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61305014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9 、訪客IP:3.147.79.224
姓名 邱學良(Liang-hsueh Chi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中共十三大及其影響之研究
(Research on the Thirteenth Party Congress and Its Influences)
相關論文
★ 陸軍第一士官學校教育之研究—以常備士官班為例(1965-1985年)★ 李國鼎與台灣產業經濟
★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研究★ 中共經濟特區之研究(1980-1992)
★ 中共十一大及其後續發展之研究★ 毛澤東人口政策之研究
★ 毛澤東時期陳雲角色之研究★ 華國鋒之研究
★ 抗戰前期廖承志與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之研究(1938-1941)★ 張聞天與中共早期黨內鬥爭之研究(1925-1945)
★ 中共建國初期治理西藏之研究(1949-1959)★ 王稼祥與中共早期黨內鬥爭(1931-1945)
★ 中共治理新疆與生產建設兵團前期發展之研究(1949-1966)★ 「文革」時期樣板戲之研究
★ 「農業學大寨」運動之研究(1964-1980)★ 中共建國初期的「東北王」-高崗的崛起與沒落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中共自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由於見解不同,改革步調不一致,逐漸形成
保守派與改革派兩大陣營。改革派希望多效法西方,試圖改變發展落後的中國;
保守派認為應當依照中國國情制定合宜的政策,強調意識型態,主張中共領導下
治國。雙方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常有不同意見,當然其中也利用來當作
中共高層權力鬥爭的工具,使得問題變得更加複雜。
對改革開放以來發生的一些問題,如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爭論;政治經濟
體制改革停滯不前的責任;黨紀不彰、貪污腐化、官倒橫行,社會充斥不滿聲浪。
在各項議題上保守派對改革派針鋒相對,總書記胡耀邦也在1986 年底的學潮中
被鬥爭下台。繼任的趙紫陽在鄧小平支持下持續執行改革開放政策,在十三大時
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的說法,合理化改革的基礎。不過在反資產階級自由化
和十三大的人事角力問題上和保守派你來我往,關係逐漸惡化。1988 年時推動
物價改革失敗,造成經濟危機,趙紫陽因此失去經濟領域的決策權,連政治地位
也岌岌可危,保守派並曾要求鄧小平撤換總書記。1989 年的天安門事件,以趙
紫陽為首的改革派支持學生的立場,不僅保守派加以攻擊,連鄧小平也不認同,
趙紫陽遭到軟禁,中共高層動用軍隊鎮壓,改革勢力遭受重挫。
摘要(英)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of “Open-Door and Reform” in Mainland
China, the disagreements on the paces and the viewpoints started to exist in different
political groups and for that reason two main groups, conservative and reformers,
were shaped then. The Reformists wished to learn more from the West, and hoped it
would have a good influence on China, which seemed to fall behind, while the
conservatives insisted China leaders should make proper polices that emphasized on
“ideology.” What’s more, they also insiste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CCP)
should have sovereignty over China. However, two groups held opposite attitudes
toward the issues such as politics, economic and social- related affairs. What’s worse,
some of them was employed as tools for power struggle, which made the previous
issues more complicated.
Unfortunately, after the policy of “Open-Door and Reform” were implemented,
quite a few problems occurred afterwards, such as the arguments on Anti-bourgeois
liberalization, responsibility of stagnancy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 loose party
discipline, corruption, and so on. There was widespread discontent everywhere.
Hence, Genaral Secretary Hu Yao-pang fell out of power due to the student’s strike at
the end of 1986. With the support of Deng Hsiao-ping, his successor, Chao Tzu-yang,
continued implementing the policy of “Open-Door and Reform”. He presented the
theory of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in the Thirteenth Party Congress to
rationalize the basis of the policies of reform. However, the reformers worsened the
relationship due to the arguments on Anti-bourgeois liberalization and personnel
arrangement in the Thirteenth Party Congress. The failure of the price reform in
1988 resulted in the economic crisis; as a result, Chao Tzu-yang lost his
iv
decision-making in the economic field, and that even threatened his political status.
For that reason, the conservatives ever requested Deng Hsiao-ping to replace General
Secretary, Chao Tzu-yang. In the Tien-an-men Square Incident of 1989, the
reformers headed by Chao Tzu-yang were on the side of the students. Not only the
conservatives but also Deng Hsiao-ping got irritated at his support for students.
Accordingly, Chao Tzu-yang was arrested in prison afterwards. In the end, the top
leaders of the CCP assigned the military force to suppress the student strike; there was
no doubt that the reformers force suffered a setback.
關鍵字(中) ★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
★ 反資產階級自由化
★ 中共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
關鍵字(英) ★ Anti-bourgeois liberalization
★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 the Thirteenth Party Congress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ii
謝辭……………………………………………………………….…….….…..…..….….……. .….…i
目錄……………………………………………………………………………....……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二章 十三大以前的政經情勢………………………………………………..…..15
第一節 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鬥爭…………………… ………………….…..15
第二節 政經改革的困擾……………………………………………….….…..35
第三章 十三大會議的始末……………………………………………………..…..53
第一節 十三大會議的籌備…………………………………………….……...53
第二節 十三大會議的經過…………………………………………………....69
第四章 十三大後的政經情勢…………………………………………………..…..89
第一節 1988 年後的改革事業………………………………………………...89
第二節 天安門事件…………………………………………..……..………..111
第五章 結論………………………………………………………………………..135
徵引書目……………………………………………………………………………145
參考文獻 徵引書目
一、中文書目
(一)史料彙編:
人民出版社編,《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彙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
中共中央文獻室編,《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二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5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歷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全會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12月)。
中共問題資料雜誌社編,《天安門民主運動資料彙編》(台北:中共問題資料雜誌社,1989年12月)。
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年鑑(1987年)》(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87年12月)。
(二)專書
《中國共產黨編年史》編委會,《中國共產黨編年史1978-1989》,冊8(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David Aikman著;譚志強譯,《未完成的民主運動-Time雜誌詮釋的六四事件》(台北:時報文化,1990年1月)。
丁望,《六四前後-對八九民運前後的政治分析》,上、下(台北:遠景出版社,1995年9月)。
中共中央文獻室編,《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下(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7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讀》,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2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陳雲年譜(1905-1995)》,下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6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陳雲傳》,下(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6月),頁1792。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歷史大事記》(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7月)。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著,《中國改革開放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
中共硏究雜誌社編,《火與血的真相-中國大陸民主運動紀實1989》(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89年10月)。
中國時報報系記者群,《北京學運五十日》(台北:時報出版社,1989年12月)。
方良柱等編,《悲壯的民運》(香港:明報出版社,1989年 6月)。
包遵信,《六四的內情-未完成的涅盤》(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97年4月)。
田紀雲,《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紀念改革開放三十週年》(北京:新華出版社, 2009年1月)。
白樺等著,《苦戀-中國大陸劇本選》(台北:幼獅文化)(1982年7月)。
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祕書處編,《中共「十三大」之剖析》(台北: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1987年12月)。
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編,《十年來中共改革、開放之評析》(北市: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1989年3月)。
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編,《十年來中共改革、開放之評析》(台北: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1989年3月)。
共黨研究問題叢書編輯委員會編,《中共十三大及七屆人大綜合研究》(台北:法務部調查局,1988年5月)。
吳仁華,《天安門血腥清場內幕》(香港:真相出版社,2007年5月)。
吳安家,《中共政治發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中心,1994年6月)。
吳安家,《中共意識型態的變遷與持續(1949~2003)》(新店:國史館,2004年1月)。
吳國光,《趙紫陽與政治改革》(台北:遠景出版社,1998年8月)。
李先念,《李先念文選(1935-1988)》(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1月)。
李瑞騰主編,《哭喊自由-天安門運動原始文件實錄》(台北:文訊雜誌社,1989年7月)。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2月)。
阮銘,《鄧小平帝國》(台北:時報文化,1992年8月)。
季季主編,《鮮血流在開花的季節-六四歷史的起訴書(1989)》(台北:時報文化,1989年11月)。
爭鳴編輯部,《英雄史頁:北京民運悲壯的五十天彩圖集》(香港: 百家出版社, 1989年6月)。
金耀基等著,《神州悲劇的沈思》(台北:正中書局,1989年9月)
姜華宣、張蔚萍、蕭牲主編,《中國共產黨會議概要》(瀋陽:瀋陽出版社,1991年4月)。
封從德,《六四日記-廣場上的共和國》(台北:自由文化,2009年5月)。
唐勃,《中共與知識份子》(台北:幼獅文化,1988年7月)。
旁旁、金鐘等著,《淌血的北京城-從胡耀邦之死到天安門悲劇》(台北:風雲時代,1989年7月)。
柴玲等著,《探索與省思-一九八九年中國大陸青年民主運動》(台北:幼獅文化,1989年11月)。
烏傑主編,《回眸世紀潮─中國共產黨”一大”到”十五大”珍典紀實》(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1998年3月)。
高皋,《後文革史-中國自由化潮流》,中、下(台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2月)。
高輝,《社會主義再認識-中共「初階論」之再研究》(台北:永業出版社,1991年9月)。
國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編,《驚心動魄的56天:1989年4月15日至6月9日每日紀實-香港注釋本》(香港:天安門民主大學海外復校計劃香港籌備處,1990年6月)。
國家統計局編,《奮進的四十年》(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89年7月)。
張良,《中國「六四」真相》,上、下(香港:明鏡出版社,2001年4月)。
張靜如主編,《中國共產黨思想史》(青島:青島出版社,1991年6月)。
盛繼紅編,《中國共產黨黨章匯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1991年1月)。
許家屯,《許家屯香港回憶錄》,下(台北:聯合報,1993年10月)。
郭進,《西山日落-人民解放軍「六四」屠城用兵內幕》(台北:大國文化,1992年6月)。
陳一諮,《中國:十年改革與八九民運》(台北:聯經出版社,1990年6月)。
陳一諮、嚴家其主編,《趙紫陽與中國改革-紀念趙紫陽》(香港:明鏡出版社,2005年1月)。 
陳小雅,《八九民運史-天安門之變》(台北:風雲時代,1996年6月)。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下(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8月)。
陳雪薇主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大事件和決策調查》(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3年3月)。
陳雲,《陳雲文選(1956-1985)》,冊3(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
陳麗華、周維強、王久高著,《中共歷次代表大會焦點寫真》(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陸鏗,《陸鏗回憶錄與懺悔錄》(台北:時報文化,1997年7月)。
湯應武,《1978年以來中國改革的歷程》(北京:經濟日報,1998年1月)。
費正清編,謝亮生譯,《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國革命內部的革命1966~1982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7月)。
新華月報社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楊中美,《江澤民傳》(台北:時報文化,1996年1月)。
楊中美,《胡耀邦》(台北:日知堂文化,1992年10月)。
楊碧川,《鄧小平傳》(台北:一橋出版社,1995年12月)。
楊繼繩,《中國改革開放年代的政治鬥爭》(香港:Excellent Culture Press,2004年11月)。
萬里,《萬里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
趙先運,《中國的社會主義是什麼》(台北:亞洲與世界社,1988年7月)。
趙倩主編,《「十三大」後的中共─人事重組與政策方向》(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硏究中心,1989年3月)。
趙紫陽,《國家的囚徒-趙紫陽的祕密錄音》(台北:時報文化,2009年6月)。
齊墨,《新權威主義-對中國大陸未來命運的論爭》(台北:唐山出版社,1991年10月)。
劉魯風、何流、唐玉芳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要事錄》(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
鄭竹園,《大陸政經巨變與中國前途》(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2年6月)。
鄧力群,《鄧力群文集》,卷2(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8年12月)。
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香港:三聯書店,1987年4月〉。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卷2(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5月)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卷3(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
曙光圖書公司編,《方勵之、劉賓雁、王若望言論摘要》(香港:曙光圖書公司,1988年2月)。
總政文化部徵文辦公室編,《戒嚴一日》,上、下(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89年11月)。
聯合報編輯部,《天安門1989》(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8月)。
薄一波,《薄一波文選(1937-1992)》(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
薛暮橋,《薛暮橋回憶錄》(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謝選學主鍽,《中國共產黨歷史紀實(第九部1976-1992)》,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
韓文甫,《鄧小平傳(治國篇)》(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3年9月)。
蘇紹智,《中國大陸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2001年12月)。
蘇紹智、陳一諮、高文謙主編,《人民心中的胡耀邦》(香港:明鏡出版社,2006年1月)。
(三)期刋
于光華,〈新權威主義的社會基礎及幻想〉,《爭鳴》,期138(1989年4月),頁42-45。
方文亮,〈鄧趙聯手反「左」大揭密〉,《鏡報》,期120(1987年7月),頁34-38。
方雪純,〈中共「十三大」人事部署分析〉,《中國大陸研究》,卷30期5(1987年11月),頁12-28。
王曉堂,〈中共「十三大」會議情況分析〉,《中共研究》,卷21期11(1987年11月),頁20-28。
玄默,〈中共政經改革矛盾助長「左」派得勢研究〉,《中共研究》,卷21期7(1987年7月),頁20-27。
玄默,〈中共政經改革的首次大挫折—胡耀邦垮台、大學生民運、自由化思潮〉,《中共研究》,卷21期2(1987年2月),頁78-85。
玄默,〈李鵬「政府工作報告」所透示的訊息和問題〉,《中共研究》,卷23期4(1989年4月),頁27-34。
玄默,〈鄧陳路線鬥爭與鄧派開放政策的弱點和阻力〉,《中共研究》,卷19期12(1985年12月),頁17-24。
田紀雲,〈對外開放是怎樣搞起來的-為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而作〉,《炎黃春秋》,期2(2008年2月),頁1-4。
何芳申,〈北戴河權爭內幕〉,《九十年代》,期213(1987年10月),頁23-24。
余望年,〈京華歲暮三話題〉,《九十年代》,期217(1988年2月),頁61-63。
吳安家,〈論「政治體制改革」對中共政治的可能影響〉,《中國大陸研究》,卷30期5(1987年11月),頁37-44。
吳葭,〈當前大陸學潮事件之分析〉,《中共研究》,卷21期1(1987年1月),頁146-150。
李怡、方蘇,〈參與設計者的獻議-高談政治改革〉,《九十年代》,期227(1988年12月),頁58-64。
李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理論是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豐富與發展〉,《求實》,期5(2004年5月),頁65。
李銳,〈耀邦去世前的談話〉,《當代中國研究》,期75(2001年7月)。頁23-45。
邢國強,〈中共第七屆「人大」第一次會議的綜合分析〉,《中國大陸研究》,卷30期10(1988年4月),頁7-13。
明華,〈漲價聲中江南行〉,《九十年代》,期223(1988年8月),頁56-58。
林理建,〈當前中共經濟改革的可能取向〉,《中國大陸研究》,卷29期9(1987年3月),頁32-38。
林衛,〈十二屆六中全會的妥協〉,《九十年代》,期202(1986年11月),頁22-25。
林衛,〈中共改革派的最新立足點-評「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論調〉,《九十年代》,期214(1987年11月),頁22-23。
林衛,〈經濟前景荊棘滿途〉,《九十年代》,期228(1989年1月),頁30-32。
林衛,〈黨內分歧和經改困境〉,《九十年代》,期225(1988年10月),頁28-30。
牧夫,〈以「庚申改革」為鑑〉,《爭鳴》,期106(1986年8月),頁17。
邱宏輝,〈中共物價問題及其改革〉,《中共研究》,卷19期3(1985年3月),頁42-54。
邱宏輝,〈中共的通貨膨脹和物價改革〉,《中共研究》,卷22期9(1988年9月),頁60-69。
邱宏輝,〈中共城市經濟體制改革面臨的問題〉,《中共研究》,卷20期4(1986年4月),頁44-54。
俞雨霖,〈意識型態與中共政治〉,《中國大陸研究》,28卷12期(1986年6月),頁18-27。
施華,〈海南島汽車事件始末〉,《九十年代》,期185(1985年6月),頁52-54。
柳江,〈農業教育與統戰,鄧公提出三抓緊〉,《鏡報》,期139(1989年2月),頁27-31。
孫石先,〈鄧小平鎮壓學運的前因後果〉,《鏡報》,期144(1989年7月),頁42-48。
拳鼓,〈中共「十三大」領導換屆之難題與鬥爭〉,《中共研究》,卷21期11(1987年11月),頁25-31。
拳鼓,〈中共政改的歷程及其難題〉,《中共研究》,卷23期1(1989年1月),頁105-113。
拳鼓,〈中共積極籌開「十三大」之分析〉,《中共研究》,卷21期8(1987年8月),頁36-46。
拳鼓,〈剖析中共「北戴河會議」〉,《中共研究》,卷22期9( 1988年9月),頁25-31。
拳鼓,〈對中共修改「黨章」部份條文之分析〉,《中共研究》,卷21期12(1987年12月),頁44-51。
珞璘,〈大陸學潮事件的發展與影響〉,《中共研究》,卷21期2(1987年2月),頁125-132。
高新,〈民心最公正,歷史最客觀〉,《鏡報》,期155(1990年8月),頁34-39。
梁麗儀,〈陳雲和鄧小平的十點分歧〉,《九十年代》,期190(1985年11月),頁32。
莊明,〈鄧公為人大政協定下基調〉,《鏡報》,期140(1989年3月),頁22-25。
許行,〈一個求穩的五年計劃-中共「七五」計劃建議的剖析〉,《爭鳴》,期97(1985年11月),頁20-23。
陳一諮等,〈八九民運為我們留下了甚麼──普林斯頓紀念『六四』二周年座談會紀要〉,《九十年代》,期257(1991年6月),頁46-53。
陳克誠,〈美國記者報導的中國大陸近貌〉,《中華雜誌》,期251(1984年6月),頁13-15。
陳定中,〈中共的「經濟體制改革」問題〉,《中共研究》,卷19期3(1985年3月),頁43-49。
陳德昇,〈中共今年經濟改革動向〉,《中國大陸研究》,卷30期7(1988年1月),頁6。
陸京士,〈北京訪查實錄〉,《九十年代》,期210(1987年7月),頁27-31。
陸京士,〈排座次兩派大鬥法〉,《九十年代》,期212(1987年9月),頁15-18
陸京生,〈鄧小平扭轉「左」風〉,《九十年代》,期230(1989年3月),頁53-55。
傅力青,〈北戴河會議將重申緊縮方針〉,《鏡報》,期233(1988年8月),頁19-23。
傅力青,〈趙紫陽為經濟過熱承擔責任〉,《鏡報》,期135(1988年10月),頁20-23。
華羊,〈談中共的封建「禪讓」政治-中共「十三大」的分析〉,《中共研究》,卷21期12(1987年12月),頁26-43。
集文,〈中央紅頭文件一覽〉,《九十年代》,期209(1987年6月),頁33-35。
黃冰,〈鄧小平何事到深圳〉,《七十年代》,期171(1984年3月),頁16-18。
黃季寬,〈透視中共「作協」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中共研究》,期210(1985年2月),頁41-45。
楊奎松,〈淺談中共歷史檔案的利用與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期27(1999年3月),頁137-155。
葉伯棠,〈中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批判〉,《中國大陸研究》,卷30期5(1987年5月),頁6-11。
齊辛,〈中國:政經社的矛盾交錯〉,《九十年代》,期192(1986年1月),頁28-32。
齊辛,〈從進口狂潮到緊急剎車〉,《九十年代》,期185(1985年6月),頁47-52。
齊辛,〈從經濟波動到政治波動〉,《九十年代》,期225(1988年10月),頁14-15。
齊辛,〈深圳問題烽煙四起〉,《九十年代》,期187(1985年8月),頁52-58。
齊辛,〈揭開北戴河會議的面紗〉,《九十年代》,期224(1988年9月),頁16-19。
齊辛,〈價格改革煞車的幕後運作〉,《九十年代》,期226(1988年11月),頁21-23。
齊辛,〈鹽都賣到咁多錢!〉,《九十年代》,期223(1988年8月),頁52-55。
蔡省三,〈大陸的危險信號〉,《爭鳴》,期133(1988年11月),頁38-39。
曉羽,〈元老們為何選出江澤民〉,《鏡報》,期144(1989年7月),頁25。
穆望,〈中南海高層鬥爭真相〉,《鏡報》,期143(1989年6月),頁18-24。。
龍飛,〈十年來中共政治體制改革的變與不變〉,《中共研究》,卷22期11(1988年11月),頁22-34。
龍飛,〈從中共黨政結構看其「政治體制改革」〉,《中共研究》,卷20期10(1986年10月),頁29-39。
龍飛,〈對中共幹部腐化問題之評析-從「八千人大會」揚言剎歪風談起〉,《中共研究》,卷20期3(1986年3月),頁26-36。
薛偉,〈鄧小平談學潮並論胡耀邦〉,《鏡報》,期142(1989年5月),頁22-26。
羅冰,〈中共十三大幕後〉,《爭鳴》,期121(1987年11月),頁6-9。
羅冰,〈中共文件暴露危機〉,《爭鳴》,期122(1987年12月),頁7-8。
羅冰,〈中共將打出三張王牌〉,《爭鳴》,期132(1988年10月),頁6-9
羅冰,〈中南海裏的一場惡鬥〉,《爭鳴》,期76(1984年2月),頁6-8。
羅冰,〈北京收風起〉,《爭鳴》,期133(1988年11月),頁8-10。
羅冰,〈北戴河的序幕戰〉,《爭鳴》,期118(1987年8月),頁6-11。
羅冰,〈北戴河會議內情〉,《爭鳴》,期107(1986年9月),頁6-10。
羅冰,〈向胡耀邦算總帳的8號密件〉,《爭鳴》,期115(1987年5月),頁10-11。
羅冰,〈改革派首次受挫記〉,《爭鳴》,期109(1986年11月),頁6-10。
羅冰,〈李先念促換總書記〉,《爭鳴》,期138(1988年2月),頁6-7。
羅冰,〈倒胡激化大危機〉,《爭鳴》,期113(1987年3月),頁6-8。
羅冰,〈倒趙三攻勢〉,《爭鳴》,期137(1989年3月),頁6-8。
羅冰,〈夏都會議神祕內情〉,《爭鳴》,期119(1987年9月),頁6-11。
羅冰,〈陳雲抓住胡趙痛腳〉,《爭鳴》,期99(1986年1月),頁7-8。
羅冰,〈趙紫陽夏都受挫〉,《爭鳴》,期131(1988年9月),頁6-9。  
羅冰,〈鄧力群辭職之謎〉,《爭鳴》,期79(1984年5月),頁6-9。
嚴平,〈懷念胡耀邦─關於「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場爭論〉,《二十一世紀》,期92(2005年12月),頁123-129。
顧益民等,〈大陸留美學生公開信〉,《九十年代》,期206(1987年3月),頁93-95。
(四)論文
國安民,〈八十年代中共改革派之興起與變遷〉,桃園: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盧伯華,〈趙紫陽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李冬華,〈中共「胡趙體制」之研究〉,桃園: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于惠清,〈中共政治體制改革及其影響1978-1992〉,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姜孟伶,〈鄧小平時期中共政治繼承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方泰霖,〈中共「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之剖析(1986年-1987年)〉,桃園: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毛惠民,〈中共「經濟體制改革」對政治的影響(1978-1986)〉,桃園: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金源坤,〈中共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毛惠民,〈中共「經濟體制改革」對政治的影響(1978-1986)〉,桃園: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五)報紙:
《大公報》1984年4月至1987年12月
《人民日報》1978年11月至1989年5月
《新華月報》1983年11月至1984年12月
《文匯報》1986年11月至1988年3月
《光明日報》1984年12月至1987年3月
(六) 網路資源
http://www.hybsl.cn/zazhi-/(2010年4月20日)
二、西文書目
MacFarquhar, Roderick, The Politics of China:the Eras of Mao and Deng(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1997)。
指導教授 齊茂吉 審核日期 2010-6-2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