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4720300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1 、訪客IP:3.145.62.46
姓名 藍清水(CHING-SHUI LA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論文名稱 被遺忘的外省客家移民─ 戰後河婆客的集體記憶與認同之分析
(The Forgotten Hakka Immigrants from Mainland China--An Anlysis of Collective Memory and Identity of Post-War Hoppo Hakka)
相關論文
★ 新埔地區的產業變遷★ 流域與區域:鳳山溪流域交通發展史
★ 閩客族群邊界的流動: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的影響★ 儀式中身份的轉化:以客家拜新丁為例
★ 族群、產業與社會資本:以屏東檳榔業「行口」為例★ 外籍配偶與客家文化傳承
★ 越南籍配偶眼中的閩客族群意象★ 族群通婚中的性別文化與權力配置
★ 客家聚落之產業、地景與記憶變遷:以大湖草莓為例★ 博物館展示與客家記憶
★ 閑聊(Gossip)中客家常民的歷史意識★ 新加坡當鋪業與客家
★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標準作業程序(SOP)建立之研究★ 「文化治理」中的不對等權力關係—以桃園縣客家文化館為例
★ 客家採茶婦女的勞動意識 ─以新竹縣峨眉鄉為例★ 東南亞的「客家」意涵:英殖民馬來亞的華人分類過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目前臺灣的族群分類,並未考慮閩南、客家、外省、原住民四大族群內部的歧異性,因此,以均質化的方式進行族群研究,往往無法解釋現存的現象。1945年之後由大陸各省市遷臺的外省客家人,既被外省人研究所忽略,也完全不在客家研究的視野之中。
透過回溯河婆客家移民的移民過程,發現戰爭與天災是促使他們移民的推力;觀察他們在臺灣生活的適應情形,則移民網絡既是牽引他們移民臺灣的因素,也是生活適應上的重要社會支持;客家語言的保存與擂茶飲食習慣的延續,不但連結了祖籍地認同,強化了客家認同意識並使客家文化得以長存;宗親會與同鄉會則在凝聚移民力量與協助生活適應與增強族群認同均起着積極且正面的作用,祖廟在廣東省揭陽河婆鎮的三山國王信仰,則成為河婆客家移民信仰的中心,藉由每年元宵節三山國王遶境的攑王爺儀式,河婆客家移民得以進行公開宣示,且藉此凝集、振奮並重現與原鄉連結的集體記憶,三山國王信仰與攑王爺儀式且成為整合在地人與河婆客家移民進行在地化的媒介與途徑 ;而最主要的是經由語言、飲食、宗親會、同鄉會以及三山國王信仰與攑王爺儀式而得以不斷地以身體的實踐來再現以及增強集體記憶,又透過集體記憶增進凝聚使認同意識強化。
河婆客家移民兼具外省與客家雙重的族群身分。研究發現無論是在族群認同取向,遷臺後的在地化過程,自謀生活的河婆客家移民因為擁有客家族群身分提供了融入在地的捷徑,在族群認同上則趨向於客家認同而非外省人認同,與其他外省人因為有國家機器的庇護反而較難以融入地方社會,在族群認同上內部差異極大其他外省人卻以外省人為自稱,兩者之間出現相當大的差異;國家認同上河婆客家移民與其他外省人較接近,即呈現強烈的祖籍地認同以及自稱大陸人具有中國意識的臺灣人,而非本省人比較高選擇率的臺灣人認同。本研究以河婆客家移民這種既是外省人又是客家人的雙重游移身份,凸顯了目前臺灣慣常以均質化的方式論述外省人或客家人的缺失。
摘要(英) The inner diversity of the four groups, Minnan, Hakka, Waishein and Aborigine, are not included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ethnic groups of Taiwan nowadays. So a general method to view each group as internally homogenized cannot make the existing phenomenon clear. For example, the Waishein-Hakkas who immigrated from the provinces of mainland after 1945 are both excluded out of the research on the Waishein and Hakkas.
Researches on the history of the migration of Hopo-Hakka-Migrants indicate that wars and natural calamities are the push forces that compel them away from home. We also know, by observing the condition of their adaptation, that the migration network is not only the inducement of their arrival at Taiwan, but also the social support of their settlement.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Hakka language and the special food-culture of pestled-tea, not only show that they have a common hometown, but also strengthen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ir Hakka identity and keep the vitality of Hakka culture.
The Surname association and fellow provincials’ society form the cohesive force of the migrants, actively helping them to adapt the local life and strengthening the sense of identity. The worship of the Three Mountain Kings, whose ancestral temple locates in Jie-yang, Guang Dong province, is the focus of the belief of the migrants. The Tsen Won-yea Ritual on every Lantern Festival, which symbolizes the Three Mountain Kings’ inspection tour around the boarder, is a public memorial activity of the Hopo-Hakka-Migrants. They assemble in the ritual, full of vigor, and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the homeland reappears. The belief and ritual become the media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natives and indigenization of the Hopo-Hakka-Migrants.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discussion above is that the language, food-culture, the Surname Association, the fellow provincials’ society, the belief on the Three Mountain Kings and the tsen won-yea ritual strengthen the collective memory through first-hand experience, and then the collective memory forms a cohesive force and strengthens the consciousness of identity.
The Hopo-Hakka-Migrants have the ethnic identity of both Hakka and Waishein groups. The identity of Hakka group provides a shortcut for the self-supporting Hopo-Hakka-Migrants to integrate into the local life during the process of getting the group identification and indigenization.
As to the ethnic identification, the Hopo-Hakka-Migrants think themselves Hakka, not Waishein people. It is much more difficult for the Waishein people to integrate into the local society because the protection of state power. The Waishein people, though diversified in the inner group identification, think themselves outcomers. The Hopo-Hakka-Migran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Waishein people in their national identity. Both of them have the strong consciousness of idea of homeland and the identity of mainlanders. They do not consider themselves Taiwanese, like other native people. So this research, as a remedy for the defect of homogenizing the Hakka or Waishein groups, will focus on the double identity of the Hopo-Hakka-Migrants.
關鍵字(中) ★ 河婆客家移民
★ 外省客家人
★ 在地化
★ 三山國王
★ 移民
★ 認同
★ 族群
★ 集體記憶
★ 外省人
★ 客家
關鍵字(英) ★ Hopo-Hakka-Migrants
★ Waishein-Hakkas
★ the Three Mountain Kings
★ migration
★ indigenization
★ identity
★ ethnic groups
★ collective memory
★ Hakka
★ Waishein people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方法 3
第三節 名詞的詮釋與寫作體例 2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9
第一節 移民的原因與分類 29
第二節 集體記憶 37
第三節 移民社團與宗族組織 42
第四節 臺灣的外省人 46
第五節 臺灣的客家人 64
第三章 河婆客家移民的適應過程 75
第一節 河婆客家移民定居地的選擇 76
第二節 河婆客家移民的生活適應 80
第四章 河婆客家移民的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 95
第一節 河婆客家移民的集體記憶 95
第二節 河婆客家移民與三山國王信仰 106
第三節 河婆客家移民的同鄉與宗親組織 113
第五章 河婆客家移民的意涵 121
第一節 河婆客家移民與其他外省人的異同 122
第二節 河婆客家移民與臺灣客家人異同 137
第三節 河婆客家移民的族群與國家認同 141
第六章 結論 155
附錄一:訪談大綱 165
附錄二:報導人受訪時間地點簡表 166
參考書目 167
參考文獻 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 ( 校勘 ) ( 1968 ),《明太祖實錄》,二版,臺北市: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
尹章義 ( 1991 ),〈臺灣移民開發史上與客家人相關的幾問題〉,吳劍雄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四輯,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頁257-280
尹章義 ( 1997 ),〈臺灣客家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灣文獻》第48卷第2期,頁1-13
尹章義 ( 1999 ),《臺灣開發史研究》,初版第三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尹章義 ( 2003 ),《臺灣客家史研究》,臺北: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王日根 ( 2007 ),《中國會館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王汎森 ( 1993 ),〈歷史記憶與歷史〉,當代雜誌,1993年11月,第91期,頁40-49
王甫昌 ( 2000 ),《臺灣族群關係的社會基礎調查計劃執行報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王甫昌 ( 2004 ),《當代臺灣的族群想像》,一版2印,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王甫昌 ( 2005 ),〈由「中國省籍」到「臺灣族群」:戶口普查籍別類屬轉變之分析〉,《臺灣社會學》第9期,2005年6月,頁59-117
王佳涵 ( 2010 ),《撒奇萊雅族裔揉雜交錯的認同想像》,臺東市:東臺灣研究會
王明珂 ( 1993 ),〈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1993年11月,第91期,頁6- 14
王明珂 ( 1999 ),〈根基歷史:羌族的弟兄故事〉,《時間、歷史與記憶》,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283-341
王明珂 ( 2005 ),《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初版四刷,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東 ( 1998 ),《客家學導論》,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王東 ( 2007 ),《那方山水那方人:客家源流新說》,第一版二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王斑 ( 2004 ),《歷史與記憶──全球現代性的質疑》,香港: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hina ) Ltd
王銘銘 ( 1997 ),《山街的記憶──一個臺灣社區的信仰與人生》,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王學泰 ( 2007 ),《游民文化與中國社會:增修版》,北京:同心出版社
丘昌泰 ( 2006 ),〈臺灣客家族群的自我隱形化行為:顯性與隱性客家人的語言使用與族群認同〉,《客家研究》,2006年 6 月第 1卷,頁45-96
甘滿堂 ( 2007 ),《村廟與社區公共生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田欣 ( 1995 ),《臺灣,我唯一的祖國》,臺北:前衛出版社
田習如 ( 1996 ),〈省籍情結五十年──四大族群進入大和解時代〉,財訊雜誌,1996年3月,第168期,頁142、144、147-8、150-1
朱天心 ( 1992 ),《想我眷村的弟兄們》,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江日昇 ( 1987 ),《臺灣外記》,方豪點校,臺北:大通書局
江智芹 ( 2007 ),《傅滿州與陳查理:美國大眾文化中的中國形像》,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江溶、魯西奇 ( 譯 ) ( 2005 ),《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商業與社會( 1796-1889 )》,William T. Rowe 原著,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編 ) ( 2008 ),《97年度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報告》,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何炳棣 ( 1966 ),《中國會館史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余幸娟 ( 主編 ) ( 1987 ),《離開大陸的那一天》, 王大空 等著,臺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吳乃德 ( 1993 ), 〈省籍意識、政治支持與國家認同〉,《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出版社,頁 42
吳中杰 ( 2008 ),〈屏東市林仔內的揭陽河婆客家話:兼論海陸客語聲調類型的起源〉,《 2007年客家社會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師大客家文化研究所編輯委員會編,臺北:文津出版社,頁53-77
吳文星 ( 1991 ),《日據時期在臺「華僑」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吳正龍 ( 2009 ),〈員林福佬客祖籍與客家意識的調查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通訊,第10期, 2009年10月,頁106-144
吳唅 ( 2010 ),《朱元璋傳》,第一版第5刷,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吳錦超 ( 1991 ),《唐人街:共生與同化》,筑生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吳叡人 ( 譯 ) ( 2005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 Benedict Anderson原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宋鑚友 ( 2009 ),《同鄉組織與上海都市生活的適應》,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辭書出版社
李亦園 ( 1985 ),《信仰與文化》一版四印,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李亦園 ( 2001 ),《一個移植的市鎮:馬來亞華人市鎮生活的調查研究》,一版二刷,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亦園 ( 2002 ),《李亦園自選集》,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教育出版社
李明歡 ( 1994 ),〈當代海外華人社團發展之前瞻〉,八桂僑史雜誌,1994年,第4期,頁1-4
李明歡 ( 1995 ),〈構築華人族群與當地國大社會溝通的橋梁──試論當代海外華人社團的社會功能〉,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995 年,第2期,頁32-40
李國祁 ( 1978 ),〈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1978年7月,第5卷第2期,頁131-160
李國祁 ( 1996 ),〈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內地化的解釋〉,歷史月刊,1996年12月,第107期,頁58-66
李喬 ( 1991 ),〈客家人在臺灣社會的發展〉,《新个客家人》,臺北:臺原出版社,頁33-41
李道緝 ( 2001 ),《清末明初潮州人移植暹邏之研究》,臺北:財團法人海華文教基金會
李廣均 ( 1996 ),〈從過客到定居者──戰後臺灣「外省族群」形成與轉變的境況分析〉,《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第3期,頁367-390
李廣均 ( 1997 ),〈社群、民族國家和集體記憶──一九九五臺北市「終戰事件」的初步思考〉,《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第4期,頁247-278
李廣均 ( 1999 ),〈什麼是族群身分?──三個不同取徑的提出與討論〉,《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第9期,頁67-94
李廣均 ( 2004 ),〈透視三個世代外省人──臺灣和中國都是外省人的「母親」〉,財訊雜誌, 2004 年 5 月號,頁 86-88、90、92
李龍潛 ( 2002 ),〈明初遷徙富戶考釋〉,《明清經濟探微初編》,臺北:稻鄉出版社,頁385-408
杜雨蒨 ( 2007 ),《廟會與社團的社會網絡建構之研究-以大溪普濟堂與社頭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區域人文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沈筱綺 ( 2010 ),〈故土與家園:探索「外省人」國家認同的兩個內涵〉,《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張茂桂 ( 主編 ),臺北:群學出版社,頁111-146
汪榮祖(2009),〈記憶與歷史:葉赫那拉氏個案論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4期,頁1-39
汪彝定 ( 1991 ),《走過關鍵年代》,臺北:商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周大鳴 ( 2005a ),〈族群互動中的族群認──動盪中的客家族群與族群意識〉,《華南客家族群追尋與文化印象》,合肥:黃山書社,頁203-216
周大鳴 ( 2005b ),〈移民文化──一個假設?〉,《江蘇社會科學》,2005年第5期,頁18-21
周文元 ( 續修 ),〈申請嚴禁偷販米穀詳稿〉,《臺灣府志》卷十,藝文志,臺北:大人物管理顧問公司光碟資料庫,頁 323
周敏 ( 1995 ),《唐人街──深具社會經濟潛質的華人社區》,鮑靄斌 ( 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
周碩勳 ( 纂修 ),《潮州府志》上、下冊,乾隆27年,潮州:潮州市地方志辦公室、潮州市檔案館
周曉虹、周怡 ( 譯 ) ( 1987 ),《文化與承諾》,瑪格麗特 • 米德原著,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
尚道明 ( 2010 ),〈眷村居民的國家認同〉,《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張茂桂 ( 主編 ),臺北:群學出版社,頁3-30
林平 ( 2009 ),〈情感因素對人口遷移的影響:以居住在東莞與上海地區的外省臺灣人為例〉,東亞研究,2009年7月,第40 卷第2期,頁99-140
林本炫( 1999 ),〈社會網絡在個人宗教信仰變遷中的作用〉,思與言雜誌,1999年6月,第37卷第2期,頁173-208 
林忠正、林鶴玲 ( 2001 ),〈臺灣地區各族群的經濟差異〉,《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出版社,頁 101-155
林美容 ( 1993 ),《臺灣人的社會與信仰》,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林國平 ( 2003 ),《閩臺民間信仰源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林淑蓉 ( 2007 ),〈第二部分社會與文化:飲食文化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徐正光 ( 主編 ),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研究學會,頁152-178
林語堂 ( 2008 ),《吾國與吾民》,黃嘉德( 譯 ),第一版第二刷,西安:西安師範大學出版社
林衡道 ( 1985 ),《鯤島探源,第一至四冊》,再版,臺北:青年戰士報
河婆張姓旅臺宗親會籌備會 ( 1991 ),《河婆張姓宗親會籌備會會議紀錄》,影印本
邱彥貴 ( 1993 ),〈粵東三山國王信仰的分佈與信仰的族群──從三山國王是臺灣客屬的特有信仰論起〉,《東方宗教研究》新3期,頁109- 164
邱彥貴 ( 1995 ),〈嘉義廣寧宮二百年史(1752-1952)勾勒──一座三山國王廟的社會史面貌初探〉,《臺灣史料研究》第6號,頁69-89
邱彥貴 ( 2005 ),〈新街三山國王與五十三庄:管窺北港溪流域中游的一個福佬客信仰組織〉,《臺灣宗教研究》,第3卷第2期,頁1- 56
邱彥貴 ( 2006 ),《發現客家──宜蘭地區客家移民的研究》,臺灣客家族群史,專題研究2-1,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邱彥貴、吳中杰 ( 2004 ),《臺灣客家地圖》,初版八刷,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邱義仁 ( 1999 ),〈好東西不要搞爛掉──邱義仁論新臺灣人、本省人、外省人〉,財訊雜誌編輯部,財訊雜誌,1999年1月,第202期,頁96-100
邱澎生 ( 譯 ) ( 1993 ),〈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Lewis A Coser原著,當代雜誌,1993年11月,第91期,頁20-39
金澤、何其敏 ( 譯 ) ( 2004 ),《宗教人類學導論》,Fiona Bowei 原著,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阿修伯 ( 1995 ),〈外省人臺民化〉,客家雜誌,1995年1月,第56期,頁42-43
阿修伯 ( 2003 ),〈二二八:外省人的共業原罪〉,海峽評論月刊,2003年4月,第148期,頁53-4
青夷 ( 選編 ) ( 1988 ),《 我從眷村來》,臺北:希代書版有限公司
姜思章 ( 等著 ) ( 2006 ),《流離記憶:無法寄達的家書》,外省臺灣人協會策劃,中和: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
客家雜誌編輯部 ( 2003 ),〈被遺忘的客家人──外省客家人〉,客家雜誌,155期,2003年5月,頁6
施正鋒 ( 2000 ),《臺灣人的民族認同》,臺北:前衛出版社
施正鋒 ( 2004 ),《臺灣客家族群政治與政策》,臺中:財團法人新新臺灣文化教育基金會
施惟達、胡華生 ( 譯 ) ( 1989 ),《文化變遷》,克萊德 • 伍玆原著,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
洪麗完 ( 1990 ),〈清代臺中地方福客關係初探──兼以清水平原三山國王廟之興衰為例〉,《臺灣文獻》第41卷第2期,頁63-91
胡台麗 ( 1990 ),〈芋仔與番薯──臺灣「榮民」的族群關係與認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9期,臺北:中央研究院,頁107-131
范玉春 ( 2005 ),《移民與中國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范振乾 ( 2009 ),《客裔族群生態之深層解析:歷史記憶與未來》,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苦苓 ( 1988 ),《外省故鄉》,臺北:希代書版有限公司
夏明方 ( 2000 ),《民國時期自然災害與鄉村社會》,北京:中華書局
孫潔茹 ( 2004 ),〈外省第二代的認同歷程──以朱天心及其小說為例〉,「文化研究月報」,第三十九期,2009/10/25擷取自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39/journal_park320.htm
孫鴻業 ( 2010 ),〈「外省人」第二代的國家認同〉,《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張茂桂 ( 主編 ),臺北:群學出版社,頁31-74
徐正光 ( 1995 ),〈臺灣的族群關係:以客家人為主體的探討〉,《臺灣史與臺灣史料㈡》,張炎憲、陳美蓉、黎光中編,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頁241-280
徐正光 ( 2002 ),〈序──塑造臺灣新秩序〉,《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第三版,臺北:正中書局,頁4-9
徐博東 ( 1999 ),〈新臺灣人不應是新臺獨主義:評李登輝的「新臺灣人主義」〉,海峽評論,1999年2月,98期,頁40-41
時麗娜 ( 譯 ) ( 2008 ),《兄弟並不平等:華南的階級和親族關係》,( Rubie S. Watson 原著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柴雅珍 ( 1997 ),《戰後臺灣「外省人」的塑造與變遷 ( 一九四五 ~一九八七 ) ,私立東海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納日碧力戈 ( 譯 ) ( 2000 ),《社會如何記憶》,Paul Connerton 原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高格孚 ( 2004 ),《 風和日暖:外省人與國家認同轉變》,臺北:允晨文化實業有限公司
高崇 ( 譯 ) ( 1999 ),〈族群與邊界〉,廣西民族學院學報 ( 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21卷第1期,1999年 1月,頁16-27
張友雲 ( 譯 ) ( 2000 ),《身處歐美的波蘭農民》,William Isaac Thomas & Florian Znaniecki 原著,南京:譯林出版社
張武炮,《屏東三山國王出巡竹東各界捐贈名冊》,張武炮提供
張武炮,《屏東三山國王出巡竹東各界贊助名單 (中華民國八十五年二月二十日 )》,張武炮提供
張炎憲、陳美蓉、黎中光 ( 1995 ),《臺灣史與臺灣史料 ( 二 )》,臺北:財團法人祐生研究基金會
張肯堂 ( 1976 ),《河婆風土誌》,Kuala Lumpur:作者自印
張肯堂 ( 2001 ),《河婆鄉土情》,Kuala Lumpur:作者自印
張肯堂 ( 2008 ),《風雨九十年:一個馬來西亞河婆老華人滄桑錄》,Kuala Lumpur:智慧城有限公司
張茂桂 ( 1986 ),〈「省籍」類屬的社會意義〉,中國論壇,1986年第266期,頁34-39
張茂桂 ( 2010 ),〈序:「我們的國家」與我〉,《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張茂桂 ( 主編 ),臺北:群學出版社,頁Ⅸ-ⅩⅩⅧ
張茂桂 ( 主編 ) ( 2010 ),《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臺北:群學出版社
張茂桂 等著 ( 2001 ),《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初版5刷,臺北:業強出版社,
張素玢 ( 2004 ),〈移民、環境與疾病──以臺灣花蓮港廳日本移民村為例(1909-1917 )〉,《淡江史學》,2004年6月第15期,頁169-196
張瑞靜 ( 2008 ),〈抗日戰爭時期災荒狀況及其對人口遷移的影響〉,《綏化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頁137-138
張翰璧 ( 2007 ),《東南亞女性移民與臺灣客家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專題研究中心
張應斌 ( 1999 ),〈「三山國王」的文化淵源和歷史過程——兼論客家在客居情景中的文化認同〉,《嘉應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 ,1999年第4期,頁110-116
戚嘉林 ( 2007 ),《臺灣二二八大揭祕》,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戚嘉林 ( 2009 ),《臺灣六十年》,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曹逢甫、黃雅榆 ( 2002 ),〈客語危機以及客家人對客語和政府語言政策的態度〉,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頁2-1~3-3
梅慧玉 ( 2006 ),〈社會記憶的書寫與實踐:一個地方版廟誌的產生〉,民俗曲藝,2006年12月,第154期,頁77-131
畢然、郭金華(譯) ( 2002 ),《論集體記憶》,Halbwachs, M. 原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莊英章 ( 1997 ),《林圯埔:一個臺灣市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史》,第三版,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連心豪 ( 1996 ),〈近代潮汕地區的走私問題〉,《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6年第1期,頁51-57
郭秀文 ( 2007 ),〈近現代廣東人口遷移的特點(1840 -1949)〉,《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7 年第1 期(總第16 期),頁71-74
陳小沖 ( 2005 ),《日本殖民統治臺灣五十年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陳孔立 ( 2003 ),《清代臺灣移民社會研究》增訂本,北京:九州出版社
陳支平 ( 2004a),〈從碑刻、民間文書等資料看福建與臺灣的鄉族關係〉,《臺灣研究集刊》,2004 年第 1 期,頁 57-66
陳支平 ( 2004b ),〈福建向臺灣移民的家族外殖與聯繫〉,《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4年第2期,頁4-19
陳支平 ( 2004c ),《五百年來福建的家族與社會》,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支平 ( 2004d ),《民間文書與臺灣社會經濟史》,長沙:岳麓書社
陳支平、周雪香 ( 主編 ) ( 2005 ),《華南客家族群追尋與文化印象》,合肥:黃山書社
陳文俊 ( 1997 ),《臺灣的族群政治》,修正再版,香港: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
陳仲丹 ( 譯 ) ( 2006 ),《中國大眾宗教》,Stephen C. Averill原著,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陳向明 ( 2004 ),《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1版第5次印刷,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陳杏枝 ( 2008 ),〈外省人宗教信仰變遷初探──1984年至2004年臺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分析〉,《東吳社會學報》,2008年3月,第23期,頁107-138
陳其南 ( 1989 ),《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訂正版,臺北:允晨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陳春聲 ( 1995 ),〈三山國王信仰與臺灣移民社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995年第80期,頁61-114
陳春聲 ( 2005a ),〈民間信仰與宋元以來韓江中下游地方社會的變遷〉,東吳歷史學報,2005年12月,第14期,頁37-75
陳春聲 ( 2005b ),〈清末民初潮嘉民眾關於“客家”的觀念──以《嶺東日報》的研究為中心〉,《華南客家族群追尋與文化印象》,合肥:黃山書社,頁49-64
陳春聲 ( 2007 ),〈地域社會史研究中的族群問題──以「潮州人」與「客家人」的分界為例〉,汕頭大學學報,第23卷第2期,2007,頁73-77
陳康宏 ( 2003 ),〈被遺忘的客家──臺灣外省客家人及社團〉,客家雜誌,155期,2003年5月,頁24-26
陳傳仁 ( 2007 ),《海外華人的力量:移民的歷史和現狀》,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陳樹鴻 ( 1989 ),〈臺灣意識──黨外民主運動的基石〉,《臺灣意識論戰選集》,施敏輝 ( 編 ),臺灣版第2刷,臺北:前衛出版社,頁191-205
麥留芳 ( 1985 ),《方言群認同──早期星馬華人的分類法則》,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彭文宇 ( 2000a ),〈臺灣移民社會的家庭型態〉,《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0年第 7期,頁57-61
彭文宇 ( 2000b ),〈清代閩臺家庭與家族交往〉,《福建論壇》 (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0年第 5期,頁76-79
彭芊琪 ( 2006 ),《外省客家人的本土化:以廣東陸豐莊氏宗親會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
彭恒禮 ( 2005 ),〈民間節日中的集體記憶與身份認同——以廣西壯族族群為例〉,《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5年3月,第7卷第2期,頁14-17
揭西縣地志辦公室 編 ( 1994 ),《揭西縣志》,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揭陽縣志編纂委員會 ( 1993 ),《揭陽縣志》,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曾純純、黎鴻彥 ( 2007 ),《「客」隱於市:屏東市的客家移民社會》,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曾慶國 ( 1997 ),《臺灣省彰化縣三山國王廟》,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曾慶國 ( 1999 ),《彰化縣三山國王廟》,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費孝通 ( 1938 ),《鄉土中國》,上海:觀察社
黃子降 ( 1981 ),〈臺灣屏東河婆同鄉會沿起〉,屏東縣揭陽河婆同鄉會第一屆大會手冊,頁36-39
黃光國 ( 1987 ),〈「臺灣結」與「中國結」: 對抗與出路〉,中國評論,1987年10月,第289期,頁1-21
黃克先 ( 2007 ),《原鄉•居地與天地 : 外省第一代的流亡經濟與改宗歷程》,臺北:稻鄉出版社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 ( 2003 ),《臺灣史》,初版六刷,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黃叔璥 ( 1957 ),《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黃俊傑 ( 2000 ),《臺灣意識與台灣文化》,臺北:正中書局
黃宣範 ( 1993 ),《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黃國昌 ( 1992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黃毅志、章英華 ( 2005 ),〈臺灣地區族群交友界限之變遷:1970年與1997年的比較〉,《臺灣社會學刊》,2005年12月,第35期,頁127-179
楊文山 ( 2004 ) 《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楊放 ( 採訪 ) ( 1996 ),《落地生根──眷村人物與經驗》,李怡慧主編,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分有限公司
楊雨亭 ( 2008 ),《上校的兒子:外省人,你要去哪兒?》,臺北:華岩出版社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 ( 2002 ),《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十三版十刷,臺北: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楊國樞、黃囇莉 ( 1986 ),〈 大學生人生觀的變遷:二十年後〉,《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第十六號,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443-477
楊照 ( 1996 ),〈臺灣人的悲哀──外省人所不了解的臺灣人〉,財訊雜誌,1996年3月,第168期,頁 164、166、168、170、172-3
楊慶堃 ( 2007 ),《中國社會中的宗教:宗教的現代社會功能及其歷史因素之研究》,范麗珠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楊聰榮 ( 2004 ),〈移民與本土化──中國戰後移民在亞太各國的遭遇〉,《「重建想像共同體─國家、族群、敘述」 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頁 21-22
楊聰榮、藍清水 ( 2006 ),《印尼客家臺灣人研究計劃結案報告》,中壢: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葉春生、施愛東 ( 主編 ) ( 2005 ),《廣東民俗大典》,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廖中山 ( 1993 ),〈有愛的地方必有美〉,《外省人•臺灣心》,「外省人」臺灣獨立協會編,臺北:「外省人」臺灣獨立協會,頁 66 、 68
廖正宏 ( 1985 ),《人口遷移》,臺北:三民書局
廖經庭 ( 2007 ),《家族記憶與族群邊界:以臺灣彭姓祭祖儀式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
彰化縣文化局 ( 2005 ),《彰化縣客家族群調查》,彰化:彰化縣文化局
漢禎 ( 1998 ),〈是族群問題,不是省籍問題〉,中原客家雜誌,1998年,改版第002期,總期1056期,頁17-19
熊鈍生 ( 主編 ) ( 1981 ),《最新增訂本辭海》,中冊,臺北: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 ( 主編 ) ( 1998 ),《新个客家人》,臺北:臺原出版社
臺灣省屏東縣河婆同鄉會 ( 1981 ),《臺灣屏東河婆同鄉會成立大會手冊》,臺灣省屏東縣河婆同鄉會自印
臺灣省屏東縣河婆同鄉會 ( 1982 ),《臺灣屏東河婆同鄉會第一屆第二次大會會員手冊》,臺灣省屏東縣河婆同鄉會自印
臺灣省屏東縣河婆同鄉會 ( 1983 ),《臺灣屏東河婆同鄉會第一屆第三次大會會員手冊》,臺灣省屏東縣河婆同鄉會自印
臺灣省屏東縣河婆同鄉會 ( 1985 ),《臺灣屏東河婆同鄉會第二屆第一次大會會員手冊》,臺灣省屏東縣河婆同鄉會自印
臺灣總督關防調查課 ( 編 ) ( 1928 ),《台灣在籍漢民鄉貫別調查》,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
趙矢元 ( 1981 ),〈丁戊奇荒述略〉,學術月刊,1981年 第 2期,頁65-68
趙彥寧 ( 2001 ),《戴著草帽到處旅行 : 性/別、權力、國家》,臺北:巨流出版社
趙彥寧 ( 2002 ),〈國家與言的公開秘密:試論下階層中國流亡者自我敘事的物質性〉,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002年6月,第46期,頁45-85
齊邦媛 ( 1998 ),《霧漸漸散的時候──臺灣文學五十年》,臺北:九歌出版社
劉大可 ( 2004 ),《閩臺地域社會與族群文化新探》,北京:方志出版社
劉天干 ( 2003 ),〈癸未六十週年憶〉,《藝海一粟》,作者自印,頁168-169
劉正剛、黃志堅 ( 2003 ) ,〈清代臺灣移民社會演戲探析〉,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3年9月,第2期,頁57-60
劉宏、張慧梅 ( 2007 ),〈原生性認同、祖籍地聯繫與跨國網路的建構〉,《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臺灣與全球經驗》,丘昌泰、蕭新煌主編,臺北:中大出版中心、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307-328
劉軍 ( 2006 ),《法村社會支持網──一個整體研究的視角》,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劉益誠 (1997 ),《竹籬笆內外的老鄉們──外省人的兩個社區比較》,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劉紹楨 (1993 ),〈河洛沙文主義與隱形的客家人〉,客家雜誌,1993年7月,第38期,頁54-55
劉朝暉 ( 2003 ),〈移民的地域認同與地方融入──以廈門松坪華僑農場為例〉,《僑鄉移民與地方社會》,周大鳴、柯群英主編,北京:民族出版社,頁149-165
劉業勤 ( 纂修 ),《揭陽縣正續志》卷之七,兵燹,民國二十六年重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
劉曉春 ( 譯 ) ( 2000 ),《中國東南的宗族組織》,Maurice Freedman原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劉繼宣、束世澂 ( 1935 ),《中華民族拓殖南洋史》、南京:國立編譯館
廣田康生 ( 2005 ),《城市和移民》,馬銘 ( 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
廣東河婆張氏旅臺宗親會,《娘媽生食會記錄 ( 民國五十二年至民國九十七年 )》,張武炮提供
廣東河婆張姓旅臺宗親會 ( 1991 ),《廣東河婆張姓旅臺宗親會成立大會手冊》,廣東河婆張姓旅臺宗親會自印
廣東河婆張姓旅臺宗親會 ( 2003 ),《廣東河婆張姓旅臺宗親會第五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手冊》,廣東河婆張姓旅臺宗親會自印
廣東河婆張姓旅臺宗親會 ( 2008 ),《廣東河婆張姓旅臺宗親會第六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手冊》,廣東河婆張姓旅臺宗親會自印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 ( 2002 ),《民國廣東大事紀》,廣州:羊城晚報出版社
歐陽昱 ( 2000 ),《表現他者:澳大利亞小說中的中國人1888-1988》,北京:新華出版社
潘啟生 ( 2006 ),〈變動政局中臺灣外省人的認同處境:以2004年總統選舉為觀察基點〉,東亞論壇季刊,2006年,第451期,頁11-34
蔡淑鈴 ( 1988 ),〈社會地位取得:山地、閩客及外省之比較〉,《變遷中的臺灣社會:第一次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的分析》,上冊,楊國樞、瞿海源 ( 編 ),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1-44
蔡繼光(譯) ( 2002 ),《國際遷徙與移民:解讀「離國出走」》, Peter Stalker原著,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鄭志明 ( 1999 ),《臺灣新興宗教現象──傳統信仰篇》,嘉義:南華管理學院
鄭振滿 ( 1992 ),《明清福建家族組織與社會變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鄭振滿 ( 2010),〈湄州祖廟與度尾龍井宮:興化民間媽祖崇拜的建構〉,民俗曲藝,2010年3月,第167期,頁123-150
鄭振滿、陳春聲(編) ( 2003 ),《民間信仰與社會空間》,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鄭凱中 ( 2010 ),〈蚊子的悲哀:一個「另類」外省二代的心路歷程〉,《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臺北:群學出版社,頁75-110
鄭鴻生 ( 2006 ),《百年離亂──兩岸斷裂歷史中的一些摸索》,臺北: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蕭友山、徐瓊二 ( 2002 ),《臺灣光復後的回顧與現狀》,陳平景譯,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蕭阿勤 ( 1997 ),〈集體記憶理論的檢討: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主觀點〉,思與言季刊,1997年3月,第35卷第1 期,頁247-296
蕭阿勤 ( 2008 ),《回歸現實:臺灣1970年代後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蕭新煌 ( 1986a ),〈解開當前意識形態紛爭的結〉,中國論壇,1986年第253期,頁27-29
蕭新煌 ( 1986b ),〈當代知識份子的「鄉土意識」──社會學的考察〉,中國論壇,1986年第265期,頁56-67
蕭新煌、張維安、范振乾、林開忠、李美賢、張翰璧 ( 2005 ),〈東南亞客家會館:歷史與功能的探討〉,《亞太研究論壇》,2005年第28期,頁185-219
賴嘉佩(譯)( 2008 ),《移民──流離的年代》,Stephen Castles, Mark J. Miller原著,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龍應台 ( 1987 ),《野火集外集》,二十版,臺北:圓神出版社
戴康生、彭耀(編) ( 2007 ),《宗教社會學》,第二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薛絢 ( 譯 ) ( 2003 ),《費正清論中國》,費正清、戈德曼原著,臺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薛藝兵 ( 2003 ),《神聖的娛樂:中國民間祭祀儀式及其音樂的人類學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謝重光 ( 1999 ),《客家源流新探》,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謝重光 ( 2008 ),《客家文化論述》,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
謝淑玲 ( 2005 ),《在臺客籍「印尼」與「大陸」配偶之客家認同比較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
謝劍 ( 1981 ),《香港的惠州社團:從人類學看客家文化的持續》,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鍾肇政 ( 1993 ),〈向寬容之道邁進──「外省人臺灣獨立協進會」成立有感〉,《外省人•臺灣心》,「外省人」臺灣獨立協會編,臺北:「外省人」臺灣獨立協會 ,頁 9-14
鍾豔攸 ( 1999 ),《政治性移民的互助組織 ( 1946-1995 )──臺北市之外省同鄉會》,臺北:稻鄉出版社
瞿海源、丁庭宇、林正義、蔡明璋 ( 2000 ),《大陸探親與訪問的影響》,臺北:業強出版社
簡炯仁 ( 2001 ),《臺灣開發與族群》第一版三刷,臺北:前衛出版社
藍清水 ( 2010 ),〈三山國王信仰在當代臺灣客家族群的意義──以竹塹地區為例〉,「慶祝福昌宮建廟225週年『三山國王信仰』學術研討會」,客家臺灣文化學會、大華技術學院、福昌宮管理委員會合辦,2010年11月8日
藍鼎元 ( 1733 ),〈經理臺灣疏〉,臺灣叢刊第十四種,《平臺記略》,頁67
羅香林 ( 1992 ),《客家研究導論》,臺灣一版,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羅烈師 ( 2006 ),《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羅肇錦 ( 1996 ),〈客家人心事一籮筐──客家人最應該獨立?〉,財訊雜誌,1996年3月,第168期,頁174-8
譚天星、沈立新 ( 1998 ),《海外華僑華人文化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蘇偉貞 ( 1985 ),《有緣千里》,臺北:洪範出版社
蘇偉貞 ( 1990 ),《離開同方》,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蘇偉貞 ( 1998 ),《沉默之島》,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蘇偉貞 ( 2006 ),《時光隧道》,臺北:Ink印刻出版公司
蘇嘉宏 ( 2008 ),《我們都是外省人──大陸移民渡海來臺四百年》,臺北: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蘇慶華 ( 2007 ),〈馬來西亞河婆客家學研究拓展史略──兼談二位河婆籍先驅學人劉伯奎、張肯堂〉,《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臺灣與全球的經驗》,頁:329-345
Alfred Sauvy, General Theory of Popul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1966, pp460-461
Andrew P. Davidson & Kuah-Pearce Khun Eng, “Introduction: Diaspora Memories and Identities”In At Home in The Chinese Diaspora: Memories, Identities and Belongings. edited by Kuah-Pearce Khun Eng & Andrew P. Davidson, 1-11. N.Y.: Palgrave Macmllan, 2008
Bourdieu Pierce, The logic of Practic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52-65
Fredrik Barth, “Introduction” In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edited by Fredrik Barth, pp.9-38. Boston: Little, Brown, 1969.
Mary S. Erbaugh, “The Hakka Paradox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xile, Eminence, and Public Silence.” In Guest People: Hakka Identity in China and Abroad. edited by Nicole Constable, 196-231.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6
Nicole Constable, “Histor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akka Identity” In Ethnicity in Taiwan: Soci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 edited by Chen chung-min, Chuang ying-chang, Huang shu-min, 75-89. Taipei: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cia. 1994
S. Bradley, “ Calcutta’s Chinatown ” , Cornhill, M.57 ( 1924 ), 277-78
Sharon A. Carstens, “Form and Content in Hakka Malaysian Culture” In Guest People: Hakka Identity in China and Abroad. edited by Nicole Constable, 124-148.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6
Sjaastad, Larry A., “The Costs and Returns of Human Migration.”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62, 70(5): 80-93.
Sow-Theng Leong, “ Migration and Ethnicity in Chinese History: Hakkas, Pengmin, and Their Neighbor” edited by Tim Wright, Taipei: SMC Publishing Inc.,1998 ( 南天書局有限公司,臺一版一刷 )
指導教授 張翰璧(Han-pi Chang) 審核日期 2011-1-1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