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87201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80 、訪客IP:34.201.37.128
姓名 黃鉯玲(Yi-Ling Hu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論文名稱 客家飲食傳承與族群認同
(Inheritance of Hakka Cuisine and Its Group Identification)
相關論文
★ 寺廟與客家聚落關係──以桃園縣觀音鄉甘泉寺為例★ 客家鄉鎮發展文化觀光之研究—以桃園縣新屋鄉為例
★ 客家花布的符號消費與族群認同★ 台灣客家族群的跨國認同與文化建構:以泰國台灣客家同鄉會為例
★ 親密與衝突的母女關係:以客家女性論述傳承為例★ 乙未年桃園客家地區抗日事件之研究
★ 國小學童客語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基隆市國小高年級為例★ 文化展示與客家論述:以苗栗客家文化園區為例
★ 族群旅遊節目的再現分析-以客家電視台為例★ 桃竹苗地區印尼客家外籍配偶的認同變遷
★ 客家流行音樂與青年的客家認同★ 清代新竹關西王廷昌家族的拓墾與發展
★ 論多元族群之社區認同建構─以桃園市龍潭區佳安社區為例★ 移民二代的認同抵抗與變遷─高屏溪畔滇緬義胞聚落的當代情境
★ 客家文化的傳承與變遷:以祭拜祖先為例★ 桃園巿客家庄新住民的文化適應與認同研究 :以觀音區菲籍家庭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臺灣自1980年代後期客家運動開始之後,有關客家的所有文化都逐漸的被國人所重新認識,包括客家過去的生活、穿著、使用器具、飲食…等。此時的臺灣正值政治氣候與社會氛圍的劇烈改變,「族群」的議題成為高度關注的議題,各種社會運動興起,推動族群文化的風潮因而快速湧現,客家飲食研究也在這樣的趨勢下逐漸被重視。
但在全球化和飲食消費化的影響之下,現代人幾乎都以外食、異國飲食為主。近年來,客家委員會朝多元化、精緻化的方向深耕,特別在客家飲食方面。整個客家意識的抬頭,或客家論述當中,以族群邊界理論來看,客家菜有它重要的象徵意義,很重要的一塊是客家菜區隔了與閩南的差別,形成了一種族群邊界。
客家飲食一方面被政府支持,變成一種消費化、客家餐廳、甚至變成一個客家節慶等等,而變得非常的重要;但在另一方面客家飲食在日常生活的傳承卻在流失。因此,客家飲食表面上好像是很聲勢浩大的,可是實際上它做為一個族群傳承的過程是有危機的。所以在這種狀況之下,我們要去理解,假設客家飲食是一個很重要的族群象徵的話,那它在當代的傳承狀況是什麼樣子?它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被傳承的狀態?世代之間對於客家的認同是否也在轉變?
本論文的目的即是:
一、客家菜在政府政策的影響及飲食商品化的狀態下,產生什麼轉變?
二、客家菜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如何被傳承?及探討其中產生的族群邊界與族群認
同。
研究結果發現,客家飲食在日常生活中的傳承,它隨著權力的崩解、性別的角色轉變,而出現危機,但是透過客委會跟飲食消費的結果,客家菜卻變成一個新的符號意義,活躍在臺灣社會,所以客家菜它已經脫離一個日常生活的脈絡,變成一個新的消費的商品。
客家飲食的傳承,已經從家庭進入到市場。家庭中客家菜烹調的技藝傳承可能在消退,但是客家的認同可能因為政府的宣傳、餐廳的大量增加,所以客家認同是上升的,因此客家菜的內涵與傳承模式已然改變。
摘要(英) Hakka Movement has begun since the end of the 1980s in Taiwan, all of Hakka cultures-including the past about living, dressing, appliances, cuisine, and so on- have been reconsidered by Taiwanese people. When political and society in Taiwan was drastically transformed, “Ethnic group” becoming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o concern. The research of the Hakka cuisine that was so many kinds of movements which improve ethnic culture growth was getting more seriously important.
Under the globalization and diet consumerism, modern people are almost dining out and foreign food. Recently The Council of Hakka Affairs has developed Hakka culture of diversity and elaboration, especially in Hakka cuisine. There is a symbolic significance of Hakka cuisine, at the view of the theory of ethnic boundary in which a whole rise of Hakka consciousness or Hakka exposition.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e segment of Hakka and Minnan cuisine, which is formation of an ethnic boundary.
On the one hand Hakka cuisine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to become a kind of consumerism, Hakka restaurant, even become the Hakka festival and so on is supported by Government; one the other hand Hakka cuisine don’t inherit at everyday live, therefore, Hakka cuisine is seen to massive on surface, in fact it has a crisis in which Hakka cuisine become the process of the ethnic inheritance. In this situation, we assume that Hakka cuisine is very important symbolize of ethnicity, what can people be inherited of this generation? How can people be inherited at everyday live? Does the identity change between generations?
The following purpose of this paper:
1. What kind of change is Hakka cuisine influenced by diet commercialized?
2. How is the Hakka cuisine inherited at everyday live? To explore ethnic boundary and ethnic identity.
The study finds that inheritance of the Hakka cuisine at everyday life appear to crisis, companioning the collapse of the power, and the change of the gender. But Hakka cuisine has become a new symbol meaning and has been active in Taiwan through the result of Hakka Affairs Council and diet consumerism. Therefore Hakka cuisine leaves the issue of everyday live, and becomes a new consumer product.
Hakka cuisine inheritance is from the family into the market. Hakka cuisine cooking skills in the family tradition may have subsided, but the identity of Hakka cultural may increase because of government propaganda, restaurants substantial increase, the Hakka identity is rising, the connotation of Hakka cuisine and heritage models has already changed.
關鍵字(中) ★ 客家飲食
★ 族群認同
★ 族群邊界
★ 傳承
關鍵字(英) ★ Hakka Food
★ Ethnic identity
★ Ethnic groups and bou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4
第一節 客家族群認同與研究 14
第二節 族群與飲食 20
第三節 客家飲食的傳承 26
第四節 小結 34
第三章 客家飲食的傳承 37
第一節 對客家菜的認知與傳承 38
第二節 日常生活中的傳承現況 49
第三節 客家菜與族群認同 63
第四章 政策及商品化與族群認同 72
第一節 客家菜在政府政策下的轉變 72
第二節 客家菜在飲食商品化下的改變 82
第三節 政府政策與商品化對族群認同的影響 91
第五章 結論 9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95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99
參考文獻 101
參考文獻 Babbie, Earl(著)、李美華等(譯),2004,《社會科學研究法》,臺北:時英。
Barth, Fredrik (ed.) 1969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al Difference. Boston: Little, Brown.
Bell, David and Valentine, Gill, 1997, Consuming Geographies: We Are Where We
Eat.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Bourdieu, Pierre,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audrillard, J, 1997, Le paroxyste indifferent: Entretiens avec philippe petit. Paris:
Grasset.
Clair, V. W., Hocking, C., Bunrayong, W., Vittayakorn, S. and Rattakorn, P., 2005,
Older New Zealand women doing the work of Christmas: a recipe for identity
formation. The sociological review,53(2), 332-350.
David Throsby(著)、張維倫等(譯),2010,《文化經濟學》,臺北:典藏藝術家
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Foucault, Michel,1982 ,The Subject and Power. in 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ed. Hubert L. Dreyfus and Paul Rabinow,
Hertfordshire: Harvester Wheatsheaf, p208-228.
Maurice Halbwachs, 2002,《論集體記憶》,畢然、郭金華譯,上海︰民眾出版
社。
James L.Watson, 2007, Golden Arches East:McDonald’s in East Asia. Taiwan:Good
Morning Press.
Jenkins, H. , 2006, Fans, bloggers, and gamers: Exploring participatory culture.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Martin, Jeannie, 2000, Translated space/translated identity: landscapes of Chinese
food in a Sydney street.《第五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11-45,
臺北:中國飲食基金會。
Mennell, Stephen, Anne Murcott, and Anneke H. van Otterloo, 1992, The Sociology
of Food: Eating, Diet and Culture. London: Sage.
Mintz, Sidney, 1994, Eating and Being: What Food Means. Pp. 102-115 in Food: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edited by B. Harriss-White. Cambridge: Basil
Blackwell.
Pelto, V. L., 1981, Male incest offenders and nonoffenders: A comparison of early
sexual history.San Diego:U. 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haron, Bloyd-Peshkin ,1991 , Mumbling about meat, Vegetarian Times, 170
October:70.
Strauss, A. & Corbin, J.(2001),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吳芝儀、廖梅花譯),嘉
義:濤石。(原著出版於1997)
Warde, Alan, 1997, Consumption, Food and Taste: Culinary Antinomies and
Commodity Culture. London: Sage.
王甫昌,1993,〈族群通婚的後果:省籍通婚對於族群同化的影響〉,《人文及
社會學刊》6(1):231-267。
-----,2003,《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出版社。
王明珂,1993,〈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6-19。
-----,2001,《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叢刊。
王雯君,2005,〈閩客族群邊界之流動—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之影響〉,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增能,1995,《客家飲食文化》,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王明智、羅豐胤、陳常蘭、邱泰穎,2009,〈客家健康飲食文化的新潮流—系列
一:以紫蘇與紅麴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丘昌泰,2006,〈臺灣客家族群的自我隱形化行為:顯性與隱性客家人的語言使
用與族群認同〉,《客家研究》創刊號:45-96。
-----,2008,〈族群、文化與認同:連鎖關係的在檢視〉,《國家與社會》,
5:1-35。
全球客家文化會議,2007,客家政策回顧與前瞻。
朴相美,2007,〈飲食、民族認同與國家主義〉,《飲食全球化:跟著麥當勞,
深入東亞街頭》,頁135-154。
李正綱、萬衛華、陳怡靜,2000,〈臺灣消費者外食用餐消費者行為之研究〉,
《景文技術學院學報》,89:11-22。
李皇照,1998,〈在家和在外食品消費支出分析與預測〉,《臺灣土地經融季刊》,
35:225-239。
李時珍,1979,《本草綱目》,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林開忠,2006,〈跨界越南女性族群邊界的維持:食物角色的探究〉,《臺灣東
南亞學刊》3(1):63-82。
周錦宏,2010,《客家文化產業與第三部門》,臺北市: 智勝文化。
范振乾,2002,〈客家事務行政體系之建構〉,2002年客家公共事務研討會,
新竹:清華大學。
范振乾,2007,〈文化社會運動篇〉,徐正光編,《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行
政院客家委員、臺灣客家研究學會合作出版。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臺北:武陵出版社。
房學嘉,2010,〈粵東客家飲食與養生管窺〉,《飯碗中的雷聲:客家飲食文學
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徐正光,1998,〈臺灣客家族群關係研究的回顧〉,《客家文化研究》通訊創刊
號:30-39。
徐秋霞,2003,〈國中學生對客家節慶米食的認識及喜好之研究---以苗栗縣建國
國中與照南國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玲玲,2007,〈滋陰與壯陽:漢人補養飲食中的性別建構〉,發表於「性別與
飲食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5月18日。
高怡萍,2000,〈客家族群意識與歷史的文化建構-客家社區在原鄉與移民地之
比較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通訊》3:50-72。
-----,2002,〈迴轉於他鄉與故鄉之境:多重發聲的客家原鄉論述〉,《第二
屆客家研究研究生論文研討會》,頁143-160。
-----,2005,〈徘徊於聚族與離散之間〉,國立清華大學人類所博士論文。
張建成,2001,〈傳統與現代之間:論臺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九十年度原
住民族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暨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新竹師院。
張茂桂,1990,《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臺北,國家政策硏究中心。
-----,1999,〈種族與群關係〉,《社會學與臺灣社會》,臺北: 巨流出版
社,頁239-279。
張美鳳,2010,〈臺灣客家餐廳營運模式與樂活風格初探—以臺北市、臺北縣、
臺中市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維安、楊凱成,1998,〈社會科學本土化的爭議:文化比較、社會邊界與社
會實體〉,《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3: 57-80。
張維安,2008,〈客家運動與臺灣社會的思索〉,2008年社會學年會研討會論
文,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張翰璧,2007,《東南亞女性移民與臺灣客家社會》,臺北:中研院亞太區域研
究中心 。
莊英章,1998,〈客家研究的人類學回顧〉,《客家文化研究》創刊號:22-29。
-----,2004,〈族群互動、文化認同與「歷史性」:客家研究的發展脈絡〉,
《歷史月刊》2001:31-41。
許木柱,1989 ,〈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臺灣新興社會運動》,臺北:巨流。
-----,1991,〈弱勢族群問題〉,《臺灣的社會問題》,臺北市: 巨流出版社,
頁399。
許聖倫、夏鑄九、翁註重,2004,〈傳統廚房爐灶的性別、空間與權力〉,《婦
研縱橫》72:50-65。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板,2000,〈族群與地域:臺灣客家在地化的文化觀察〉,《第四屆國際客家
研討會論文集》頁305-338,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陳美慧,1998,《藝文資源調查—飲食文化類作業參考手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
員會。
陳琪婷、陳政雄、謝邦昌,2001,《影響國人年節餐飲消費行為認知因素探討》,
第六屆餐飲管理學術研討會。
陳玫如,2010,〈美濃地區不同世代的客家族群對客家飲食文化的認知及飲食行
為之相關研究〉,臺南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恆鄭(譯),1988,星野克美等著,《符號社會的消費》,臺北市: 遠流出版社。
彭庭芸,2007,〈客家飲食文化的成因與特色〉,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曾亞雯,2009,〈媽媽的味道?食物口味、飲食實踐與家庭關係〉,世新大學社
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子堯,2006,《臺灣客家運動:文化、權力與族群菁英》,臺北:愛華。
黃子玲,2011,〈現代客家飲食之特色與推廣〉,國立中正大學行銷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黃世明、黃宏至,2009,〈客家在地特色產業與食用系統的鑲嵌化成初探—以公
館鄉紅棗為例〉,收錄於《第二屆客家粄仔節—客家美食文化、客家美食創
意產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91-120,苗栗:苗栗市公所、國立聯合大學
出版。
黃博明,2011,〈客家餐廳評鑑制度之檢視:新北市與苗栗縣個案分析〉,國立
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黃迺毓,2000,《家庭教育》,臺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黃智絹,2011,〈遠渡重洋的美食—臺灣客家擂茶的流變〉,國立中央大學客家
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偉雄,2005,《美學的經濟》,臺北市:風格者。
齊力,2003,《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高雄: 復文
楊婷棋,2007,〈從民間菜餚分析臺灣北客家菜飲食特色〉,餐旅管理暨觀光休
閒學術研討會,新竹:元培科技大學。
楊彥杰,2000,〈客家菜與客家飲食文化〉,收錄於《第四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
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出版。
楊昭景,2005,〈擺盪於傳統與創新之中--談客家飲食特色及發展方向〉,中華
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頁25-32。
楊昭景、邱文彬,2005,〈生存、覺知與存在:客家飲食內涵與發展〉,餐旅
暨家政學刊,頁71-81。
廖純瑜,2009,〈由客家詞彙,探討臺灣客家飲食文化的發展〉,收錄於《第二
屆客家粄仔節—客家美食文化、客家美食創意產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
143-176,苗栗:苗栗市公所、國立聯合大學出版。
蔡春燕,2003,〈臺灣消費社會之形成—家戶所得與消費關聯性的階層及城鄉分
析〉,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鄧景衡,1997,〈飲食加速度—社會的時空張力與飲食文化意義的產製〉,《聯
合文學》,12:60-65。
鄧景衡,2002,《符號、意象、奇觀—臺灣飲食文化系譜》,上冊,臺北:田園
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劉煥雲、鍾水蓮,2009,〈苗栗客家飲食文化之研究〉,收錄於《第二屆客家粄
仔節—客家美食文化、客家美食創意產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1-61,苗
栗:苗栗市公所、國立聯合大學出版。
蕭新煌、黃世明,2008,〈臺灣政治轉型下的客家運動及其對地方社會的影響〉,
張維安、徐正光、羅烈師等編,《多元族群與客家-臺灣客家運動20年》,
新竹:臺灣客家研究學會。
嚴雲翔,2007,〈飲食、民族認同與國家主義〉,《飲食全球化:跟著麥當勞,
深入東亞街頭》,頁53-84。
賴守誠,2006,〈現代消費文化動力下族群飲食文化的重構:以臺灣「客家菜」
當代的休閒消費轉型為例〉,《國家與社會》1(1): 167-212。
-----,2007,〈現代飲食品味變遷下的臺灣「客家飲食」:以家庭餐飲與餐廳
外食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96 年度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成果發表研
討會。
-----,2008,〈食物的文化經濟與農鄉發展:義大利慢食運動及臺灣客家飲食
運動的個案比較〉,臺北:臺大農業推廣學系。農業推廣學報第二十四期第
45-72頁。
賴澤涵、劉阿榮,2006,〈多元文化與族群關係:臺灣的抉擇〉,《多元文化與
族群關係》,劉阿榮,臺北縣:揚智文化。
鍾效京,2011,〈國家、地方與宗教:客家青年世代的族群認同建構〉,國立中
山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鍾樂偉,2010,〈泡菜與韓國民族主義〉,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P42。
蘇嘉愷、陳華穗,2008,〈文化對於服務接觸的影響-以美濃地區客家餐廳之顧
客與服務提供者的觀點探索〉,《餐旅暨家政學刊》第四卷第四期,頁
333-354。
蘇雪玉,2005,〈家庭類型〉,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羅香林,1981[1933],《客家研究導論》,臺北:眾文出版。
指導教授 王俐容(Li-Jung Wang) 審核日期 2012-7-2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