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9730601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8 、訪客IP:3.137.200.255
姓名 廖中秋(Zhong-qiu Liao)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客家政策效益之實證研究-以桃園縣為例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efficiency of Hakka policies’ implementation: Taoyuan County as an Example)
相關論文
★ 客家特色產業發展之回應性評估★ 休閒生態園區體驗行銷之研究—以新竹老頭擺客家美食休閒生態園區為例
★ 屏東六堆地區邱氏家族變遷之研究:政治菁英觀點★ 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
★ 客家社團成員參與行為意向之研究─以解構式計畫行為理論觀點★ 紫金礦業與上杭縣之發展
★ 新北市客家文創產業經營策略之研究★ 泰國客家女性與客家文化推動之研究: 以泰國客家之音啟芳論壇為例
★ 從公私協力觀點探討地方產業推動之研究-以桃園蓮花季為例★ 文化創意產業網站品質評估之研究
★ 文化創意產業感性行銷之研究-以苗栗三義木雕為例★ 桃園縣高齡者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之研究
★ 南桃園國小客家新移民子女教育之研究--多元文化教育與文化再製理論★ 兩蔣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兼論其對客家文化園區的啟示
★ 桃園縣國民小學實施客語教學執行成效之研究-以學校支持系統觀點★ 寶島客家電台志工人力資源發展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是以四個政策類型-文化節慶活動、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及公事語言、客語認證與客語生活學校及客家族群傳播及媒體,來分析客家政策的實施效益,探究目前所實施之客家政策對於客家族群現況認知及滿意度分析,以提供建議客委會及相關客家事務機構參考。研究發現政策的認知程度上明顯較為不足,在宣傳方面尚需加強,而客語認證與客語生活學校的辦理最令客家族群滿意,除了提升客家的能見度,也讓客語的語言位階有提升之效用,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及公事語言則在實施滿意度較為低落,呈現出要讓客語成為公事語言尚有一段需要努力的空間;在母語使用提升上,客家族群傳播及媒體呈現較為顯著的影響,客家電視台母語推行及文化傳承受到大致的肯定;客家認同提升上,則客語認證與客語生活學校及客家族群傳播及媒體呈現較為顯著的影響。目前所推行的客家政策針對客家族群的滿意度、客語使用提升及客家認同提升,大致上都屬正面的影響,代表著目前所推行的客家政策方向無誤,應該繼續推動,活化客家文化及母語的傳承。
摘要(英) This research adopts four types of governmental policies as the categories,cultural festival activity,main Hakka culture development zone and official language,Hakka language certification and Hakka language-living school,and the mass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of Hakka group,to analyze the efficiency of Hakka policies’ implementati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cognition in Hakka groups and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to the Hakka policies in the present,which could provide the suggestions for Hakka Affairs Council and other associated Hakka institutions as the references. However,this paper indicates that these policies are in the lack of cognition degree apparently. In the aspect of propagation,the authorities should put more effort on promotion.Besides,the execution of policies in Hakka language certification and Hakka living school are appreciated by the Hakka people,which could promote the visibility of Hakka and the stage of Hakka language.On the other hand,the satisfaction degrees of main Hakka culture development zone and official language are low,which show that these policies still leave much space to be improved. Moreover,in the side of raising the usage of mother tongue,the mass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of Hakka group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The efforts of promoting the usage of mother tongue and preserving cultural heritage by Hakka television stations, which are appreaciated by the public generally. Finally,in terms of raising Hakka certification, Hakka living school and the mass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of Hakka group have great effects on the society.These executing Hakka policies are considered that they have positive effects approximately on the dgree of satisfaction to the Hakka groups,the raise of using Hakka language,and the raise of Hakka certification in the present,which show that the directions of promoting Hakka policies are undoubtful and these should be promoted lastingly in order to activate Hakka culture and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關鍵字(中) ★ 客家認同
★ 政策效益
★ 客家委員會
★ 客家政策
關鍵字(英) ★ Hakka certification
★ The efficiency of policy
★ Hakka Affairs Council
★ Hakka policies
論文目次 目 錄
摘要……………………………………………………………………………i
ABSTRACT………………………………………………………………………ii
誌謝……………………………………………………………………………iv
目錄…………………………………………………………………… ……vii
表目次…………………………………………………………………………ix
圖目次………………………………………………………………………x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相關文獻檢閱 11
第二節 客家族群認同 14
第三節 客家政策 30
第四節 公部門客家事務政策 4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6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64
第三節 問卷結構與內容 72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74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77
第一節 受訪者基本資料分析 77
第二節 客家族群政策認知分析 81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對客家政策的差異分析 90
第四節 客家族群政策對族群認同分析 13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3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5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57
參考文獻. 161
附 錄 ………………………………………………………………161
附錄一 2011桃園客家文化節活動表 161
附錄二 客家政策效益之實證研究-以桃園縣為例調查問卷 165
附錄三 客家基本法 169
附錄四 客家委員會補助地方政府推動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計畫 172
附錄五 客家委員會推動特色文化加值產業發展計畫 184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中壢巿公所全球資訊網。http://www.junglicity.gov.tw/,2012.05.15查
詢。
日婉琦(2003)。 族群接觸與族群認同:以賽夏族tanohila:氏族日阿拐派
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博
碩士論文,台北巿。
王甫昌(1993)。光復後台灣漢人族群通婚的原因與形式初探。中央研究院
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6,43-96。
王甫昌(2008)。族群政治議題在台灣民主化轉型中的角色。 臺灣民主季
刊,5,89-140。
丘昌泰(2006)。2004年桃竹苗地區客家族群的社會文化調查報告。客家研
究期刊,創刊號,183-210。
丘昌泰(2006)。台灣客家族群的自我隱形化行為:顯性與隱性客家人的語
言使用與族群認同。客家研究期刊,創刊號,45-96。
丘昌泰(2008)。族群、文化與認同:連鎖關係的再檢視。國家與社會,5,
1-35。
宋學文、黎寶文(2006)。臺灣客家運動之政策分析。人文及社會
科學集刊,18(3),501-540。
江寶琴(2008)。苗栗縣國民小學客語生活學校客語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
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
助博碩士論文,苗栗縣。
李雲月(2011)。客語能力認證考試政策與國小客語教育中語言位階之研
究—以台北二都國小學生為個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
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巿。
吳重禮、李世宏(2005)。政治賦權、族群團體與政治參與2001年縣巿長
選舉客家族群的政治信任與投票參與。選舉研究,12,69-115。
周璟慧(2008)。外省客家人的認同與文化:以廣東省五華縣籍為例。高雄
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博碩士論
文,高雄巿。
林正慧(2006)。從客家族群之形塑看清代臺灣史志中之「客」-「客」之
書寫與「客家」關係之探究。國史館學術集刊,10,1-61。
林瑤棋(2007)。臺灣閩客族群的血緣與修譜新觀念。臺灣源流, 38,5-16。
邱榮舉、謝欣如(2008)。臺灣客家運動與客家發展。載於張維安、徐正光、
羅烈師(主編),多元族群與客家:臺灣客家運動20年(頁95-132)。
台北巿:南天。
客家委會會全球資訊網。http://www.hakka.gov.tw/mp1.html,2012.04.02
查詢。
施正鋒(2007)。台灣少數族群的政策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專刊,59-76。
施正鋒(2007)。台灣民主化過程中的族群政治。臺灣民主季刊,4,1-26。
施正鋒(2007)。認同政治篇。載於徐正光(主編),臺灣客家研究概論(頁
448-479)。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施諭靜(2004)。 此客非彼客?--從詔安客家的認同行動談起。國立雲
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博
碩士論文,雲林縣。
洪泉湖(1999)。從多元文化的觀點論公民養成。公民訓育學報,8,167-180。
洪維勵、李易儒、莊縈焄(2011)。苗栗市龍節慶參與及居民文化與觀光
發展態度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8(2),70-85。
范佐勤(2008)。中壢客家的福佬化現象與客家認同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博碩士論文,
桃園縣。
范振乾(2008)。從臺灣發展史看客裔之未來-從客家運動20年說起。載於
張維安、徐正光、羅烈師(主編),多元族群與客家:臺灣客家運動20
年(頁35-70)。台北巿:南天。
桃園縣客家事務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tychakka.gov.tw/,
2012.02.27查詢。
孫榮光(2010)。負面客家形象的建構:以電視綜藝性談話節目為例。復興
崗學報,98,125-144。
徐巧昀(2009)。民眾觀賞客家電視台節目觀感之實證研究。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博碩士論文,
桃園縣。
徐正光(1991)。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台北巿:正中書局。
張維安(2006)。 記憶、認同與族群:族群記憶與台灣客家意識的發展。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95年度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張維安(2011)。99 年至100 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行政院
客家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張翰璧、張維安(2005)。東南亞客家族群認同與族群關係:以中央大學馬
來西亞客籍僑生為例。台灣東南亞學刊,2(1),127-154。
梁世武(2009)。台灣族群通婚與族群認同之研究。問題與研究,48,33-62。
莊雪安(2010)。閩客通婚家庭成員對客家族群認同之研究。佛光大學社會
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博碩士論文,宜蘭縣。
莊富源(2010)。肯認差異:多元文化主義的弱勢教育意涵。研習資訊,
27(6),3-8。
陳嘉甄(2004)。 都市地區客籍學童之客語教學與族群認同之相關因素探
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曾純純(2007)。 「客」隱於巿:屏東巿的客家移民與社會。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黃秀政、李昭容、郭佳玲(2007)。羅香林與客家研究。興大歷史學報,18,
291-314。
黃秋香(2003)。國小教師實施客語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
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博碩士論
文,新竹巿。
黃倖慧(2010)。客語能力認證政策對話之研究—利害關係人觀點。國立中
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黃靖嵐(2008)。東部客家?花蓮玉里二個客家社區的族群關係與認同之研
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獎助博碩士論文,桃園縣。
楊蕙嘉(2009)。當代客家流行音樂的族群再現與文化認同。元智大學資訊
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博碩士論文,桃園縣。
葉至誠、葉立誠(2005)。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巿:商鼎。
葉興藝(譯)(2005)。C William Watson(著)。多元文化主義。吉林:人
民出版社。
劉阿榮(2004)。在臺客籍「印尼配偶」與「大陸配偶」之客家認同比較研
究初探-以桃竹苗地區焦點團體訪談為例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
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劉煥雲(2003)。台灣客家學初探。漢學論壇,2,125-147。
劉慧雯(2008)。 跨越族群與文化邊界:客家電視台工作者族群身份與專
業生涯的融合。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鄧紅風(譯)(2004)。Will Kymlicka(著)。少數群體的權利。台北:左
岸文化。
鄭玉玲(2009)。客家鄉鎮發展文化觀光關鍵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
大學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屏東巿。
鄭自隆(2003)。 台灣客語電視節目策略分析與推廣建議。 行政院客家
事務委員會補助研究。
廖美玲(2010)。用故事打造節慶品牌的客家桐花祭之研究。國立臺北教
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 EMBA 在職進修專班碩士
論文,未出版,臺北巿。
黎淑慧(2003)。客家人與福佬族群的互動-從福佬客談起。白沙人文社會
學報,2,237-254。
賴旭貞(2009)。客家界線的游移與想像。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
術研究計畫。
戴秋雯(2006)。台北縣立國民小學客語教學現況與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北
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博
碩士論文,台北巿。
鍾芳廉(2009)。客語生活學校實施現況與成效分析—以屏東縣內埔國小為
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獎助博碩士論文,屏東巿。
羅肇錦(2008)。以「祭國父文」反襯中山先生與客家運動的破與立。載於
張維安、徐正光、羅烈師(主編),多元族群與客家:臺灣客家運動20
年(頁11-34)。台北巿:南天。
謝劍、郭冠廷(2002)。各國族群政策之比較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
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二、英文部份
Barth, F. (1969).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Boston: Little, Brown & Co.
Brown, M. F. (1998). Can culture be copyrighted? Current Anthropology, 39( 2), 193-222.
Geertz, C. (1963). Old Societies and New States. London: The Free Press.
Gordon, M. M. (1964).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The Role of Race,
Religion, and National Origi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ity Press.
Kottak, C. P. (1997). Anthropology: The Exploration of Human Diversity. New York: McGraw-Hill.
Pierre, J., & Peters, B. G. (2000). Governance, Politics and the State. London: MacMillan.
指導教授 陳定銘(Ting-Ming Chen) 審核日期 2012-7-1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