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57204005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1 、訪客IP:3.149.213.209
姓名 林艾蓉(Ai-jung Li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法律與政府研究所
論文名稱 我國女性東南亞與大陸配偶之勞動力運用影響研究
(The Effects of Labor Utilization of the Female Spouses from Southeast Asia and Mainland China in Taiwan)
相關論文
★ 變更子女姓氏與子女利益之研究─以台灣地方法院裁定為探討★ 我國法學教育之現況與改進之道–以法律系師 生之觀點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使用內政部「九十二年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狀況調查」資料,依據改良的勞動力運用架構(labor utilization framework),重新定義適當運用與不適當運用,比較女性東南亞與大陸配偶的勞動力運用狀況。本研究發現(一)女性東南亞與大陸配偶比台灣有偶婦女勞動力運用程度差,而大陸配偶又比東南亞配偶的勞動力運用差。(二)有利於東南亞與大陸配偶勞動力運用之因素:在台身分、教育程度、子女6-11歲、結婚年數、結婚同居。(三)不利於東南亞與大陸配偶勞動力運用之因素:小家庭、子女0-2歲、配偶健康、親友介紹、初次婚姻。(四)兩者影響因素之比較:大家庭是有利於東南亞配偶勞動力運用之因素,但對大陸配偶是不利的因素;子女數不利於東南亞配偶勞動力運用之因素,但對大陸配偶是有利的因素。
從巨觀層面呈現新移民在台灣社會的就業問題,探討在低度運用背後之可能歧視問題,並提出相關之政策建議:(一)加強對雇主宣導東南亞與大陸配偶就業法令,以消除雇主的疑慮。(二)加強勞動條件檢查以杜絕對外籍配偶之薪資歧視。(三)提供外籍配偶學齡前子女托育服務以增加其外出就業的可能性。(四)加強對新移民家庭性別平等教育以提升新移民自我價值與獨立人格。(五)加強對離婚、分居、配偶死亡之外籍配偶就業輔導,以促進其就業。
摘要(英) This research used the data of “2003 Foreign and Mainland China Spouses Life Situations Survey” from Ministry of Interior, based on the revised Labor Utilization Framework, recalculated the appropriate and inappropriate utilization of labor force of Southeast Asian and Mainland China female spouses, and compar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This research found out (1) Taiwanese female labor force were better than Southeast Asian and Mainland China female spouses, and Mainland China female spouses labor force were worse than Southeast Asian female spouses. (2) The identity in Taiwan, education, having 6-11years old children, matrimonial age, and common-law marriage are helpful for Southeast Asian and Mainland China female spouses labor force. (3) Nuclear family, having 0-2 years old children, healthy husband, introduction from relatives and friends, and the first marriage are helpless to Southeast Asian and Mainland China female spouses labor force. (4) The differences of effects between them are extended family and numbers of children. The former is helpful for Southeast Asian spouses labor force, but helpless to Mainland China female spouses. The later is helpless to Southeast Asian spouses labor force, but helpful for Mainland China female spouses.
From macro-level analyses, I presented the employment problems of these new immigrants in Taiwan, and discussed the possible discriminations behind their low-level labor utilization. There are six ways to improve the policies to these new immigrants: (1) To enhance the guidance to employers about the employment policies of Southeast Asian and Mainland China spouses. (2) To enhance the labor inspection to eliminate discrimination of wages. (3) To provide the child care service for preschool children to promote foreign spouses to work. (4) To enhance new immigrants family the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to promote foreign spouses self-esteem and personality of independence. (5) To enhance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and assistance toward divorce, separate, widow foreign spouses.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誌謝……………………………………………………………………iii
目錄……………………………………………………………………iv
圖目錄…………………………………………………………………v
表目錄…………………………………………………………………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女性外籍配偶就業之研究 ...................7
第二節 勞動力運用相關的理論與研究 ...................10
第三節 台灣有偶婦女之勞動力研究 ...................13
第四節 個人因素對女性外籍配偶勞動力運用之影響 .17
第五節 家庭因素對女性外籍配偶勞動力運用之影響 .20
第六節 婚姻因素對女性外籍配偶勞動力運用之影響 .24
第七節 配偶條件對女性外籍配偶勞動力運用之影響 .25
第八節 小結 .....................................2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2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7
第二節 研究假設 .....................................27
第三節 資料來源及樣本 ............................28
第四節 主要變項之測量 ............................30
第五節 研究程序 .....................................32
第六節 分析方法 .....................................33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研究發現 ............................35
第一節 東南亞配偶 ............................35
第二節 大陸配偶 .....................................77
第三節 比較 .....................................11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9
第一節 結論 .....................................129
第二節 建議 .....................................132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34
參考文獻 ..............................................136
附 錄 ..............................................144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尤思貽(2004),「台灣地區女性越南籍配偶就業問題之研究分析」,中國文化大學勞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永慈(2005),「外籍與大陸配偶家庭之貧窮分析」,臺灣社會工作學刊,第4期,頁1-32。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臺灣社會研究,第41期,頁99-127。
王宏仁、張書銘(2003),「商品化的台越跨國婚姻市場」,台灣社會學,第6期,頁177-221。
王燦槐(1998),「子女年齡與數目對婦女勞動力運用程度的影響」,社會文化學報,第6期,頁1-41。
王麗容(1997a),「台灣婦女就業影響因素分析」,理論與政策,第11卷第3期,頁86-98。
王麗容(1997b),「婦女就業的障礙」,勞工行政,第112期,頁41-54。
王麗容(1999),「婦女二度就業之檢視與政策建議」,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3卷第2期,頁181-226。
伊慶春(1989),「婦女就業對家庭的影響及未來的可能發展」,社會建設,第69期,頁11-19。
伊慶春、簡文吟(2001),「已婚婦女的持續就業:家庭制度與勞動市場的妥協」,臺灣社會學,第1期,頁149-182。
吳明隆、涂金堂(2008),《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市:五南。
吳美連、賈文靜、呂純純(1997),「育有學齡期兒童已婚婦女之勞動再參與研究」,中原學報,第25卷第2期,頁1-9。
呂玉瑕(1984),「婦女就業與家庭角色、權力結構之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6期,頁111-143。
吳錦棋、曾秀雲、嚴愛群(2008),「『沒他們行嗎?』:從東南亞跨國婚配困境談婚姻當事者與媒合業者的權力—依賴關係」,國境警察學報,第10期,頁133-178。
宋鎮照(1997),《社會學》,台北市:五南。
李建忠(2006),「雲林縣新移民女性就業困境分析」,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雅惠(1999),「單親婦女離婚歷程之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沈怡慧(2005),「外籍及大陸配偶職業訓練成效與生活適應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沈榮欣(2005),「臺灣新移民與非正式就業:女性大陸配偶在臺的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新富(2006),《家庭教育學—社會學取向》,台北市:五南。
林伊莎(2006),「勞動市場中的性別差異公民權:以在台灣的越南新移民女性為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姵含(2004),「四位中年職業婦女的生命故事─以利文森的成人發展理論為軸」,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琡雯(2003),《性別與移動 : 日本與臺灣的亞洲新娘》,台北市:時英。
姜美如(2007),「新移民女性工作與家庭選擇之探討」,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並佑(2006),「高雄縣跨國婚姻移民女性就業需求」,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淑芬(2006),「大陸配偶在台工作與生活適應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淑容(2007),「彰化縣越南裔新住民就業歷程之初探」,國立中正大學勞工所碩士論文。
胡愈寧、張菁芬(2003),「促進婦女就業之研究」,育達研究叢刊,第5、6期合刊,頁15-26。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市:台灣社會硏究雜誌社。
馬慧君、張世雄(2007),「婦女勞動參與對工作—家庭平衡政策的意涵」,樹德科技大學學報,第9卷第1期,頁99-110。
高月霞、陳仕偉(1994),「台灣婦女勞動參與行為之因果關係分析」,婦女與兩性學刊,第5期,頁1-45。
高長(1991),「臺灣地區性別工資差異問題之研究:生命周期人力資本理論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62期,頁71-108。
張介貞(1986),「已婚婦女綜合壓力量表之編製及就業與否、家庭型態、生命週期與壓力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淨善(2005),「外籍及大陸籍配偶就業歷程:以台中市、彰化縣照顧服務產業之居家服務員為例」,玄奘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聖英(2005),「婦女婚育對其勞動參與行為之影響」,臺灣經濟金融月刊,第41卷第7期,頁102-121。
張翰璧(2007),《東南亞女性移民與台灣客家社會》,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張藝薰(2007),「以社會融合觀點初探我國新移民女性就業經驗與服務資源使用」,中國文化大學勞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雅惠(2002),「性別、依賴、就業力—臺灣婦女的經濟弱勢與保障」,臺大社會工作學刊,第6期,頁123-173。
許繼峰、饒鳳翔(2007),「嘉義地區榮民大陸配偶就業歧視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第119期,頁402-427。
陳美惠(2001),「彰化縣東南亞外籍新娘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芳(2004),「高雄市榮民兩岸婚姻問題之研究—以左營區『祥和山莊』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懷峰(2006),「我國外籍與大陸配偶就業障礙之研究—以苗栗縣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勞工所碩士論文。
彭雪莉(2007),「越南新移民女性的跨國遷移與勞動參與」,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彭懷真(2000),《婚姻與家庭》,台北市:東大。
黃江南(2007),「兩岸通婚廿年 大陸配偶愈來愈沒人權」,全球化與移工/民人權國際研討會,頁101-104。
黃瀞瑩(2006),「東南亞與大陸外籍配偶參與我國勞動市場之實證研究」,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尉鑫(2007),「新移民女性在台生活適應與政府生活輔導政策之研究」,研習論壇月刊,第76期,頁32-40。
董旭英、黃儀娟譯(2000),《次級資料硏究法》,David W. Stewart and Michael A. Kamins著,台北:弘智文化。
董育伶(2006),「跨國婚姻中婦女勞動參與之分析」,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士弘(2006),「台灣地區新移民就業障礙之研究:以雲林縣外配家庭服務中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所碩士論文。
劉正、陳建州(2004),「教育程度、家庭需求與就業歷程:職業婦女的困境與抉擇」,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第4卷第1期,頁39-75。
蔡文輝(2007),《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台北市:五南。
鄭文惠(2005),「影響女性外籍配偶就業決定之因素探討—以高雄縣越南籍外籍配偶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鄧蔭萍(2007),「探討東南亞新移民女性子女教養經驗與困境」,家庭教育雙月刊,第6期,頁7-23。
蕭芸婷(2006),「新移民女性就業經驗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駱明慶(2003),「丈夫失業對妻子勞動供給的影響」,國科會研究報告,計畫編號:NSC 91-2415-H-002-019。
薛承泰(2000),「臺灣地區已婚婦女再就業時機的初步分析」,人口學刊,第21期,頁77-99。
謝雨生(1990),「台灣勞動力人口組成變遷對勞力未適當運用的影響」,人口學刊,第13期,頁59-82。
謝雨生(1991),「勞動力人口結構變遷對人力運用的影響」,人口學刊,第14期,頁1-28。
謝彧玥(2005),「新移民女性就業問題之研究—以金門地區為例」,銘傳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簡文吟(2004),「台灣已婚婦女勞動再參與行為的變遷」,人口學刊,第28期,頁1-47。
簡文吟、薛承泰(1996),「臺灣地區已婚婦女就業型態及其影響因素」,人口學刊,第17期,頁113-134。
羅紀瓊(1986),「已婚婦女勞動參與的再思」,經濟論文,第14卷第1期,頁113-130。
饒鳳翔(2005),「榮民大陸配偶就業現況與困境之探討—以嘉義地區為範圍」,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Becker Gary S.(1971), The Economics of Discrimination, 2n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ecker Gary S.(1991), A Treatise on the Famil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logg. C.C.(1979), Measuring underemployment, New York: Academic.
Felmlee Diane(1995),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Women’s Employment Discontinuity , 1967-1973”, Work and Occupations, 22, 167-187.
Hauser, P.M.(1974), “The measurement of labor utilization”, Reprint no. 85, East-West Center Population institute, also in Malayan Economic Review, 19, 1-15.
Hauser, P.M.(1977), “The measurement of labor utilization---more empirical results”, Reprint no. 85, East-West Center Population institute, also in Malayan Economic Review, 22, 10-25.
Kravdal Oystein(1992),“Forgone Labor Anticipation and Earning Due to Childbearing Among Norwegian Women”, Demography, 29(4), 545-563.
Liu, C.H.W.(1992), “A Socio-economic Analysis of Labor Force Development in Taiwan, 1950-1988”,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Mincer Jacob(1974), Schooling, Experience, and Earning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for 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Newmark David and Korenman Sanders(1994),“Sources of Bias in Women’s Wage Equations: Results Using Sibling Data”,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39(2), 379-405.
Oaxaca Ronald(1973),“Male-Female Wage Differentials in Urban Labor Market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4(3), 693-709.
Phelps Edmund S.(1972), “The Statistical Theory of Racism and Sexism”,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2(4), 659-666.
Sullivan, T. A. and Hauser P.M.(1979), “The Labor Utilization Framework-assumption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National Commission on 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 Statistics, Counting the Labor Force, Appendix Volume I, “Concepts and Data Needs.” Washington: GPO, 1980, 246-270.
Wang, Chang-Hwai(1996), “The Changes of Labor Force Utilization Patterns in Taiwan(1978-1994)”, Journal of Culture and Society, 3, 43-76.
網路部分
中時電子報(2008),「當翻譯做生意 外配快樂拚經濟」,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3+112008090100135,00.html#,最後瀏覽日:2008/9/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全球資訊網(2010),外籍配偶人數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http://www.immigration.gov.tw/aspcode/9903/外籍配偶人數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xls,最後瀏覽日:2010/4/29。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全球資訊網(2010),外籍配偶輔導實施計畫,http://www.immigration.gov.tw/OutWeb/ch9/0940425.html,最後瀏覽日:2010/4/29。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全球資訊網(2010),我國人與外籍人士結婚統計,http://www.immigration.gov.tw/aspcode/9903/我國人與外籍人士結婚統計.xls,最後瀏覽日:2010/4/29。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全球資訊網(2010),大陸配偶在臺團聚期間得併計—移民署申請案將大增,http://www.immigration.gov.tw/aspcode/shownews.asp?id=1346,最後瀏覽日:2010/6/6。
內政部戶政司(2003),九十二年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狀況調查,http://www.ris.gov.tw/ch4/0930617-2.doc,最後瀏覽日:2010/5/13。
內政部戶政司(2010),戶籍人口統計月報—表三、各縣市嬰兒出生數按婚生、非婚生、無依兒童及生母原屬國籍分,http://www.ris.gov.tw/ch4/static/m0s309903.xls,最後瀏覽日:2010/4/29。
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2010),http://etds.ncl.edu.tw/theabs/index.html,最後瀏覽日:2010/5/16。
行政院主計處(2003),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4121511595371.doc,最後瀏覽日:2010/6/3。
行政院主計處(2010),人力運用調查簡介,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6743&CtNode=3298,最後瀏覽日:2010/5/13。
行政院勞委會(2003),職訓局新聞稿,http://www2.evta.gov.tw/news_web/detail.asp?news_id=440,最後瀏覽日:2010/5/13。
行政院勞委會(2009),大陸地區配偶在臺灣地區依親居留期間工作許可及管理辦法,http://www.immigration.gov.tw/aspcode/LawList1.asp?NodeID=914,最後瀏覽日:2010/5/13。
行政院勞委會(2009),大陸地區配偶在臺灣地區依親居留期間工作許可及管理辦法,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History.aspx?PCode=N0090036,最後瀏覽日:2010/6/3。
沈祝如(2005),「雙薪家庭面面觀」,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44期,http://www.nhu.edu.tw/~society/e-j/44/44-30.htm,最後瀏覽日:2010/5/16。
指導教授 王燦槐(Chang-hwai Wang) 審核日期 2010-6-7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