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6130101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22 、訪客IP:3.129.26.254
姓名 楊心懿(Hsin-i Y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清代女性作家戲曲:《繁華夢》、《喬影》、《梨花夢》「擬男」題材之性別意識反思
(Dramas Written by Female Authors in Ch'ing-Dynasty:Conscious Introspection of Gender on the “Male-Personification” Topics inProsperous Dream , Disguising Shadow , Pear Flower Dream)
相關論文
★ 明清女性自傳劇作之夢境書寫★ 新世紀以來中國大陸電視劇研究
★ 知青問題研究——以雲和縣為例★ 觀看與被觀看:西方國際電影節與中國大陸藝術電影(1983-2017)
★ 漢語舌尖元音的歷史演化與地理分布★ 晚唐「溫李」作品對南朝宮體詩之承傳與創變
★ 越南詩人阮勸對陶淵明的接受之研究★ 家學建構與傳承對清代才女文學的影響—— 以錢塘袁氏女性文學為中心探討
★ 王小波〈黃金時代〉之暴力敘事與成長啟蒙★ 回城知青的集體記憶──以梁曉聲《雪城》為中心
★ 食指後期詩作之人生主題探討★ 盜墓小說《鬼吹燈》研究
★ 從青樓到閨閣的文學跨越-以柳如是與徐燦為例★ 李銳小說的悲劇意識與生命關懷---以《厚土》、《無風之樹》為例
★ 氣候變遷對漢末三國的影響——以文學為探討核心★ 王安憶小說性描寫的心理分析──以《三戀》、〈崗上的世紀〉為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清代繁盛的女性創作中,戲曲因其虛擬性、表演性與人物塑造所展現的心理層次,成為最貼近女性的真實自我,筆者以同是清代女作家「擬男」劇作的王筠《繁華夢》、吳藻《喬影》與何佩珠《梨花夢》為研究對象,意圖透過女作家因情而展現於戲劇創作中的自我意識與昇華,抽絲剝繭出女作家藉由「擬男」這樣一個扮裝的手段,折射出當時女性性別意識的進步與侷限意義。本文以「總論-分論-分論-總論」的層次開展出論文主題與深化探討,分就「性別意識」、「擬男背景」、「文本分析」與「性別意識的昇華」四個面向梳理出本論文的研究脈絡。「性別意識」由「性別」的雙重性質,探討到清代女性特殊的自我審視,從而在戲曲上表現出較強烈的女性意識。「擬男背景」從社會文化的觀點,回溯男權社會與女性邊緣性的交互滲透,以及婚戀關係對女性所形成的複雜性與焦慮感交錯下的自我觀照,再到創作時女作家在真實性別與所創作的虛擬人物性別之間,折射出女作家由「女人」到「人」的自我突破過程。「文本分析」以聚焦方式梳理出戲曲中女性的自我突破歷程,以女作家的生平經歷與創作動機為分析劇作的基礎,再分析作者透過劇作中「時間」及「寫影」內涵所呈現的自我詮釋,最後再透過「關鍵事件」和「他者化」的女性形象作為女性自我觀照的態度。「性別意識的昇華」以女男幻變後的情、欲書寫,分析出女性心理欲望的投射,終極自我實現方式顯示出女作家自我認知的強度,最後透過戲曲傳統、觀者反應與戲劇效果三方面評述,以現代眼光回顧,指出劇作的先進意義與不足。最後則希望透過前述章節縱向與橫向的探討,能突破表象的性別解讀,由女性作家戲曲作品的特殊地位及成就,更多著力在女性心理、文化、社會等層面,給勇於爲自己發聲、甚至爲女性同胞發聲的她們應有的地位。
摘要(英) Among the massive creations by female in Ch’ing-Dynasty, drama became the one that
had exhibited female herself most closely because of its virtual and performing features and
the psychological level through actors’ creation. Writer of the present study adopts Wang
Gin’s Prosperous Dream , Wu Chou’s Disguising Shadow and Ho Pei-Chu’s Pear Flower
Dream as research subjects, the foregoing writers all belong to Ch’ing-Dynasty’s authors in
relation to ”Male-Personification” dramas. She intends to reflect the contemporary
advancement and limited meaning concerning female’s gender consciousness by means of
disguising approach as shown in “Male-Personification” , through the self-consciousness and
promotion implied in a drama as a result of emotional unfolding.
This article starts and deepens its discussion from the sequence of “General Discussion
-Sub Discussion-Sub Discussion-General Discussion” , and focuses on four aspects as
“Sex Consciousness” , ”Male-Personification Background” , ”Article
Analysis”and”Promotion of Sex Consciousness”. “Sex Consciousness” explores the
self-examination of women in Ch’ing-dynasty through the dual natures of ”Gender”, thereby
exhibiting strong female cognition in dramas. From the viewpoint of social culture,
“Male-Personification Background” recalls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aternity society and
female position, and through the self-contemplation of female resulting from the complexity
and anxiety in a marriage relationship, to reflect the self-breakthrough process
from”Woman”to”Human”, in the course of composition between the real and virtual persons’
gender. “Article Analysis”focuses on the self-breakthrough process of female in a drama
based on the life experience and creational motive of female author, and analyzes the
self-explanation through the”Time”and”Portrayal”contents in composition. Ultimately, it uses
the female images like"Key Events"and"Others Standpoints"as the self-contemplation
manners for female. “Promotion of Sex Consciousness”figures out the psychological desires
of female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male’s and female’s emotion and desire after alteration,
thereby showing the self-consciousness intensity of female writer by means of ultimate
self-realization. At last, it points out the advancing meaning and shortcoming of the drama
from the standpoint of modern society, through drama tradition, audience reaction, and
theatrical effect. Finally, it hopes, throug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scussion on the foregoing
chapters and sections, that the surface gender explanation can be broken through, and that the
female position can be enhanced through the particular achievements in drama field of the
female writers who may encourage women to struggle for their own rights and roles that they
deserve, from psychological, cultural, and social aspects.
Key words: male-personification, prosperous dream, disguising shadow, pear flower dream,
female-consciousness.
關鍵字(中) ★ 擬男
★ 繁華夢
★ 喬影
★ 梨花夢
★ 女性意識
關鍵字(英) ★ pear flower dream
★ disguising shadow
★ male-personification
★ female-consciousness
★ prosperous dream
論文目次 目次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P1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P3
第三節 研究方法……………………………………………………P9
第四節 研究步驟……………………………………………………P12
第二章 性別與創作的關係
第一節 性別、性別意識與實踐……………………………………P14
第二節 清代女性意識的成因與表現………………………………P19
一、清代女教觀的轉化…………………………………………… P19
二、清代女性的作品呈現………………………………………… P23
(一)女性詩文創作………………………………………………… P24
(二)編纂女性書籍………………………………………………… P27
三、清代女性人格化與才媛的生命型態………………………… P28
第三節 女性戲劇創作的特色-他者化的書寫狂想……………… P32
第三章 「擬男」創作的背景探究
第一節 文化觀念的桎梏……………………………………………P36
一、男權制與男性視角…………………………………………… P37
二、女性自豪/自傷的才情…………………………………………P39
三、才媛邊緣性的社會地位……………………………………… P45
第二節 婚戀關係的展延……………………………………………P49
一、「妻」字的含義演變與如影隨形的束縛…………………… P49
二、「情」在才媛心目中的分量………………………………… P54
第三節 性別錯位的蘊涵……………………………………………P58
第四章 《繁華夢》、《喬影》、《梨花夢》的文本分析
第一節 王筠、吳藻、何佩珠之生平經歷與創作動機……………P63
一、王筠…………………………………………………………… P64
二、吳藻…………………………………………………………… P67
三、何佩珠………………………………………………………… P70
第二節 睡夢與清醒之間……………………………………………P72
一、「時間」的雙重意義--感傷及期待……………………… P73
二、「寫影」的關照和影射……………………………………… P80
第三節 女性情誼的自我觀照………………………………………P85
二、「他者化」的女性形象……………………………………… P92
第五章 《繁華夢》、《喬影》、《梨花夢》性別意識的昇華
第一節 女男幻變後的情、欲書寫…………………………… P103
一、「追求」的內容……………………………………………… P103
二、關鍵「長物」及象徵意義…………………………………… P110
第二節 女主角終極的自我實現 ………………………………… P117
第三節 三姝創作的歷史意義及現代批判 ……………………… P122
第六章 結論…………………………………………………………P128
參考書目 ……………………………………………………………P134
參考文獻 一、專書
(一)古籍原典
(唐)李商隱:《雜纂》見《見古今說海 第39冊》,(臺北:藝文書局據明嘉靖陸楫等輯刋本影印,1967)
(明)文震亨編:《長物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明)程羽文:《鴛鴦牒》,見《筆記小說大觀 五編》,(臺北:新興出版社,1974)
(明)衛泳輯:《悦容編》,見《筆記小說大觀 五編》,(臺北:新興出版社,1974)
(明) 謝肇淛:《文海披沙》,見《零玉碎金集刊 第8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8)
(明) 呂坤:《(萬曆本)呻吟語》,(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1)
(明)衛泳輯:《枕中祕》,見《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雜家類 第152冊》,(臺南:莊嚴文化據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明刻本影印,1995)
(清)張聰賢修 董曾臣纂:《長安縣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7)
(清)許瑤光修 吳仰賢纂:《浙江省嘉興府志(二)》,(臺北:成文出版社據光緒五年刊本影印,1970)
(清)葉鐄:《散花庵叢語》,見趙詒琛, 王保譿輯:《甲戌叢編》,(臺北:藝文出版社,1972 )
(清)龔嘉儁修 李榕纂:《浙江省杭州府志(五)》,(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十一年鉛印本影印,1974)
(清)馬步蟾修 夏鑾纂:《安徽省徽州府志(一)》,(臺北:成文出版社據道光七年刊本影印,1975)
(清) 阮元等著:《十三經注疏‧禮記(五)》,(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8)
(清)吳甸華原修 吳子玨續修:《安徽省黟縣志(一)》,(臺北:成文出版社據嘉慶十七年修、道光五年續修,同治十年重刊本影印,1983)
(清)丁雄飛:《小星志》,見《叢書集成續編 第21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據香豔叢書本影印,1989)
(清)徐震:《美人譜》,見《叢書集成續編 第21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據香豔叢書本影印,1989)
(清)陳元龍:《妒律》,見《叢書集成續編 第21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據香豔叢書本影印,1989)
(清)芙蓉外史:《閨律》,見《叢書集成續編 第21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據香豔叢書本影印,1989)
(清)施淑儀:《清代閨閣詩人徵略》,(臺北:文海出版社,1991)
(清)《飛花咏》,見《古本小說集成 第200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清)隺市道人:《醒風流》,見《古本小說集成 第232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清)王初桐輯:《匲史》,見《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類書類 第12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嘉慶二年伊江阿刻本影印,1995)
(清)趙吉士輯:《焚塵記》,見《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雜家類 第155冊》,(臺南縣:莊嚴文化據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清康熙三十五年刻本影印,1995)
(清)蔡殿齊輯:《國朝閨閣詩鈔》,見《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總集類 第162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袁嘉:《湘痕閣詩稿》,見《叢書集成三編‧文學 第4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6)
(清)陳兆崙:《四庫未收書輯刊‧玖輯‧紫竹山房文集 第25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清)何佩珠:《津雲小草附梨花夢傳奇》,見《稀見清人別集叢刊 第18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清)吳藻:《花簾詞》,見清 冒俊編《林下雅音集》,(臺大據清光緖甲申(十年)如不及齋刊本影印)
(清)吳藻:《香南雪北詞》,見清 冒俊編《林下雅音集》,(臺大據清光緖甲申(十年)如不及齋刊本影印)
(二)本國著作
譚正璧:《中國女性的文學與生活》,(北京:光明書店,1930)
陶秋英:《中國婦女與文學》,(北京:北新書局,1933)
阿英 施蟄存主編:《中國文學珍本叢書》,(上海:中華書局,1936)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馮沅君:《古劇說彙》,(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
嚴敦易:《元明清戲曲論集》,(河南:中州書畫社,1982)
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徐扶明:《元明清戲曲探索》,(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
錢鍾書著、舒展選編:《錢鍾書論學文選》,(廣東:花城出版社,1990)
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續集》,(臺北 稻香出版社,1991)
胡世厚、鄧紹基主編:《中國古代戲曲家評傳》,(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張京媛主編:《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劉詠聰:《女性與歷史:中國傳統觀念新探》,(香港:教育圖書公司,1993)
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 第三集》,(臺北 稻香出版社,1993)
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 第四集》,(臺北 稻香出版社,1994)
劉詠聰:《女性與歷史--中國傳統觀念新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張小虹:《性別越界》,(臺北:聯合文學,1995)
李敖:《李敖大全集》,(臺北:榮泉出版社,1995)
陸萼庭:《清代戲曲作家的著錄問題》,(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
劉慧英:《走出男權傳統的藩籬--文學中男權意識的批判》,(北京:三聯書局,1996)
李栩鈺:《《午夢堂集》女性作品研究》,( 臺北:里仁書局,1997)
鍾慧玲:《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臺北:里仁書局,1997)
洪淑苓等合著:《古典文學與性別研究》,(臺北:里仁書局,1997)
劉詠聰:《德‧才‧色‧權--論中國古代女性》,(臺北:麥田出版社,1998)
譚正璧:《中國女性的文學生活》,(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8)
華瑋、王璦玲主編:《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8)
毛文芳:《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
張在舟:《曖昧的歷程—中國古代同性戀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吳秀華:《明末清初小說戲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張宏生:《明清文學與性別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華瑋:《明清婦女戲曲論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4)
華瑋:《明清婦女之戲曲創作與批評》,(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4)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龔鵬程:《中國文人階層史論》,(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3)
梁巧娜:《性別意識與女性形象》,(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2004)
喬以鋼:《中國女性與文學》,(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
王力堅:《清代才媛文學之文化考察》,(臺北:文津出版社,2006)
孫玫:《中國戲曲跨文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
段繼紅:《清代閨閣文學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7)
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方秀潔、伊維德主編:《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明清婦女著述彙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9)
(三)外國譯著
(英)薇金妮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著 張秀亞譯:《自己的屋子》,(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9)
(美)邁可‧潘恩(Michael Payne)著 李奭學譯 《閱讀理論:拉康 德悉達與克麗絲蒂娃導讀》,(臺北:書林出版,1997)
(法)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著 陶鐵柱譯《第二性》,(臺北:貓頭應出版社,1999)
(美)譚馨‧史帕哥 (Tamsin Spargo)著 林文源譯:《傅科與酷兒理論》,(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2)
(法)珍妮薇‧傅蕾茲(Geneviève Fraisse)著 鄭麗丹譯:《兩性的衝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美)高彥頤著 李志生譯:《閨塾師 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美)亞倫‧強森(Allan G. Johnson) 著 成令方總校訂:《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臺北:學群出版社,2008)
二、期刊論文
(一)女性作家
王永寬:〈清代陜西女曲家王筠〉,《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01期,頁109-112。
浦漢明:〈《喬影》:中國古代知識女性的憤懣與呼號〉,《青海社會科學》,1995年,02期,頁62-65。
肖木:〈王筠 被埋沒的女戲劇家〉,《中學歷史教學參考》,1997年,08期,頁31。
張宏生:〈吳藻《喬影》及其創作的內外成因〉,《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00年,04期,頁38-46。
薛海燕:〈論吳藻詞曲特質及其在女性文學史上的地位〉,《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頁138-142。
陳慧珍:〈略論清代女詞人吳藻作品中之性別意識—由其作品表現之「愁」談起〉,《中國文學研究》,2003年,06期,頁145-169。
徐峰:〈吳藻詞曲創作中的女性覺醒意識〉,《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2005年,03期,頁66-69。
張洲:〈論吳藻寫作的雙性風格〉,《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年,03期,頁75-79。
鄧丹:〈清代女曲家王筠考論〉,《中央戲劇學院學報》,2007年,04期,頁71-79。
鄧丹:〈三位清代女劇作家生平資料新證〉,《戲曲藝術》,2007年,03期,頁51-56。
沈惠如:〈從《喬影》到《小船幻想詩》--論清代劇作家吳藻的性別意識與當代詮釋〉,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重讀經典:中國傳統小說與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8年,1月
邢麗冰:〈從「雙性同體」評吳藻詞曲中的女性形象〉,《語文學刊》,2008年,01期,頁25-27。
張雪婧:〈奇女子吳藻的叛逆與回歸〉,《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頁207-210。
(二)女性意識
楊穎:〈論中國傳統戲曲中女性形象的文化內涵〉,《齊魯藝苑》,1998年,02期,頁28-30。
李祥林:〈旦角審美•性别意識•文化透視〉,《藝術廣角》,2003年,05期,頁42-47。
唐昱:〈明清女性劇作家的「木蘭」情結〉,《中國戲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頁16-20。
陳節:〈從女扮男裝故事看傳統性別意識對作家的影響〉,《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頁65-69。
王永恩:〈中國戲曲與女性〉,《戲曲藝術》,2005年,04期,頁104-109。
謝雍君:〈論明清戲曲女性情感教育的特色〉,《學術研究》,2008年,03期,頁131-137。
(三)女性形象
李祥林:〈他者目光中的「天使」──中國戲曲的女權文化解讀之一〉,《民族藝術》,1999年,01期,頁119-132。
李祥林:〈他者目光中的「妖魔」——中國戲曲的女權文化解讀之二〉,《民族藝術》,1999年,02期,頁107-118。
李祥林:〈戲曲•女性•邊緣文化——中國戲曲的女權文化解讀之三〉,《民族藝術》,1999年,03期,頁108-119。
李祥林:〈戲曲•陰柔美•中國文化——中國戲曲的女權文化解讀之四〉,《民族藝術》,1999年,04期,頁145-158。
王緋、華茗:〈最後的盛宴,最後的聚餐--關於中國封建末世婦女的文學/文化身份與書寫特徵〉,《文藝理論研究》,2003年,06期,頁23-33。
李祥林:〈木蘭故事•中國形象•他者言說〉,《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頁7-13。【原題為:「雄化女性」、文化身份及其他——兼談木蘭故事的東西方演繹】
(四)女性創作
廖炳惠:〈女性主義與文學批評〉,《當代》,1986年,09月,頁35-48。
王永健:〈婦女觀不同 女性形象迥異——明清戲曲、小說比較研究〉,《明清小說研究》,1990年,03-04期,頁21-35。
沈立東:〈中國古代婦女文學與中國傳統文化〉,《淮陰師範學院學報》,1994年,02期,頁38-40。
葉長海:〈明清戲曲與女性角色〉,《戲劇藝術》,1994年,04期,頁77-88。
宋俊華:〈女性的沖決樊籬──元明清戲曲、小說中女性價值探索〉,《湛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2期,頁。50-53。
郭梅:〈中國古代女曲家的創作實踐及其心態〉,《河北學刊》,1995年,02期,頁65-69。
盛英:〈中國女作家和女性文學〉,《中國文化研究》,1995年,03期,頁62-66。
李祥林:〈對古典戲曲創作中男權視角的反思〉,《四川戲劇》,1998年,02期,頁5-9。
郭芳:〈中國古代女性人格的歷史軌跡〉,《探索與爭鳴》,1998年,05期,頁46-48。
李小慧:〈明清婦女的戲曲因緣〉,《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1999年,05期,頁53-58。
李祥林:〈中國戲曲和女性文化〉,《戲劇》,2001年,01期,頁112-119。
李祥林:〈中國戲曲•性別復調•文本分析〉,《上海藝術家》,2001年,06期,頁27-32。
張曉蓓:〈清代婦女在婚姻關係中的商品性探討〉,《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1年,12期,頁125-127。
李祥林:〈戲曲研究和性別批評〉,《劇本》,2002年,01期,頁34-36、77。
施旻:〈文化視角與中國傳統女性的角色定位〉,《山東社會科學》,2002年,03期,頁125-131。
郭延禮:〈明清女性文學的繁榮及其主要特徵〉,《文學遺產》,2002年,06期,頁68-78、144。
李祥林:〈作家性別與戲曲創作〉,《藝術百家》,2003年,02期,頁64-70。
郭梅:〈中國古代女曲家批評實踐述評〉,《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4年,01期,頁125-131。
唐昱:〈女性劇作從「缺席」到「出席」〉,《戲劇之家》,2004年,05期,頁27-28。
蔡祝青:〈雙性理想:試扮裝後的「郎才女貌」〉,《婦研縱橫》,2004年,72期,頁31-39。
王姝:〈民間話語的隱喻傳達——從第二女性角色看中國戲曲愛情觀〉,《當代戲劇》,2005年,03期,頁16-19。
唐昱:〈明清「易性喬裝」劇興盛之因緣〉,《中央戲劇學院學報》,2006年,02期,頁40-47。
張冬梅:〈明清戲曲與女性意識〉,《齊齊哈爾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3期,頁41-43。
劉奇玉:〈明清女性戲曲創作理論的詮釋與接受〉,《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頁101-105。
陳友峰:〈傳統文化的男性視角與戲曲舞臺上女性主體的缺失〉,《戲劇文學》,2008年,07期,頁41-46。
(五)雙性同體
李祥林:〈男權語境中的女權意識──戲曲中的「女扮男裝」題材透視〉,《四川戲劇》,1997年,03期,頁10-13。
鮑震培:〈真實與想象——中國古代易裝文化的嬗變與文學表現〉,《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頁68-75、80。
張禹:〈異性扮演的文化透視〉,《民族藝術》,2003年,03期,頁80-88。
周鳳莉:〈弱者的敘事策略——戲曲藝術中的性別錯位的女性主義解讀〉,《作家》,2008年,06期,頁156-158。
三、學位論文
蔡祝青:《明末清初小說中男女扮裝之性別與文化意義》,私立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唐昱:《明清「易性喬裝」劇之研究》,武漢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周鳳麗:《論性別錯位的性別批評意義》,廣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指導教授 王力堅 審核日期 2011-1-1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