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洪逸柔(Ye-zo Hung)
查詢紙本館藏 |
畢業系所 |
中國文學系 |
論文名稱 |
《六十種曲》表記情節研究 (The plots of pledge in ”The sixty legends”)
|
相關論文 | |
檔案 |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
摘要(中) |
本文以《六十種曲》為研究範圍,試圖從同代作品的分析與歷代表記文學的比較中,結合明代獨特的文化背景,闡明明傳奇表記情節的時代特色,並確立其在表記文學發展中承先啟後的重要地位。
表記情節在明代大量產生,一方面是對前代社會與文學中贈物傳統的延續,一方面也受到當代經濟發展、思潮刺激、文體限制,以及創作群體——文人審美價值的影響。不僅將歷代盛行的表記類型都賦予了特定的象徵意涵,並發展出更細緻的表記描寫手法。而由贈物開展的一連串表記情節,在文人大量蹈襲下可看出逐漸規範化的過程,形成幾種常見的情節單元。《六十種曲》中運用表記的大部分作品,能連綴個別的情節單元,形成貫串全劇的敘事線索,且變化出較前代文學更巧妙靈活的結構模式;抒情手法上,則已有部分作品能以多支曲牌圍繞著表記意象抒詠心事,深入闡發表記的精神意義。無論是敘事或抒情技巧,皆為清代《長生殿》、《桃花扇》表記運用的高超成就奠下了基礎。
分析《六十種曲》表記情節的文化意蘊,亦可看出文人藉之實現人生理想的寄託。同時亦反映了明代士子對傳統儒家價值的重新思考,與佛道信仰對文人生命的浸潤。在這些表記情節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更是文人生命理想的投射,與傳統社會中對女性的價值要求有所落差。由此皆可窺見《六十種曲》表記情節透顯的文人色彩,成為明傳奇在歷代表記文學中獨具的時代特色。
|
摘要(英) |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The sixty legends” as the range of the research. From the comparison of the Ming Dynasty’s works of the literature and the literature of pledges to combine the special culture background of Ming Dynasty and to expound the plots of pledge’s time characteristic in Ming Dynasty. And to be sure that Ming Dynast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o carry on the past heritage and open up the future
. There was a large number of the plots of pledge in Ming Dynasty. On the one hand, it continued the presenting traditions of the society and the literature in last Dynasty ; on the other hand, it was effected by the intellectuals’ Aesthetic standard that caused by Ming Dynasty’s economy, trend of thought style of writing and writing group. Not only each kind of pledge specific symbolic, but also the describing technique are more detailed. Those plots that about pledges were reused and copied by the writers. The style became more and more fixed, and it also became the common kind of plot. Most of pledge’s works in “The sixty legends” connected the single plot and the main clue of all the story. And the structures were more skillful and more nimble. As for the technique to express one’’s emotion, some works expressed one’s emotion according to the speciality of pledge, to give the pledge more profound meaning of spirit. No matter the skill of narration or the emotional, it established the foundation for using the pledge’s high achievement in Ching Dynasty’s legend “Immortal Palace” and “The Fan of the Peach Blossom”.
It can fin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Ming Dynasty from the plots of pledge of “The sixty legends”. The first one was that intellectuals achieved life dreamed by the pledge in the drama, to satisfy the official rank and the marriage. The second one was that the plots of pledge reflected the intellectuals pondered the value of the Confucianists. It had the contradictory psychology between challenge and acceptance. The third one was the spirits strength that the plots implication were the implication of the tree religions combination. The last one was the female image in the plot, just like the pledges, was the commitment of the scholar’s idea value, and the drop of the realist society made a request to the female. According to the above, it can find the plots of pledge of “The sixty legends” complicated the scholar’s characteristic. It was also the most unique point in Ming Dynasty’s legend of all the past dynasties’ the literature of pledge.
|
關鍵字(中) |
★ 文人傳奇 ★ 明傳奇 ★ 六十種曲 ★ 贈物 ★ 表記情節 |
關鍵字(英) |
★ Ming Dynasty’s legend ★ The sixty legends ★ Intellec |
論文目次 |
中文摘要 ……………………………………………………………… VI
英文摘要 ……………………………………………………………… VI
目錄 …………………………………………………………………… V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表記」一詞的定義與使用 ……………………………………… 1
第二節 戲曲中「表記文學」之研究意義 …………………………………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 11
小結 …………………………………………………………………………… 16
第二章 表記文學源流與發展 ……………………………………… 17
第一節 詩歌中的表記描寫 ………………………………………………… 17
第二節 小說中的表記運用 ………………………………………………… 25
第三節 元雜劇與南戲中的表記關目 ……………………………………… 30
小結 …………………………………………………………………………… 36
第三章 《六十種曲》表記情節模式化溯因 ………………………… 37
第一節 贈物傳統的淵源與發展 …………………………………………… 37
第二節 文人審美價值的主導 ……………………………………………… 44
第三節 傳奇文學體制的規範 ……………………………………………… 53
第四節 傳播考量下的創作心理定勢 ……………………………………… 60
小結 …………………………………………………………………………… 65
第四章 《六十種曲》表記象徵意義與情節模式類型 ……………… 67
第一節 表記象徵意涵與描寫手法 ………………………………………… 67
第二節 表記在劇中的關鍵作用 …………………………………………… 76
第三節 表記情節之程式化與結構特徵 …………………………………… 86
小結 …………………………………………………………………………… 101
第五章 《六十種曲》表記運用技巧之評述 ……………………… 103
第一節 表記線索與題旨較不突出 ……………………………………… 104
第二節 表記情節長於敘事短於抒情 …………………………………… 108
第三節 表記運用情節與情感強度兼具 ………………………………… 114
小結 ………………………………………………………………………… 123
第六章 《六十種曲》中表記反映之文化意蘊 ………………… 125
第一節 文人生命理想的追求 ……………………………………………… 125
第二節 對儒家道德的挑戰與妥協 ………………………………………… 132
第三節 佛道思想的反映 …………………………………………………… 140
第四節 女性形象的塑造 …………………………………………………… 150
小結 …………………………………………………………………………… 161
第七章 結論 ………………………………………………………… 163
附錄一 表記劇作一覽 ……………………………………………… 171
附錄二 單線貫穿結構生長期劇作表記情節 ……………………… 176
附錄三 單線貫穿結構勃興期劇作表記情節 ……………………… 178
附錄四 雙線並進結構表記情節 …………………………………… 181
附錄五 表記贈受人關係與贈與流向 ……………………………… 184
參考書目 ……………………………………………………………… 187
|
參考文獻 |
* 各類以下按姓氏筆劃順序由簡至繁排列。
【古籍】
(一) 戲曲類總集
1. 毛晉輯,吳曉玲校點:《汲古閣六十種曲》(北京:中華書局,1985)。
2. 毛晉輯,黃竹三、馮俊杰主編:《六十種曲評注》(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3. 王學奇主編:《元曲選校注》(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4. 林侑蒔主編:《全明傳奇》(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
5. 徐文昭編:《風月錦囊》,收於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2集(台北:學生書局,1984)。
6. 徐文昭編,孫崇濤、黃仕忠箋校:《風月錦囊箋校》(北京:中華書局,2000)。
7. 秦淮墨客:《樂府紅珊》,收於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10(台北:學生書局,1984)。
8. 臧懋循:《元曲選》(台北:宏業書局,1982)。
(二) 戲曲類別集
1. 孔尚任撰,王季思等注:《桃花扇》(台北:里仁書局,1991)。
2. 李漁:《閑情偶寄》(台北:明文書局,2002)。
3. 邱濬:《伍倫全備記》影印明世德堂刊本,收於鄭振鐸主編《古本戲曲叢刊初集.第四函》(台北:上海商務印書館,1954)。
4. 柯丹丘:《影鈔新刻元本王狀元荊釵記》,明嘉靖姑蘇葉氏刻本,收於鄭振鐸主編《古本戲曲叢刊》初集(二)(上海:商務印書館,1954)。
5. 柯丹丘撰,李贄評:《李卓吾先生批評古本荊釵記》,收於黃適中、金文京、喬秀岩編:《日本所藏稀見中國戲曲文獻叢刊.第一輯.第十三冊》(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6. 洪昇撰:《長生殿》(台北:里仁出版社,1996)。
7. 高明著,錢南揚、李殿魁校注:《琵琶記》(台北:里仁書局,1998)。
8. 梁辰魚撰,張忱石、鍾文、劉尚榮、樓志偉校注:《浣紗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4)。
9. 湯顯祖:《焚香記總評》,《古本戲曲叢刊初集.第七函.玉茗堂批評焚香記》。
10. 湯顯祖撰,徐朔方箋校:《湯顯祖全集》(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
(三) 戲曲理論類
1. 王世貞:《曲藻》,收於《中國古典戲劇論著集成》第四冊(北京:新華書店,1982)
2. 王驥德著,陳多、葉長海注釋:《曲律》(長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3. 呂天成撰,吳書蔭校注:《曲品》(北京:中華書局,1990),頁255。
4. 李調元:《劇話》,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5. 沈德符:《顧曲雜言》收於《中國古典戲劇論著集成》第四冊(北京:新華書店,1982)。
6. 周德清:《中原音韻》,收入中國戲曲研究院編:《中國古典戲劇論著集成》第一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
7. 祁彪佳:《遠山堂劇品》,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六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8. 姚燮:《今樂考證》,《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十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9. 夏庭芝:《青樓集》,收入《中國古典戲劇論著集成》第二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
10. 徐渭著,李復波、熊澄宇注釋:《南詞敘錄注釋》(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
11. 徐復祚:《三家村老曲談》,俞為民、孫蓉蓉主編:《歷代曲話彙編》(安徽:黃山書社,2006)。
12. 張琦:《衡曲麈談》,收於《中國古典戲劇論著集成》第四冊(北京:新華書店,1982)。
13. 梁廷柟:《曲話》,收於《中國古典戲劇論著集成》第八冊(北京:新華書店,1982)。
14. 劉熙載撰,袁津琥校注:《藝概注稿》(北京:中華書局,2009)
15. 鍾嗣成撰:《錄鬼簿新校注》(北京:文學古籍刊行社,1957)。
(四) 詩、文、小說、筆記類
1. 丁福保編:《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京都:中文出版社,1979)。
2. 文徵明:《文徵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 毛亨撰,鄭玄箋:《毛詩鄭箋》(台北:中華書局,1966)。
4. 王貞儀:《德風亭初集》,收於《叢書集成續編193》(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
5. 王國維著,施議對校注:《人間詞話譯注》(長沙:岳麓書社,2003)。
6. 王逸撰:《楚辭章句》(台北:藝文出版社,1967)。
7. 朱元璋:《明太祖文集》,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一六二》(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8. 朱熹《楚辭集注》,景印元天曆庚午(三年及至順元年)陳忠甫宅刊本,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叢刊第六種(台北:中央圖書館,1991)。
9. 余懷:《板橋雜記》《板橋雜記》(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10. 吳承恩:《西遊記》(台北:祥林出版社,1973)。
11. 李昉:《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86)。
12.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輯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13. 孟棨:《本事詩》,收於顧元慶輯:《陽山顧氏文房》(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
14. 孟稱舜:《古今詞統》,《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5. 施耐庵:《水滸傳》(台北:里仁書局,2001)。
16. 洪楩編輯,石昌渝校點:《清平山堂話本》(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
17. 洪興祖撰:《楚辭補注》(北縣:鼎淵文化,2005)。
18. 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台北:世界書局,1981)。
19. 唐圭璋:《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1965)。
20. 徐渭:《徐渭集》(北京:中華書局,2003)。
21. 袁宏道:《袁中郎全集》(台北:偉文圖書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
22. 屠隆:《冥廖子游》,收於《叢書集成初編2987》(北京:中華書局,1985)。
23. 曹雪芹:《紅樓夢》(台北:里仁書局,2003)。
24. 梅鼎祚:《鹿裘石室集》,收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5. 清聖祖:《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
26. 郭茂倩編撰:《樂府詩集》(台北:里仁書局,1984)。
27. 陳宏天、高秀芳點校:《蘇轍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
28. 馮夢龍:《古今小說》,《馮夢龍全集》第一冊(江蘇:鳳凰出版社,2007)。
29. 馮夢龍:《情史》,《馮夢龍全集》第七冊(江蘇:鳳凰出版社,2007)。
30. 馮夢龍:《掛枝兒》、《山歌》,《馮夢龍全集》第十冊(江蘇:鳳凰出版社,2007)。
31. 馮夢龍:《墨憨齋定本傳奇》,《馮夢龍全集》第十一、十二冊(江蘇:鳳凰出版社,2007)。
32.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
33. 楊家駱編:《古詩十九首集釋》(台北:世界書局,1997)。
34. 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
35. 劉勰著,王更生注譯:《文心雕龍讀本》(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
36. 蕭統編,李善注:《昭明文選》(台北:文化圖書,1979)。
37. 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8. 錢鍾書:《管錐篇》第一冊(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90)。
39. 謝肇淛:《五雜組》,收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0. 鍾嶸著,汪中選注:《詩品》(台北:正中書局,1997)。
41. 顧起元:《客座贅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
(五) 其他
1. 文震亨:《長物志》(台北:商務印書館,1966)。
2. 王陽明撰:《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 王傳村輯錄:《太上感應篇釋錄》(台南:和裕出版社,2002)。
4. 王誥、劉雨纂修:《江寧縣志》據明正德刻本影印,收於《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24.史部.地理類》(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5. 司馬光撰,莫友芝批校:《家範.卷六.女》(台北:廣文書局,1995)。
6. 申時行:《明會典》(王雲五主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
7. 朱淑真:《朱淑真集注》(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8. 朱謙之校釋《老子校釋》(台北:華正書局,1986)。
9. 何心隱撰,容肇祖整理:《何心隱集.卷二.寡欲》(台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
10. 何晏注,邢昺疏:《論語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
11. 李塨:《周易傳注》(台北:廣文書局,1974)。
12. 李贄撰,張建業主編:《李贄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13. 杜佑:《通典》,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三六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14. 周世昌:《萬曆重修崑山縣志》(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
15. 孟子撰,楊伯達譯注:《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88)。
16. 房玄齡等撰:《晉書》(台北:鼎文書局,1976)。
17. 紀昀:《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97)。
18. 范曄撰,李賢等注,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台北:鼎文書局,1997)。
19. 范鎬纂修,王廷榦編纂,邱時庸校刊:《嘉靖涇縣志》(上海:上海書店,1990)。
20. 若那跋陀羅譯:《大般涅盤經》,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修大藏經.涅盤部》(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1988)。
21. 倪師孟等纂,陳□纕等修:《吳江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
22. 張廷玉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明史并附編六種》(台北:鼎文書局,1975)。
23. 張福清編注:《女誡——婦女的枷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6)。
24. 許卿相:《許雲邨貽謀》據鹽邑志林本影印,收於《叢書集成初編975》(北京:中華書局,1985)。
25. 陳鼓應注譯:《莊子今注今譯.齊物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9)。
26. 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
27. 黃宗羲撰,沈善洪主編:《黃宗羲全集》(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
28. 黃省曾:〈吳風錄〉,收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9. 溫以介:《溫氏母訓》,據學海類編本排印初編,收於《叢書集成初編976》(北京:中華書局,1985)。
30. 管志道:《從先維俗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八八冊.雜家類》(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
31. 劉向撰,王天海譯注:《說苑》(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1996)。
32. 鄭玄注,孔穎達疏:《禮記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
33. 鄭玄注,賈公彥疏:《儀禮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82)。
34. 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天官》(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
35. 錢謙益:《汲古閣書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6. 歸有光:《震川先生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近現代著作】
(一) 戲曲通論
◎ 專著
1. 王季烈述:《集成曲譜.螾廬曲談》(北京:商務印書館,1925)。
2. 吳梅:《中國戲曲概論》(台北:學海出版社,1979)
3. 吳梅《顧曲麈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
4. 許金榜:《中國戲曲文學史》(北京:中國文學出版社,1994)。
5. 寧宗一、陸林、田桂民編著:《明代戲劇研究概述》(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
6. 錢南揚:《戲文概論》(臺北:里仁書局,2000)。
(二) 戲曲史
◎ 專著
1. 周貽白:《中國戲劇史長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2. 金寧芬:《明代戲曲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3. 青木正兒:《中國近世戲曲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
4. 胡忌、劉致中:《崑劇發展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
5. 張庚、郭漢成:《中國戲曲通史》(臺北:大鴻圖書有限公司,1998)。
6. 郭英德:《明清傳奇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
7. 陸萼庭:《崑劇演出史稿(修訂本)》(台北:國家出版社,2002)。
8. 廖奔、劉彥君:《中國戲曲發展史》(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三) 戲曲研究
◎ 專著
1. 王安祈:《明傳奇之劇場及其藝術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
2. 王安祈:《明代戲曲五論——附明傳奇勾沉書目》(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
3. 王璦玲:《晚明清初戲曲之審美構思與其藝術呈現》(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
4. 朱偉明:《中國古典戲曲論稿》(台北:國家出版社,2006)。
5. 吳秀華:《明末清初小說戲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6. 李曉:《比較研究:古劇結構原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
7. 李祥林:《戲曲文化中的性別研究和原型分析》(台北:國家出版社,2006)。
8. 李惠綿:《戲曲批評概念史考論》(台北:里仁書局,2002)。
9. 李艷:《明清道教與戲劇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6)。
10. 沈堯:《戲曲美學論文集》(台北:丹青圖書公司,1986)。
11. 周秦:《蘇州崑曲》(台北:國家出版社,2002)。
12. 林鶴宜:《規律與變異:明清戲曲學辨疑》(台北:里仁書局,2003)。
13. 金夢華:《汲古閣六十種曲敘錄》(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9)。
14. 俞為民:《明清傳奇考論》(台北:華正書局,1993)。
15. 俞為民:《李漁《閑情偶記》曲論研究》(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
16. 施旭升:《中國戲曲審美文化論》(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
17. 高禎臨:《明傳奇戲劇情節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
18. 張庚、蓋叫天:《戲曲美學論文集》(台北:丹青出版社,1986)。
19. 張庚:《戲曲藝術論》(台北:丹青出版社,1987)。
20. 張敬:《明清傳奇導論》(台北:華正書局,1986)
21. 張淑香:《元雜劇中的愛情與社會》(台北:大安出版社,1991)。
22. 許子漢:《明傳奇排場三要素發展歷程之研究》(台北:台大出版委員會,1999)。
23. 許建中:《明清傳奇結構研究》(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
24. 郭英德:《明清文人傳奇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
25. 郭英德:《中國戲曲的藝術精神》(台北:國家出版社,2006)。
26. 郭英德:《明清傳奇戲曲文體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27. 陳竹:《明清言情劇作學史稿》(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
28. 陸萼庭:《清代戲曲與崑劇》(台北:國家出版社,2005)。
29. 傅謹:《戲曲美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30. 傅謹:《中國戲劇藝術論》(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31. 曾永義:《從腔調說到崑曲》(台北:國家出版社,2002)。
32. 華瑋、王璦玲主編:《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8)。
33. 黃麗貞:《南劇六十種曲研究》(臺北:臺灣商務,1995)。
34. 董每戡:《五大名劇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
35. 廖玉蕙:《細說桃花扇──思想與情愛》(台北:三民書局,1997)。
36. 趙山林:《中國戲曲傳播接受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7. 鄭傳寅:《傳統文化與古典戲曲》(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
38. 鄭傳寅:《古代戲曲與東方文化》(台北:國家出版社,2010)。
39. 顏天佑:《元雜劇八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
◎ 期刊論文
1. Cyril Birch著,賴瑞和譯:〈明傳奇的一些關注和技巧〉,收於《中外文學》第九卷第三期,1980。
2. 毛德富:〈明中後期市民文學中的價值變易與消費觀念〉,《文藝研究》,1998,第二期。
3. 王昊:〈古代戲曲道具功能簡論〉,《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四期,1997。
4. 王長安:〈傳統婚嫁情致與戲曲程式〉,《戲劇藝術》,第77期(1997)。
5. 王慶芳:〈古代愛情劇中信物的作用及文化意蘊解析〉,《孝感學院學報》第24卷第四期(2004)。
6. 王璦玲:〈明清傳奇名作中主題意識之深化與其結構設計〉,《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七期》(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5)。
7. 王璦玲:〈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劇之言情內涵及其所引生之審美構思〉,《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8期(2001)。
8. 王璦玲:〈論明清傳奇名作中「情境呈現」與「情節發展」之關聯性〉,《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四期(1993)。
9. 冉常建:〈戲曲寫意美學原則與寫實因素的結合〉,《戲曲藝術》(2001)。
10. 田勝根:〈明清戲曲境界論的美學意蘊〉,《戲劇.戲曲研究》(1999)。
11. 朱國慶:〈戲劇衝突的最高本質〉,《戲劇.戲曲研究》(1996)。
12. 吳毓華:〈戲曲藝術與道德〉,《戲曲研究》(八)(文化藝術出版社,1983)。
13. 吳雙:〈明代戲曲題材新探〉,《戲劇、戲曲研究》,(1994)。
14. 李元貞:〈元明愛情團圓劇的思想框架〉,《中外文學》第十卷第一期,1981)。
15. 李佳蓮:〈情往似贈、「物來如答」——明清傳奇中「贈物」情節之探討〉,《蘇州大學第五屆中國崑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9)。
16. 李真瑜:〈元代愛情劇體式淺說〉,《文學遺產》726期,《光明日報》(1987)。
17. 李復波:〈古代篇幅最大流傳最廣的戲曲選集《六十種曲》〉,《文史知識》(1987)。
18. 林鶴宜:〈阮大鋮對於「錯認」、「巧合」編劇手法的運用〉,收於《戲曲小說研究》第二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
19. 俞為民:〈傳奇精華的匯集——《六十種曲》〉,《古典文學知識》(1995)。
20. 姚旭峰:〈試論明清傳奇中的「才子佳人」模式〉,《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第二期。
21. 紀徳君:〈明末清初小說戲曲中佳人形象的文化解讀〉,《明清小說研究》(2003第一期)。
22. 馬也:〈中國傳統戲曲結構特徵三題〉,《戲曲研究》第10輯(1983)。
23. 馬衍:〈毛晉與《六十種曲》〉,《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三期(1999)。
24. 張青:〈明傳奇中的定情信物〉,《民俗研究》第二期(2003)。
25. 張新建:〈中國戲曲窠臼面面觀〉,《中華戲曲》,第15輯(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
26. 許子漢:〈戲曲「關目」義涵之討論〉,收於《東華人文學報》第二期,2002。
27. 許建中:〈論明清之際通俗文學中社會價值取向的嬗變〉,《明清小說研究》第3、4期(1990)。
28. 曾永義:〈中國古典戲劇的特質〉,曾永義主編,陳芳英助編:《中國古典文學論文精選叢刊戲劇類二》(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0)。
29. 曾永義:〈我國戲劇的形式和類別〉《中外文學.文學批評與戲劇之部》三版(1985)。
30. 萬春:〈明清傳奇中的美玉意象〉,《戲曲研究》第66輯(2004)。
31. 葉長海:〈明清戲曲演藝論〉,收於《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002)。
32. 葉長海:〈明清戲曲與女性角色〉,《戲劇藝術》第68期(1994年第四期)。
33. 葉慶炳:〈論傳奇家門的體制〉,收於《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文學組.下冊》(台北:中央研究院,1981)。
34. 劉彥君:〈晚明社會與文人傳奇〉,《戲曲》第75期(1995)。
35. 蔣小平:〈才女與文人的雙向建構——略論晚明傳奇中才女形象的文人化〉,《戲曲研究》第七十八輯(2009)。
36. 蔡孟珍:〈由表演美學論古典戲曲的特殊綜合歷程〉,《國文學報》(1998)。
◎ 學位論文
1. 方冠女:《古典戲曲中琵琶的作用研究─以雜劇、傳奇為範圍》,玄奘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2. 吳政樺:《戲曲程式、戲曲體制、戲曲窠臼之概念義涵及其分野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
3. 宋敏菁:《荊釵記在崑劇及梨園戲中的演出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01。
4. 李佑球:《《六十種曲》愛情劇研究》,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
5. 李相喆:《明代戲曲創作論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1995。
6. 李桂柱:《明傳奇所見的中國女性》,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0。
7. 李梅慈:《以物象為題之元雜劇作品結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8. 周彥文:《毛晉汲古閣刻書考》,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0。
9. 林鶴宜:《阮大鋮石巢四種》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10. 侯雲舒:《明清戲劇理論之結構概念研究》,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4。
11. 侯雲舒:《古典劇論中敘事理論研究》,清華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1。
12. 梁惠敏:《中國戲曲私奔程式研究》,輔仁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1。
13. 童敦慧:《元明戲曲「殉情復生論」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14. 楊小佩:《「還魂重生」情節之研究——以元明兩代市民文學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15. 熊翠玉:《元明兩代愛情還魂劇研究》,逢甲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16. 潘麗珠:《《元曲選》百種雜劇情節結構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
17. 錢則貞:《中國傳統戲曲中離∕還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18. 關漢琪:《中國「桃」文化研究――以古典戲曲為例》,逢甲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四) 中國古典詩文、小說研究
◎ 專著
1. 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
2. 李宏志:《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敘事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2008)。
3. 邱江寧:《清初才子佳人小說敘事模式研究》(上海:三聯書店,2005)。
4. 胡萬川:《話本與才子佳人小說之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1994)。
5. 徐岱:《小說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6. 陳植鍔:《詩歌意象論:微觀詩史初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7. 萬晴川:《巫文化視野中的中國古代小說》(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8. 聞一多:《聞一多全集.詩經新義》(台北:里仁書局,1996)。
9. 劉衛英:《明清小說寶物崇拜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10. 蘇興:《才子佳人小說述林》(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4)。
◎ 期刊
1. 王立:〈情物意象與中國古代相思文學主題〉,《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一期(1998)。
2. 王馥慶:〈「三言」中定情信物價值論〉,《榆林學院學報》第五卷第17期(2007)。
3. 張一民:〈談《紅樓夢》中定情信物的設計〉,《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三十卷(2008)。
(五) 文化研究
◎ 專著
1. 【加】卜正民著,方駿、王秀麗、羅天佑譯:《縱樂的困惑——明朝的商業與文化》(北京:三聯書店,2004)。
2. 【美】牟斯著,汪珍宜、何翠萍譯:《禮物:舊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功能》(the form and reason for exchange in archaicsocieties)(台北:遠流出版社,1989)。
3. 【美】高彥頤著,李志生譯:《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4. 【美】曼素恩著,楊雅婷譯:《蘭閨寶錄:晚明至盛清時的中國婦女》(北縣:左岸文化出版社,2005)。
5. 【義】史華羅撰,林舒俐、謝琰、孟琢譯:《中國歷史中的情感文化——對明清文獻的跨學科文本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6. 孔令宏:《宋明道教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7. 方志遠:《明代城市與市民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5)。
8. 毛文芳:《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出文化書寫新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1)。
9.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著:《中國哲學史》(台北:里仁書局,2005)。
10. 王貴民:《中國禮俗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頁277。
11. 田培棟:《明代社會經濟史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
12. 成復旺:《神與物游——論中國傳統審美方式》(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
13. 余英時:《余英時文集.第三卷.儒家倫理與商人精神》(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14. 吳中杰主編:《中國古代審美文化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5. 吳仁安:《明清江南望族與社會經濟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6. 李春林:《大團圓:一種複雜的民族文化意識》(臺北:雲龍出版社,1991)。
17. 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態與文學個案》(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
18. 柳素平:《晚明名妓文化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
19. 容世誠:《戲曲人類學初探》,(臺北:麥田出版,1997初版)。
20. 祝瑞開主編:《中國婚姻家庭史》(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
21. 袁濟喜:《和——中國古典審美理想》(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
22. 張正明:《明清晉商及民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3. 許平:《饋贈禮俗》(北京:中國華僑出版公司,1990)。
24. 陳永革:《陽明學派與晚明佛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25.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28)。
26. 陳鵬:《中國婚姻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90)。
27. 陳顧遠:《中國婚姻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28. 雪犁主編:《中華民俗源流集成.婚姻卷》(甘肅:人民出版社,1994),頁129。
29. 章義和、陳春雷:《貞節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
30. 華梅:《服飾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頁664-665。
31. 楊伯達:《巫玉之光——中國史前玉文化考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2. 董家遵:《中國古代婚姻史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
33. 詹鄞鑫:《神靈與祭祀:中國傳統宗教綜論》(江蘇省:江蘇古籍,1992)
34. 繆咏禾:《明代出版史稿》(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35. 羅中峰:《中國傳統文人審美生活方式之研究》(台北:紅葉文化,2001)。
◎ 期刊論文
1. 孫康宜:〈性別與經典論:從明清文人的女性觀說起〉,《中國婦女與文學論集》第二集(臺北:稻香出版社,1999)。
2. 徐泓:〈明代社會風氣的變遷——以江、浙地區為例〉,中央研究院編印:《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明清與近代史組.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1989)。
3. 康正果:〈重新認識明清才女〉,《中外文學》,第22卷第六期(1981)。
4. 張燕:〈論中國玉器的形而上意義及其衍變〉,《東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一卷第四期(1999)。
(六) 其他
◎ 專著
1. 陳鵬翔主編:《主題學研究論文集》(台北:東大圖書,1983)。
2. 黃應貴主編:《物與物質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4)。
◎ 期刊論文
1. 丁和根:〈戲劇藝術符號結構系統分析〉,《戲劇》第四期(2000)。
2. 布魯薩克:〈中國戲曲中的符號〉,《藝術符號學》(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1976)。
3. 陳鵬翔:〈主題學研究與中國文學〉,《中外文學》(1983)。
(七) 工具書
1. 中華書局編輯部:《辭海》(台北:中華書局,1965)。
2. 毛效同編:《湯顯祖研究資料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4. 金夢華:《汲古閣六十種曲敘錄》(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9)。
5. 洪惟助主編:《崑曲辭典》(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
6. 洪惟助主編:《崑劇研究資料索引》(台北:國家出版社,2002)
7. 許少峰:《近代漢語大辭典》(北京:中華書局,2008)。
8. 許慎著,段玉裁注:《說文解字》(台北:書銘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4)。
9. 郭英德:《明清傳奇綜錄》(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10. 陸侃如、馮沅君:《南戲拾遺》(台北:古亭書屋,1969)。
11. 堯宗田編著:《中國古典小說用語辭典》(台北:聯經出版事業,1985)
12. 趙景深:《宋元南戲考略》(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
13. 廣東、廣西、湖南、河南辭源修訂組:《辭源》大陸版(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14. 蔡毅:《中國古典戲曲序跋彙編》(山東:齊魯書社,1989)。
15. 鄭傳寅、張健主編:《中國民俗辭典》(香港:商務印書館,1987)。
16. 錢南揚:《宋元南戲百一錄》(臺北:哈佛燕京學社,1969)。
17. 錢南揚:《宋元戲文輯佚》(上海:上海古典出版社,1956)。
18. 謝大年:《曲海總目提要》(天津:天津古籍書店,1992)。
19. 顧學詰、王學奇編著:《元曲釋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
指導教授 |
洪惟助、孫致文 (Wei-zhu Hung、Zh-wen Sun)
|
審核日期 |
2011-1-26 |
推文 |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
網路書籤 |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