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61201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45 、訪客IP:3.15.235.196
姓名 洪俊彥(Jun-Yan Ho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近鄉與近情-論林語堂在臺灣的啟蒙之道
(Be Close to This Land and Be Reasonable: On Dr. Lin Yu Tang’s Way of Enlighten¬ment in Taiwan)
相關論文
★ 唐青樓才女薛濤論★ 消逝中的府城文化記憶--以許地山、葉石濤和陳燁為論述場域
★ 大旨談情—瓊瑤文本與《紅樓夢》之互文★ 河東君與《柳如是別傳》──「接受觀點」的考察
★ 豔異編研究★ 世變中的記憶與編寫──以丁耀亢(1599-1669)為例的考察
★ 規訓或懲罰︰重審公案中的酷刑★ 晚清狹邪小說的人倫世界——以《品花寶鑑》為例
★ 跨 文 化 的 想 像 與 實 踐:試 探 高 羅 佩 的《狄 公 案》★ 重寫名女人:臺灣歷史小說的案例考察
★ 戰後台灣女性成長小說-從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 說部與史部的辨證與互證-史家劉知幾(661-721)之
★ 從非小說到小說—「志怪」論述研究★ 艷而人情的話本小說-一片情研究
★ 台灣科幻小說的文化考察(1968-2001)★ 亂離中的自由──五四自由傳統與台灣女性渡海書寫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論文以林語堂晚期(1965-1976)的思想發展、文學活動為研究主題,以補目前的林語堂研究尚未系統化探討其晚期階段之缺憾。除追索他在思想與文學觀上的承繼或演變,及其時代意義,並將焦點集中於探討這一位走過「五四」並曾享譽國際的知識份子如何將他的「啟蒙之道」落實在臺灣。對此,筆者掌握林語堂的核心思想-「近情」,作為論述主軸,依序檢視林語堂「以近情啟蒙」的實踐方法和反響,以期能夠發掘「林語堂晚期」的價值。
  既以「近情」作為論述軸心,本文有必要先論證它在林語堂的思想當中的核心地位;第一章便以林氏近情思想的發展脈胳為主題,從他的信仰歷程著手,考察他在宗教信仰的激盪之下,怎麼樣產生「近情」思想。其次,再將這套思想放在「五四」的脈胳下檢視,辨明二者的互動關係,以突顯「近情」的時代意義。接下來的第二章則從文化認同(Culture Identity)與群體認同(Group Identity)的角度探索臺灣之於林語堂的意義,進一步看他在政權和輿論之間的態度,為底下各章預作鋪陳。三、四、五章便是「近情」的實踐層面的論述,為本論文的重心所在,大致可以概括林語堂晚期在文學與思想上的重要論點及其所引發的事件,由林氏對臺灣當代的教育、建設、文風、思潮……等各個角度的批評與建言切入討論,以呈現「以近情啟蒙」的具體方針。
  從軸心思想的探掘,到來臺後「啟蒙」軌跡的爬梳,並聚焦於「近情」和臺灣社會、文化的衝突與磨合,筆者不但試圖重估「林語堂晚期」的價值,更有意為「林語堂在臺灣」予以評價、定位。
摘要(英) This thesis is centered on Lin Yu Tang’s later development (1965-1976) in thoughts and literary activities, in order to complement the lack of a systematic discus¬sion in the current academic trends on Lin’s later stage. I’ll trace his change and continuance on literary thoughts, and discuss its contextual meaning. Besides, the the¬sis focuses on how this internationally popular intellectual, who walked through May Fourth Movement, can practice his “way of enlightenment“ in Taiwan. In developing this, I would like to give you Lin’s central idea “be reasonable” as the main argument of my discourse, based on which I’ll step by step analyze Lin’s practice of and others’ response to “enlightening by being reasonable.” In this case, I expect the value of Lin’s later state could be discovered.
  Since I take “be reasonable” as the main argument, it is necessary to ensure before¬hand its importance and core position in Lin’s thoughts. The first chapter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Lin’s thoughts on “be reasonable,” in which I would start from his religious history and analyze how the thought of “be reasonable” is derived from the influence of his religion. Therefore I would put this thought under the con¬text of May Fourth, and explicate their interaction,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contex¬tual importance of this “be reasonable.” The second chapter tends to discover Taiwan’s meaning to Lin,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identity” and “group iden¬tity,” and to look into his attitude between political powers and public opinions, which paves the way for the following chapters. The third, the fourth, and the fifth chapter focus on the practice of “be reasonable,” which is the contribution of this the¬sis. They include the important discourses and events they cause in Lin’s literature and thoughts in his later stage; they also attempt to represents the practical strategies of “enlightening by being reasonable” through Lin’s criticisms and suggestions on Taiwan’s contemporary education, construction, literary trends, and thoughts and others.
  Developing from the central thoughts, tracing Lin’s enlightenment in Taiwan, and focusing on the conflict and adaptation of “be reasonable,” Taiwanese society, and culture, I attempt not only to re-evaluate Lin’s later stage, but also evaluate and posi¬tion “Lin Yu Tang in Taiwan.”
關鍵字(中) ★ 關鍵字:林語堂
★ 臺灣
★ 宗教
★ 近情
★ 啟蒙
★ 幽默
★ 五四
★ 無所不談
★ 思凡
關鍵字(英) ★ enlightenment
★ be reasonable
★ religion
★ Young Nun’s Worldly Desires
★ All World Talk
★ May Fourth
★ humour
★ Lin Yu Tang
★ Taiwan
論文目次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駐足「晚期」,聚焦「近情」 1
第二節、定義「情」字,理清「近情」 10
第三節、爬梳「近情」,展望「晚期」 15
一、天卅人交戰-林語堂「近情」思想的溯源 16
二、天卅人合一-林語堂「近情」思想的匯流 21
三、近情與邏輯-林語堂科學觀的發展與闡揚 24
第二章、情歸何處-從林語堂晚期的「回歸」與「轉向」談起 29
第一節、返國卅返鄉中的認同情結 30
一、遺土與遺民-對中國人講中國文化 30
二、鄉土與鄉民-對臺灣人講閩南話 34
第二節、在政權與輿論之間的自處之道 41
一、求全而不委曲-在國民黨治下的堅持與妥協 41
二、依然故「我」-在官方與輿論注視下的「自我」 47
第三章、未能忘情-林語堂「近情」思想中的「反正統」精神 55
第一節、「儒學近情化」的時代性 55
一、備七情的萬世師表-林語堂對儒學的解構與重構 57
二、與「一道同風」道不同-以「近情」解構「道統」的思維 61
第二節、林語堂的「反道統」思想在臺灣 65
一、情非得已-林語堂晚期的再論「近情」的動機 65
二、不可「再」有道統觀-林語堂與「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67
第三節、以「近情」解構中共的「正統」 75
第四章、情之所鍾-「近情」的具體訴求、實踐與反響  79
第一節、從改革到建設 79
一、學問與記問-教育體制改革的建言 79
二、奪朱回孔-物質建設的建言 84
第二節、文學觀的推廣與創作實踐 87
一、又見「方巾氣」-對載道文風的批判 87
二、不近情的「白話之文」-對「現代」文學的反感 91
三、「述」中有「作」-林語堂晚期散文的風貌及其局限  95
第三節、「幽默」在臺灣的浮沉 102
一、在黑暗中吹口哨-「幽默」的時代意義及其反響 102
二、「後五四」的立場-新儒家看「幽默大師」 107
第五章、為情所困-「思凡事件」的內緣與外因 113
第一節、林語堂的「出走」意識溯源 114
第二節、譯介〈思凡〉的動機 117
第三節、「思凡事件」的爭論焦點及其效應 122
第六章、結論-「林語堂在臺灣」的重新檢視與定位 131
參考書目 137
附錄:以「近情」啟蒙-林語堂在臺十年年表 149
參考文獻 古籍(按年代先後排列):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宋】蘇軾,《蘇軾文集》,收錄於《儒藏》,精華編214冊(北京:北京大學,2009年)。
【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64年)。
中文專書(按姓名首字筆劃排列):
中央通訊社編:《中央社六十年》(臺北:中央社六十週年社慶籌備委員會,1984年)。
毛禮銳、邵鶴亭、瞿菊農:《中國教育史》(臺北:五南出版社,1989年)。
王兆勝:《林語堂與中國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7年)。
王瑞琦:《百年來中國現代高等教育:國家、學術、市場之三角演變》(臺北:政大中國大陸研究中心,2007年)。
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臺北:三民出版社,1991年)。
余英時:《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臺北,三民書局,2004年)。
余英時等著:《五四新論: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臺北:聯經,2005年)。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書局,2004年)。
汪榮祖編:《五四研究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79年)。
李澤厚:《波齋新說》(臺北:允晨文化,2000年)。
李澤厚、劉再復:《告別革命》(臺北:麥田出版社,1999年)。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臺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
李霜青編:《學人論戰文集》(臺北:哲志出版社,1970年)。
李霜青編:《尼姑思凡的風波》(臺北:哲志,1968年)。
何卓恩:《殷海光與近代中國自由主義》(上海:三聯書店,2004年)。
宋仲福、趙吉惠、裴大洋:《儒學在現代中國》(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邢福增:《衝突與融合:近代中國基督教史研究論集》(臺北: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2006年)。
林語堂:《語堂文集》(一~四冊)(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78年)。
林語堂:《無所不談合集》(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74年)。
林語堂:《無所不談》(一、二冊)(臺北:文星書店,1967年)。
林語堂: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吾國與吾民》,譯者缺,(臺北:遠景出版社,1977年)。
林語堂:Memoirs of an Octogenarian,《八十自敘》,張振玉譯,(臺北:金蘭文化出版社,1984年)。
林語堂: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年)。
林語堂:The Importance of Living,《生活的藝術》,黃勁蓮譯,(臺北:金蘭文化出版社,1984年)。
林語堂:From Pagan to Christianity,《從異教徒到基督徒》,謝綺霞譯,(臺北:金蘭文化出版社,1984年)。
林語堂: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p,《蘇東坡傳》,宋碧雲譯,(臺北,遠景,1977)
林語堂:A History of the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in China,《中國新聞輿論史》,王海、何洪亮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林語堂:Between Tears & Laughter,《啼笑皆非》(臺北:遠景出版社,1979年)。
林太乙:《林語堂傳》(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
林太乙:《林家次女》(臺北:九歌出版社,1996年)。
林太乙編:《論幽默-語堂幽默文選》上、下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
林鴻信:《加爾文神學》(臺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04年)。
林明昌編:《閒情悠悠--林語堂的心靈世界》(臺北:林語堂故居,2005年)。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臺北:稻鄉出版社,2005年)。
周策縱等著:《五四與中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79年)。
周建人口述、周曄整理:《魯迅古家的敗落》(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
哈金:《在他鄉寫作》(臺北:聯經出版社,2010年)。
施建偉編:《幽默大師-名人筆下的林語堂 林語堂筆下的名人》(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8年)。
胡適:《中國章回小說考證》(上海:上海書店,1980年)。
胡適:《胡適論學近著第一集》(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年)。
唐君毅:《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臺北:學生書局,1975年)。
郭碧娥、楊美學編:《林語堂先生書目資料彙編》(臺北:臺北市立圖書館)。
陳平達編:《逸經文史半月刊》(臺北:漢聲出版社,1977年)。
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臺北:二魚文化,2005年)。
陳怡燕、林世玲編:《跨越與前進-從林語堂研究看文化的相融卅相涵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林語堂故居,2007年)。
張春興:〈民國三十九年以來學校教育的發展與檢討〉,收錄於《臺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臺北:中國論壇雜誌出版,1989年)。
閆廣林、徐侗:《幽默理論關鍵詞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10年)。
許慧琦:《娜拉在中國: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演變(1900s~1930s)》(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3年)。
萬平近:《林語堂評傳》(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遠東出版社,2008年)。
董大中:《魯迅與林語堂》(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楊澤編:《魯迅小說集》(臺北:洪範出版社,1994年)。
楊牧編:《中國近代散文選》(臺北:洪範出版社,1987年)。
楊照:《霧與畫:戰後台灣文學史散論》(臺北:麥田出版,2010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劉再復:《共鑒「五四」-與李澤厚、李歐梵等共論「五四」》(香港:三聯書店,2009年)。
劉述先:《大陸與海外-傳統的反省與轉化》(臺北:允晨出版社,1989年)。
齊邦媛:《千年之淚》(臺北:爾雅出版社,1990年)。
齊邦媛:《巨流河》(臺北:天下遠見出版社,2009年)。
齊邦媛編:《中國現代文學選集》(臺北:爾雅出版社,1983年)。
魯迅:《魯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
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臺北:書林出版社,1989年)。
蕭鳳嫻:《渡海新傳統-來臺紅學四家論》(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8年)。
韓達:《評孔紀年1911-1949》(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85年)。
戴季陶:《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臺北:帕米爾出版社,1952年)。
羅志田:《裂變中的傳承-20世紀前期的中國文化與學術》(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顧肅:《自由主義基本理念》(臺北:左岸文化出版,2006年)。
龔鵬程、陳信元編:《林語堂的生活與藝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00年)。
翻譯論著(按字母順序排列):
Harold R. Isaacs, Idols of the Tribe: Group Identity and Political Change,《群氓之族:群體認同與政治變遷》,鄧伯宸譯(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2008年)。
Jacques Gernet:Chine et Christianisme, 《中國與基督教(增補本)-中西文化的首次撞擊》,耿昇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Maram Epstein, Orthodoxy, Authenticity, and Engendered Meanings in Late Imperial Chi¬nese Fiction,《競爭的話語:明清小說中的正統性、本真性及所生成之意義》,羅琳譯(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Mike Crang, Cultural Geography,《文化地理學》,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6年),頁222。
Tim Cresswell, 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徐苔玲、王志弘合譯(臺北:群學出版社,2006年)。
Sam Wellman:John Calvin, 《加爾文》,董家範譯,(臺北:天恩出版社,2007年)。
專書論文(按姓名首字筆劃排列):
余英時:〈林語堂的海外著述〉,《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頁107-118。
余英時:〈文藝復興乎?啟蒙運動乎?-一個史學家對五四運動的反思〉,余英時等著:《五四新論: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頁1-31。
余英時:〈五四運動與中國傳統〉,汪榮祖編:《五四研究論文集》,頁113-124。
胡適:〈海上花列傳序〉,《中國章回小說考證》,頁481-512。
張曉風:〈一個「牧子文人」的心路歷程-論林語堂在宗教上的出走與回歸〉,龔鵬程、陳信元編:《林語堂的生活與藝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2-219。
張灝:〈重訪五四:論五四思想的兩歧性〉,余英時等著:《五四新論: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頁33-65。
趙孝萱:〈「政治正確」不足的邊緣者:林語堂在「文學史」上形象與評價之反思〉,《林語堂的生活與藝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67-308。
劉軍寧:〈回歸個人:重申個人主義〉,《五四新論: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頁183-211。
歐陽哲生:〈在傳統與現代性之間-以「五四」新文化運動與儒學關係為中心〉,《五四新論: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頁145-182。
龔鵬程:〈林語堂的心靈世界〉,林明昌編:《閒情悠悠--林語堂的心靈世界》,頁20-52。
期刊文章、論文(按姓名首字筆劃排列):
《人間世》記者:〈「尼姑思凡」專訪實錄〉,《人間世》卷8期8(1968年8月),頁4-25。
王兆勝:〈近幾年林語堂研究述評〉,《社會科學戰線》期1(1996年),頁253-260。
王兆勝:〈林語堂與勞倫斯〉,《中國文學研究》卷71期4(2003年),頁91-97。
何萬順:〈語言與族群認同:從台灣外省族群的母語與台灣華語談起〉,《語言暨語言學》10卷2期(2009年4月),頁375-418。
吳主惠:〈復興中華文化之道〉,《中華文化復興月刊》卷2期2(1969年1月),頁26-27。
吳思珩:〈邁向復興的道路〉,《中華文化復興月刊》卷1期1(1968年3月),頁8-9。
谷鳳翔:〈中華文化復興之道〉,《中華文化復興月刊》卷2期9(1969年9月),頁2-3。
林語堂:〈林語堂自傳〉,《中國文選》期33(1970年1月),頁12-35。
林語堂:〈林語堂自傳〉,《傳記文學》卷12期6(1968年6月),頁26-30。
林語堂講、楚戈記:〈性靈文學〉,《幼獅文藝》卷25期2(1966年8月),頁39-44。
林語堂講、宋穎豪譯:〈論東西方的幽默〉,《幼獅文藝》卷32期10(1970年10月),頁98-102。
周志文:〈林語堂的信仰之旅〉,《跨越與前進-從林語堂研究看文化的相融卅相涵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林語堂故居,2007年),頁206-220。
周艷梅:〈論林語堂近情美學〉,《語文學刊》期4(2009年),頁88-91。
周質平:〈作品應為作者自己的信念服務-論林語堂提倡小品文的精神所在〉,《明報月刊》卷29期1(1994年12月),頁94-97。
周質平:〈自由主義的雙峰:胡適與林語堂〉(上、下),《傳記文學》卷97期4-5(2010年10月-11月),頁4-21(上)、頁76-90(下)。
周策縱:〈五四前後的孔教與反孔教運動〉,《大陸雜誌》卷76第3期(1988年3月),頁117-128。
韋政通:〈儒家人文主義的安心立命問題-讀林語堂「從人文主義回到基督教信仰」一文後的感想〉,《民主評論》卷11期4(1960年2月),頁86-88、封底。
南姍:〈「小尼姑」案風波平議〉,《大學雜誌》期8(1968年8月),頁3-8。
施萍:〈論林語堂的「立人」思想〉,《中國文化研究》卷夏期32(2001年),頁61-67。
施萍:〈一個人文主義者的「上帝」--論林語堂的基督教思想〉,《哲學與文化》卷32期1(2005年1月),頁145-166。
秦賢次、吳興文編:〈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之一.林語堂卷(一~十一)〉,《文訊》期21-31(1985年12月-1987年8月)。
畢璞:〈五叔與我〉,《華岡學報》期9(1974年),頁37-41。
馬鶴凌:〈青年對文化復興運動應有的體認與實踐〉,《中華文化復興月刊》卷1期1(1968年3月),頁10-13。
馬星野:〈賀林語堂先生八秩〉,《華岡學報》期9(1974年),頁11-20。
孫科:〈復興中華文化與弘揚中國的道統〉,《中華文化復興月刊》卷2期11(1969年11月),頁6。
徐朔方:〈論《思凡》〉,《復興劇藝學刊》,期17(1996年7月),頁114-116。
黃肇珩:〈我行我素、無所不談、不亦快哉-林語堂在台時期的思想、寫作與生活〉,發表於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紀念林語堂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1994年10月8-10日。
黃克武:〈民國初年孔教問題之爭論(一九一二~一九一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十二期(1984年6月),頁197-223。
黃俊傑:〈戰後台灣儒學的保守思想傾向-以《孔孟月刊》為中心〉,《臺大歷史學報》21期(1997年12月),頁273-294。
張其昀:〈祝賀林語堂八十大壽〉,《華岡學報》期9(1974年),頁241-242。
梁寒操:〈談中國道統〉,《華岡學報》期9(1974年),頁89-96。
陳大齊:〈文化復興所應發揚的道德〉,《中華文化復興月刊》卷2期10(1969年10月),頁5-8。
陳芳明:〈六○年代現代小說的藝術成就〉,《聯合文學》卷18期4(2002年2月),頁151-163。
楊儒賓:〈中華民國與後一九四九〉,《鵝湖月刊》,期416(2010年2月)。
鄭明娳:〈林語堂的幽默理念與創作風格〉,發表於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紀念林語堂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1994年10月8-10日。
蔣中正:〈中山樓中華文化堂落成紀念文〉,《中華文化復興月刊》卷1期1(1968年3月),頁3。
蔣復璁:〈林語堂先生八秩大慶祝辭〉,《華岡學報》期9(1974年),頁1-4。
錢鎖橋:〈林語堂論現代〉,《二十一世紀》,期53(1996年6月),頁137-145。
謝友祥:〈近情和中庸-林語堂的一種人文選擇〉,《嘉應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卷22期1(2004年2月),頁45-50。
鍾敬文:〈五四時期民俗文化學的興起-呈獻於顧頡剛、董作賓諸故人之靈〉,《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期4(1999年),頁1-9。
薛光前,〈林語堂先生:我的英文老師〉,《傳記文學》卷28期5(1976年5月),頁36-38。
魏子雲、呂凱、楊惠南等對談,傅武光主持,林政言記錄,:〈「思凡爭議的省思」座談會〉,《國文天地》卷4期11(1989年4月),頁10-21。
關國煊:〈蔡元培與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傳記文學》卷37期2(1980年8月),頁102-105。
龔書鐸:〈反傳統和批孔-關於五四新文化運動評價的兩點思考〉,《海峽評論》101期(1999年5月),頁55-56。
學位論文(按姓名首字筆劃排列):
邱華苓:《林語堂《論語》時期幽默文學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班,2003年)。
凃文玲:《林語堂前期散文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班,2008年)。
黃怡靜:《林語堂中文散文研究》(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系碩士班,2005年)。
書信資料:
林語堂:〈林語堂上蔣中正書〉(1967),林語堂故居所藏書信資料。
網路資源:
「鵝湖知識庫」電子資料庫:http://cdnta.lib.ncu.edu.tw/ehuweb/default01.asp
報章資料(按姓名首字筆劃排列):
中央社:〈林語堂之喪昨在港家祭 遺體今運來台安葬〉,《聯合報》1976年3月29日,3版。
中央社:〈蔣總統昨在南部接見林語堂夫婦〉,《聯合報》1966年1月29日,2版。
中央社:〈文化復興推行委會 總統接受擔任會長〉,《經濟日報》1967年8月13日,5版(綜合)。
林宣生:〈讀語堂先生「論孔子的幽默」〉,《聯合報》1966年8月10日,9版(聯合副刊)。
林宣生:〈關於論語三釋〉,《聯合報》1966年8月24日,7版(聯合副刊)。
許逖:〈中副小簡〉,《中央日報》1968年7月7日,第9版(中央副刊)。
陸劍剛:〈評「尼姑思凡」荒謬〉,《自由報》1968年11月23日,2版。
張柏順:〈思凡入戲 佛海翻騰〉,《聯合報》1989年1月11日,12版。
梁次如:〈讀「論孔子的幽默」〉,《聯合報》1966年8月12日,9版(聯合副刊)。
潘秉新:〈學子舞思凡 法師要護教〉,《聯合晚報》1989年1月10日,3版。
潘秉新:〈‘思凡’高潮迭起〉,《聯合晚報》1989年1月21日,4版。
默子:〈喝!林語堂〉,《中央日報》1967年5月26日,10版(中央副刊)。
聯合報訊:〈各界昨起全面展開 推行文化復興運動〉,《聯合報》1967年7月29日,2版。
聯合報訊:〈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決定十點推行要項〉,《聯合報》1967年7月29日,2版。
指導教授 康來新(Lai-shin Kang) 審核日期 2011-7-2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