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94300010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20 、訪客IP:18.119.253.93
姓名 張瀞心(Ching-hsin Ch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
論文名稱 從生涯理財規劃探討保險行業市場區隔之研究
(A Research Discussion on Insurance Industry Segmentation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Life Long Financial Planning)
相關論文
★ 台灣TFT-LCD產業之競爭策略分析–以關鍵性零組件產業結構之研究★ 以價值鏈及SWOT分析來探討台灣聚酯產業之競爭優勢
★ 國際化之經營策略分析-以國際筆記型電腦廠商進入大陸市場為例★ 企業轉型策略之探討-以ABC公司為例
★ 跨國性企業併購之個案研究★ 金控公司顧客關係管理的運作流程與運用發展之探討-以C公司為例
★ 全民健保總額支付制度之探討-以教學醫院為例★ 台灣幼教業西進大陸經營策略分
★ 建立以顧客價值認知之服務行銷-以C公司為例★ 台灣地區啤酒銷售與行銷策略之探討 -以三家啤酒公司品牌經營為例
★ 休閒食品於中國大陸地區行銷策略之探討-以P公司爲例★ 以國外授權品牌進入台灣與中國市場的行銷策略-以製筆業 A公司為例
★ 工業電腦用電源供應器之國際行銷策略之研究 -以F公司為例★ 台灣進口車的競爭優勢策略研究-以個案公司之利基市場為例
★ 台商在大陸的經營策略之研究-以汽車銷售服務業H公司為例★ 在滬台籍人士就醫機構選擇因素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內政部98年的國民生活狀況調查報告摘要分析統計中顯示,高達84%的國民對未來生活有憂心的問題,男性、女性皆以「財務問題」的重要度最高。面對少子化及金融市場快速變遷時代,大多數人面臨既無法養兒防老,又無法降低個人理財難度及風險,導致人生計畫被打亂,無法完成生涯各項目標,甚而無法如期安心退休。
本研究擬探討在未來充滿許多不確性及變數下,如何運用有限的財富資源創造更高之附加價值來完成「滿足生涯各階段目標」,期能探索適合國人以生涯理財規劃為主軸,做好適當的資產配置及風險控管,並慎選理財方式以符合生涯各階段金錢需求,最終達成生涯各階段目標的最適方案。
本研究依據國際金融理財協會( International Associated for Financial Planning ; IAFP )定義的理財規劃,以個案深入訪談及次級資料蒐集等質性研究方法,探討不同個案的生涯各階段理財規劃,包括居住規劃、退休規劃、教育規劃、保險規劃及稅務規劃等,藉由實際訪談分析受私人雇用者、雇主與自營作業者、單親家庭及頂客族等四種族群的主客觀條件,並經歸納整理後,提出在不同背景條件下,如何妥善規劃生涯各階段理財計畫,進而完成人生夢想的理想方案。
研究結果發現所有類型家庭生涯理財目標皆須符合理財「SMART」原則,當個人或家庭資源有限時,應找出生涯理財目標輕重緩急的先後順序;在做生涯理財規劃前須擁有正確的理財觀念才能規劃出正確的理財計畫,並依照自己的風險承受度慎選理財工具,且定期檢核理財進度才能確保理財目標能一一實現;本研究個案雖屬不同族群,卻同時選擇退休規劃為生涯理財規劃中最重要的規劃。
根據本研究所獲致的結論,茲提出以下建議供各界參考:一.人人都需做好生涯理財規劃。二.理財投資需符合風險屬性。三.慎選家庭理財顧問。四.政府應建立完整理財規劃自律規範。
摘要(英) According to the censu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conduc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affairs in 2009, more than 84% of the citizens were worried about their prospects. Among the concerns, “financial stability” was the most critical issue across both genders. With the trend of low birthing rate and increasingly unpredictable financial tumults, many are unable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personal financial and risk management. This phenomenon often causes disruptions in personal and career planning, sometimes even future retirement.
This thesis will discuss how to effectively leverage existing, often limited, financial resources to generate added values that are otherwise not available. It aims to layout a personal and financial planning framework tailored to the needs of our citizens. In effect, the framework will not only induce the appropriate asset allocation and risk management measures, it will also judiciously leverage financial instruments to provide financial supports needed in each stage of life. Ultimately, it will guide individuals to design their own optimal plans to achieve goals of their lives.
The proposed framework of this research is developed using individual in depth case studies targeting from self employed individuals, employers, single parent, to DINK and their secondary sources. By taking into account of their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nditions, a framework is proposed and many aspects of financial planning, including living and housing, retirement, education, taxation, and finally insurance planning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ing framework abides to the standards set by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Financial Planning (IAFP).
The finding of this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all family centric financial planning satisfied the 「SMART」principle. Namely, under resources constraints, individuals or families should first prioritize their objectives and develop the correct mindset before the actual financial planning. Furthermore, in order for the plan to concretely meet the goals, appropriate financial instrument must be chosen based on the risk tolerance level and risk profiles of the individuals. Although the cases examined in this research vary, retirement planning has been consider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financial planning amongst all groups under investigation.
For reference, this research finally concludes that:
1. All individuals should engage in careful financial planning
2. Financial planning and investment must be made according to the risk profiles
3. Careful selection of financial advisor is paramount to the success of the planning
4. Government should establish complete regulatory measures for financial planning individuals or entities.
關鍵字(中) ★ 生涯規劃
★ 理財目標
★ 財務分析
關鍵字(英) ★ Career Planning
★ Financial Management Goals
★ and Financial Analysis
論文目次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流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生涯規劃理論 …………………………………………………………6
第二節 理財分析與評估………………………………………………………19
第三節 理財計畫………………………………………………………………32
第四節 理財計畫文獻回顧……………………………………………………59
第三章 研究方法…………………………………………………………………………65
第一節 研究架構………………………………………………………………65
第二節 研究方法………………………………………………………………67
第三節 研究對象………………………………………………………………69
第四章 個案分析…………………………………………………………………………72
第一節 受私人雇用者…………………………………………………………72
第二節 雇主與自營作業者……………………………………………………91
第三節 單親家庭 ……………………………………………………………108
第四節 頂客族 ………………………………………………………………123
第五章 結論與建 ………………………………………………………………………142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42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45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47
參考文獻………………………………………………………………………………… 148
參考文獻 〔1〕 王儷玲,人身風險管理與理財,智勝文化公司,台北,2001年。
〔2〕 王麗容、詹火生,「銀髮族的生涯規劃理念與方向」,成人教育雙月刊,16期,1993年。
〔3〕 王玉梅,「高科技公司研究發展人員生涯導向與績效之關聯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4〕 王傳蒂,「個人理財觀對理財規劃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臺北市,2006年。
〔5〕 王俊傑,「我國勞工退休新制下的退休理財規劃」,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商務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6〕 王念慈,「公立高中職教師理財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7〕 方明川,個人年金保險新論,作者自行發行,1995年。
〔8〕 牛格正,如何計畫你的人生-生涯計畫,行政院青輔會,台北,1986年。
〔9〕 毛仁傑,「個人生活型態、理財觀念與理財行為」,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10〕 白惠真,「高科技公司工程人員之前程策略與其相關因素-以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高雄市,1998年。
〔11〕 朱坤達,退休準備與生涯規劃,麗文出版社,高雄市,1996年。
〔12〕 朱芬郁,「退休老人生涯規劃初探」,成人教育研究生學術論文,1998年。
〔13〕 朱湘吉,生涯規劃與發展的基本理念,國立空中大學,台北,1995年。
〔14〕 朴鐵,理財教育越早越好,福地,台北,2008年。
〔15〕 牟素雯,「人力成本精簡方案和員工個人特質,對工作態度與生涯規劃認知相關研究以新竹科學園區積體電路產業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16〕 全方位理財規劃編撰委員會主編,全方位理財規劃,臺灣金融研訓院,台北市,2005年。
〔17〕 李玉得,「製造業高級人力事業前程策略之研究-以高雄地區製造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1991年。
〔18〕 李淑玲,「退休休閒生活計畫之探討」,大專體育,89,75-82,2007年。
〔19〕 李良達,「生涯規劃漫談」,希望森林生活輔導網,2006年。
〔20〕 吳啟銘,「公務人員退休理財規劃」,公務人員月刊,39期,1999年。
〔21〕 邱顥比,退休理財的六堂課,天下文化書坊,2005年。
〔22〕 周文祥,「意象訓練的概念與方法」,國民體育,1996年。
〔23〕 周談輝,生涯規劃發展,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臺北,2003年。
〔24〕 林鴻鈞,策略理財,台北:金錢文化公司,2001年。
〔25〕 林祖嘉,「全球金融海嘯與你」,國政研究報告,2009年。
〔26〕 林永森,「地方觀光休閒產業關鍵成功因素與永續發展策略之探討」,嶺東學報,12期,2001年。
〔27〕 林幸台,生計輔導的理論與實施,五南出版社,台北,1995年。
〔28〕 林奇芳、廖培瑜,「結合目標與需求,生涯管理更上層樓」,管理雜誌,第330期,頁40-45,2001年12月。
〔29〕 林秋堂,投資理財實務,新文京開發,台北,2007年。
〔30〕 林芳姿,「台北地區國小教師理財認知、退休理財規劃與理財行為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31〕 林孫芳,「通貨膨脹風險與退休理財規劃之探討」,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32〕 金融研訓院彙編,理財規劃實務,財團法人台灣金融研訓院,2004年。
〔33〕 金樹人,「生計的觀念、生計的輔導」,諮商與輔導,1期,頁14-15,1987年。
〔34〕 宋明哲,現代風險管理,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35〕 李鍾桂,「彩繪生命藍圖:談生涯規劃」,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團務通訊,573期,頁2-12,1995年。
〔36〕 保銷國際文化編輯群,保險十大黃金價值,保銷國際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37〕 姜林杰佑,財金資訊系統建構實務,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38〕 洪鳳儀,生涯規劃自己來,揚智,臺北市,1996年。
〔39〕 徐南麗,「生涯規劃」,榮總護理,15期,1998年。
〔40〕 孫建平,「私立大學教師對退休金制度認知之研究」,育達商職技術學院,碩士論文,苗栗縣,2007年。
〔41〕 許雅棣,「主管領導型態、員工人格特質、組織激勵制度與員工工作績效之相關性--以保險業務員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管理研究所企業管理學程,碩士論文,2001年。
〔42〕 許士軍,「有關黎史二氏「組織氣候」尺度在我國企業機構之適用性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二十六期,1972年。
〔43〕 張志鉉,「理財規劃與金融保險工具之研究-風險承受度之分量迴歸分析」,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2005年。
〔44〕 張吉兆,「研發人員的個人屬性、激勵要因與其生涯規劃型態之關聯性研究-以中華電信研究所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新竹市,2001年。
〔45〕 張振成,「生涯規劃與生涯發展」,諮商與輔導,144,24-26,1997年。
〔46〕 張崇毅,「結合全方位理財規劃與基金配置最佳之決策支援系統開發」,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金融資訊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47〕 張春雄,風險管理,吉遠出版社,台北,2003年。
〔48〕 張添洲,生涯發展與規劃,五南,臺北市,1994年。
〔49〕 張吉政,「民營機構受薪階級個人退休規劃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中縣,2005年。
〔50〕 陳幼玲,「全方位理財規劃之系統動學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2004年。
〔51〕 陳隆麒,現代財務管理理論與應用,華泰,台北,1993年。
〔52〕 陳啟勳,如何協助學生規劃生涯,1999年。
〔53〕 陳緯衡,「網路個人理財行為資料採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3年。
〔54〕 陳萬淇,個案研究法,華泰,台北,1985年。
〔55〕 陳國雄、林浩立,人力資源管理,新文京開發,台北縣,2007年。
〔56〕 陳慶忠,個人理財財手冊,麥田出版,頁81-82,頁87-90,頁111-159,1997年。
〔57〕 理財規劃實務編撰委員會,全方位理財規劃,台灣金融研訓院,2003年。
〔58〕 理財規劃實務編撰委員會,理財規劃實務,台灣金融研訓院,台北市,2010年。
〔59〕 梁湘明,「生涯規劃:青少年的事業發展與輔導」,青年研究學報,第五卷,第二期,2002年。
〔60〕 梁勁煒,「退休生活理財規劃與個人年金保險」,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61〕 詹甯喻,「台灣大學生理財認知之研究」,華人經濟圈企業競爭力與經營管理學術研討會,2005年。
〔62〕 溫騰光,「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理財態度、規劃與工具之研究」,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北,2007年。
〔63〕 許瀞心,「我國女子足球選手生涯規劃之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縣,2005年。
〔64〕 黃培源,理財聖經,商業週刊,台北市,1997年。
〔65〕 黃洲煌,「個人人格特質、激勵認知、工作態度與組織公民行為之關連性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66〕 黃思婷,「屏東縣公教人員理財態度與投資決策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67〕 黃薇靜,「生涯規劃各階段對退休理財之研究」,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68〕 黃介良,「退休基金的投資策略及其資產配置」,公務人員退撫基金季刊,第五期,頁2-28,1997年。
〔69〕 程恩澤,Bank F.P.理財規劃師私人銀行,大中華聯合服務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臺北市,2002年。
〔70〕 曾慧棻,「影響國中生理財行為的因素-以高屏地區國民中學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71〕 蔡肇哲,「國中教師所需具備投資理財知識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縣,2007年。
〔72〕 蔡培村,「中小學校長生涯專業進修之規劃與發展策略」,教學專業與師資培育,280-322,1997年。
〔73〕 鄒毓營,「壽險業外勤人員生涯發展影響因素之探討 -以台中地區壽險業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碩士論文,台中,2006年。
〔74〕 楊國益,「民眾對金融理財工具偏好之研究-以北高兩市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75〕 楊義隆、許崇源、陳明進、吳嘉勳、施博文、陳瑞和,家庭稅務規劃,國立空中大學,臺北,2002年。
〔76〕 楊義隆、張宮熊、洪仁杰、林坤輝、曹美蘭,家庭財務管理與規劃,國立空中大學,臺北,2009年。
〔77〕 楊昌隆,「理財規劃服務模式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78〕 楊朝祥,生計輔導-終身的輔導歷程,行政院青輔會,台北,1989年。
〔79〕 楊淑惠,個人理財入門:適合中國人的理財指引,金錢文化,台北,1989。
〔80〕 鍾立薇,「金錢態度以及風險容忍度對理財行為的影響」,世新大學,碩士論文,臺北市,2007年。
〔81〕 劉源祥,「科技研發工作者的事業前程型態、工作特質認知及其他工作攸關因素之研究-以工研院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1997年。
〔82〕 鄭義,財富管理—理論與實務(投資組合),新陸出版,2007年。
〔83〕 蘇韻蓉,「台灣大學生金錢態度、理財認知與信用卡使用行為之研究-以新竹某私立大學為例」,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2006年。
〔84〕 戴育賢,「金錢態度、理財認知與消費性貸款行為之研究」,中華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2006年。
〔85〕 謝曜于,「退休教師經濟生活與經濟滿意度之探討—以台北市公立高級中學退休教師為例」,長庚大學,碩士論文,桃園縣,2001年。
〔86〕 謝京叡 ,個體經濟學,偉碩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00年。
〔87〕 謝劍平,財務管理:新觀念與本土化,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台北,2002年。
〔88〕 謝豐昌,「師資培育學系學生生涯規劃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89〕 錢理財研究室,「退休規劃:預定有尊嚴的晚年」,金錢文化,台北,1994年。
〔90〕 戴素珍,「女性教師生涯的詮釋學研究─以一位在職進修教師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2001年。
〔91〕 羅文基、朱湘吉、陳如山,生涯規劃與發展,國立空中大學,台北,1991年。
〔92〕 饒達欽,「商業教育與企業結合之研究,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專案研究報告」,教育部技職司,台北,1984。
〔93〕 Keown.A.J.著,個人理財,楊筑安、薛兆亨譯,新陸書局,台北,2006年。
〔94〕 Mondy, & Noe著,訓練與發展,載於人力資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莊立民、陳永承譯,頁461–50,台北,2005年。
〔95〕 Zunker, Vernon G.著,生涯發展理論與實務,吳芝儀譯,揚智文化,台北,1996年。
英文部分
〔1〕 Atchley, R. C., Social Security-type Retirement Policies,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Aging and the Life Cycle, “JAI Press”, CT, Greenwich, 1985.
〔2〕 Anna-Maria Garden, Career Orientations of Software Developers in a Sample of High Tech Companies, “R & D Management”, 20(4),1990.
〔3〕 Baillie, Patrick H. F. Understanding Retirement from Sports: Therapeutic Ideas for Helping Athletes in Transition,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21(3), 1993.
〔4〕 Cascio, W. F.,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Productivity, Quality of Work Life, Profits, McGrow-Hill, New York, 1995.
〔5〕 Erving Goffman,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1959.
〔6〕 Evans, Linda, Ekerdt, David J., & Bosse, Raymond, Proximity to Retirement and Anticipatory Involvement: Findings from the Normative Aging Study, “Journal of Gerontology”, 40(3), 368-374, 1985.
〔7〕 Ginzberg, M. H., A Theory of Career Process, “Vocational Guidance Quarterly”, 18(3), 69-72, 1951.
〔8〕 Greenhaus, J. H., Callanan, G. A. & Godshalk, V. M.,Career Management, The Dryden Press Harcourt College Publishers, 2000.
〔9〕 Garman, E. Thomas and Raymond E. Forgue, Personal Finance (4th ed.),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4.
〔10〕 H. Chen and R. P. Volpe, An Analysis of Personal Financial Literacy Among College Student, Financial Services Review, 7(2):107-128, 1998.
〔11〕 Heneman, Schwab, Fossum and Dyer. Personnel/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4th ed. ,Irwin, 1989.
〔12〕 Hall, D. T. Career Development in Organizations, Jossey-Bass, San Francisco, 1986.
〔13〕 Heneman III, H. G. & Schuab, D. P., Peraonal/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omewood, IL: Irwin, 1989.
〔14〕 Hall, D. T., Career Planning Key to Employee Retention, “Journal of Property Management”, 65, 5, 20-21. 1976.
〔15〕 Hall, D. T., An Overview of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Career Development in Organizations”, 1-20, 1986a.
〔16〕 Hood & Banathy, B. H., A System View of Education;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for Effective Practise,1972.
〔17〕 Isaacson, L. E., & Brown, D, Career Information, Career Counseling, and Career Development. Massachusetts: Allyn and Bacon, 1993.
〔18〕 Jeanne M. Hogarth and Marianne A. Hilgert, Financial Knowledge, Experience and Learning, 2002.
〔19〕 John W Creswell,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 Thousand Oaks, CA:Sage Publications, 1998.
〔20〕 Keller, Carmen and Siegrist, Michael, Money Attitude Typology and Stock Investment , The Journal of Behavioral Finance, 7(2), 88-96,2005.
〔21〕 Kim, Jinhee, Financial Knowledge and Subjective Financial Well-bing. “Consumer Interest Annul”, Vol. 47, 1-3, 2001.
〔22〕 Philip Kotler,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6th ed., Prentice-Hall,(1994)
〔23〕 Laurent, J. P. and J. Gregory. Basket default swaps, CDOs and factor copulas. “Journal of Risk”, vol. 7, no. 4, 103-122, 2005.
〔24〕 Litwin, G.G., Stringer, R. A., Motiv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limate, 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25〕 Lupton , Risk, London:Routledge, 1999.
〔26〕 Lang, L.R. Strategy for personal finance (4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1998
〔27〕 Marianne A. Hilgert, Jeanne M. Hogarth, and Sondra G. Beverly, Household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Knowledge and Behavior. Federal Reserve Bulletin, Volume 89, 2003.
〔28〕 Marcus, A. A. and R. S. Goodman. Compliance and performance: Toward a contingency theory in research in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nd policy. Lee E. Preston edition, 8:193–221, 1986.
〔29〕 Mehr, R. I., Hedges, B. A., Risk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Richard D. Irasin, Inc., Homewood Illinois, p.6, 1974.
〔30〕 Newman, B. M. and Newman, P. R., Development through Life: A Psychological Approach,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California, 1987.
〔31〕 Philip Kolter, Marketing Management, Prentice-Hall, Inc., 1994.
〔32〕 Robbins, S.P., Organization Behavior, 8th(Ed), New Jersey: Prentice Hill, 1998.
〔33〕 Rejda, George E. and Michael J. McNamara., Personal Financial Planning, Addison Wesley Longman series in Finance, 1998.
〔34〕 Robert K. Yin,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 Method. Sage Publication,1987.
〔35〕 Super, D. E., Career Education and the Meaning of Work, Monographs on Career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The Office of Career Education, U.S. Office of Education, 1976.
〔36〕 Shartle, C.L., Occupational information (2nd ed.), New York: Prentice-Hall, 1952.
〔37〕 Thomas Gilovich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5, 578–589, 1999.
〔38〕 William & Heins, 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 6th ed, McGraw-Hill, 1989.
〔39〕 Wood, Ryan and Judith Lynne Zaichkowsky, Attitudes and Trading Behavior of Stock Market Investors: A Segmentation Approach. “Journal of Behavioral Finance”, 5(3), 170–179, 2004.
〔40〕 Zunker, V. G., Career Counseling: Applied Concepts for Life Planning (5th ed.), Brooks/Cole, CA, Pacific Grove, 1998.
網路資源
〔1〕 IFA 保險規劃網,http://insurance.brokersweb.org/
〔2〕 QuoteBar Q金融報,http://quotebar.blogspot.com/
〔3〕 sina財金網站,http://news.sina.com.tw/finance/
〔4〕 元大證券風險管理e學院,2007,riskmgmt.yuanta.com.tw/index.htm
〔5〕 內政部統計處,http://www.moi.gov.tw/stat/
〔6〕 行政院主計處,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787&ctNode=3252
〔7〕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保險局全球資訊網,http://ppt.cc/yo2/displayx.php?h=06a70fb764df6a5ada4e71536abdb0c4
〔8〕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融智慧網,http://moneywise.fsc.gov.tw/Main/Default.aspx
〔9〕 金融研訓院,http://www.tabf.org.tw/Tabf/Default.aspx
〔10〕 行政院主計處,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787&ctNode=3252
〔11〕 美國認證財務規劃師準則委員會網址,http://www.cfp.net
〔12〕 勝利證券理財網, http://www.victorysec.com.hk/200201/newweb/financ/financindex.htm
〔13〕 渣打銀行個人金融理財規劃,http://www.standardchartered.com.tw/personal_banking/investment/ph_in_l_01.asp
〔14〕 壽險公會,http://www.lia-roc.org.tw/
指導教授 李小梅 審核日期 2012-4-1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