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97201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4 、訪客IP:18.217.67.225
姓名 謝晨馨(chen-hsin Hsieh)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論文名稱 族群旅遊節目的再現分析-以客家電視台為例
(The Ethnic Representation of travelling program-The case study of Hakka TV)
相關論文
★ 寺廟與客家聚落關係──以桃園縣觀音鄉甘泉寺為例★ 客家鄉鎮發展文化觀光之研究—以桃園縣新屋鄉為例
★ 客家花布的符號消費與族群認同★ 台灣客家族群的跨國認同與文化建構:以泰國台灣客家同鄉會為例
★ 親密與衝突的母女關係:以客家女性論述傳承為例★ 客家飲食傳承與族群認同
★ 乙未年桃園客家地區抗日事件之研究★ 國小學童客語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基隆市國小高年級為例
★ 文化展示與客家論述:以苗栗客家文化園區為例★ 桃竹苗地區印尼客家外籍配偶的認同變遷
★ 客家流行音樂與青年的客家認同★ 清代新竹關西王廷昌家族的拓墾與發展
★ 論多元族群之社區認同建構─以桃園市龍潭區佳安社區為例★ 移民二代的認同抵抗與變遷─高屏溪畔滇緬義胞聚落的當代情境
★ 客家文化的傳承與變遷:以祭拜祖先為例★ 桃園巿客家庄新住民的文化適應與認同研究 :以觀音區菲籍家庭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全文檔遺失)
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資訊系統組 TEL:(03)422-7151轉57422,或E-mail聯絡
摘要(中) 電視是傳遞資訊及大眾娛樂重要的媒介,對於被賦予拯救客家文化和振興語言的客家電視來說,具備相當性的指標和意義。而客家旅遊節目作為一種傳遞客家文化和再現客家族群面貌,使觀眾更能貼近客家族群在地生活與常民文化。本文以客家電視《59庄幸福快樂行》旅遊節目為例,分析節目如何勾勒客家族群的面貌與特質,以及客家文化的再現。同時,探討產製的過程受到那些因素和制度的影響,成為旅遊節目的內容。研究方法採用文本分析法和深度訪談法,經由節目影像文本進行客家文化的再現詮釋,並透過與節目相關人員進行訪談,瞭解節目再現的意義與產製的製作思維。
研究發現,《59庄》是以輔導南部客籍團隊、傳遞南部客家風情為主,再現的是客家相關的食衣住行、客庄景點以及在地生活文化,並透過旅遊節目來認識客家族群文化及景點。雖然在影像文本中,仍無法脫離成規的客家論述,不斷的重複與再製,皆與多數文獻書寫的客家族群大致相同,使文本與產製趨於一致性,但節目內容論述及再現的客家並非僵化固定的,而是有變動和翻轉的可能。透過電視媒體,節目建立族群認同和歸屬感,試圖連結當代客家族群在地生活樣貌及重現客家族群在台灣的身影。而節目產製的過程,則是受到公共頻道、客委會、客家電視、製作群與節目受訪者等多重複雜的機制下,彼此交錯編織的結果。
摘要(英) Televis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vehicle for spreading information and entertainment. It is also an indispensable tool to save Hakka culture and promote Hakka language. People can close to Hakka and their own daily culture by watching Hakka travelling program, which is an important media to express Hakka culture and represent the their original appearance. The case study of Hakka TV’s travelling program “Happy trips in 59 Hakka villages” is going to explain how Hakka culture represents and what are represented in this travelling program. This study uses textual analysis and conducts an in-depth interview to investigate how Hakka travelling program is produced.
The result indicates “Happy trips in 59 Hakka villages” program mainly describes and expresses Hakka culture and its basic necessities of life in south of Taiwan. It also promotes Hakka culture and touring scenes. It’s almost the same description and consistent with past researches in films text, but there is the possibility of changing on representing Hakka culture. Hakka travelling program tries to establish ethic identity and a sense of belonging through representing Hakka daily life. The process of producing Hakka travelling program is related to Hakka Affair Council, Hakka TV, production team and interviewee and so on.
關鍵字(中) ★ 客家電視
★ 旅遊節目
★ 族群觀光
★ 客家再現
關鍵字(英) ★ Hakka TV
★ Travelling Program
★ Ethnic Tourism
★ Hakka Representation
論文目次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觀光產業的價值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6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1
第一節 族群與客家族群 11
第二節 族群媒體與再現理論 19
第三節 觀光與族群的關係 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0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50
第二節 研究方法 53
第四章 文本分析:《59庄幸福快樂行》節目內容意涵 60
第一節 影像再現:「台灣哪裡有好玩?」節目內容介紹 60
第二節 客家傳統美食 63
第三節 客家文物館、文化園區與博物館 70
第四節 客家歷史遺跡與建築 77
第五節 客家信仰與廟宇 84
第五章 客家旅遊節目誕生與產製:族群、媒體與觀光 92
第一節 前傳:客家旅遊節目的出現 92
第二節 公廣集團、客委會與客家電視:影響旅遊節目產製的因素 101
第三節 成規的運作及認知:製作人、主持人與受訪者 121
第四節 接收與觀看:旅遊節目的凝視與回響 136
第六章 結論:研究發現與建議 144
第一節 研究發現:族群、媒體與觀光交錯編織的結果 144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51
參考書目 155
表目錄
表2-1「旅遊節目滿意度指標」重要性排名 29
表2-2 族群觀光的定義與範疇 45
表3-1 「59庄幸福快樂行」篩選的節目影像文本 55
表3-2 訪談對象 57
表3-3 客家旅遊節目之訪談大綱 58
表4-1 節目主題與內容概念 62
圖目錄
圖3-1 研究架構流程 52
圖6-1《59庄》文本與產製背景解析流程圖 146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王俐容(2012)。台灣客家族群文化政策。台北:智勝。
王嵩音(2000)。少數族群媒介之觀眾分析:以公共電視原住民新聞節目為例。國立華語電視廣播文化節目觀摩研討會論文集。
尹駿‧曾祺(譯)(2010)。Brian Boniface, Chris Cooper(著)。觀光地理:全球觀光目的地。臺北市:鼎茂圖書。
丘昌泰(2010)。客家政治經濟導論。江明修(主編),客家政治與經濟(頁1-28)。智勝文化。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11)。99 年至100 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1)。Glen Katu(著)。2011年南島民族國際會議會議實錄:觀光與傳播。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出版。
吳詩怡(2008)。博物館展示與客家記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偉榤(2012)。客家旅遊節目的文化意涵:《59庄幸福快樂行》之個案研究。真理大學休閒遊憩事業學系碩士論文。
李信漢(2007)。客家電視台族群政治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貽鴻(1986)。觀光行政。台北:淑馨。
周大鳴(2002)。從客家到佘族─以贛南佘族為例看佘客關係。周錦宏(主編),2002苗栗客家文化月=兩岸客家「歷史、社區、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127-135)。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邱彥貴、吳中杰(2000)。台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 。
林信丞(2008)。從客家雜誌分析台灣客家形象之變遷。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彥亨(2003)。客家意象之形塑:台灣客家廣播的文化再現。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福岳(2005)。媒介中刻板印象之建構。周典芳、陳國明(主編),媒介素養概論(頁151-176)。台北:五南。
林連聰等(2006)。觀光學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林慧欣(2011)。客家電視台旅遊節目滿意度指標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正鋒(2000)。台灣人的民族認同。台北:前衛。
------(2004)。從多元文化主義看客家電視。客家紮根、多元成長:2004客家電視研討會論文。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范振乾(2002)。存在才有希望-台灣族群生態客家篇。台北:前衛。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台北:韋伯文化。
倪達仁(譯)(1998)。Ranny Austin(著)。政治學。台北市:雙葉書廊。
唐學斌(2002)。觀光事業概論。台南市:復文書局。
唐維敏(譯)(2001)。Tony Bennett(著)。媒體理論與社會理論。陳光興(主編), 文化、社會與媒體(頁49-86)。台北:遠流。
-------(2001)。M. Gurevitch等(著)。文化、社會與媒體。台北:遠流。
姜如珮(2003)。台灣電視中之客家意象:公視「客家新聞雜誌」之個案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正光(1994)。台灣的族群關係:以客家人為主體的探討。客家文化研討會
會論文集(頁381-399)。台北:客家雜誌社。
徐巧昀(2009)。民眾觀賞客家電視台節目觀感之實證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政
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宗熹(2003)。客家人東方的猶太人。台北:武陵出版社。
客家電視台(2011)。客家電視台年度報告。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孫榮光(2010)。客家˙媒體˙再現。台北:韋伯文化。
孫武彥(1995)。文化觀光:文化與觀光之研究。台北:三民書局。
馬傑偉(2000)。電視文化理論。台北:揚智文化。
彭文正(2009)。客家傳播理論與證實。台北:五南出版社。
陳芸芸、劉慧雯(譯)(2003)。Denis McQuail(著)。特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文化。
陳板(2000)。族群與地域:台灣客家在地化的文化觀察。第四屆國際客家研討會論文集《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頁305-338)。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陳國明等著(2010)。傳播研究方法。台北:威仕曼文化。
張錦華(1994)。媒介文化、意識形態與女性。台北:正中。
------(2004)。如何建立「媒體與性別平等指標」之初探分析。發表於「性別、媒體、與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台北。
張維安、謝世忠(2004)。經濟轉化與傳統再造:竹苗台三線客家鄉鎮文化產業。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及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曾曉煜(2008)。呵護客家語言與文化─論客家電視台之定位與節目策略。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庭均(2011)。教育觀光:原住民偏遠國小之文化遊學規劃與設計。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葉浩(譯)(2007)。John Urry(著)。觀光客的凝視。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葉至誠、葉立誠(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商鼎文化。
楊正寬(2010)。文化觀光:原理與應用。台北:揚智文化。
楊本禮(2004)。旅行業與媒體。台北:揚智文化。
黃如鎂(2010)。客家電影《一八九五》在不同族群青少年閱聽人下的解讀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客家社會與文化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黃玉光、劉念夏、陳清文(譯)(2004)。Arthur Asa Berger(著)。媒介與傳播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研究途徑。台北市:風雲。
黃榮洛(1991)。客家學研究導論。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頁150-170)。台北:正中書局。
黃麗玲(譯)(1992)。Stuart Hall(著)。意識形態的再發現-媒體研究中被壓抑者的重返。陳光興(主編),文化、社會與媒體(頁87-136)。台北:遠流。
湯允一等(譯)(2001)。David Croteau and William Hoynes.(著)。媒體/社會:產業、形象,與閱聽大眾。台北:學富。
趙偉妏、陳晏茵、陳秉逵(譯)(2009)。Nick Stevenson(著)。媒介、文化與社會理論。台北:韋伯
蔡宏進(2009)。休閒遊憩概論─社會與人文的觀點。台北:五南。
蔡崇隆(譯)(1992)。Tony Bennett(著)。媒體理論與社會理論。陳光興(主編),文化、社會與媒體。台北:遠流。
劉修祥(2007)。觀光導論(修訂三版)。揚智文化。
劉以德(譯)(2010)。McKercher, Bob、Hilary du Cros(著)。文化觀光:觀光   與文化遺產管理。臺北:桂魯專業書店。
劉惠珍(2004)。電視媒體行銷觀光資源之研究。台灣地方鄉鎮觀光產業發展前瞻學術研討會(頁305-329)。
劉煥雲(2003)。全球化、民主化與本土化—台灣客家文化發展之方向。錄於美和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編印「第二屆客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39-267)。屏東:美和技術學院出版。
------(2009)。台灣客家文化產業與文化觀光之發展-以六堆地區為例。2009文化創意產業永續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頁163-179)。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劉還月(2002)。台灣客家風土誌。台灣常民文化學會。
鍾皓如(2003)。論電視新聞中客家「義民」之建構。台南藝術學院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景衡(2002)。符號、意象、奇觀—台灣飲食文化系譜(上冊)。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賴韻如等(譯)(2007)。Roy A. Cook, Laura J. Yale, and Joseph J.(著)。觀光學(第三版)。台北:華泰。
謝世忠(1994)。觀光過程與「傳統」論述-原住民的文化意識。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頁1-18)。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2005)。懷舊的虛構與真實-新竹地區沿台三線客家鄉鎮文化產業的復古運動。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期末報告書。
戴寶村、溫振華(1998)。大台北都會圈客家史。台北市: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嚴玉鳳(2000)。電視談話性綜藝節目與性別反串之再現。淡江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雜誌與期刊】
王明珂(1993)。民族史的邊緣研究:一個史學與人類學的中介點。新史學,4(2),95-120。
王雯君(2005)。客家邊界:客家意象的詮釋與重建。東吳社會學報,18:117-156。
邵宗海、唐玉禮(2005)。台灣地區的族群差異意識與政治參與。展望與探索,3(10),57。
吳宗瓊(2003)。部落觀光與生態觀光。農業經營管理會訊,35,15-18。
李素馨、侯錦雄(1999)。休閒文化觀光行為的規範—以原住民觀光為例。戶外遊憩研究,12(2),25-38。
李美華、劉恩綺(2007)。台灣報紙如何再現客家形象與客家新聞:1995-2007。客家研究,2(2):31-81。
邱琡雯(2004)。觀光意象的建構:夏威夷和加勒比海地區。歷史月刊,202:117-123。
林開忠(2006)。跨界越南女性族群邊界的維持:食物角色的探究。台灣東南亞學刊3(1):63-82。
侯宜凱、梁炳琨(2010)。原住民族地區觀光與地方發展之研究-以鄒族來吉部落為例。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3(1):105-148。
高崇雲(2005)。以文化觀光理論評析台灣、新加坡、泰國旅遊策略。工商學報,9,114-127。
許義雄(1980)。休閒的意義、內容及其方法。體育學報,2,27-40。
陳以超(1997)。文化與觀光。觀光教育,15(1):13-17。
張育銓(2011)。族群觀光研究對觀光人類學的貢獻與限制。觀光休閒學報,17(1):25-48。
湯韻旋(2006)。族群、族群認同與族群建構論的實踐:以兩岸客家和當代台灣族群建構為例。廣西民族研究,4,59-66。
傅寶玉(2005)。文教與社會力:敬字亭與客家社會意象的建構。思與言,43(2):77-118。
賴珆縝(2004)。淺談客家文化。體育學系(所)刊,台灣體育學院,91-104。
蕭新煌(2005)。多元文化社會的族群傳播:剖析一個新典範。中華傳播學刊,7,3-7。
【網路資料】
台灣公共廣播電視網站(2012)。2012年2月7日,取自http://www.tbs.org.tw/p6_q2.htm
交通部觀光局(2012)。觀光背景-國際的變遷。2012年2月7 日,取自
http://admin.taiwan.net.tw/upload/contentFile/auser/b/wpage/chp1/1_1.1.htm
客家電視台網站(2012)。關於客家電視台公開資訊。2012年2月12日,取自http://web.pts.org.tw/hakka/org2.htm
客家電視台網站(2012)。《59庄幸福快樂行》節目宗旨。2012年1月23日,取自 http://web.pts.org.tw/~web03/59web/hakkahouse.htm
哈客網路學院(2012)。哈客網路學院課程搜尋。2012年7月8日,取自http://elearning.hakka.gov.tw/about/about.aspx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8)。馬蕭客家政策。2012年2月10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11/4124
動腦新聞(2009)。台灣觀光營收倍增策略。2012年2月2日,取自http://www.brain.com.tw/News/RealNewsContent.aspx?ID=13234#ixzz1n5sNSbXk
鄭榮興(2003)。對於客家頻道戲劇及音樂節目的期許。2012年2月1日,取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EC/092/EC-B-092-056.htm
【英文書目】
Barth, F. (1969).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Busby, G., & Klug, J. (2001). Movie-induced tourism: the challenge of measurement and other issues. 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7(4), 316-332.
Burkart, A. j. & Medlik, S., (1974). Tourism :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London Heinemann Ltd.
Cornell, Stephen, & Douglas Hartmann. (1998). Ethnicity and Race: Making Identities in a Changing World. (pp72-101). Thousand Oaks, Calif.: Pine Forge Press.
Geertz, C.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Basic Books.
Gunn, C. A. (1972). Vacations cape: Designing Tourist Regions. Austin. TX: University of Texas.
Hall, Stuart. (1997). The Work of Represention. In Stuart Hall (Ed.), Representation:Cultural Representation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pp.13-74). London: Sage.
Kershen, Anne J. (2002). Introduction:Food in the Migrant Experience. In Anne J. Kershen (Ed.), Food in the Migrant Experience (pp.1-13). Hampshire, England:Ashgate.   
Minichiello V., Aroni, R., Timewell, E. & Alexander, L. (1996). In-depth Interviewing. Second Edition. South Melbourne: Longman.
Nash, D. (1989). Tourism as a Form of Imperialism. In Valene L. Smith (Ed.), Hosts and Guests: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 (pp.37-52).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Philip Long & Mike Robinson. (2009). Tourism,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Media. The SAGE handbook of tourism studies.
Riggins, S. H. (1992). Ethnic minority media :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 New York: Sage Publication.
Smith, Valene L. (ed.) (1989). Hosts and Guests. Second Edition.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Sow-Theng Leong. (1997). Migration and Ethnicity in Chinese History: Hakkas, Pengmin, and Their Neighbor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Ter Wal, Jessika. (2002). Appendix: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In Jessika ter Wals (Ed.), Racism and Cultural Diversity in the Mass Media: An Overview of Research and Examples of Good Practice in the EU Member States, (pp. 421-57). Vienna: European Monitoring Centre on Racism and Xenophobia.
Van den Berghe, P. L. (1992). Tourism and the ethnic division of labor.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1), 234-249.
WTO (1985). The states’ role in protecting and promoting culture as a factor i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 proper use and exploitation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heritage of sites and monuments for tourism.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Madrid.
指導教授 王俐容(Li-Jung Wang) 審核日期 2013-1-2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