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4420402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67 、訪客IP:3.133.139.142
姓名 陳玉祥(Yu-Hsiang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產業經濟研究所
論文名稱 內線交易的法律與經濟分析
(Leg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on Insider Trading)
相關論文
★ 論企業重整運作機制---兼論公司重整治理及新資金取得★ 評析我國證券交易法內線交易之規範—以美國立法例為借鏡
★ 不動產投資信託之研究- 以投資人保護為中心★ 婚姻制度之過去、現在及未來-以兩岸為研討對象
★ 論我國公司治理規範-兼論公司內部稽核制度完善★ 論銀行保證制度之研究
★ 非常規交易稅制問題之研究★ 中國銀行產業分析—兼論台資銀行西進策略
★ 網路購物標價錯誤法律效果之研究★ 股東表決權-論公開發行公司董事設質股票之表決權限制
★ 特種貨物及勞務稅對區域房市價格之影響--以桃園縣為例★ 土壤液化公告對區域房價影響之研究 -以板橋及新莊為例
★ 論我國消費者債務清理機制的更新與新設-以個人重整程序為核心★ 網路數位化商品之消費者保護-以郵購買賣為核心
★ 論公司股份回籠與內線交易★ 強化資訊揭露於防制內線交易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隨著證券交易日趨普及,網路通訊日新月異,內線交易目前已是金融犯罪之首,世界各國無不戮力在解決內線交易所衍生的法律問題。本文旨在討論內線交易的諸多法律面向,並輔以經濟學的觀點審之。
第一章:說明本文研究動機與目的、方法、範圍與限制。
第二章:介紹內線交易的基本性質,包含內線交易的定義、形成原因、保護法益、與禁止內線交易的存廢探討。
第三章:此章著眼於經濟分析,包含法律與經濟的關聯、法律經濟學的基本概念以及與內線交易有關的經濟理論。
第四章:介紹美國內線交易相關法律規範,以時間脈絡交代美國內線交易的法制演進。
第五章:介紹美國內線交易相關理論,依循美國立法例之發展,作為我國相關參考依據。
第六章:從我國法制角度出發,包含內線交易的主體認定與重大消息相關議題。
第七章:探討內線交易法律責任與議題,包含民刑事責任、犯罪所得認定、認罪協商制度、除罪化觀點與我國投顧業的相關規範。
第八章:結論與建議
摘要(英) With the growing popularity of the securities trading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communication, insider trading has became the top of financial crime. In order to stop the growth of insider trading, the entire world now puts great efforts into solving the legal problems. Based on this issue, we write a thesis which discusses several aspects of insider trading law and we also add some points of view in economics to examine it.
Chapter Ⅰ:In this chapter, we will illustrate our motivation and purpose for this research, the methods we use, the areas in which involved and limitations of this thesis.
Chapter Ⅱ:We will introduce the fundamental nature of insider trading. The definition, the causes, and the protection of legal interests are described in this chapter. In addition, we will discuss whether we should prohibit insider trading or not.
Chapter Ⅲ:This chapter is mainly about the economic analysis, it includes the relationship of law and economic, the basic concept of law and economics and the economic theory related to insider trading.
Chapter Ⅳ:We will introduce the regulations of insider trading of U.S.and illustrate the evolution of legal system of U.S. chronologically.
Chapter Ⅴ:This chapter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insider trading of U.S. Besides, we will reference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convention in related issues when our country faces the similar situations.
Chapter Ⅵ:From the view of legal system of R.O.C., we will discuss the subjective identification of insider trading and related issue of material information.
Chapter Ⅶ:In this chapter, we will discuss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and issue of insider trading. For instance,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civil and criminal, the recognition of proceeds of crime, plea negotiation, the view of decriminalization and the regulations of the investment consulting are included.
Chapter Ⅷ:This chapter concludes with a sight toward the insider trading legislation.
關鍵字(中) ★ 內線交易
★ 法律與經濟分析
關鍵字(英) ★ leg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 insider trading
論文目次 摘要.......................................................i
Abstract..................................................ii
誌謝......................................................iv
目次.......................................................v
圖目錄.....................................................xi
表目錄.... ...............................................x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範圍與限制............................. ..5
第一項 研究方法.................................... .5
第二項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一款 研究範圍............................... ..6
第二款 研究限制..................................6
第二章 內線交易的基本性質......................................7
第一節 內線交易概說.......................................7
第一項 內線交易與內線消息.............................10
第二項 內線交易與內部人交易...........................10
第三項 內線交易與短線交易.............................11
第二節 內線交易形成的原因與保護的法益.......................12
第一項 內線交易的形成原因.............................12
第二項 內線交易保護的法益.............................14
第一款 個人法益-股東法益.........................14
第二款 超個人法益-市場健全法益....................15
第三節 禁止內線交易的存廢探討..............................16
第一項 贊成禁止內線交易的論點..........................16
第一款 健全市場理論..............................16
第二款 信賴關係理論..............................19
第二項 反對禁止內線交易的論點..........................22
第一款 內線交易與內部人的報酬補償...................22
第二款 內線交易與股價的正確性......................24
第三款 維護公司價值..............................25
第四款 從公共選擇(Public Choice)之角度............25
第五款 內線交易與投資人的不利益...................26
第六款 公司內部契約規範代替法律禁止.................27
第三節 小結............................................28
第三章 內線交易的經濟分析.....................................30
第一節 法律與經濟分析的關聯...............................30
第二節 法律經濟分析基本名詞、觀念與假設......................33
第一項 法律經濟分析基本名詞...........................33
第一款 效用(Utility) ..........................33
第二款 效率(Efficiency) .......................35
第三款 外部成本或外部性(Externalities) ...........39
第四款 社會成本(Social Costs)
與私人成本(Private Costs) ..............41
第二項 法律經濟分析基本觀念...........................42
第一款 追求效用極大化(Maximizes Utility) ........42
第二款 效率與公平(Efficiency and Equity) ........44
第三項 法律經濟分析基本假設...........................45
第一款 假設資源是有限的(Limited Resources) .......45
第二款 假設人是理性且自利(Self-interest) .........45
第三款 假設其他條件不變(Ceteris Paribus) .........46
第三節 內線交易的相關經濟理論..............................47
第一項 供需理論.....................................47
第二項 風險理論.....................................50
第三項 與經濟效率相關的理論...........................53
第一款 柏拉圖效率(Pareto Efficiency) ............53
第二款 效率市場假說
(The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56
第三款 隨機漫步理論(The Random Walk Theory) .....59
第四款 雜音理論(Noise Theory) ..................59
第四項 寇斯定理.....................................60
第五項 賽局理論.....................................62
第六項 法律經濟分析的適切性與小結......................66
第四章 美國內線交易論點.......................................68
第一節 美國內線交易法制演進...............................68
第一項 州習慣法時期..................................70
第二項 1933年證券法(Securities Act of 1933) ........72
第三項 1934年證券交易法..............................73
第四項 Section 10(b) & Rule 10(b)-5 ...............74
第五項 Section 14(e) & Rule 14e-3 .................76
第一款 Rule 14e-3(a)禁止利用重大未公開之公開收購消息
從事買賣證券........................................78
第二款 Rule 14e-3(b)
中國牆(Chinese Wall)的防範措施........................80
第三款 Rule 14e-3(d)
禁止傳遞重大未公開之公開收購消息........................82
第六項 1984年「內線交易制裁法」.......................83
第七項 1988年「內線交易及證券詐欺禁止法」...............85
第八項 Rule 10(b)5-1 & Rule 10(b)5-2...............87
第一款 Rule 10(b)5-1...........................87
第二款 Rule 10(b)5-2...........................93
第九項 2002年沙賓法(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 ....95
第五章 美國內線交易相關理論...................................96
第一節 公開否則禁止交易原則
(The Disclose or Abstain Rule)...............96
第二節 平等接觸(資訊平等)理論
(The Equal Access Theory)....................98
第三節 忠實義務(信賴關係)理論
(The Fiduciary Duty Theory)................100
第四節 消息傳遞責任理論
(The Tipper and Tippee Liability Theory)....102
第五節 私取理論(The Misappropriation Theory)..........105
第六節 公平揭露規則(Regulation Fair Disclosure)........111
第六章 我國內線交易論點......................................113
第一節 內線交易主體的認定................................113
第一項 我國證交法規範...............................113
第一款 我國內線交易法規之演進.....................113
第二款 我國法對於內線交易的理論基礎................115
第三款 我國證交法第157條之1、第171條與
證券交易法施行細則第7條現行法律規範.........117
第二項 內部人探討...................................122
第一款 公司內部人...............................122
第二款 準內部人................................125
第三款 離職內部人...............................127
第四款 消息受領人...............................128
第二節 重大消息........................................129
第一項 重大消息的界定...............................129
第一款 重大消息的定義...........................129
第二款 重大消息的範圍與分類......................131
第二項 重大消息的判斷標準............................135
第一款 美國法院的兩項測試基準.....................135
第二款 我國對於重大消息的測試基準..................136
第三項 重大消息的成立時點............................137
第四項 重大消息的公開...............................138
第七章 內線交易法律責任與議題.................................140
第一節 內線交易的民刑事責任..............................140
第一項 民事責任....................................140
第一款 賠償義務人...............................141
第二款 請求權人................................142
第三款 損害賠償金額之計算........................143
第二項 刑事責任....................................144
第二節 內線交易的犯罪所得................................146
第一項 交易所得....................................146
第二項 犯罪所得....................................147
第三節 內線交易的認罪協商制度.............................150
第四節 內線交易除罪化的探討..............................152
第五節 我國投顧業的規範..................................154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156
第一節 賦予主管機關更大的裁量權...........................157 第二節 法院判決輕重之後果分析-加強認罪協商制度的應用 ............158
第一項 證交法第171條第3項之犯罪後自首..................158
第二項 證交法第171條第4項偵查中自白...................162
參考文獻..................................................166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一) 專書論著(依姓氏筆劃排列)
1.王文宇,「新金融法」,2004年,二版。
2.王志誠,「現代金融法」,2009年,一版。
3.吳聰敏,「總體經濟學」,2000年9月初版。
4.吳光明,「證券交易法論」,2004年4月,增訂六版。
5.林國全,「證券交易法研究」,2000年9月。
6.林紀東,「法學緒論」,1992年3月。
7.林孟皇,「金融犯罪與刑事審判」,2010年1月,初版。
8.林山田、林東茂、林燦璋,「犯罪學」,2002年10月。
9.陳春山,「證券交易法論」,2009年9月6版。
10.陳國義,「金融法:案例式」,2006年,初版。
11.陳志龍,「財經發展與財經刑法」,2006年,初版。
12.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經濟學(上冊)」,3版,1995年8月。
13.熊秉元,「法律經濟學開講」,2007年,初版。
14.熊秉元,「熊秉元漫步法律」,2003年,初版。
15.熊秉元,「經濟學者的14堂法學課」,2004年,初版。
16.廖大穎,「證券交易法導論」,2009年,修訂四版。
17.廖大穎,「證券市場與企業法制論」,2007年,初版。
18.劉連煜,「新證券交易法實例研習」,增訂五版,2007年2月。
19.賴英照,「股市遊戲規則:最新證券交易法解析」,台北市,元照出版,
2009年10月再版。
20.賴源河,「證券法規」,2005年2版。
21.賴英照,「賴英照說法:從內線交易到企業社會責任」,2007年,初版。
22.謝哲勝、莊春發、黃建彰、邵慶平、張心悌、楊智傑,「法律經濟學」,
初版,2007年5月。
23.簡資修,「經濟推理與法律」,2004年,初版。
24.David D. Friedman著,葉家興審訂,徐源豐譯,「經濟學與法律的對
話」,2003年2月。
25.Richard A. Posner著,蘇力譯,「正義/司法的經濟學」,2002年,初
版。
26.Robert Cooter & Thomas Ulen著,溫麗琪譯,「法律經濟學」,
2003年,初版。
27.Todd Sandler著,葉家興譯,「經濟學與社會的對話」,2003年6月。
(二) 期刊論文
1.王秀玲,美國證券市場百年發展與啟示,證期資料,2001年7月。
2.王文宇,「認真地對待資訊-論內線交易之判斷標準與預防措施」,月旦法學雜
誌第155期,2008年4月。
3.左峻德、武永生、劉孔中、李禮仲,「股票市場內線交易相關問題之探討」,行
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0年。
4.李訓民等合著,「內線交易刑事責任再解析-從實際案例探討」,台灣證券交易
所,2001年9月。
5.李開遠,「證券交易法第一五七條之一有關股市內線交易犯罪行為構成要件及其
相關責任之探討」,銘傳大學法學論叢第3期,2004年11月。
6.吳思吟,「從法制觀點論內線交易,證券暨期貨月刊」,第22卷第2期,
2004年7月。
7.吳淑莉、周天,「內線交易要件與涉及財務或業務重大消息之具體認定」,月旦
法學雜誌第161期,2008年10月。
8.林繼恆、陳文禹,「內線交易規範之比較研究-以美國、歐盟及瑞士之比較為中
心」,證券交易法專題研究系列之二,月旦法學雜誌(No.156),2008年5月。
9.林國全,「證交法第一百五十七條之一內部人交易禁止規定之探討」,政大法學
評論第45期,1992年6月。
10.林國全,「以散布流言或不實資料方法操縱價格-台灣高等法院九十二年度上重
訴字第九號判決評析」,月旦民商法第七期。
11.林佳蒨,「「證券交易法」最新修正介紹」,證券暨期貨月刊,第28卷,第9
期,2010年9月。
12.武永生,「證券市場內線交易之意義與利弊—法律與經濟之分析」,證券市場發
展季刊,第22期,1994年。
13.陳櫻琴,「從法律經濟學觀點論財政收支劃分法之修訂」,中原財經法學,第1
期,2006年6月。
14.陳柏蓉,「論證券交易法第157條之1第4項重大消息範圍及其公開方式管理辦
法」,證券暨期貨月刊,第24卷第8期,2006年8月。
15.陳峰富,「內線交易重大訊息具體要件與成立時點之界定」,政大法學評論,第
79期,2004年6月。
16.張心悌,「從法律經濟學與資訊財產權探討內線交易理論:兼論內線交易內部人
之範圍」,臺大法學論叢,第37卷第3期,2008年9月。
17.張心悌,「內線交易消息傳遞之民事責任」,台北大學法律論叢第74期,1999
年5月。
18.莊永丞,「證券交易法第二十條證券詐欺損害估算方法之省思」,臺大法學論叢
第三十四卷第二期,2004年5月。
19.黃朝義、吳天雲,「內線交易犯罪之研究」,犯罪學期刊第5期,1996年7月。
20.曾宛如,「論證券交易法第二十條之民事責任-以主觀要件與信賴為核心」,臺
大法學論叢第三十三卷第五期,2004年7月。
21.曾宛如,「新修正證券交易法-資訊揭露、公司治理與內線交易之改革」,台灣
法學第155期,2010年7月。
22.熊秉元,有沒有廣義的寇斯定理?,經社法制論叢,第34期,2004年7月。
23.劉連煜,「內線交易中消息受領人之責任」,證券發展季刊,第24期。
24.劉連煜,「內部人交易中消息受領人之責任」,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一),
1995年。
25.賴英照,「論內線交易之內部人」,法官協會雜誌,第7卷第2期,2005年12
月。
26.賴英照,「內線交易的基礎理論」,月旦法學雜誌第123期,2005年8月。
27.謝哲勝,「法律的經濟分析淺介」,財產法專題研究,2006年5月。
28.簡資修,「法律經濟學分析系列講座第二回:侵權行為法」,月旦法學雜誌第
95期,2003年。
29.顧立雄、陳一銘,「論內線交易犯罪所得之相關問題」,萬國法律第161期,
2008年10月。
(三) 學位論文
1.阮品嘉,「公開收購前內線交易問題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6年。
2.呂國平,「證券交易法上內線交易的經濟分析」,銘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7年1月。
3.吳元曜,「美國、日本、德國及我國內線交易刑法規制之比較及內線交易除罪化
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4.吳韶芹,「企業購併內線交易法規範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9年。
5.李雪慧,「內線交易之準內部人及消息受領人範圍研究-以媒體記者為中心」,
世新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1月。
6.沈介偉,「從我國實務判決探討證交法內線交易之規範兼論內線交易之防制」,
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7.周君達,「防制內線交易行為之探討-以企業購併為中心」,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6月。
8.徐翰霄,「內線交易中重大消息之判斷與再省思」,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
文,2010年。
9.郭添賢,「評析我國證券交易法內線交易之規範-以美國立法例為借鏡」,國立
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12月。
10.陳靜玲,「以經濟分析的觀點論內線交易的規範」,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0年。
11.陳柏乾,「內線交易重大消息之研究」,東海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6月。
12.張瑞玲,「內線交易重大消息之認定與豁免條款之研究」,台北大學法律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9年6月。
13.黃佳盈,「自日本法制論我國內線交易之規制與資訊公開之控管」,輔仁大學法
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14.鄧依仁,「從證券法內線交易理論論我國內線交易行為主體之規範」,國立政治
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15.蔡耀毅,「內線交易特殊案例之研究-以犯罪所得認定基準之判斷為中心」,世
新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16.賴欣欣,「從刑事實體法的觀點論證證券交易法上內線交易之規範」,銘傳大學
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四) 法院判決(依判決年度排序列)
1.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1688號刑事判決。
2.臺灣高等法院96年矚上重訴字第17號刑事判決。
3.臺灣高等法院96年矚上重訴字第17號刑事判決。
4.最高法院96年台上字第7644號刑事判決。
5.臺灣桃園地方法院95年訴字第198號刑事判決。
6.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5年矚重訴字第1號刑事判決。
7.臺北地方法院95年矚重訴字第1號刑事判決。
8.臺北地方法院95年矚重訴字第1號刑事判決。
9.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4年訴字第1049號判決。
10.臺北地院94年度訴字第1049號刑事判決。
11.臺灣高等法院92年上重訴字第66號刑事判決。
12.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92年度金上重訴字第1450號判決。
13.臺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92年度金上重訴字第1450號刑事判決。
14.最高法院91年台上字第3037號刑事判決。
15.臺中地院88年度易字第36號刑事判決。
16.臺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88年度上字易字2726號刑事判決。
17.雲林地院88年度易字第580號刑事判決。
18.臺灣臺北地方法院84年訴字第2774號刑事判決。
19.臺灣臺北地方法院79年易字第22號刑事判決。
(五) 其他資料
1.中華民國93年4月28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300080621號令修正公布。
2.中華民國99年6月2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900133481號令修正公布。
3.立法院公報,第76卷,第96期。
4.康和全都賺股市看盤軟體。
二、 英文部分(依字母順序排列)
(一) 專書期刊
1.Alan R. Palmiter, Securities Regulation, (Aspen Law & Bussiness, 2d ed. (2002)
2.Dennis W. Carlton and Daniel R. Fische, The Regulation of Insider Trading, Stanford Law Review (1983).
3.Dooley, Michael P., Enforcement of Insider Trading Restrictions, 66 Virginia Law Review (1980).
4.David J. Labhart, Securities Analysts:Why These Gatekeepers Abandoned Their Post, 79 Ind. L.J.(2004).
5.Eugene Fama,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s: A Review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Work, Journl of Finance 25 (2) (1970).
6.Emily A. Malone, Insider Trading:Why to Commit The Crime From a Legal and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12 Journal of Law and Policy (2003).
7.Frank H. Easterbrook & Daniel R. Fischel, THE ECONOMICS STRUCTURE OF CORPORATION LAW (1998).
8.Henry G. Manne, Insider Trading And The Stock Market (1996).
9.Henry G. Manne, ARTICLE : Insider Trading : Hayek, Virtual Markets, and the Dog that Did Not Bark, 31 Iowa J. Corp. L.(2005).
10.Haddock, David D. and Macey, Jonathan R., Regulation on Demand : A private Interset Model, with an Application to Insider Trading Regulation, 30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87).
11.John C. Coffee, Jr. and Joel Seligman, Securities Regulation, at 1074. (2003).
12.James D. Cox, Robert W. Hillman and Donald C. Langevoort, Securities Regulation Cases and Materials, 3rd Edition.
13.Jacqueline E. Ross, Section V:Criminal Law and Procedure:The Entrenched Position of Plea Bargaining in United States Legal Practice, 54 Am. J. Comp. L. 717 (2006).
14.Matthew R. King, Elizabeth Corrigan and Craig Francis Dukin,Securities Fraud, 46 AM. CRIM. L. Rev. (2009).
15.Moin A. Yahya, ARTICLE:The Law & Economics of “Sue and Dump.”:Should Plaintiffs’ Attorneys Be Prohibited from Trading the Stock of Companies They Sue?, 39 Suffolk University Law Review 425 (2006).
16.Olson, Sturc, and Lins, The Law of Insider Trading under the 1934 Act:Section 10(b) and 14(e), (Gibson, Dunn & Crutcher, 1990).
17.Robert J. Haft, The Effect of Insider Trading Rules on the Intern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Large Corporation, 80 Mich. L. Rev. 1051 (1982).
18.Richard A. Posner & Kenneth E. Scott, Economics of Corporation Law and Securities Regulation, Ch.5, Insider Trading (1980).
19.Roberts S. Pindyck and Daniel L. Rubinfeld, Microeconomics, 6th edition (2005).
20.Robert Cooter and Thomas Ulen, Law and Economics, 4th edition, Addison-Wesley (2004).
21.Stephen M. Bainbridge, The Law and Economics of Insider Trading:A Comprehensive Primer (2001).
22.Stephen M. Bainbridge, Securities Law:Insider Trading (1999).
23.Theodore L. Turocy and Bernhard von Stengel, Game Theory, CDAM Research Report LSE-CDEM-2001-09 (2001).
(二) 法律判決
1.Basic Inc. v. Levinson,485 U.S. 224, 108 S. Ct. 978, 99 L. Ed. 2d 194 (1998).
2.Carpenter v. Danforth, 52 Barb. 581, 589 (N.Y.Sup.Ct.1868).
3.Cady, Roberts & Co.,40 S.E.C. 907, 1961 WL 60175(SEC 1961).
4.Chiarella v. United States, 445 U.S. 222(1980).
5.Carpenter v. United States, 484 U.S. 19 (1987).
6.Dirks v. SEC, 463, U.S. 646 (1983).
7.Feldman v. Motorola, Inc., 1994 WL 160115,(1993-1994 Transfer Binder)Fed. Sec. L. Rep.(CCH)98, 133(N.D.I11. 1994).
8.In re Silicon Graphics, Inc. Securities Litigation, 183 F. 3d 970, (9th Cir. 1999).
9.In re O’Hagan, 450 N.W. 2d 571 (Minn. 1999).
10.Kardon v. National Gypsum Co., 73 F. Supp. 798(E.D. Pa. 1947).
11.Oliver v. Oliver, 45 S.E. 232 (Ga. 1903).
12.SEC v.Adler, 137 F. 3d 1325(11th Cir. 1998).
13.SEC v. Texas Gulf Sulphur Co.,401 F. 2d 833(2d Cir. 1968).
14.Speed v. Transamerica Corp.,71 F. Supp. 457(D. Del. 1947).
15.Strong v. Recpide, 213 U.S. 419 (1909).
16.State v. O’Hagan, 474 N.W. 2d 613, 615 (Minn. App. 1999).
17.TSC Industries v. Northway, Inc., 426 U.S. 438 (1976).
18.United States v. Chestman, 947 F. 2d 551(2d Cir. 1991), cert denied 503 U.S. 1004 (1992).
19.United States v. Teicher, 987 F. 2d 112 (2d Cir. 1993).
20.United States v.Smith, 155 F. 3d 1051(9th Cir. 1998).
21.United States v. Chestman, 947 F. 2d 551,(2d Cir. 1991).
22.United States v. Newman, 664 F. 2d 12(2d Cir. 1981).
23.United States v. O’Hagan, 521 U.S. 642, 652(1997).
三、 網路資料
1.立法院全球資訊網:http://www.ly.gov.tw/innerIndex.action
2.台新銀行網站:http://www.taishinbank.com.tw/
3.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http://law.moj.gov.tw/
4.美國證管會網站:http://www.sec.gov/about/laws.shtml
5.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指導教授 鄭有為(Yu-Wei Cheng) 審核日期 2011-8-3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