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61205014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41 、訪客IP:18.117.189.154
姓名 鄭仲烜(Chung-Hsuan Che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清朝皇子教育研究
(Education for the Emperors’ Sons in Qing Dynasty)
相關論文
★ 從「大義覺迷」到「五族共和」 ——近代中國民族思想的形成與演變★ 胡光墉與南幫票商之研究,1823~1885
★ 清代捐納制度與台灣士紳之研究★ 嚴慶齡與台灣汽車工業之發展(1953-1981)
★ 中壢仁海宮與地方社會的發展★ 明將李如松與朝鮮之役研究
★ 輪轉鍊生:臺灣自行車產業史(1972-2005)★ 中國佛教會在臺灣之發展(1945-1955)
★ 雲南反共救國軍的探討, 1949~1954★ 東港漁業的發展與變遷,1948-2008
★ 日治時期「新竹州」之發展與演變(1895—1945)★ 國民政府對戰後世界秩序之構想 -以「國際問題討論會」為例
★ 台中加工出口區與潭子鄉社會變遷(1971-1994)★ 清領時期台閩地區米榖貿易與商人(1685-1850)
★ 新莊社會變遷的研究★ 台灣舞蹈表演藝術之發展與當代社會之關係(1930年代至2000年)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摘要
本文嘗試以較長的時間斷限,觀察清朝皇子教育內容的起源、發展與演變。在第一章與第二章中,本文透過檢視康熙皇帝的學習形式與內容,發現康熙皇帝無論在經筵、日講或南書房,皆展現勤學好問的學習精神、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主張為學必須講求實際,不能虛應了事。在學習的內容上,康熙皇帝一方面延續順治皇帝崇儒重道的態度,潛心學習以儒學為精髓的漢文化,親近、優遇儒臣,從中汲取以資治道的帝王之學,並發展出尊崇程朱理學的學術思想。另一方面,在祖母孝莊文皇后的養育下,康熙皇帝重視身為滿洲民族的傳統價值,維持國語、騎射的地位,視為民族之根本。最後,康熙皇帝積極向西洋傳教士學習西方科學,在天文學、幾何學、數學等方面有頗深的造詣。
第三章開始,本文進入皇子教育的主題,發現康熙皇帝將自身的學習經驗轉化為對皇子的要求,建構皇子兼顧儒學、滿洲傳統與西學的學習範圍。在皇太子的學習上,康熙皇帝更仿造自身經筵、日講、南書房三種學習形式,為皇太子擘畫會講、日講、無逸齋的學習活動。並且在康熙年間對厄魯特蒙古的戰役中,指派皇太子代理朝政、皇子從征,藉此磨練他們的施政能力與軍事技能。有鑑於康熙晚年,發生爭取繼承地位的皇子鬥爭,雍正皇帝即位後,施行不再公開冊立儲君的「儲位密建法」,與此配合的是上書房體制的實行。第四章即以雍正朝至咸豐朝的上書房為討論核心,呈現此時期皇子六齡入上書房,在漢文師傅、滿文與騎射諳達的陪伴下,認真學習、不預外事的學習生活,並發現雖然歷朝皇帝仍堅持滿文、騎射的特殊地位,並落實在皇子教育上,但隨著皇子與師傅的往來,皇子的生活型態有趨向士大夫化的趨勢。
本文的第五章,藉由探討清末三位幼帝的學習生活,做為討論清朝皇子教育影響與演變的例證。本文發現,清末三帝的學習模式一方面承襲自既有的皇子教育,在內容上並無太大差異;但另一方面卻受限於學習者的皇帝身分,授讀的師傅必須遵守君臣分際,難以嚴格要求小皇帝的學習成效。除了以上的內容外,本文也試圖呈現皇帝、師傅、皇子三者在皇子教育上的互動:做為父親的皇帝,有著望子成龍的期待,因而重視皇子教育,督促師傅認真教學;師傅與皇子的朝夕相處,產生濃厚的師生情誼。三者間的情感交流,頗有令人動容之處。
摘要(英) To analyze the origi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education for the emperors’ sons (“age” in Manchu) in Qing Dynasty especially from Kangxi to Xuantong would be the main idea throughout the whole thesis.
Chapter one displays how diligent and hard-working Kangxi Emperor was in Jingyan, Rijiang and Nanshufang. Kangxi Emperor studied Confucianism in order to be a more adequate emperor like Yao and Shun to accord with the ideal image in Han people’s mind as chapter two described. At the same time, Kangxi Emperor still followed the Manchu traditions to value Manchu language, the skill of horse riding and archery. He also studied science from the Catholic missionaries such as astronomy, geometry and mathematics. His attitude was always inquisitive and active toward learning.
The focus of Chapter three and four is the education for the princes in Qing Dynasty which is the core of the thesis. The sons of Kangxi Emperor especially for the crown prince were required to follow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Kangxi Emperor had in his early life. They had to study Confucianism, Manchu traditions and western science. To join the army fighting with the Elute Mongolian were also required as to build up the princes’ ability of leadership. Nevertheless, there had been a serious internal strife among the princes in Kangxi Emperor’s later years. In view of that, Yongzheng Emperor adopted the Secret Succession and later on was followed by the other Qing emperors. Every prince would be able to receive education equally and study in Shangshufang. The intelligence of the princes and the peace of the royal family were effectively maintained by the Secret Succession and Shangshufang. The princes learned Confucianism from the Sefu in Shangshufang. They learned Manchu language, the skill of horse riding and archery as well from the Anda. These policies could avoid them from intervening political activities without the emperors’ approval. However, the life style of the princes in Qing Dynasty gradually became more like the Han gentries due to the effect of the Sefu.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that the last three little emperors had in late Qing, the impact and evolution of the princes’ education which was inherited for centuries has been demonstrated in Chapter five. On one hand, they had adopted the Shangshufang model for the three little emperors’ educ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was restricted by the status of the emperors that forced the Sefu to change some ways of the elite education instead. Finally,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emperor as a father, the prince as a son and the Sefu as a teacher is another important part I would like to point out here as well.
關鍵字(中) ★ 上書房
★ 師傅
★ 諳達
★ 皇子
★ 儲位密建法
關鍵字(英) ★ Secret Succession
★ Emperors’ Sons (Princes)
★ Shangshufang
★ Anda
★ Sefu
論文目次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範圍 1
第二節 研究成果的回顧 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目的 11
第一章 順治與康熙帝的讀書活動 17
第一節 經筵 17
第二節 日講 30
第三節 南書房 42
第二章 康熙皇帝教子內容的形成 55
第一節 儒家思想 55
第二節 祖宗家法 70
第三節 西方科學 80
第三章 康熙朝皇子與皇太子教育 103
第一節 諸皇子教育 103
第二節 皇太子教育 117
第三節 戰爭與磨練 144
第四章 儲位密建法下的皇子教育 157
第一節 雍正朝時期的皇子教育 157
第二節 乾隆朝時期的皇子教育 168
第三節 嘉道咸三朝的皇子教育 185
第五章 同、光、宣三幼帝的學習 199
第一節 同治皇帝的學習 199
第二節 光緒皇帝的學習 214
第三節 宣統皇帝的學習 218
結 論 233
徵引書目 235
附錄一:康熙朝至咸豐朝皇子表 249
附錄二:雍正朝至咸豐朝上書房人員表 257
參考文獻 工具書
[日] 羽田亨,《滿和辭典》,臺北:學海出版社,1998年。
《漢語大詞典》,香港:三聯書店,1987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圈點段注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出版社,1999年。
安雙成,《滿漢大辭典》,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1993年。
胡增益,《新滿漢大詞典》,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
檔案資料
[元] 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1963年。
[清] 劉錦藻,《清朝續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1965年。
〈康熙十六年十二月《南書房記注》〉,《歷史檔案》,2001年第一期。
〈康熙十七年《南書房記注》〉,《歷史檔案》,1995年第三期。
〈康熙十八年《南書房記注》〉,《歷史檔案》,1992年第二期。
〈康熙十九年《南書房記注》(一)〉,《歷史檔案》,1996年第三期。
[比] 鐘鳴旦(Nicolas Standaert)、杜鼎克(Ad Dudink)、蒙曦(Nathalie Monnet)主編,《法國國家圖書館明清天主教文獻》,第12冊,臺北:臺北利氏學社,2009年。
《內閣大庫檔案》,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永遠存記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奏摺錄副》,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
《軍機處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宮中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起居注冊.光緒朝》,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
《清代起居注冊.康熙朝》,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清代起居注冊.康熙朝》,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9年。
《清史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史稿校註》,臺北:國史館,1986-1992年。
《清初內國史院滿文檔案譯編》,下冊,北京:光明日報,1987年。
《清國史館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清實錄.高宗純皇帝實錄,滿文本。》,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朝鮮王朝實錄》,漢城:國史編纂委員會,1957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康熙朝漢文硃批奏摺匯編》,北京:檔案出版社,1984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王小虹等譯,《康熙朝滿文朱批奏折全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96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整理,《康熙起居注》,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朱誠如主編,《清史圖典》(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
故宮博物院輯,《文獻叢編》,臺北:臺聯國風出版社,1963年。
唐邦治輯,《清皇室四譜》,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
徐世昌等纂,《清儒學案》,臺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大典編印會,1967年。
翁萬戈編輯,《翁同龢文獻叢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8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康熙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6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年。
廖吉郎校註,《新編荀子》,臺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
劉紹唐主編,《民國人物小傳第五冊》,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2年。
羅振玉錄,《天聰朝臣工奏議》,收入于浩輯《明清史料叢書八種》,第2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
官書典籍
《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
《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90年。
《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
《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9年。
《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83年。
《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82年。
《滿洲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實錄.太宗文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實錄.世祖章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實錄.聖祖仁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實錄.世宗憲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實錄.高宗純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實錄.仁宗睿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實錄.宣宗成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實錄.文宗顯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實錄.穆宗毅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宣統政紀》,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明] 胡廣等,《性理大全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1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清] 于敏中等,《國朝宮史》,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57冊,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 允祿等,《御製律曆淵源》,收入《故宮珍本叢刊》,第389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
[清] 永 瑢,《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清] 伊桑阿等編,《大清會典,康熙朝。》,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72-73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92-1993年。
[清] 勒德洪等,《御製親征平定朔漠方略》,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清] 崑岡等,《欽定大清會典事例》,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79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 清世宗纂,《聖祖仁皇帝庭訓格言》(滿文本),收入《故宮珍本叢刊》,第726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
[清] 清世宗纂,《聖祖仁皇帝庭訓格言》,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清] 清世祖輯注,《內政輯要》,收入《故宮珍本叢刊》,第348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
[清] 慶桂等,《國朝宮史續編》,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
《欽定宮中現行則例二種》,收入《故宮珍本叢刊》,第280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
《欽定國史大臣列傳》,收入《故宮珍本叢刊》,第61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
文集年譜
[明] 沈德潛,《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清] 尹繼善,《尹文端公詩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42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 王士禛,《池北偶談》,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清] 王士禛,《居易錄》,收入《筆記小說大觀.十五編》,臺北:新興書局,1977年。
[清] 王懋竑,《白田草堂存稿》,臺北:漢華文化,1972年。
[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清] 弘 晝,《稽古齋集》,第9輯21冊,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 弘 曕,《雪窗雜詠》,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藏。
[清] 弘 曕,《鳴盛集》,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藏。
[清] 永 瑆,《詒晉齋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48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 任啟運,《清芬樓遺槁》,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42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 何 焯,《義門先生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42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 吳省欽,《白華後稿》,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44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 吳振棫,《養吉齋叢錄》,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清] 吳壽昌,《虛白齋存稿》,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第10輯25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 吳錫麒,《有正味駢體文》,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46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 李中簡,《李文園先生全集》,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第10輯15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 汪由敦,《松泉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2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清] 汪師韓,《上湖紀歲詩編》,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43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 沈德潛,《歸愚詩鈔》,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42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 周 煌,《海山存稿》,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第9輯29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 金 甡,《靜廉齋詩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44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 侯方域,《壯悔堂文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第51冊,北京: 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 奕 訢,《樂道堂古近體詩續鈔》,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藏。
[清] 奕 誴,《藏修齋詩稿》,清咸豐二年刻本,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藏。
[清] 奕 譞,《九思堂詩稿續編》,收入《故宮珍本叢刊》,第584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
[清] 奕 譞,《窗課存稿》,收入《故宮珍本叢刊》,第584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
[清] 奕 訢,《樂道堂古近體詩》,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藏。
[清] 奕 譞,《竹窗筆記》,收入《故宮珍本叢刊》,第584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
[清] 奕 詥,《四知堂遺稿》,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藏。
[清] 昭 槤,《嘯亭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清] 查慎行,《人海記》,收入《叢書集成續編》, 第21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清] 胡 煦,《葆璞堂文集》,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第8輯25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 胤 禧,《紫瓊巖詩鈔》,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第9輯21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 英 和,《恩福堂筆記》,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18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86年
[清] 孫嘉淦,《孫文定公奏疏》,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第1輯22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 張 英,《南巡扈從紀略》,收入《叢書集成續編》,第227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清] 張廷玉,《澄懷園文存》,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52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清] 張廷玉,《澄懷園自訂年譜》,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52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清] 梁章鉅,《稱謂錄》,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
[清] 清仁宗,《味餘書室全集》,收入《故宮珍本叢刊》,第578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
[清] 清仁宗,《味餘書室全集定本》,收入《故宮珍本叢刊》,第578-579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
[清] 清文宗,《清文宗御製詩文集》,收入《故宮珍本叢刊》,第583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
[清] 清宣宗,《養正書屋全集定本》,收入《故宮珍本叢刊》,第580-581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
[清] 清高宗,《清高宗御製詩》,收入《故宮珍本叢刊》,第562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
[清] 清高宗,《樂善堂全集》,收入《故宮珍本叢刊》,第549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
[清] 清聖祖,《清聖祖御製文集》,收入《故宮珍本叢刊》,第542-547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
[清] 陳兆崙,《紫竹山房文集》,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第9輯25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 陳康祺,《郎潛紀聞四筆》,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清] 陳康祺,《郎潛紀聞初筆二筆三筆》,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 陳夢雷,《松鶴山房文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41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 曾國藩,《曾文正公國藩全集》,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1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
[清] 湯 斌,《湯文正公(潛菴)先生全集》,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92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
[清] 程恩澤,《程侍郎遺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51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 楊鍾義,《雪橋詩話》,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9年。
[清] 葉觀國,《綠筠書屋詩鈔》,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第10輯15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 福 格,《聽雨叢談》,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 綿 愉,《愛日齋集》,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藏。
[清] 趙 翼,《簷曝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清] 齊召南,《寶綸堂文鈔》,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40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
[清] 劉體智,《異辭錄》(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清] 德 保,《樂賢堂詩鈔》,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第10輯13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 蔡 新,《緝齋文集》,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第9輯29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 蔡世遠,《二希堂文集》,收入《故宮珍本叢刊》,第592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
[清] 談 遷,《北遊錄》,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清] 盧文弨,《抱經堂文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43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 蕭 奭,《永憲錄》,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清] 錢 載,《蘀石齋文集》,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第10輯15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 錢大昕,《潛研堂文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43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 錢大昕,《錢辛楣先生年譜》,收入《乾嘉名儒年譜》,第6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
[清] 錢泰吉,《曝書雜記》,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92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 釋真樸輯,《弘覺忞禪師北游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第34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
陳寶琛,《陳文忠公奏議》,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書信日記
[法] 白晉,Joachim Bouvet。著,馬緒祥譯,《康熙帝傳》,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清史資料》,第1輯,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法] 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lde)編,鄭德弟等譯,《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第一卷》,鄭州:大象出版社,2001年。
[法] 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lde)編,鄭德弟譯,《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第二卷》,鄭州:大象出版社,2001年。
[法] 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lde)編,朱靜譯,《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第三卷》,鄭州:大象出版社,2001年。
[法] 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lde)編,呂一民等譯,《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第五卷》,鄭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
[法] 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lde)編,鄭德弟譯,《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第六卷》,鄭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
[法] 張誠(Jean-Francois Gerbillon),張寶劍等譯,《張誠日記》,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清史資料》,第5輯,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法] 張誠(Jean-Francois Gerbillon),張寶劍譯,《張誠日記(續)》,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清史資料》,第6輯,北京:中華書局,198年。
[法] 張誠(Jean-Francois Gerbillon),陳霞飛譯,《張誠日記1689年6月13─1690年5月7日》,北京:商務印書館,1973年。
[美] 凱瑟琳.卡爾(Katherine Augusta Carl)著,王和平譯,《美國女畫師的清宮回憶》(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
[清] 翁同龢著,陳義杰整理,《翁同龢日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義] 馬國賢著,李天綱譯,《清廷十三年──馬國賢在華回憶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晚清宮廷生活見聞》,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耆齡,《賜硯齋日記》,收入《中和月刊論文選集》,第5輯,臺北:臺聯國風出版社,1974年。。
莊士敦原著、秦仲龢譯寫,《紫禁城的黃昏》,臺北:躍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8年。。
愛新覺羅.溥儀,《我的前半生》,香港:文通書店,1964年。
專書著作
[法] 伊夫斯.德.托瑪斯.德.博西耶爾夫人,Thomaz de Bossiere, Yves de, Mme。著,辛岩譯,《耶穌會士張誠──路易十四派往中國的五位數學家之一》,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
[德] 魏特,Alfons Vath。,楊丙晨譯,《湯若望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0年。
王明燦,《奕誴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7年。
向 斯,《清代皇帝的讀書生活》,北京:中國書店,2008年。
余英時,《人文與理性的中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8年。
吳伯婭,《康雍乾三帝與西學東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吳湘相,《晚清宮庭實紀》,臺北:正中書局,1988年。
李治亭《愛新覺羅家族全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杜家驥,《清皇族與國政關係研究》,臺北:五南出版社,1998。
杜家驥,《清朝滿蒙聯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汪榮祖著,鍾志恆譯,《追尋失落的圓明園》,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沈雲龍,《近代史事與人物》,臺北:文海出版社,1978年。
孟 森,《清史講義》,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林 乾,《康熙懲抑朋黨與清代極權政治》,臺北:正展出版公司,2003年。
邸永君,《清代翰林院制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高 翔,《康雍乾三帝統治思想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
張 灝,〈超越意識與幽暗意識——儒家內聖外王思想之再認與反省〉,收入氏著,《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
郭 晶、易帆,《紫禁城的學堂》,北京:中國海關出版社,2006年。
黃一農,《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楊 珍,《康熙皇帝一家》,臺北:遠流出版社,1999年。
楊 珍,《清朝皇位繼承制度》,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年。
楊 菁,《李光地與清初理學》,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
萬 依、王樹卿、劉潞,《清代宮廷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0年。
萬依等編,《清代宮廷生活》,北京:三聯書店,2006年。
葉高樹,《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臺北:稻鄉出版社,2002年。
熊賢君,《皇子教育:雕龍刻鳳盼成器》,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趙志強,《清代中央決策機制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年。,頁461-475。
劉家駒,《儒家思想與康熙大帝》,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蕭公權著,楊肅獻譯,《翁同龢與戊戌維新》,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賴惠敏,《天潢貴冑──清皇族的階層結構與經濟生活》,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9年。
羅運治,《清代木蘭圍場的探討》,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論  文
(一)期刊論文
王明燦,〈奕譞在上書房讀書時期(1845-1861)的人格養成〉,《大同技術學院學報》,期15(2007年6月),頁191-218。
王揚宗,〈康熙、梅文鼎與「西學中源」的再商榷〉,《中華科技史學會會刊》,期10(2006年12月),頁59-63。
余少華,〈康熙皇帝對黃鐘律的理解及其對清代宮廷音樂的影響〉,《復興劇藝學刊》,期23(1998年4月),頁1-20。
余英時,〈道統與政統之間〉,《中國文化月刊》,期60(1984年10月),頁102-128。
林姿慧,〈探討康熙對清代皇子養成教育的影響──以《庭訓格言》為例〉,《史苑》,期65(2005年7月),頁73-100。
祝平一,〈伏讀聖裁──《曆學疑問補》與〈三角形推算法論〉〉,《新史學》,卷16期1(2005年3月),頁51-84。
陳捷先,〈康熙皇帝與書法〉,《故宮學術季刊》,卷17(期1,1999年秋季),頁1-18。
湯承業,〈清代帝王之師─皇帝與太子輔導制度〉,《中國國學》,期23(1994年10月),頁53-62。
黃一農,〈擇日之爭與「康熙曆獄」〉,《清華學報》,卷21期2(1991年12月),頁247-280。
黃進興,〈清初政權意識形態之探究:政治化的「道統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58本第1分(1987年3月),頁105-131。
劉家駒,〈康熙皇帝幼年所受的教育及其影響〉,《東吳文史學報》,期9(1991年3月),頁83-102。
劉家駒,〈經筵日講──康熙皇帝青年時期所受的公開教育〉《東吳文史學報》,期10(1992年3月),頁109-143。
韓 琦,〈白晉的《易經》研究和康熙時代的「西學中源」說〉,《漢學研究》,卷16期1(1998年6月),頁185-201。
葉高樹,〈滿洲親貴與清初政治:都英額地方赫舍里家族的個案研究〉,《臺灣師大歷史學報》,期43(2010年6月),頁173-230。
(二)專書論文
毛憲民,〈論清帝武功良具與騎射尚武精神〉,收入清代宮史研究會編,《清代宮史探析》(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頁69-84。
王凱旋、李洪權,〈清代的皇子教育〉,收入《明清生活掠影》(瀋陽:瀋陽出版社,2002年),頁286-298。
朱 鴻,〈君儲聖王.以道正格——歷代的君主教育〉,收入《中國文化新論.制度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頁415-464。
朱金甫,〈論康熙時期的南書房〉,收入清代宮史研究會編,《清代宮史探微》(北京:新華書店,1991年),頁1-24。
朱鴻林,〈洪武朝的東宮官制與教育〉,收入王成勉主編,《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紀念牟復禮教授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年),頁95-142。
呂士朋,〈清代的崇儒與漢化〉,收入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編輯委員會編,《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1981年),頁533-542。
呂實強〈從起居注看康熙帝對經史的研習〉,《近代中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年),頁439-469。
莊吉發,〈南懷仁與清初曆法的改革〉,收入氏著,《清史論集(六)》(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頁1-40。
莊吉發,〈清初諸帝的北巡及其政治活動〉,收入氏著,《清史論集(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頁235-276。
莊吉發,〈臺北故宮博物院現藏檔案與清朝宮廷史研究〉,收入任萬平主編,《明清宮廷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一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頁33-89。
陳捷先,〈清聖祖廢儲考原〉,收入氏著,《清史論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頁137-170。
黃一農,〈清前期對觜、參兩宿先後次序的爭執〉,收入楊翠華、黃一農主編,《近代中國科技史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1991年),頁71-94。
鄒愛蓮,〈從功課檔與《翁同龢日記》談同治帝的典學教育〉,收入清代宮史研究會編,《清代宮史探析》(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頁604-621。
趙志強,〈清朝興衰與皇子教育〉,收入閻崇年主編,《滿學研究》第二輯,(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頁82-101。
劉 潞,〈論乾隆皇帝的士人化傾向〉,收入清代宮史研究會編,《清代宮史論叢》(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頁11-33。
(三)學位論文
王明燦,〈奕譞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吳伊勻,〈清代滿族子弟的傳統教育〉,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吳品慧〈康熙帝對儒家思想之體會及實踐──以行政改革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論文,1999年4月
沙季舫,〈清代皇子養成教育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韓四亮,〈康熙帝皇子教育探析〉,武漢: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5月。
英文論著
Ho, Ping-Ti,“In Defense of Sinicization: A Rebuttal of Evelyn Rawski’s ‘Reenvisioning the Qing’. ”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7:1, 1998.
Ho, Ping-Ti,“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h’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6:2, 1967.
Kahn, Harold L., Monarchy in the Emperor’s Eyes: Image and Reality in the Ch’ien-lung Reign. 臺北: 虹橋書店, 1972.
Rawski, Evelyn S., The last emperors : a social history of Qing imperial institution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Rawski, Evelyn S.,“Presidential Address: Reenvisioning the Q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Q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5:4, 1996.
指導教授 莊吉發、賴澤涵 審核日期 2011-8-3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