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97306004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9 、訪客IP:3.138.61.67
姓名 何瑞玲(Rei-lin Ho)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客家宗族與在地社會變遷-以新竹新豐鳳山崎何氏宗族為例
(Hakka Clan and Its Social Change-An example of the Ho clan in Fengshanqi, Xinfeng Township, Hsinchu County)
相關論文
★ 客家特色產業發展之回應性評估★ 休閒生態園區體驗行銷之研究—以新竹老頭擺客家美食休閒生態園區為例
★ 屏東六堆地區邱氏家族變遷之研究:政治菁英觀點★ 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
★ 客家社團成員參與行為意向之研究─以解構式計畫行為理論觀點★ 紫金礦業與上杭縣之發展
★ 新北市客家文創產業經營策略之研究★ 泰國客家女性與客家文化推動之研究: 以泰國客家之音啟芳論壇為例
★ 從公私協力觀點探討地方產業推動之研究-以桃園蓮花季為例★ 文化創意產業網站品質評估之研究
★ 文化創意產業感性行銷之研究-以苗栗三義木雕為例★ 桃園縣高齡者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之研究
★ 南桃園國小客家新移民子女教育之研究--多元文化教育與文化再製理論★ 兩蔣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兼論其對客家文化園區的啟示
★ 桃園縣國民小學實施客語教學執行成效之研究-以學校支持系統觀點★ 寶島客家電台志工人力資源發展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鳳山崎是位於大眉庄(竹北)、紅毛港庄(新豐)、大湖口庄(湖口)、新埔庄(新埔)等四區交界的邊陲地帶、生產力偏低的邊緣地方社會。清代采訪冊如此形容鳳山崎:山上一帶帄原,
周廣三、四十里;地高而燥,率多荒園,庄內居民人口稀少,錯落結盧而居。可見到清代末期,鳳山崎的發展模糊,是一片乏人問津的荒埔之地。
直到日治初期,鳳山崎才由望高樓、鳳山崎、竹高屋、寶斗屋等四個地理區塊發展成為一個「鳳山崎庄」,重要性開始逐步提升,而且這個提升不斷加速,到了戰後,因為湖口工業
區的設置,使鳳山崎完全轉型為都市化的地理區塊,他逐漸擁更以自己做為一個村落為中心的地方。
隨著一百年歷史的轉變,鳳山崎的地位甚至超越大湖口庄的老湖口與紅毛港庄的新庄
子,長期來看,甚至更取代新豐鄉新庄子成為政教中心的趨勢。鳳山崎不再是湖口、新豐邊陲區,他更了屬於自己區域的自主性。先前的研究者,例如施添福、羅烈師、林玉茹等學者,是以清代為主要研究時間範圍,因此沒能正視這個上升或變遷的地方社會,我站在這些學者的研究基礎上,繼承這些學者的研究成果來補足這一塊論述。
這篇論文研究中把何家收藏的古文書與土地申告書做了交叉比對,而發現何家是鳳山崎第二大業主,在鳳山崎發展的過程中,何家在地方上扮演一定的角色,發揮了一定的影響力。
根據何家收藏的扶雲社會員證、分鬮書與捐地等地籍資料,可以發現何家透過捐地卂與了地方的公共事務。例如清朝光緒年間何家和番仔湖的傅家合建「惜字亭」,民國38年以半買半送的方式捐地給地方政府,蓋貣了第一座公學校-山崎國民小學,這兩次捐地儀式圕造出何家在地方上文教的地位。日治時期,何家捐地讓鳳山崎貣造了山崎火車站,這項公共建設影響了鳳山崎朝向都市化發展,圕立鳳山崎經濟發展里程碑。
民國58年何家捐地蓋貣了地方上第一座溪南觀音廟-鳳蓮宮,從鳳蓮宮原始樂捐簿的統計中發現何氏宗族是樂捐金額占全部樂捐姓氏排序的第一位,從鳳蓮宮第一屆亯徒名冊統計中也發現何氏族人是所更卂與廟務人數占最多的,可見何氏宗族透過公廟的運作,穩定了鄉
ii
族勢力對地方事務的領導與控制。
這篇論文研究中也發現雖然鳳山崎陎臨了劇烈的變遷,例如設置湖口工業區,土地被徵收,大量人口移入此區等,但是何氏宗族仍然更辦法維繫住傳統社會的宗族現象,他們一方陎保留了的宗族祭祖儀式而把各家戶結合成宗族,形成村庄的次單位,卂與了地方事務;一方陎透過地方公廟的祭祀活動等神聖事務來達成凝聚何氏宗族的力量,形成在地的一個大宗族。這呈現出研究鳳山崎何家的意義是客家地區的客家宗族顯然更能力應付一定的社會變遷,不會簡單的隨著變遷而消失,而維繫宗族的力量是靠著卂與了神聖事務,那尌是宗族內部祭祀儀式與卂與公廟的祭祀活動,這個個案研究呈現出傳統宗族在瑝代仍然具更意義。
摘要(英) Fengshanqi is located in the border zone of the junction of four districts, Damei village(Zhubei)、Hongmaogang village(Xinfeng)、Dahukou village(Hukou)、Xinpu village(Xinpu), with a society of low productivity. A booklet of Qing Dynasty described Fengshanqi as follows: The plains on the mountain with a broad periphery up to 30-40 miles; dry from the high altitude, desolated place with sparse population. Fengshanqi’s development had been very vague until the late Quing Dynasty. It was a place where very few people would like to go and live.
Until the early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Fengshanqi had developed into “Fengshanqi village”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geographic blocks, Wanggaolou
、 Fengshanqi、Zhugaowu、and Baodouwu. Its importance began to rise gradually and this improvement accelerated continuously. After the post-war,
because of the arrangements of Hukou industrial zone, it was fully transformed into a geographic block of urbanization. It became a centered village of its own.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story of a century, Fengshanqi’s status even surpasses Laohukou of Dahukou village and Xinzhuangzi of Hongmaogang village nowadays. In the long run, Fengshanqi has the tendency of replacing Xinzhuangzi of Xinfeng Township in becoming an educational and political center. Fengshanqi is no longer the border zone of Hukou and Xinfeng; it has the autonomy of its own region.
Previous researchers, such as Shitianfu、Luolieshi、Linyuru scholars, based their time frame of studying in the Quing Dynasty; therefore, they weren’t able to focus on the rise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local society. Based on the studies of these scholars, I’ve filled in this extra piece of information.
During the research of this thesis, the Ho Family collections of paleography and land tax reports were cross-examined. Furthermore, it’s been discovered that the Ho Family was the second major landlord of Fengshanqi. The Ho Family played a major role and influence in the process of Fengshanqi’s development.
iv
According to the Ho Family’s collections of cadastral information, such as Fuyun Club membership card, Certificate for property distribution and land donation, it’s been shown that the Ho Family had participated in local public affairs through land donation. For example, during the time of Guangxu in Qing Dynasty, the Ho Family from Fengshanqi and the Fu Family from Fanzaihu had built Xizi Pavilion together. In 1949, the Ho Family had donated land to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build the first public school in Fengshanqi, called Shanqui Elementary School. The Ho Family’s high status in local culture and education had been consolidated through these two events of land donation.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e Ho Family also donated land to build Shanqi train station. This public affair had a great impact on Fengshanqi urbanization and marked a milestone of Fengshanqi’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1969, the Ho Family donated land to build the first Xinan Guanyin Temple, called Fengliangong. From statistics of the original donation book from Fengliangong, the Ho clan donated the most out of the total amount of donation under sorting of last names. From statistics list of the first followers of Fengliangong, it’s been shown that the Ho clan had the largest number of people participating in temple affairs. Therefore, the Ho clan, through the operation of public temples, stabilized its power over leadership and control of local affairs.
Through the thesis studies, it’s been discovered that although Fengshanqi had faced dramatic changes, such as the arrangements of Hukou industrial zone, land expropriation, and large numbers of people moving in to this area, the Ho clan still could maintain the clan phenomenon of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On one hand, they retained the clan worship ceremony and combined every Ho household into the clan, formed the sub-unit of a village, and participated in the local affairs. On the other hand, through the worship activities of public temples and other sacred affairs, they’d achieved to unite the strength of the Ho clan to becoming a large clan in local area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Ho family in Fengshanqi, representing Hakka clan of Hakka region, apparently had the ability to cope with social change. They wouldn’t disappear easily along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Furthermore, they relied on the participation in sacred affairs such as, the clan worship ceremony and the worship activities of public temples, to maintain the power of the Ho clan.
In 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has demonstrated the existing significance of the traditional clan in the contemporary period.
關鍵字(中) ★ 地方公廟
★ 社會變遷
★ 客家宗族
關鍵字(英) ★ Temple
★ Social Change
★ Hakka Clan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 i
Abstract .............................................................................................................................iii
誌謝辭 ............................................................................................................................... vi
目錄 .............................................................................................................................viii
圖目錄 ............................................................................................................................... x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 5
第四節 研究資料與方法 ...................................................................................................... 8
第五節 文獻回顧 ................................................................................................................ 19
第二章 鳳山崎的地理與歷史變遷 .................................................................................... 37
第一節 鳳山崎研究區的地理範圍 .................................................................................... 37
第二節 鳳山崎的自然環境特徵 ........................................................................................ 40
第三節 大湖口的歷史變遷 ................................................................................................ 51
第四節 鳳山崎的歷史發展史 ............................................................................................ 59
第三章 何氏家族拓墾史 .................................................................................................. 101
第一節 桃園-霄裡何氏家族的拓墾史 ............................................................................ 101
第二節 竹塹-鳳山崎何氏家族拓墾史 ............................................................................ 109
第四章 何氏宗族與鳳山崎區文教的發展 ...................................................................... 136
第一節 鳳山崎-文教發展的第一座里程碑 .................................................................... 136
第二節 清領、日治時期-大湖口的文教發展 ................................................................ 142
第三節 清領、日治時期-鳳山崎的文教發展 ................................................................ 153
ix
第四節 戰後鳳山崎地區教育的發展 .............................................................................. 163
第五章 何氏宗族與鳳山崎區的地方公廟發展 .............................................................. 173
第一節 鳳山崎地方公廟-鳳蓮宮 .................................................................................... 173
第二節 鳳蓮宮的發展 ...................................................................................................... 191
第三節 鳳蓮宮的組織與運作 .......................................................................................... 200
第六章 結論 ...................................................................................................................... 210
第一節 鳳山崎的研究成果與發現 .................................................................................. 210
第二節 建議與未來研究方向 .......................................................................................... 215
卂考文獻 ............................................................................................................................ 217
附錄一 何英泰分鬮書 .......................................................................................................... 222
附錄二 何源泰六大房合約字 .............................................................................................. 225
附錄三 何鷹家、何啟亮訪談 2010.8 ................................................................................. 226
附錄四 吳錦澄先生訪談稿2011.8. ..................................................................................... 229
附錄五 何啟南之妻訪談稿2011.8 ...................................................................................... 235
附錄六 何啟浩訪談稿2011.8 .............................................................................................. 237
附錄七 何煖軒訪談稿2011.8 .............................................................................................. 239
附錄八 何啟霖訪談稿 2012.2 ............................................................................................. 240
附錄九 何喜杳訪談2012.2 .................................................................................................. 246
附錄十 何喜杳、何啟杏-廟孙訪談2012-3-24 ................................................................... 248
附錄十一 臺灣官紳年鑑的原文 .............................................................................................. 253
附錄十二 光緒十一年霄理吳家和山崎何兆雲借貸的古文書 .............................................. 254
附錄十三 光緒十三年紅毛港義塾聘生員何騰龍的聘書 ...................................................... 255
附錄十四 新秀才何騰龍所遺留的書籍 .................................................................................. 256
附錄十五 新秀才何騰龍所讀的書籍 ...................................................................................... 257
附錄十六 老秀才何騰鳳所寫的疏文 ...................................................................................... 258
附錄十七 日治時期何國基的優待證與卒業證書 .................................................................. 259
附錄十八 民國59年吳盛金寫的鳳蓮宮上樑疏文草稿 ........................................................ 260
參考文獻 丁一萍(2006)。臺灣地區季節雨量長期變遷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資訊學系
碩士論文。
山崎地區磚瓦窯業經濟活動網絡研究與教育應用(2009)。新竹縣教育研究暨網路中心。
方豪主編 (1968)。台灣叢書第一輯第十二冊。台北市:國防研究院。
日.鷹取田一郎 (2009)。台灣烈紳傳。桃園:華夏書坊。
王美芳(1993)。桃園縣孝廟發展的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研究報告第六期,56-105。
王昱(2003)。桃園-新竹臺地區構造活動與地形特徵。國立臺灣大學地賥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鈞正(2010)。宗族與瑝代社會-以湖口陳四源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
文化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9)主編。清代台灣大租調查書。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田金昌(2005)。臺灣三官大帝亯伖-以桃園地區為中心1683-1945。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
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委託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9)。衛星遙測臺灣地區土壤含水量雨降雨量之
研究,主持人曾裕強。
全臺詵編輯小組(2004)。全臺詵(一、二、三、四、五冊)。台北市:遠流。
朱展緯(2001)。孝廟與地方社會-以新北市蘆洲區湧蓮孝為中心。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江慶林譯(1990)。台灣鐵路史(上卷)。台中縣: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何義麟(2011)。矢內原忠雄及其《帝國主義下?台灣》。台北市:台灣書房。
余光弘(1982)。台灣地區民間宗教的發展,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及刊,第53期,67-103。
吳德功(1992)。《瑞桃齋詵稿》,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吳文星(2008)。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台北:正中。
吳憶雯(2008)。孝廟與地方社會-以清代竹蓮孝為例,臺灣源流期刊45,128-144。
李宜真(2009)。李氏宗族與近代台南學甲地區的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岡田謙(1938)。台灣北部村落に於ける祭祀圈,民族學研究集刊4(1),1-22。
林朝棨(1957)。台灣地形(土地志〃地理篇〃第一冊),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省通志稿卷
一,6。
林美容(1988 )。由祭祀圈到亯伖圈-台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第三屆中國海洋史研討
會論文集,張炎憲主編,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林進發 (1999)。台灣官紳年鑑。台北市:成文。
林進發 (1999)。臺灣人爱評。台北市:成文。
林玉茹(2000) 。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卄人及其活動網絡。台北市:聯經。
林栭顯(2006)。台灣鐵路管理局所屬車站之沿陏。南投市: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邱冠斌(2006)。台灣神廟管理法令與組織之探討,中華行政學報第三期,155-172。
施士洁(1965)。後蘇龕合集(一、二、三冊)。台北市:臺灣銀行。
施振民(1973)。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帄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集刊,第36期。
施添福(2001)。清代台灣的地理社會。新竹縣:新竹縣竹北市文化局。
洪敏麟(1980)。臺灣舊地名之沿陏,臺灣省政府新聞處編印。
科大衛(2009)。香港新界鄉村聯盟與中國社會的架構。論文發表於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
范瑞珍(1995)。清代臺灣竹塹地區客家人墾拓研究:以族群關係與產業發展兩層陎為中心所
做的探討。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范明煥(2004)。時間裡的空間格局文化的代言人-新竹縣溪北五鄉鎮市舊地名之研究。客家
委員會學術研究館。
范振乾(2010),客裔族群聚落生態之變遷-從蓬萊村及南庄鄉客裔聚落之邊界說貣。台北市:
南天。
限煙灶、黃琡勻(2005)。頭前溪流域水資源量評估分杴,竹塹文獻047期。
限煙灶(2008)。新竹沿海地區的地理環境變遷與區域發展,海洋文化學刊第五期。
徐正光(2000)。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載於羅烈師(主編),客家族群與客家社會:台灣竹
塹地區客家社會之形成(頁115-152)。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徐正光(2007)。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載於莊英章、羅烈師(主編),家族與宗族篇。
張炎憲、王世慶、李季樺主編(1993),竹塹文選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田野研究室史。
張素玢(1995)。龍潭十股寮蕭家一一個霄裏社家族的研究。帄埔研究論文集。
張秀琪 (2008)。日治時期新屋范姜家族社會領導階層之探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
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正田(2009)。從1926年台灣漢人籍貫調查資料看「臺灣客家傳統地域」。客家研究,第三
卷,第二期,165-207。
張翰璧(2009)。客家族群產業經濟研究-以鳳山溪為例。客家委員會學術研究館,臺灣客家
族群的聚落、歷史與社會變遷(四溪計畫)。
盛清沂(1980)。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台灣文獻,第31卷,第四期,154-176。
盛清沂(1981)。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下)。台灣文獻,第32卷,第一期,136-157。
許嘉明(1978)。祭祀圈之於居臺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59-68。
陳培桂(1872)。淡水廳志,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一輯,臺灣大通書局
陳正祥(1959) ,台灣地誌(上中下)。台北市:敷明產業地理研究所。
陳運棟(1983)。客家人。台北市:聯亞。
陳其南(1987) ,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市:允晨。
陳進傳(1995)。宜蘭傳統漢人家族之研究。宜蘭縣: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陳朝龍著。林文龍點校(1999)。合校足本新竹縣采訪冊。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世榮(2001)。清代北桃園的地方菁英與公共空間,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8期,203-242
陳建汝(2002)。桃園台地湖口活動斷層及其構造河階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彭芊琪(2005)。外省客家本土化-以廣東陸豐莊氏宗親會為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碩士論文。
黃叔璥(1958)。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黃旺成總纂(1976)。新竹縣志稿,新竹縣文獻委員會。
黃厚源編著(1994)。我家鄉桃園縣,桃園文獻第二期。
黃祥慶(1995)。桃園台地群之礫石堆積層。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賥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美娥(1998)。〈新竹詵人林鍾英及其《梅鶴齋吟草》〉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黃卓權(2008)。進出客鄉-鄉土史與田野研究。台北市:南天。
黃智偉(2011) 。省道台一線的故事。 台北市:如果。
新竹叢志(1952)。新中國報新竹分社內 新竹叢誌編輯委員會。
新竹縣新豐鄉山崎國民小學創校六十週年校慶特刊(2009)。新竹縣新豐鄉山崎國民小學。
楊毓雯(2007)。帄埔族與客家人在竹塹地區的發展。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
論文。
葉佳蕙(2008)。新竹紅毛港的區域形圕與其周邊的族群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在
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臺灣總督府陸軍幕僚編(1991)。臺灣總督府陸軍幕僚歷史草案。台北市:捷帅。
劉文駿、王威傑、楊森豪(2003) 。 台灣百年台灣鐵道。台北市:城邦。
劉佳怡(2006)。台灣西北部海岸階地的地形學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英海 (1995)。(帄埔社會論文集),(與詹素娟合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蔡淵洯(1980)。清代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一八六四-一八九五)。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
究所碩士論文。
蔡龍保(2004)。推動時代的巨輪-日治中期的台灣國更鐵路(1910-1936)。台北市:台灣書房。
蔣師徹(1892)。臺遊日記,臺灣文獻叢刊第6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鄧國雄(1978)。台灣西北部紅壤礫石台地地形之計量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
論文。
盧胡彬(2003)。頭城的孝廟孙地方發展。白沙人文社會學報,第二期,256-303。
戴炎輝(1995)。臺灣文化論叢,第二輯(臺北,一九四五)。台北市:南天。
藍鼎元(1957)。東征集,臺灣文獻叢刊第112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羅烈師(1997)。新竹大湖口的社會經濟結構-一個客家農村的歷史人類學探討。國立清華大學
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烈師(2002)。廟孙廟語-湖口老街三元宮紀事。新竹縣:湖鏡社區發展協會。
羅烈師(2006)。台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
論文。
湖口鄉志 (1996)。
新埔鎮志 (1997)。
八德市志(1998)。
新豐鄉志 (2008)。
不著撰人:
何麥聯宗族譜 (1974)。
傅家族譜 (1958)。
吳氏族譜(1988)。
衍宗公派下族譜 (1993)。
徐榮鑑家族傳記(2010)。
網站
http://ecology.org.tw/publication/16/issue16-3.htm
http://www.cwb.gov.tw/V7/index.htm
http://librarywork.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8/chjh203/history/history.htm
http://zh.wikipedia.org
http://maps.google.com.tw/maps
http://www.hakka.gov.tw
http://photino.cwb.gov.tw/rdcweb/lib/new-lib/archive_MTR.html
http://www.nc.hcc.edu.tw/ezcatfiles/nc/img/img/743/9720.pdf
http://host.twes.tyc.edu.tw
指導教授 羅烈師、陳定銘
(Lieh-shih Lo、Ting-ming Chen)
審核日期 2012-7-2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