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張韶芳(Shao-fang Chang)
查詢紙本館藏 |
畢業系所 |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
論文名稱 |
國共內戰之書寫—以《巨流河》等五本文藝作品為例 (Five works of Historical Fiction set during the Chinese Civil War)
|
相關論文 | |
檔案 |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
摘要(中) |
1949年,在中國現代史上是翻天覆地的一年。抗戰勝利後的喜悅並未延續,內戰四年,經濟體制崩解、人民生活困苦。而原本握有統治權的國民黨,失去土地、人民、資產而撤守台灣,為當時的台灣社會建立了一個反共內戰的政府體制;以「土地革命」起家的中共,打著「解放」的口號旗幟,多元的利用宣傳戰術而佔領大陸。
而退守台灣的國民黨,開始建構反共的體制與教育,更擴及文藝界,進而有「反共文藝」的出現,然而這股「反共文藝」浪潮,雖有佳作,最終因制式化而喪失初衷,趨於沒落。然而隨著時代演變,政府不再干涉文藝的走向後,也開始有作家們將自身經歷以回憶錄的形式記載。將此類作品與五○年代反共文藝的作品加以深究,作家們在作品中表現的反共懷鄉與同仇敵愾,已不再是政府的導向所致,而是將歷經抗戰、國共內戰所引發的出自內心的創痛,投射在作品中,具體地呈現當時的人民生活、戰爭離亂的場景、對政府的觀感。
本研究即以《巨流河》等五本台灣文藝作品為研究材料,期能對於國共雙方的互動、勢力的消長有更完整的解讀,而作品中呈現的生活樣貌,多是作家真實的生活經歷;作品中對社會人事所做的批判,實是作家對於動盪時代的控訴與反思,也為抗戰至國共內戰時期的社會面貌作具體的呈現,以不同於官方檔案的角度,站在民眾的眼光,完整訴說了國共戰爭下人民的想法、社會的觀點,也為時代的悲劇做出新的詮釋。
|
摘要(英) |
1949 is the year that marks the most earth shaking event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The joy felt by the Chinese people at their liberation and freedom from Japanese tyranny was short lived as the country was soon embroiled in a civil war. The economic system had collapsed, and the peasant farmers were starving, the agrarian revolution had begun and with it the communist parties push to liberate the peasantry from the rule of the KMT.
After losing their lands and grasp on the mainland of China the KMT made a tactical retreat to the Island of Taiwan, and began work on their anti-communist system. Anti-communist sentiments extended into all facets of life, from the education system to literary works and art. During this period some anti-communist masterpieces were penned but the style declined after some time due to lack of interest and less pressure from the government. Some authors began to write their own style of anti-communist works, inspired by a longing and homesickness they chronicled their personal ordeals, as well as the plight of the common people. They also detailed the chaos of such a civil war and the governments perception of the war and the people fighting it.
Using five such works of historical fiction such as Juliu River and Blue and Black, I attempt to interpret and chronicl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KMT and the CPC. The unbiased and real life accounts put forth by those authors present a more accurate, realistic and unbiased account of what happened during the Chinese civil war.
|
關鍵字(中) |
★ 反共文藝 ★ 文藝作品 ★ 國共內戰 |
關鍵字(英) |
★ Chinese Civil War ★ anti-communist literary works ★ literature |
論文目次 |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致謝辭.....................................................................................................Ⅲ
目錄.........................................................................................................Ⅳ
緒論...........................................................................................................1
第一章 內戰的衝擊..............................................................................9
第一節 國民政府遭遇的困境......................................9
第二節 中共的宣傳與利用........................................12
第三節 台灣的閉鎖狀態.............................................20
第二章 文藝作品中的內戰................................................................26
第一節 和談、調處與戰爭........................................... 26
第二節 軍隊、宣傳與軍紀........................................... 40
第三章 知識份子的投入 .............................................................. 53
第一節 蓬勃的校園宣傳. ............................................. 54
第二節 一發不可收拾的學潮....................................... 63
第四章 人民生活剪影........................................................................ 80
第一節 物質層面的落差...............................................80
第二節 情感與立場的歸屬...........................................95
結論.......................................................................................................103
徵引書目..............................................................................................108
附錄:作家作品簡介........................................................................ 114
|
參考文獻 |
徵 引 書 目
一、史料
《新華日報》,重慶,1939年1月至2月。
一二一運動史編寫組編,《一二一運動史料選編》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編,《革命文獻》第77輯,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78年。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十二、十五、十七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青年運動文件選編》,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8。
秦孝儀總編纂,《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卷九,台北:中正文教基金會,2002年。
二、日記、文集、回憶錄、訪問錄
王世杰,《王世杰日記》,第六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卷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年。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卷三,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年。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卷四,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年。
司徒雷登著,李宜培等譯,《司徒雷登回憶錄—旅華五十年記》,台北:大華晚報社,1954年。
李宗黃,《李宗黃回憶錄》台北:中國地方自治學會,1972年。
易社強著,饒佳榮譯,《戰爭與革命中的西南聯大》,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2010年。
陳果夫,《陳果夫先生全集》,第一冊,台北:正中書局,1952年。
《蔣總統思想言論集》編輯委員會編,《蔣總統思想言論集》,卷19,台北:《蔣總統思想言論集》編輯委員會,1966年。
蔣中正,《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台北:實踐出版社,1976年。
蔣中正,《蘇俄在中國》,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6年。
劉宜慶,《絕代風流---西南聯大生活實錄》,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9年。
聞黎明,《聞一多傳》,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熊向暉著,《地下十二年與周恩來》,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1991年4月。
三、專書
尹雪曼,《中華民國文藝史》,台北:正中書局,1977年。
王奇生,《黨員、黨權與黨爭—1924~1949年中國國民黨的組織型態》,上海:上海書店,2009年。
王昇,〈論軍中文藝〉,《軍中文藝創作:第二輯》,台北:軍中之友社總社,1955年。
王藍,《藍與黑》,台北:改造出版社,1962年。
王德威,《一九四九:傷痕書寫與國家文學》,香港:三聯書店,2008年。
王德威,〈蓮漪表妹---兼論三○到五○年代的政治小說〉,《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1993年。
王鼎鈞,〈反共文學觀潮記〉,《文學江湖:王鼎鈞回憶路四部曲之四》,台北:爾雅出版社,2009年.
王鼎鈞,《怒目少年》,台北:爾雅出版社,2005年。
王集叢,《戰鬥文藝論》(台北:國防部總政治部,1955年。
王思誠,《毛澤東與紅禍》,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1959年。
王健民,《中國共產黨史》,台北:漢京文化公司,1965年。
于之偉,〈儲安平與抗戰勝利後的學生運動—以《觀察》週刊為例〉,《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第七卷,第一期,頁89。
中共中央宣傳部編,《共產主義與共產黨》,北京:中共中央宣傳部,1938年。
中國文藝協會編,《文協十年》,台北:中國文藝協會,1960年。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譯,《馬歇爾使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共匪禍國史料彙編》,台北: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1972年。
文訊雜誌社編印,《光復後台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5年。
江南,《蔣經國傳》,台北:萬象出版社出版,1984年。
田原,《大地之戀》,台北:大地出版社,1986年。
皮述民、邱燮友、馬森等,《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學史》,台北:駱駝出版社,1997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
汪學文,〈中共竊據大陸以前策動學潮之始末〉,《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李雲漢校訂,《近代中國青年運動史》,嵩山出版社,1990年。
李雲漢,《中國近代史》,台北:三民書局,1985年。
李國祈,《近代中國青年運動史》,台北:嵩山出版社,1990年。
李瑞騰,〈「中國文藝協會」成立與一九五○年代台灣文學走向〉,《台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4年。
李勇、張仲田編著,《統一戰線大事記-解放戰爭時期統一戰線卷》,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88年。
金達凱,《中共宣傳政策與運用》,香港:近代史研究所,1954年。
胡華主編,《中國革命史講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62年。
姜貴,《重陽》,台北:皇冠出版社,1973年。
姜貴,《旋風》,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年。
周錦,《中國新文學史》,台北:長歌出版社,1976年。
周明、王逸之,《徐蚌會戰:淮海戰役》,台北:知兵堂出版社,2008年。
徐國能,〈論姜貴五○年代兩部長篇小說:《旋風》、《重陽》〉,《海峽兩岸現當代文學論集》,台北:學生書局,2004年。
吳相湘,《民國百人傳》第3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1年。
吳東權,〈國軍文藝運動三十年〉,《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劉心皇選編,台北:天視出版事業公司,1981年。
何應欽,《日軍侵華八年抗戰史》,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邵鵬文、郝英達著,《中國學生運動簡史》,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
邵玉銘,《國史與國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2年。
易社強著,饒佳榮譯,《戰爭與革命中的西南聯大》,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2010年。
亮軒,《風雨陰晴王鼎鈞 – 一位散文家的評傳》,台北:爾雅出版社,2003年。
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編,《國共關係簡史》,台北:政大國關中心,1983年。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抗日戰史》,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5年。
郭華倫,《中共史論》,台北:政大東亞研究所印行,1973年。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0年。
張愛玲,《秧歌》,台北:皇冠出版社,1983年。
張愛玲,《赤地之戀》,台北:皇冠出版社,2001年。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2001年。
張素貞,〈五、六○年代潘人木小說面面觀〉,《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思潮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張鼎昌,《戰後中共和平民主統一戰線》,台北: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
張正隆,《雪白血紅:國共東北大決戰歷史真相》,香港:天地圖書出版社,1991年。
張寶琴、邵玉銘、瘂弦主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
費正清著,薛絢譯,《費正清論中國》,台北:正中書局,1999年。
費正清、費維恺編,《劍橋中華民國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夏志清著,劉紹銘編譯,〈姜貴的兩部小說〉,《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9年.
陳紀瀅,《文藝運動二十五年》,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77年。
陳紀瀅,《六十年小說選》,台北:正中書局,1972年。
陳紀瀅,《荻村傳》,台北:皇冠出版社,1985年。
陳孝威,《為什麼失去大陸》,台北:躍升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
梅家玲,〈五○年代國家論述 / 文藝創作中的「家國想像」---以陳紀瀅反共小說為例的探討〉,《性別,還是家國? --吾與八、九○年代台灣小說論》,台北:國立編譯館編,麥田出版社出版,2004年。
孫陵,《覺醒的人》,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年。
黃仁宇,《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年。
董彥平,《蘇俄據東北》,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齊邦媛,〈二度飄流的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大系》(貳)評論卷,台北:巨人出版社,1972年。
齊邦媛,〈從灰濛凝重到恣肆揮灑--五十年來的台灣文學〉,《霧漸漸散的時候》,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
齊邦媛,《巨流河》,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09年。
齊邦媛,《千年之淚》,台北:爾雅出版社,1990年。
齊邦媛,〈時代的音響〉,《千年之淚》,台北:爾雅出版社,1990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台北:文學界雜誌社,1987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入門---台灣文學57問》,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年。
楊明,《鄉愁美學—1949年大陸遷台作家的懷鄉文學》台北:秀威資訊出版,2010年。
楊紹鴻,〈西南聯大優良傳統激勵我們前進〉,《抗戰時期內遷西南的高等院校》,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88年。
廖風德,《學潮與戰後中國政治(1945~1949)》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
廖光生,《排外與中國政治》,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4年。
趙遐秋、呂正惠主編,《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台北:人間出版社,2000年
趙友培,《文化與人心》,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72年。
趙友培,《文壇先進張道藩》,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75年。
趙滋蕃,《半下流社會》,,台北:大漢出版社,1980年。
聞黎明,《抗戰風雲中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10年
劉介民,《比較文學方法論》,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0年。
劉宜慶,《絕代風流—西南聯大生活實錄》,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9年。
劉心皇,《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台北:天視出版社,1981年。
劉心皇,《抗戰時期的文學》,台北:國立編譯館,1995年。
劉心皇,〈自由中國文學三十年〉,《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索引》,台北:天視出版事業,1981年。
蔡芳玲,〈五○年代大陸來台小說家作品論〉,《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年。
蔡源煌,《海峽兩岸小說的風貌》,台北:雅典出版社,1989年。
鄭貞銘,《百年報人:一代新聞宗師》,台北:遠流出版社,2001年。
潘人木,《蓮漪表妹》(台北:爾雅出版社,2001年
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台北:天下雜誌出版社,2009年。
隱地,〈關於『近二十年篇小說選集編目』〉,《近二十年短篇小說選集編目》,台北:書評書目出版社,1974年。
關中,《中國命運關鍵十年—美國與國共談判真相》,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10年。
四、學位論文
王素真,〈潘人木短篇小說中的地域圖象與歷史記憶—以五、六○年代作品為例〉,台中: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李麗玲,〈五0年代國家文藝體制下台籍作家的處境及其創作初探〉,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年。
李台薰,〈中共宣傳策略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1981年。
胡芳琪,〈1950年代台灣反共文藝論述研究〉,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秦慧珠,〈台灣反共小說研究(1949~1989)〉,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年。
張詩宜,〈反共文學之外的另類書寫—以五六○年代三位女作家為分析對象〉,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年。
陳良真,〈潘人木小說研究〉,屏東:屏東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曾鈴月,〈女性、鄉土與國族—戰後初期大陸來台三位女作家小說作品之女性書寫及其社會意義初探〉,台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黃怡菁,〈《文藝創作》(1950~1956)與自由中國文藝體制的形構與實踐〉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蔡其昌,〈戰後(1945~1959)台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五、期刊論文
王成勉,〈馬歇爾使華訊令之檢討〉,《近代中國》第120期,1997年8月,頁113。
王成勉,〈美國在戰後調停國共問題所扮演的角色〉,《近代中國》第138期,2000年8月,頁38。
司徒衛,〈五十年代自由中國的新文學〉,《文訊》第九期,1984年3月,頁29。
田正平,陳桃蘭,〈抗戰時期大學生生活的另類書寫—《未央歌》中的西南聯大記事〉,《高等教育研究》第三十卷,第七期,2009年,頁86。
朱西甯,〈論反共文學〉,《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期,1977年9月。
李宜涯,〈血淚與珍珠:紐約訪王鼎鈞談《關山奪路》〉,《文訊》228期,2005年8月,頁139。
李牧,〈新文學運動歷程中的關鍵時代〉,《文訊》第9期,1984年3月,頁158。
何欣,〈三十年來的小說〉,《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期,1977年9月,頁27。
邵玉銘,〈我當另有天地:引讀齊老師邦媛之《巨流河》〉,《印刻文學生活誌》75期(2009年11月),頁174。
張騰蛟,〈筆與槍結合的年代---簡述軍中文藝及文藝刊物之興起與發展〉,《文訊雜誌》213期,2003年7月,頁35。
張素真,〈五○年代台灣新文學運動〉,《中外文學》第14卷第1期,1985年6月,頁132。
張道藩,〈論當前自由中國文藝發展的方向〉,《文藝創作》第21期,1953年1月,頁8。
陳建忠,〈國共鬥爭與歷史再現:姜貴《旋風》與楊牧《青春之歌》的比較研究〉,《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一期,1994年10月,頁174。
陳紀瀅,〈記孫陵〉,《傳記文學》第252期,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1983年5月,頁31-32。
陳芳明,〈反共文學的形成及其發展〉,《聯合文學》第199期,2001年5月,頁160。
陳瑞玲,〈知識份子與現代中國—五四與內戰時期學生運動之比較〉,《史化》第18期,1988年8月。
蔣夢麟,〈談中國新文藝運動〉,《中國文選》第21期,1969年1月,頁213。
蔣經國,〈偉大的革命浪潮克難運動〉,《軍中文摘》第十期,台北:國防部總政治部,1950年10月,頁123。
楊維真,〈戰鬥、反共、文學:1 950年代台灣反共文學的興起〉,《中華軍史學會會刊》第15期,2010年9月,頁230。
劉順銘、莊國平,〈抗戰期間國共關係之研究〉,《國防雜誌》第26卷第5期,頁127。
應鳳凰,〈文壇社與穆中南〉,《文訊》第十九期,1985年8月,頁275。
|
指導教授 |
王成勉(Chen - main Wang)
|
審核日期 |
2012-7-19 |
推文 |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
網路書籤 |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