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81204009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91 、訪客IP:3.15.195.140
姓名 陳純瑄(Chun-hsuan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哲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 Nancy Fraser的正義理論:從經濟重分配、文化認可到政治代表權
(Nancy Fraser's Theory of Justice: Redistribution, Recognition and Representation)
相關論文
★ 對佛洛依德之自我發展歷程的剖析★ 賣淫的道德研究--當代西方性倫理學中的辯論
★ 隱私(權)議題中化約主義與功能主義之探究★ 當代西方兒童與成人平權爭議之探討
★ 論資本主義之下的家務勞動──馬克思主義與女性主義的觀點和爭論★ 智能障礙者性權探究
★ 2009-2011台灣性交易修法歷程 ─「除罪化」何以轉為「娼嫖皆罰,特區除外」?★ 由婦女職務看柯崙泰新婦女論-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
★ 男色為何物:晚明小說《弁而釵》、《宜春香質》、《龍陽逸史》中「情」作為文人意識的探討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主要探討當代的正義問題,在廿一世紀的今天,面對這個貧富差距逐漸擴大、多元文化價值紛呈的全球化世界,我們要爭取哪些正義?更進一步地,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正義理論,以含括我們的正義訴求?
過去的正義理論主要聚焦在分配正義,也就是對於社會貧富不均的情況,要如何重新分配財富、機會和資源等問題,但是當代的正義問題不只有經濟重分配(economic redistribution)的面向,還有文化認可(cultural recognition)的面向,這涉及了族群和種族歧視、性別歧視和性少數的歧視等問題,然而,在過去傳統左派的正義問題中,卻往往缺乏文化認可的面向,因此,美國哲學家Nancy Fraser提出一個二維的社會正義理論,試圖同時納入經濟重分配和文化認可兩個面向。本文即嘗試以Fraser的社會正義理論和其相關論戰為主軸,深入探討經濟重分配和文化認可兩種正義訴求之間可能存在的矛盾衝突,以及由此所引發的相關論戰。
然而,隨著全球化的趨勢,正義問題已不再侷限於一個國家之內,跨國正義的問題被突顯了,因此,在經濟重分配和文化認可兩個正義維度之外,Fraser加入了正義的第三個維度:政治代表權(political representation),她的社會正義理論也隨之發展為「後威斯特伐利亞民主正義理論」(theory of post-Westphalian democratic justice),以因應當代全球化世界中日趨複雜的正義問題。本文最終則針對Fraser正義理論的特點和問題提出見解和批判。
摘要(英) In the 21st century, people have to face serious challenges such as uneven wealth distribution and cultural diversity in the globalizing world.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this thesis intends to ask: what kind of justice do we have to struggle with? Which theory of justice can encompass our struggle for justice? In addressing these questions, I focus on Nancy Fraser’’s theory of social justice and the debates about "economic redistribution" and "cultural recognition." However, beyond the economic dimension of distribution and the cultural dimension of recognition, in the globalizing world,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 must become the third dimension of the theory of justice. Therefore, I follow Fraser’’s further thoughts on the theory of post-Westphalian democratic justice. Finally, this thesis ends with my critique on Fraser’’s theory of justice.
關鍵字(中) ★ Nancy Fraser
★ 經濟重分配
★ 文化認可
★ 政治代表權
關鍵字(英) ★ redistribution
★ Nancy Fraser
★ recognition
★ representation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誌謝辭‥‥‥‥‥iii
目錄‥‥‥‥‥iv
第一章 從重分配到認可:Fraser的社會正義理論
前言‥‥‥‥‥1
第一節 重分配─認可難題‥‥‥‥‥2
第二節 一個不同社會群體的概念性系列‥‥‥‥‥10
第三節 肯定或改造的矯正方案‥‥‥‥‥17
結語‥‥‥‥‥23
第二章 我們需要認可政治嗎?Rorty和Fraser的辯論
前言‥‥‥‥‥25
第一節 Rorty對文化認可概念的批評和他的主張‥‥‥‥‥25
第二節 Fraser對Rorty的回應和她的理論發展‥‥‥‥‥31
第三節 評Rorty的共同人性方案‥‥‥‥‥37
結語‥‥‥‥‥41
第三章 經濟和文化的區分?Butler和Fraser的辯論
前言‥‥‥‥‥43
第一節 Butler的立場和她的三個論證‥‥‥‥‥44
第二節 Fraser對Butler的回應‥‥‥‥‥51
第三節 探討經濟和文化的區分‥‥‥‥‥59
結語‥‥‥‥‥62
第四章 正義的第三個維度:政治代表權
前言‥‥‥‥‥63
第一節 正義的架構問題‥‥‥‥‥64
第二節 後威斯特伐利亞民主正義理論‥‥‥‥‥67
第三節 評Fraser的"Reframing Justice"一文‥‥‥‥‥71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Fraser正義理論的特點和問題‥‥‥‥‥76
第二節 後威斯特伐利亞民主正義的問題‥‥‥‥‥79
引用書目
西文資料‥‥‥‥‥83
中文資料‥‥‥‥‥86
新聞和網路資料‥‥‥‥‥87
參考文獻 西文資料
Beasley, Chris. Gender & Sexuality: Critical Theories, Critical Thinker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2005. 中文翻譯:《性別與性慾特質:關鍵理論與思想巨擘》,黃麗珍譯,臺北:韋伯文化國際,2009。
Butler, Judith. "Merely Cultural." Adding Insult to Injury: Nancy Fraser Debates Her Critics. Kevin Olson, ed. New York: Verso, 2008. 42-56. 中文翻譯收於:《傷害+侮辱:爭論中的再分配、承認和代表權》,高靜宇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 Undoing Gender.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中文翻譯:《消解性別》,郭劼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
D’’Emilio, John. "Capitalism and Gay Identity." Lesbian and Gay Studies Reader. Henry Abelove, et. al. eds. New York: Routledge, 1993. 467-476.
Dworkin, Ronald. "What is Equality? Part 2: Equality of Resources."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Vol. 10, No. 4 (Autumn 1981): 283-345.
Engels, Friedrich. The Origin of the Family, 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State. Australia: Resistance Books, 2004.
Fraser, Nancy. "From Redistribution to Recognition? Dilemmas of Justice in a ’’Postsocialist’’ Age." Adding Insult to Injury: Nancy Fraser Debates Her Critics. Kevin Olson, ed. New York: Verso, 2008. 11-41. It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New Left Review, 212 (1995): 68-93. 中文翻譯收於:《傷害+侮辱:爭論中的再分配、承認和代表權》,高靜宇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 "Heterosexism, Misrecognition, and Capitalism: A Response to Judith Butler." Adding Insult to Injury: Nancy Fraser Debates Her Critics. Kevin Olson, ed. New York: Verso, 2008. 57-68. 中文翻譯收於:《傷害+侮辱:爭論中的再分配、承認和代表權》,高靜宇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 Justice Interruptus: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the "Postsocialist" Conditi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7. 中文翻譯:《正義的中斷:對「後社會主義」狀況的批判性反思》,于海青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 "Reframing Justice in a Globalizing World." Adding Insult to Injury: Nancy Fraser Debates Her Critics. Kevin Olson, ed. New York: Verso, 2008. 273-91. It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New Left Review, 36 (2005): 69-88. 中文翻譯收於:《傷害+侮辱:爭論中的再分配、承認和代表權》,高靜宇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 "Rethinking Recognition: Overcoming Displacement and Reification in Cultural Politics." Adding Insult to Injury: Nancy Fraser Debates Her Critics. Kevin Olson, ed. New York: Verso, 2008. 129-41. 中文翻譯收於:《傷害+侮辱:爭論中的再分配、承認和代表權》,高靜宇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 "Social Justice in the Age of Identity Politics: Redistribution, Recognition, and Participation." Redistribution or Recognition? A Political-Philosophical Exchange. Nancy Fraser and Axel Honneth, eds. New York: Verso, 2003. 7-109. 中文翻譯收於:《再分配,還是承認?一個政治哲學對話》,周穗明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 "Why Overcoming Prejudice Is Not Enough: A Rejoinder to Richard Rorty." Adding Insult to Injury: Nancy Fraser Debates Her Critics. Kevin Olson, ed. New York: Verso, 2008. 82-88. 中文翻譯收於:《傷害+侮辱:爭論中的再分配、承認和代表權》,高靜宇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Gilligan, Carol. 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中文翻譯:《不同的聲音:心理學理論與婦女發展》,肖巍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
Mackinnon, Catharine A. Toward a Feminist Theory of the Stat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中文翻譯:《邁向女性主義的國家理論》,曲廣娣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
Marx, Karl. Capital: A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ume I. Samuel Moore and Edward Aveling, trans. Frederick Engels, ed. Moscow: Progress Publishers, 2010.
Olson, Kevin. "Adding Insult to Injury: An Introduction." Adding Insult to Injury: Nancy Fraser Debates Her Critics. Kevin Olson, ed. New York: Verso, 2008. 1-8. 中文翻譯收於:《傷害+侮辱:爭論中的再分配、承認和代表權》,高靜宇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Pilcher, Jane, and Imelda Whelehan. Fifty Key Concepts in Gender Studie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2004.
Rawls, John.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中文翻譯:《正義論》,何懷宏、何包鋼、廖申白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 The Law of Peoples; with, The Idea of Public Reason Revisited.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中文翻譯:《萬民法;附公共理性觀念新論》,張曉輝等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Rorty, Richard. Achieving Our Country: Leftist Thought in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中文翻譯:《築就我們的國家》,黃宗英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
---. Hope in Place of Knowledge: The Pragmatics Tradition in Philosophy. Taipei: Institute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Studies, Academia Sinica, 1999.
---. "Is ’’Cultural Recognition’’ a Useful Notion for Leftist Politics?" Adding Insult to Injury: Nancy Fraser Debates Her Critics. Kevin Olson, ed. New York: Verso, 2008. 69-81. 中文翻譯收於:《傷害+侮辱:爭論中的再分配、承認和代表權》,高靜宇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Rubin, Gayle. "The Traffic in Women: Notes 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ex." Feminist Anthropology: A Reader. Ellen Lewin, ed.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6. 87-106. 中文翻譯收於:《社會性別研究選譯》,王政、杜芳琴編,北京:三聯書店,1998。
---. "Thinking Sex: Notes for a Radical Theory of the Politics of Sexuality." Culture, Society and Sexuality: A Reader. Richard Parker and Peter Aggleton, eds. London: UCL Press, 1999. 143-78. 中文翻譯收於:《酷兒理論》,李銀河譯,北京:時事出版社,2000。
Sen, Amartya. Development as Freedom.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 2000. 中文翻譯:《以自由看待發展》,任賾、于真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Taylor, Charles. Hegel.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中文翻譯:《黑格爾》,張國清、朱進東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2。
---.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New Contexts of Canadian Criticism. Ajay Heble, et. al. eds. Canada: Broadview Press, 1997. 98-131.
Tilly, Charles. Social Movements: 1768-2004. Boulder: Paradigm Publishers, 2004. 中文翻譯:《社會運動:1768─2004》,胡位鈞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Tong, Rosemarie. Feminist thought: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89. 中文翻譯:《女性主義思潮》,刁筱華譯,臺北:時報文化,1996。
Zurn, Christopher F. "Arguing over Participatory Parity: On Nancy Fraser’’s Conception of Social Justice." Adding Insult to Injury: Nancy Fraser Debates Her Critics. Kevin Olson, ed. New York: Verso, 2008. 142-63. 中文翻譯收於:《傷害+侮辱:爭論中的再分配、承認和代表權》,高靜宇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中文資料
Wendy Mckenna、Suzanne Kessler,〈跨越性別:模糊性別的界線〉,《性別與女性研究手冊》,Kathy Davis等著,楊雅婷等譯,臺北:韋伯文化,2009。543-568。
上野千鶴子,《父權體制與資本主義:馬克思主義之女性主義》,劉靜貞、洪金珠譯,臺北:時報文化,1997。
馬克思(Karl Marx),《資本論:第一卷》,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馬克思(Karl Marx)、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共產黨宣言》,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新聞和網路資料
內政部社會司,〈社會救助常見問答集〉,《中華民國內政部全球資訊網》,2009年10月19日。(2011年5月2日檢索)。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0年美國的人權紀錄〉,《明尼蘇達大學人權圖書館》,2001年2月27日。(2011年1月26日檢索)。
王毅丰,〈馬偕解雇跨性別員工,周逸人要求恢復工作權〉,《苦勞網》,2011年1月9日。(2011年1月11日檢索)。
甘陽,〈從「民族─國家」走向「文明─國家」〉,《愛思想》,2009年11月4日。(2012年4月12日檢索)。
台灣真愛聯盟,〈反對教育部在國小、國中性別平等教育中鼓勵性解放〉,《台灣真愛聯盟官方網站》。(2011年11月14日檢索)。
何定照、何曼寧,〈遭馬偕解雇,跨性人爭工作權〉,《聯合新聞網》,2011年1月10日。(2011年1月11日檢索)。
沈婉玉,〈稅改聯盟:遲來的正義〉,《中時電子報》,2011年1月8日。(2011年1月11日檢索)。
林河名,〈聯合筆記∕還可以再公平一點〉,《聯合新聞網》,2011年1月10日。(2011年1月11日檢索)。
周富美,〈尚未「歸化」的外籍老孤兒──丁德貞修女〉,《苦勞網》,2011年11月18日。(2012年3月18日檢索)。
孫窮理,〈國際移工日,「逃跑」外勞要大赦〉,《苦勞網》,2010年12月17日。(2011年1月11日檢索)。
唐鎮宇,〈外勞泣「太辛苦」,籲開放自由轉換雇主〉,《中時電子報》,2010年12月18日。(2011年1月11日檢索)。
甯應斌,〈孔子和平獎的政治──國際認可秩序〉,《facebook》,2011年1月14日。(2012年3月29日檢索)。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大會第二十屆會議,〈種族與種族偏見問題宣言〉,《明尼蘇達大學人權圖書館》,1978年11月26日。(2011年1月26日檢索)。
指導教授 甯應斌(Yin-bin Ning) 審核日期 2012-6-2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