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7120600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6 、訪客IP:3.230.147.225
姓名 顧志揚(Chih-yang Ko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藝術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 清末民初圖案教育的建立與轉折
(The Establishment and Transition of the Design Education in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相關論文
★ 台灣廟宇敘事性雕繪題材分析-以桃竹苗地區廟宇為例★ 從三峽祖師廟中學院背景作品談李梅樹主導之意義
★ 荒誕寫實 夏卡爾之《死魂靈》插畫 (1923-27)★ 流動的疆界:以漫畫為例看民初上海高階與通俗美術的分類與界線問題
★ 「自由談」刊頭女性圖像研究 ( 1911-1935 )★ 陳子福電影海報研究
★ 唐納•賈德藝術中的曖昧與深度★ 從狄德羅的沙龍評論 看夏爾丹的靜物畫在法國繪畫史上的地位與影響
★ 宜蘭老畫家王攀元★ 日治時期台灣地方意識的建立:以顏水龍美術、廣告與工藝創作為例
★ 清末民初女子藝術教育之研究-以上海地區為例★ 民國初年觀畫論畫的現代轉型--以上海地區的西畫活動為例
★ 藝術自主性與社會功能的結合—以費農.雷傑(Fernand Léger, 1881-1955)1918-1955年作品為例★ 東西的交響—以惠斯勒日本風味油畫作品為例
★ 從哲學化到體制化:早期觀念藝術的終結、離散或轉型★ 地方意象:尤特里羅繪畫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旨在透過新式教育的制度、博覽會的效應、實業氛圍的影響、美術學校的興起等議題,討論中國於清末至民初圖案教育建構與變化的過程。論述以中國所受到的西方文化衝擊為始點,由於初期重工業需求漸演變至民生需求,應用美術的普及化使得基礎教育開始產生相應的圖案教學內容。
中國在學制及教學內容上對於日本的模仿,為中國圖案教育的誕生提供了養分及基本框架。而這個框架亦不斷受到二十世紀初以後,中國自身對博覽會展示機制的重視及實用主義觀點等外力的滲透。與此平行的是,民間畫師得利於圖像製造能力及視覺舊慣的優勢,對學校圖案教育所造成的威脅與挑戰。另一方面,美術學校依恃實用主義勢力而崛起,卻企圖拉攏、收編圖案教育,甚至以其為手段,合理化美術教育的層級架構並擴張學院體制的勢力版圖。
二○年代初期歸國的留日圖案人才,以整合者的姿態為中國譯介了日本在圖案方面的研究及資訊。而二○年代後期歸國的留法人才,則於二○年代末、三○年代為學院所主導的圖案教育再掀高潮。然而,於此同時,圖案的應用本質及圖案家在身分上的二元性似乎模糊了學院內外圖案教學上的區別,使得圖案教育與學院的關聯有逐漸被弱化與稀釋的現象。然而,作為應用藝術的圖案由於與市場需求產生了更有機的互動,同樣地使得圖案設計跨出學院烏托邦,與社會活動有更緊密的連結,間接實現了此刻藝術世界中為社會而藝術的普遍訴求。
摘要(英) This thesis aims at exploring the establishment and changes of the design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regarding the applica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the effects of the exhibitionary fever, the influence of the industry-prone atmosphere, and the emergence of schools of fine arts. The argument starts with the impact of western culture that modern China encountered. And due to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demand for consumption goods gradually took a share of the initial demand for heavy industrial products, the applied arts gained its access to common people’s daily life, which induced the corresponding design instruction within general education.
China modeled her new education system and teaching method after Japan, and this gave nutrition and a gestation environment to the birth of design education in China. As a matter of fact, throughout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several forces, including the exhibitionary effects which China began to value and the prevalence of the pragmatistic point of view intervened in the above environment. Meanwhile, with a more flexible image-making ability and a better acceptance from the viewers regarding their visual habits, the folk painters stood as a potential threat and challenge to the design education in schools. On the other hand, the schools of fine arts rose appropriating the pragmatistic ideology, attempted to incorporate the design education into their curricula. Moreover, design education itself was seemed to be utilized as an approach to justify the hierarchy within the fine arts education, so as to expand the territory of the system of the academy of fine arts.
The design learners who had pursuded further study in Japan returned around early 20’s. They not only interpreted and introduced for China the latest design study and information in Japan, but also seemed to manage to integrate them into the Chinese context. As for the students who accomplished further study in France and returned around late 20’s, they brought another prosperous moment to the design education in the academies of fine arts. Nevertheless, at the very same period, the applied nature of “design” and the two-sided identity of “designers” appeared to blur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design educ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ystem of the academies of fine arts. And the once strong connection between the design education and the academies of fine arts was hence weakened. Therefore, owing to the fact that design as applied art would come to interact more lively with the market demand, this enables design eventually step out of the Utopia formed by the academies and got to engage more with social activities, which indirectly realized the common claim about art for people’s sake of the Art World then.
關鍵字(中) ★ 圖案
★ 圖案教育
★ 圖畫
★ 美術
★ 應用美術
★ 普通教育
★ 實業
★ 博覽會
關鍵字(英) ★ design
★ design education
★ graphs
★ fine art
★ applied art
★ regular education
★ industries
★ exhibitions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辭 iv
目錄 v
緒論 1
一、研究動機與題旨 1
二、文獻回顧與評述 5
第一章 1910年前圖案教育在中國近代產業轉型下的催生 8
第一節 實業需求下的速成職業訓練與教育體制 8
第二節 向東洋借來的美術課——圖畫與手工 11
第三節 1910年前中日兩國博覽會視點下的圖案定位 14
第二章 從實業目的通往美術專業的圖案教育 25
第一節 南洋勸業會與一○年代對圖畫手工科目實績的質疑與反思 25
第二節 普通教育圖案訓練在市場中的邊緣性與失效 29
第三節 圖案成為美術教育附屬——以上海美專為中心的討論 36
第三章 視覺橫向多元參照下的圖案學習 44
第一節 留日圖案人才歸國後的局面——以陳之佛為例 44
第二節 商業目的下的橫向視覺參考衝擊美術學校圖案教育 51
結論 71
參考文獻 75
附錄 82
圖版 86
參考文獻 一、文獻史料
1.《上海漫畫》
2.《申報》
3.《良友畫報》
4.〈京師教育畫報〉,《清末民初報刊圖畫集成續編》,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3,國家圖書館藏古籍文獻叢刊20。
5.《時事新報》
6.《教育雜誌》
7.〈南洋勸業會事務所詳訂各屬物產會簡章〉,《中國早期博覽會資料匯編》,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3,中國文獻珍本叢書1。
8.Batchelder, Ernest A., Design in Theory and Practice, NY: Macmillan, 1910.
二、近人著作
1.上野直昭,《東京藝術大學百年史——東京美術學校篇》,東京:ぎょうせい,1997。
2.工藤早弓,《明治‧大正 詩集の裝幀》,京都:紫紅社,2012。
3.王正華,〈呈現「中國」:晚清參與1904年美國聖路易萬國博覽會之研究〉,《博覽會與近代中國》,馬敏主編,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10。
4.日野永一,〈万国博覧会と日本の「美術工芸」〉,《万国博覧会の研究》,吉田光邦編,京都:思文閣,2004。
5.五十殿利治,〈文部省美術展覽會的開幕與觀眾〉,陳譽仁、顏娟英譯,《藝術學研究》4(2009.4)。
6.北澤憲昭,《境界の美術史——「美術」形成史ノート》,東京都:株式会社ブリユツケ,2001。
7.朱伯雄、陳瑞林編著,《中國西畫五十年》,北京:人民美術,1989。
8.任平,《晚清民國時期職業教育課程史論》,廣州:暨南大學,2009。
9.西槙偉,〈清末から民国期にかけての中国の工芸美術教育と日本——日本人教習、図案教材を中心に〉,《伝統工藝再考 京のうちそと——過去発掘.現状分析.将来展望》,京都:思文閣,2007。
10.吉田千鶴子,〈東京美術学校の外国人生徒(前篇)〉,《東京芸術大学美術学部紀要》33(1998.3)。
11.———,〈黑田清輝の意見書〉,《近代画說——明治美術学会誌第五号》,東京都:明治美術学会,1997。
12.伊藤真実子,《明治日本と万国博覧会》,東京:吉川弘文館,2008。
13.呂紹理,《展示台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麥田,2007。
14.何立波,〈1929年的西湖博覽會〉,《檢察風雲》6(2010)。
15.沈惠芬,〈走向世界——晚清中國海關與1873年維也納世界博覽會〉,《博覽會與近代中國》,馬敏主編,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10。
16.佐藤道信,《明治国家と近代美術——美の政治学》,東京都:吉川弘文館,1999。
17.金子一夫,《美術科教育の方法論と歷史》,東京都:中央公論美術,2003。
18.金子賢治,〈近代工芸の創生——新たな美を求めて〉,「大いなる遺產 美の伝統」実行委員会等主催,《大いなる遺産 美の伝統展 東京美術俱楽部創立百週年紀念》,東京都:東京美術俱樂部,2006。
19.李有光、陳修範編,《陳之佛染織圖案》,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6。
20.李有光、陳修範,《陳之佛研究》,江蘇:江蘇美術,1990。
21.李有光、陳修範編,《陳之佛文集》,江蘇:江蘇美術,1996。
22.林再復,《清末民初中國近代早期工業教育之研究(1867-1919)》,台北:知音,1980。
23.林素幸,〈移動的美術館:20世紀初中國的書籍裝幀設計與商業美術〉,《文化研究》12(2011.12)。
24.林家治,《民國商業美術史》,上海:上海人民美術,2008。
25.東京國立博物館等編,《2005年日本國際博覽會開催紀念展:世紀の祭典——萬國博覽會の美術》,東京:NHK,2004。
26.東京國立博物館編,《明治デザインの誕生:調查研究報告書「温知図錄」》,東京:國書刊行會,1997。
27.東京都庭園美術館,《アール‧デコと東洋——1920-30年代‧バリを夢みた時代》,東京:財團法人東京都歷史文化財團,2000。
28.東京都美術館等編,《1920年代‧日本 展——都市と造形のモンタージュ》,東京:朝日新聞社,1988。
29.吳方正,〈西洋繪畫的中國再詮釋——由申報資料看中國現代化的一些視覺面向〉,《人文學報》25(2002.6)。
30.———,〈圖畫與手工——中國近代藝術教育的誕生〉,《上海美術風雲——1872-1949申報藝術資料條目索引》,顏娟英主編,台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6。
31.———,〈裸的理由——二十世紀初期中國人體寫生問題的討論〉,《新史學》15.2(2006.6)。
32.———,〈中國近代初期的展覽會——從成績展到美術展覽會〉,《中國史新論——美術考古分冊》,顏娟英主編,台北:中央研究院,2010,中央研究院叢書。
33.———,〈上海格致書院與「博覽會」的經驗〉,《博覽會與近代中國》,馬敏主編,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10。
34.吳嘉陵,《清末民初的繪畫教育與畫家》,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6。
35.邱稚亘,〈流動的疆界——以漫畫為例看民初上海高階與通俗美術的分類與界線問題〉,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36.周芳美,〈二十世紀初中國繪畫中男性裸露形象的改變〉,《人文學報》26(2002.12)。
37.周積寅,〈篳路藍縷,以處草莽——記著名美術史論家俞劍華〉,《學術研究》(2009.3)。
38.花井久穗,〈明治輸出工芸の岐路——繭絲織物陶漆器共進会を中心に〉,《近代画說──明治美術学会誌第十五号》,東京都:明治美術学会,2006。
39.河世風,〈從近代博覽會看到的中日關係〉,《博覽會與近代中國》,馬敏主編,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10。
40.城一夫解說,《染と織の文樣》,京都:青幻舍,2006。
41.姜德明編,《書衣百影:中國現代書籍裝幀選1906-1949》,北京:三聯,1999。
42.———編,《書衣百影續編:中國現代書籍裝幀選1901-1949》,北京:三聯,2001。
43.———編,《插圖拾翠:中國現代文學插圖選》,北京:三聯,2000。
44.胡至倫,〈「自由談」刊頭女性圖像研究(1911-1935)〉,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45.俞潤生,〈黃炎培年表〉,《文教資料》3(1998)。
46.帥民風,〈論析圖案教育的變貌階段(1912-1945)——個性化圖畫教育與「便化」法圖案教育〉,《創意與設計》12(2011.1)。
47.姚志敏、王忠明等編,《書影》,上海:上海遠東,2003。
48.梁茜茜,〈中國與早期的世界博覽會〉,《世紀橋》162(2008.10)。
49.馬敏、洪振強,〈民國時期國貨展覽會研究:1910-1930年〉,《博覽會與近代中國》,馬敏主編,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10。
50.野澤豐,〈辛亥革命與產業問題——1910年的南洋勸業會與日、美實業團的訪華〉,《博覽會與近代中國》,馬敏主編,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10。
51.森仁史,〈図案の拡張と転位〉,《大正期美術展覽會の研究》,東京文化財研究所美術部編,東京都:中央公論美術,2005。
52.———監修,《近代日本のデザイン第1卷》,東京:ゆまに書房,2007。
53.———監修,《近代日本のデザイン第6卷》,東京:ゆまに書房,2007。
54.———監修,《近代日本のデザイン第7卷》,東京:ゆまに書房,2007。
55.———,〈農商務省海外実業練習生をめぐって〉,《近代画說——明治美術学会誌第五号》,東京都:明治美術学会,1997。
56.———,《日本〈工芸〉の近代——美術とデイザンの母胎として》,東京都:吉川弘文館,2009。
57.傅怡靜,〈國立杭州藝專赴日辦「西湖藝展」考論〉,《美術研究》1(2010)。
58.賀寶杰,〈民國時期中小學美術課程標準中的圖案教學研究〉,南京藝術學院設計藝術學碩士論文,2009。
59.袁熙暘,〈中國設計藝術教育源流考〉,《二十世紀中國美術教育》,潘耀昌編上海:上海書畫,1999。
60.夏燕靖,〈陳之佛創辦「尚美圖案館」史料解讀〉,《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6.2)。
61.夏燕靖,〈上海美專工藝圖案教學史考〉,《上海美專研究專輯》,劉偉冬主編,南京:南京大學,2010。
62.陸偉榮,《中國の近代美術と日本——20世紀日中關係の一斷面》,岡山:大學教育,2007。
63.陳修範、李有光,〈陳之佛年表〉,《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6.2)。
64.陳潮,《近代留學生》,上海:上海古籍,1998。
65.陳曉華,《工藝與設計之間——二十世紀中國藝術設計的現代性歷程》,重慶:重慶大學,2007。
66.陳祖恩,《上海的日本文化地圖》,上海:上海錦繡文章,2010。
67.陳世強,〈家園情深——上海美專本土美術教學、學術的建構與精進〉,《上海美專研究專輯》,劉偉冬主編,南京:南京大學,2010。
68.黃福慶,《清末留日學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0。
69.楊孟哲,《太陽旗下的美術課——台灣日治時代美術教科書的歷程》,台北:南天書局,2011。
70.楊屏玉,〈漢語地區「Design」譯語之生成與變化〉,朝陽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論文,2010。
71.趙祐志,〈躍上國際舞台:清季中國參加萬國博覽會之研究(1866-1911)〉,《博覽會與近代中國》,馬敏主編,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10。
72.費文明,〈1929西湖博覽會設計研究〉,南京藝術學院碩士論文,2007。
73.樋田豊郎,〈日本のアプライド‧アート——大正期における工業と美術の再接近〉,《近代日本デザイン史》,長田謙一、樋田豊郎、森仁史編,東京都:美学出版,2007。
74.劉瑞寬,《中國美術的現代化:美術期刊與美展活動的分析》,北京:三聯書店,2008。
75.劉世龍,〈南洋勸業會與清末新政時期政府的產業振興政策〉,陸梅、劉紅譯,《博覽會與近代中國》,馬敏主編,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10。
76.謝佳娟,〈設計的化身、繪畫的文法——十七至十八世紀中葉英國素描概念的演變與意義〉,《新史學》21.4(2010.12)。
77.謝宜靜,〈民國初年觀畫論畫的現代轉型——以上海地區的西畫活動為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78.顏娟英,〈不息的變動——以上海美術學校為中心的美術教育運動〉,《上海美術風雲——1872-1949申報藝術資料條目索引》,顏娟英主編,台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6。
79.邊靖編,《中國近代期刊裝幀藝術概覽》,北京:北京圖書館,2007。
80.龔產興,〈寫形傳神話「百美」〉,《國畫家》3(2008)。
81.Barzun,Jacques,《從黎明到衰頹:五百年來的西方文化生活》(From Dawn to Decadence: 1500 to the Present, 500 Years of Western Cultural Life),鄭明萱譯,台北:貓頭鷹,2011。
82.Clunas, Craig, “Chinese Art and Chinese Artists in France (1924-1925)”, Arts Asiatiques, vol.44, 1989.
83.Danto,Arthur C.,《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離》(After the End of Art: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Pale of History),林雅琪、鄭慧雯譯,台北:麥田,2010。
84.Gombrich,E. H.,《藝術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雨云譯,台北:聯經,1998。
85.Honour,Hugh & John Fleming,《世界藝術史》(A World History of Art),吳介禎等譯,台北:木馬文化,2004。
86.Laing, Johnston Ellen, “Art Deco and Mondernist Art in Chinese Calendar Posters,” Jason C. Kuo ed., Visual Culture in Shanghai 1850s-1930s, Washington, DC: New Academia, 2007.
87.Martorelli, Barbara ed., George Barbier: The Birth of Art Deco, Venice: Marsilio, 2008.
88.Pan, Lynn, Shanghai Style: Art and Design Between the Wars, South San Francisco: Long River, 2008.
89.Yeh, Wenshin, “Visual Politics and Shanghai Glamour,” Shanghai Splendor: Economic Sentiments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a, 1843-1949, Berkeley: U of California P, 2007.
三、網路資源
1.《申報》(1872-1949)線上資料庫:
(2012/11/26瀏覽)
2.〈船政學堂〉,《維基百科》(Wikipedia):(2012/2/17瀏覽)
3.〈藝術與工藝美術運動〉,《維基百科》:(2012/2/20瀏覽)
4.〈ゴットフリード.ワグネル〉,《維基百科》:(2012/5/20瀏覽)
5.“List of Nanjing University people”,Wikipedia:(2012/5/25瀏覽)
6.《歷史文化學習網》> 思想與文教 > 從學堂到學校——近代中國西式教育的引進與發展 > 民國初年學校教育的發展 > 北洋政府的教育變革 > 壬戍學制的頒行:(2012/5/20瀏覽)
7.“Ernest A. Batchelder”,Wikipedia:(2010/6/26瀏覽)
8.平山英三,ウイーン万博使節団 > ウイーンに渡った技術者たち >:(2012/4/30瀏覽)
9.Ennis Bazaar > Japanese Posters from the 1920’s:(2012/8/28瀏覽)
指導教授 吳方正(Prof. Fang-cheng Wu) 審核日期 2013-1-2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