本影印。
(明)陳龍正,《幾亭外書》,收入《叢書集成續編》,(臺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
(明)陳繼儒,《見聞錄》,收入《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市:藝文,1965年)。
(明)焦竑編,《國朝獻徵錄》,收入《明代傳記叢刊》(臺北市:明文書局,1991年)。
(明)黃宗羲,〈閹宦上〉,《明夷待訪錄》,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明)黃景昉,《國史唯疑》(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虞摶,《新編醫學正傳》,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縣:莊嚴文化,1995年),據浙江圖書館藏明萬曆六年刻本影印。
(明)過庭訓,《本朝分省人物考》,收入《明代傳記叢刊》(臺北市:明文書局,1991年)。
(明)雷禮,《皇明大政紀》,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縣:莊嚴文化,1996年)。
(明)雷禮,《國朝列卿紀》,收入《明代傳記叢刋》(臺北市:明文,1991年)。
(明)劉宗周,《人譜類記》(臺北市:廣文書局,1971年)。
(明)談遷,《國榷》(北京市:中華書局,1958年)。
(明)鄧元錫,《皇明書列傳》,收入《明代傳記叢刋》(臺北市:明文,1991年)。
(明)鄧世龍,《國朝典故》(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明)鄭曉,《今言》(北京市:中華書局,1997年)。
(明)鄭曉,《鄭端簡公吾學編餘》,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北京市:中華,1985年)。
(明)盧上銘、馮士驊撰,《辟雍紀事》,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縣:莊嚴文化,1996年),據南京圖書館藏明崇禎刻本影印。
(清)毛奇齡,《明武宗外紀》,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6年)。
(清)毛奇齡,《勝朝彤史拾遺記》,收入《叢書集成新編》(臺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
(清)李清,《三垣筆記》,收入《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市:中華書局,1982年)。
(清)汪有典,《前明忠義别傳》,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市: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汪啓淑,《水曹清暇録》(北京市,北京古籍出版社,1998年)。
(清)汪森,《粤西叢載》,收入《叢書集成》(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收入《叢書集成》(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
(清)查繼佐,《罪惟錄》(杭州市: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1986年)。
(清)凌揚藻,《蠡勺編》,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北京市,中華,1985年)。
(清)盛大士,《樸學齋筆記》,民國九年(1920)吳興劉氏嘉業堂刊本。
(清)陳鶴,《明紀》,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市: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焦廷琥,《讀書小記》,收入《叢書集成》(臺北市:新文豐,1989年)。
(清)程嗣章,《明宮詞》,收入《叢書集成》(臺北市:新文豐,1989年)。
(清)趙翼,《廿二史劄記》,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北京市:中華,1985年)。
二、現代專書
丁易,《明代特務政治》(臺北市:天山出版社,1988年)。
卜鍵,《嘉靖皇帝》(臺北市:知書房出版社,2000年)。
王天有、高壽仙,《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臺北市:三民書局,2008年)。
牛建強,《明代中後期社會變遷研究》(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7年)。
王劍,《明代密疏研究》(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史小軍,《復古與新變》(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市:允晨文化,2004年)。
吳宗國,《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吳晗,《歷史的鏡子:吳晗說歷史》(北京市:九州出版社,2008年)。
吳豔紅,《明代充軍研究》(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李洵,《正德皇帝大傳》(北京市:中國社會出版社,2008年)。
那思陸,《明代中央司法審判制度》(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孟森,《明代史》(臺北縣:華世,1975年)。
孟森,《明史講義》(北京市:中華書局,2009年)。
林乾,《嘉靖皇帝大傳》(北京市:中國社會出版社,2008年)。
南炳文、何孝榮,《明代文化研究》(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6年)。
南炳文主編,《佛道秘密宗教與明代社會》(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1年)。
柏陽,《中國人史綱》,下冊(臺北市:星光出版社,1996年)。
胡凡,《嘉靖傳》(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4年)。
胡吉勛,《”大禮議”與明廷人事變局》(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高平、王紅編著,《明朝大事本末》(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7年)。
張仁忠,《正德帝》(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
張治安,《明代監察制度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
張顯清,《禍國宰相嚴嵩》(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張顯清、林金樹主編,《明代政治史》(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張顯清主編,《明代後期社會轉型研究》(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曹國慶、趙樹貴、劉良群,《嚴嵩評傳》(上海市: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9年)。
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戈德曼(Merle Goldman),薛絢譯,《費正清論中國》(臺北市:正中書局,2001年)。
黃仁宇(Ray Huang),《萬曆十五年》(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楊啟樵,《明清皇室與方術》(上海市:上海書店,2004年)。
趙克生,《明朝嘉靖時期國家祭禮改制》,(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滕新才,《且寄道心與明月:明代人物風俗考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蔡明倫,《明代言官群體研究》(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錢穆,《國史大綱》(香港:商務印書館,1989年)。
謝渠源,《明代忠烈奏議論衡》(臺北市:學生書局,1980年)。
謝貴安,《明實錄研究》(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5年)。
薩孟武,《中國社會政治史》(臺北市:三民書局,1980年)。
豐家驊,《楊慎評傳》(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懷效鋒,《嘉靖專制政治與法治》(長沙市: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
三、學位論文
尤淑君,〈名分禮秩與皇權重塑─大禮議與明嘉靖朝文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巨煥武,〈明代宦官禍國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60年。
朱鴻,〈「大禮」議與嘉靖初期的政治〉,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78年。
吳秉芝,〈立皇帝─明代宦官劉瑾〉,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吳紹開,〈明代廠衛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陳超,〈明代「大禮議」前後的內閣體勢變化〉,吉林:東北師範大學明清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四、期刊論文、專輯論文
小約翰‧D.郎洛瓦(John D. Langlois),楊品泉譯,〈明代的法律〉,《劍橋中國明代史》(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頁155-193。
王志躍、歐磊,〈《明史•禮志》編纂考述〉,《平原大學學報》,卷23期6( 2006年12月),頁70-72。
田澍,〈明代政治轉型:正德嘉靖政局的走向〉,《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卷46期6(2009年11月),頁49-54。
田澍,〈大禮議與楊廷和閣權的畸變—明代閣權個案研究之一〉,《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卷37期1(2000年),頁88-94。
朱迪思‧A.伯林(Judith A. Berling),陳永革譯,〈明代文化中的道教〉,《劍橋中國明代史》,頁918-952。
朱畸觚,〈廷杖考〉,《國學叢刊》,收入《中國期刊彙編》(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94年),頁13-18。
牟復禮(Frederick W. Mote) ,楊品泉譯,〈成化和弘治統治時期〉,《劍橋中國明代史》(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頁334-390。
吳晗,〈論皇權〉,《皇權與紳權》(上海:觀察社,1949年),頁030-031。
吳振漢,〈嘉靖朝錦衣衛首長之職權與活動─以陸炳(1510-1560)為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期42(2010年4月),頁45-82。
李洵,〈大禮議與明代政治〉,《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期5(1986年11月),頁48-62。
侯馥中,〈從張經之死看嘉靖政局〉,《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卷26期4(2008年8月),頁473-477。
胡以富,〈廷杖制度對明朝士人風氣的影響〉,《商業文化》(學術版),期1(2008年),頁306-307。
徐道鄰,〈明太祖與中國專制政權〉,《清華學報》,卷8期1、2合刊(1970年8月),頁350-370。
馬騰,〈淺議明朝廷杖〉,《學術論壇》,期7(2006年),頁23。
張治安,〈明代宦官權勢之發展及其與內閣之關係〉,收入《張金鑑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82年),頁219-251。
張顯清,〈明嘉靖”大禮議”的起因、性質和後果〉,《史學集刊》,期4(1988年11月),頁7-15。
程志強,〈明世宗崇道研究〉,《南京曉莊學院學報》,卷18期l(2002年3月),頁71-75。
賀凱(Charles O. Hucker),楊品泉譯,〈明代政府〉,《劍橋中國明代史》(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頁9-92。
黃仁宇(Ray Huang),謝亮生譯,〈隆慶和萬曆時期〉,《劍橋中國明代史》(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頁495-569。
廖元琨,〈錦衣廷杖與明代官僚心態〉,《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卷10期1(2009年2月),頁59-60。
蓋杰民(James Geiss),思煒、張言譯,〈嘉靖時期〉,《劍橋中國明代史》(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頁427-494。
趙克生,〈明代郊禮改制述論〉,《史學集刊》,期2(2004年4月),頁12-17。
趙金鳳,〈明太祖的法外用刑〉,《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期5(2000年),頁132-134。
趙駿,〈論"大禮議"實乃權力之爭〉,《安徽文學》,期12(2008年),頁238。
蔡明倫,〈明代言官勇諫原因考析〉,《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期2(2005年),頁45-49。
蔡明倫,〈明代言官與嚴嵩〉,《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卷35期5(2007年9月),頁90-95。
賴玉芹,〈論博學鴻儒《明史》之獨特價值〉,《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卷33期4( 2006年7月),頁482-485。
謝昭儀,〈明代廷杖制初探〉,《史匯》,期6(2002年),頁51-58。
魏佐國,〈嚴嵩當權原因探析〉,《江西行政學院學報》,卷6期2(2004年4月),頁68-70。
羅梅因‧泰勒(Romeyn Taylor),陳永革譯,〈明代的官方宗教〉,《劍橋中國明代史》(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頁812-862。
譚鈺怡,〈中國古代言諫制度失效的原因分析〉,《中共伊犁州委黨校學報》,期1(2009年),頁72-74。
蘇同炳,〈明代廷杖制度溯源〉,《明清史事叢談》(臺北市:台灣學生書局,1972年),頁1-15。
欒保群,〈廷杖三題─孟森《明清史講義》讀後〉,《書屋》,期4(2005年),頁30-35。
指導教授 吳振漢(Zhen-Han Wu) 審核日期 2010-6-2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