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97203009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48 、訪客IP:18.227.105.140
姓名 吳珮菱(Pei-Ling W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論文名稱 公私協力參與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之研究 -以桃園縣龍潭鄉水田老屋客庄研究調查計畫為例
(The governance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with th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plan of Hakka Culture Life: A case study of Hakka style old House and paddy field in Huangtang Village, Longtan Township)
相關論文
★ 客家特色產業發展之回應性評估★ 休閒生態園區體驗行銷之研究—以新竹老頭擺客家美食休閒生態園區為例
★ 屏東六堆地區邱氏家族變遷之研究:政治菁英觀點★ 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
★ 客家社團成員參與行為意向之研究─以解構式計畫行為理論觀點★ 紫金礦業與上杭縣之發展
★ 新北市客家文創產業經營策略之研究★ 泰國客家女性與客家文化推動之研究: 以泰國客家之音啟芳論壇為例
★ 從公私協力觀點探討地方產業推動之研究-以桃園蓮花季為例★ 文化創意產業網站品質評估之研究
★ 文化創意產業感性行銷之研究-以苗栗三義木雕為例★ 桃園縣高齡者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之研究
★ 南桃園國小客家新移民子女教育之研究--多元文化教育與文化再製理論★ 兩蔣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兼論其對客家文化園區的啟示
★ 桃園縣國民小學實施客語教學執行成效之研究-以學校支持系統觀點★ 寶島客家電台志工人力資源發展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係以Ansell和Gash的「協力治理模型」作為研究架構參考主體來檢視個案「龍潭鄉黃唐村水田老屋客庄研究調查計畫」中協力夥伴關係的形成及彼此間的互動關係,同時釐清個案中公共管理者在公私協力夥伴關係中扮演的角色。經由實證分析結果發現,個案計畫在初始狀態奠基於好的開始,而在協力過程發現在「對話尊重」、「信任建立」及「目標共識」特徵上,各出現弔詭的反應結果,多與利害關係人的參與熱誠有很大關聯。進一步探究其問題的根本,不難發現,事實上參與個案利害關係人間社會網絡與社會資本的構結,才是影響協力夥伴關係形成及彼此間互動關係的關鍵。
對此,本研究利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對利害關係人的「責任分工」狀態加以呈現,發現個案中的利害關係人的互動網絡可以分為「公民社會代表」、「公私協力合作交流平台」及「公部門指導機關」等三種類型,各自呈現核心的分工特色。並且以「公私協力合作交流平台」的龍潭鄉公所城鄉課及執行單位在利害關係人的互動網絡中扮演主要角色。另外,在單獨的責任分工網絡分析結果部分則呈現出個案計畫對於強化公民社會責任分工的急迫性。目前的社區營造運作狀態普遍看來,公民社會都是較為被動消極的一方,對於公共事務時常抱持著冷淡的態度,彼此的社會網絡結構很難形成強連帶關係,因此,要將公私協力夥伴關係精神完全發揮有一定難度。
本研究認為對於個案結果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焦點,即是「龍潭鄉公所城鄉課」所扮演的角色,其讓我們思考當公共管理者同時亦是個案執行中扮演串連利害關係人最核心的結構洞角色時,應該如何利用既有的優勢及資源,協助個案利害關係人營造彼此的關係,進而促成具有強大社會資本的社會網絡。
摘要(英) In this research, we look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dividuals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developed by Ansell and Gash. In the meanwhile, we distinguish the way the public managers play their roles i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The empirical analysis tells us that the case had a good beginning, while it came to paradox outcomes on “Communication & Respect”, “Trust Building”, and “Common Purpose” during the collaborative progres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paradox outcomes relate to participation degree of stakeholders. It’s not hard to find that connection of social capital and social networks between stakeholders is the key factor that influences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and their interaction.
By using SNA, we are able to show the Division of Responsibility of interaction in patterns. It pointed out that the interaction networks of stakeholder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 Representatives of Civil Society, Public-Private Collaborate Platform, and Government Advisor.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groups. In our case, th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Section of Longtan County and the executive play important roles among stakeholders in the network. In addition, it shows that reinforcing the division responsibility of civil society is the most urgent task for the case.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operation of Community Empowerment, civil society often acts with a negative attitude when facing public affairs. The relationships of civil society are too weak to become strong ties in the networks, therefore, it is hard to drive the spirit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to the best.
The research result pointed out that th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Section of Longtan County is the key role that should be focused. We found that public manager is the structural hole that could connect stakeholders, utilize the advantage and resources to help them build up relationships, and improve powerful social capital of social networks.
關鍵字(中) ★ 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
★ 協力治理
★ 社會資本
★ 社會網絡
★ 公共管理者角色
關鍵字(英) ★ Th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Plan of Hakka Culture Life
★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 Social Capital
★ Social Networks
★ The Role of Public Manager
論文目次 目次
摘要 v
ABSTRACT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8
第三節 研究流程 11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架構建立 17
第一節 相關文獻回顧 17
第二節 客家族群與政策 22
第三節 公私協力的治理模式 29
第四節 公私協力夥伴關係下公共管理者的角色 49
第五節 研究架構建立 55
第三章 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計畫政策析探 57
第一節 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計畫 57
第二節 桃園縣龍潭鄉水田老屋客庄研究調查計畫背景介紹 64
第三節 桃園縣龍潭鄉水田老屋客庄研究調查研究個案介紹 75
第四章 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計畫政策分析 81
第一節 龍潭鄉個案計畫協力治理模型分析Ⅰ:初始狀態實證分析 81
第二節 龍潭鄉個案計畫協力治理模型分析Ⅱ:協力過程實證分析 93
第三節 龍潭鄉個案計畫協力治理模型分析Ⅲ:結果 152
第四節 公共管理者扮演的角色 168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73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7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85
參考文獻 191
附件一 205
圖次
圖1- 1 研究流程圖 11
圖1- 2 研究對象關係圖 16
圖2- 1 五C協力程度 38
圖2- 2 互動關係特徵 39
圖2- 3 Ansell & Gash「協力治理」模型 48
圖2- 4 研究架構圖 56
圖3- 1 四大主體及四大階段 59
圖3- 2 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計畫的三個計畫階段 60
圖3- 3 2003-2011年「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計畫」核定件數量表 63
圖3- 4 龍潭客庄資源重點分布圖 70
圖3- 5 全區規劃分布圖 71
圖3- 6 龍潭鄉三十村示意圖 75
圖3- 7 黃唐村全覽圖 78
圖4- 1 我參與這個計畫目的,還有包含其他個人因素考量 85
圖4- 2 我認為參與計畫的成員會彼此支持 109
圖4- 3 廣義協力合作對象的互動網絡及責任分工網絡圖 120
圖4- 4 廣義協力合作對象的互動網絡及責任分工網絡圖-程度中心性加權 123
圖4- 5 廣義協力合作對象的互動網絡及責任分工網絡圖-中介中心性加權 124
圖4- 6 二模的互動網絡圖 126
圖4- 7 二模的互動網絡圖-程度中心性加權 127
圖4- 8 二模的互動網絡圖-中介中心性加權 129
圖4- 9 二模的責任分工網絡圖 131
圖4- 10二模的責任分工網絡圖-中介中心性加權 132
圖4- 11 一模互動網絡圖 146
圖4- 12 一模互動網絡圖-中介中心性加權 147
圖4- 13 一模責任分工網絡圖 149
圖4- 14 一模責任分工網絡圖-程度中心性加權 150
圖5- 1 龍潭鄉個案協力治理模型 173
圖5- 2 龍潭鄉個案公共管理者扮演的角色 182
表次
表1- 1訪談對象一覽表 13
表3- 1 2003-2012年「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計畫」核定件數 63
表3- 2 七個特色分類提案 70
表3- 3 龍潭客村發展的11個分項計畫 72
表3- 4 黃唐村文化資源類別面向 73
表4- 1初始狀態統計量 82
表4- 2 是否第一次和「黃唐村水田老屋客庄研究調查」中的計畫成員合作 82
表4- 3 接觸計畫時,我非常樂意和大家一起合作 83
表4- 4 剛接觸計畫時,我期待和計畫成員一起完成本計畫 83
表4- 5 我參與這個計畫,是為了黃唐村水田老屋的保存 85
表4- 6 我參與這個計畫,還有包含其他個人因素考量 85
表4- 7 剛接觸計畫時,我知道自己在計畫中所扮演的角色 87
表4- 8 剛接觸計畫時,我覺得自己對這個計畫能有很大的影響力 88
表4- 9 剛接觸計畫時,我認為自己在計畫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88
表4- 10剛接觸計畫時,我很樂意為計畫貢獻我能力所及的事情 89
表4- 11請問您認為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計畫的實質效益 (複選題) 91
表4- 12我願意和別人分享我的意見 100
表4- 13我認為我提出的意見被其他人尊重 100
表4- 14我能尊重別人提出的不同意見 100
表4- 15在計畫執行階段,我常和計畫成員見面 101
表4- 16在計畫執行中遇到問題,我們會直接當面討論、商量 101
表4- 17在計畫執行中遇到問題,我們會透過電話討論、商量 102
表4- 18我認為計畫成員彼此有良好的互動關係 102
表4- 19我認為計畫成員的態度都很誠懇 108
表4- 20我認為所有成員都願意分享彼此的資源 108
表4- 21我認為參與計畫的成員會彼此支援 109
表4- 22我相信計畫成員所做的決定,都會考慮到計畫中的每個人 109
表4- 23我認為所有成員都是計畫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110
表4- 24我認為所有成員都具有將工作圓滿完成的能力 110
表4- 25我願意與計畫成員再次合作 111
表4- 26計畫成員都清楚知道計畫希望達成的目標 112
表4- 27我認為我們對於達成計畫目標有高度共識 113
表4- 28我認為計畫成員具有團隊意識及熱誠 114
表4- 29我認為到目前為止,計畫的發展狀況都符合我的期待 117
表4- 30計畫成員會以達成計畫目標為第一考量 118
表4- 31二模互動網絡的程度中心性加權 128
表4- 32二模互動網絡的中介中心性加權 130
表4- 33一模互動網絡的中介中心性加權 145
表4- 34一模責任分工網絡的程度中心性加權 151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三井物產戰略研究所(著),楊明珠(譯)(2003)。城鄉總體營造之路。臺北:中國生產力中心。
王力行(2013)。有遠見的政策,更需要領導者耐心溝通。遠見雜誌。2013.三月號。
王光旭(2011)。社會網絡影響公私協力運作成效之研究:以臺灣中醫與牙醫健康保險總額支付委員會為例。行政暨政策學報,53,65-114。
王朝煌、彭議霆(2007)。社會網絡分析之研究–以網際網路搜尋為例。載於第三屆恐怖主義與國家安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縣:中央警察大學。
丘昌泰(2010)。客家政治與經濟導論。載於江明修(主編),客家政治與經濟(頁1-28)。臺北:智勝。
朱楠賢(2005)。新治理模式下的政府組織設計。游於藝:公務人員人力發展中心,50。取自網頁:file:///C:/Users/PEILING/Downloads/EDM50-0301%20(1).htm
朱鎮明(2004)。地方治理與地方政府現代化:21 世紀英國地方層次的變革。行政暨政策學報,38,31-60。
江明修、鄭勝分(2002)。非營利管理之協力關係。載於江明修(主編),非營利管理(頁81-124)。臺北:智勝。
江明修、鄭勝分(2003)。全球治理與非營利組織。載於政治大學2003年全球化下的全球治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1-42。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11)。99年至100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8)。挑戰2008 國家發展重點計畫-總論。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余致力(2000)。民意與公共政策:表達方式的釐清與因果關係的探究。中國行政評論,9(4),81-110。
吳明儒(2003),從社會資本理論探討臺灣福利社區化之困境-以美國CDS與LISC為借鏡。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刊,2,39-70。
吳英明(1996)。公司部門協力關係和「公民關係」之探討。公共管理論文選輯第十輯,40-46。
李世暉(2011)。臺灣客家治理的理論初探。臺北:客家委員會。
李宗勳(2002)。政府業務委外經營理論與實務。臺北:智勝。
李宗勳(2004)。公私協力與委外化的效應與價值-一項進行中的治理改造工程。 公共行政學報,12,41-77。
李宗勳(2007)。政府業務委外經營之理論、策略與經驗。臺北:智勝。
李長晏(2004)。全球化治理:地方政府跨區域合作分析。研考雙月刊,28(5),55-65。
李長晏、林煥笙(2009)。中央與地方協力夥伴關係之分析-以台中縣潭子段旱溪整治工程為例。公共行政學報,31,49-100。
李柏諭(2005)。公私協力與社區治理的理論與實務:我國社區大學與政府經驗。公共行政學報,16,59-106。
林妍均(2005)。加入WTO國家角色對台灣農業政策之影響。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欣美(2007)。跨組織策略聯盟之統治機制:交易成本與網路鑲嵌之觀點。管理評論,26(3),25-46。
林冠萍(2011)。八八水災營區安置軍民資源整合之研究-以陸軍官校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社會工作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淑馨(2009)。日本公私協力推動經驗之研究:北海道與志木市的個案分析。公共行政學報,32,33-67。
邱怡亭(2011)。公私協力輔助客家傳統聚落保存之研究-以屏東縣五溝水聚落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邱榮舉、謝欣如(2008)。臺灣客家運動與客家發展。載於張維安、徐正光、羅烈師(主編),多元族群與客家:臺灣客家運動20年(頁89-131)。臺北巿:南天。
施正鋒(2002)。臺灣的族群政治與政策。我國族群政策與法制之設計學術研討會,行政院客委會主辦。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2年10月3日)。
施正鋒(2011)。我對『客家基本法』的看法。2011 臺灣客家論談──公共政策與客家前途(引言)。臺北:臺北市客家音樂戲劇中心(2011年11月19日)。
范振乾(2002)。客家事務行政體系之建構。客家公共行政研討會,國立清華大學主辦。新竹:國立清華大學(2002年6月21日)。
孫本初(審訂),謝宗學、劉坤億、陳衍宏(譯)。Pierre, J., & Peters, B. G.(著)(2002)。治理、政治與國家 (Politics and the State)。臺北:智勝。
孫本初、鍾京佑(2005)。治理理論之初探:政府、市場與社會架構。公共行政學報,16,107-135。
孫煒(2007)。臺灣第三部門與政府互動的政策分析:新治理觀點。載於丘昌泰(主編),非營利部門研究-治理、部門互動與社會創新(頁157-203)。臺北:智勝。
孫煒(2010)。我國族群型代表性行政機關的設置及其意涵。臺灣民主季刊,7(4),85-136。
孫煒(2011)。民主治理中我國客家行政機關的的公共性與責信。2011全球客家族群與公共事務之研究:臺灣與海外客家議題暨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及亞洲聯合論壇計畫,65-81。
孫義雄(2004)。深度訪談法與犯罪成因之探索。警察大學通識教育教學及研究方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縣:中央警察大學。
徐正光、張維安(2007)。建構客家知識體系。載於徐正光(主編),臺灣客家研究概論(頁1-15)。臺北:南天。
徐正光、蕭新煌(1995)。客家族群的「語言問題」-臺北地區的調查分析。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10,1-40。
桃園縣龍潭鄉公所城鄉課(2012)。桃園縣龍潭鄉水田老屋客庄研究調查計畫期初報告書。桃園縣:龍潭鄉公所城鄉課編印。
殷世熙、李榮着、陳宗能、李怡靜、林仲敏(2012)。有效運用公私合夥關係推動政策之探討. -以臺南龍崎地區發展竹炭地方產業為例。T&D 飛訊,142,1-23。
高有智、何榮幸(2005)。休耕政策捨本逐末 農村慢性自殺。原刊於2005年7月10日,中國時報,三版。
張世賢(2007)。永續發展政策執行:公私夥伴、倡導聯盟和制度發展之探討。中國行政評論,16(1),95-125。
張四明、王瑞夆(2010)。災難服務中的組織間協調合作:臺灣紅十字會角色分析。2010 年兩岸公共治理論壇《公共行政、災害防救與危機管理》,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主辦。臺北:臺北大學公共事務學院2 樓會議室(2010年8 月17-18日)。
張維安(2008)。族群記憶與臺灣客家意識的形成。第二屆臺灣客家研究國際研討會,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新竹:臺灣新竹交通大學光復校區-浩然圖書資訊中心(2008年12月20-21日)。
張翰壁(2000)。桃、竹、苗茶產業與客家族群經濟生活間的關係。載於馮建彰等撰寫,臺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南投市:省文獻會。
張瓊玲、張力亞(2005)。政府業務委外經營管理及運作過程之研究:以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為例。華岡社科學報,19,31-60。
梁榮茂(1993)。客家文化的危機與轉機──從客族內質反省客家未來。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臺灣客家人新論(頁43-49)。臺北:臺原出版社。
許立一(2001)。公共行政的黑堡觀點及其認識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許耿銘(2010)。協力理論在跨界人力資源管理的應用:以「政府機關與績優民間機構人才交流實施辦法草案」為例。載於林水波(主編),公共治理:能力、民主與行銷(頁131-156)。臺北:考試院。
陳志瑋(審訂),洪聖斐、郭寶蓮、陳孟豪(譯)。Starling, G.(著)(2008)。行政學-公部門之管理(Managing the Public Sector)。臺北:五南。
陳其南、劉正輝(2005)。文化公民權之理念與實踐。國家政策季刊,4(3),77-88。
陳定銘(2010)。客家社區治理。載於江明修(主編),客家政治與經濟(頁101-134)。臺北:智勝。
陳定銘(2011)。南桃園客家社區發展協會組織型態與網絡互動之研究。客家公共事務學報,4,39-65。
陳定銘、賴彥澄(2011)。非營利組織實踐協力治理環境之研究:以阿里山有機部落為例。載於2011臺灣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TASPAA)「建國一百年公共事務的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主辦。臺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公誠樓2、3、4樓會議室(2011年5月27-29日)。
陳板(2002)。落地生根新故鄉--臺灣客家社區運動。載於全球客家文化會議論文集。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陳恆鈞(2002)。治理互賴與政策執行。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陳恆鈞(2008)。協力治理模式之初探。T&D飛訊,69,1-16。
陳恆鈞(2009)。參與治理是趨勢?或是迷思?。文官制度季刊,80周年特刊,113-144。
陳恆鈞、張國偉(2006)。組織協力與組織績效之研究:以雲林縣蔬菜產銷班為例。公共行政學報,19,41-52。
陳重安(2011)。政府契約委外的再檢視:目標、理論應用、績效衡量、與知識論基礎。公共行政學報,40,111-143。
陳敦源(2010)。透明之下的課責:臺灣民主治理中官民信任關係的重建基礎。載於林水波(主編),公共治理:能力、民主與行銷(頁157-190)。臺北:考試院。
陳敦源、王千文(2012)。形式上還是實質上的「公私協力」:全民健康保險總額支付制度個案分析。公共行政學報,42,99-137。
陳敦源、張世杰(2010)。公私協力夥伴關係的弔詭。文官制度季刊,2(3),17-71。
陳景霖(2008)。公私協力夥伴關係之治理模式—以花蓮縣豐田社區總體營造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陳欽春(2009)。建構社會資本內涵的社會福利工作:彭婉如基金會「居家服務方案」之個案分析。信任.效能.社會創新研討會-邁向普及照顧服務模式,財團法人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主辦。台大集思國際會議中心柏拉圖廳(2009年12月18日)。
陳雅芬(2007)。社會資本與社會網絡的交互關係-以全球華人乳癌病友公益網絡為例。逢甲大學合作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憲炎(2010)。桃園縣客家文化館組織定位與治理模式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膺強(1994)。應用抽樣調查。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傅珍紹(2011)。學校與社區協力發展客家本位特色課程之研究 ─以桃園縣中平國小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曾金玉(2000)。臺灣客家運動之研究(1987-2000)。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曾冠球(2008)。公私合夥:「臺北市民生活網」的經驗借鏡。夥伴關係與永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臺灣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主辦。臺中:東海大學(2008年5月24-25日)。
曾冠球(2010)。「問題廠商」還是「問題政府」?:電子化政府公私合夥協力困境之個案分析。公共行政學報,34,77-121。
曾冠球(2011a)。協力治理觀點下公共管理者的挑戰與能力建立。文官制度季刊,3(1),27-52。
曾冠球(2011b)。為什麼淪為不情願夥伴?—公私夥伴關係失靈個案的制度解釋。 臺灣民主季刊,8(4),83-133。
曾漢珍(2002)。客家社區營造課題與策略之研究,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2002年6月22日)。
湯錦台(2010)。千年客家。臺北 如果出版社。
黃永光(2005)。社會資本在社區產業的意義—以松鶴社區推動九二一地震災後重建為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楊長鎮(1991)。社會運動與客家人文化身份意識之甦醒。載於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頁184-97)。臺北:正中書局。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17-23。
廖松俊(2007)。從網絡治理觀點觀察重建區社區總體營造計畫之執行。政策研究學報,7,35-64。
劉坤億(2001)。全球治理趨勢下的國家定位與城市發展:治理網絡的解構與重組。城市外交與全球治理學術研討會,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主辦。高雄:城市外交與全球治理研究中心(2001年12 月14 日)。
劉宜君(2006)。永續發展與公私協力之探討 ─ 網絡管理的觀點。「政府與企業法制關係」學術研討會,中華發展基金管理會主辦。臺北:臺北大學資訊大樓國際會議廳(2006年10月3日)。
劉阿榮、王俐容(2012)。特惠與侷限:原、客族群學院發展之比觀。第四屆發展研究年會議-跨X: 風險與正義,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主辦。臺北:法律學院霖澤館1301多媒體教室(2012年10月20日)。
劉銀丹(2011)。以公私協力推動客家文化發展之研究—平鎮客家書院之經驗。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劉還月(1999)。臺灣的客家族群與信仰。臺北:常民文化出版。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移墾篇】(上)臺灣客家的出墾與二次移民。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潘朝陽、邱榮裕(2004)。客家風情:移墾、產業、文化-序。臺北: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蔡秀涓(2010)。臺灣文官的公共服務價值觀與新公共服務精神的比較:經驗調查初探。載於林水波(主編),公共治理:能力、民主與行銷(頁77-102)。臺北:考試院。
鄧榮坤、林勝良(1997)。臺灣新客家人 : 客家人在臺灣三百年的生活史。新北市土城區: 臺北客家文化推廣中心。
鄭錫鍇(2001)。異質組織合作管理之析論-以公、私部門合夥(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關係為例。海峽兩岸公共管理研討會,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主辦。臺北(2001年5月21日)。
鄭錫鍇(2008)。法制化與公、私協力的管理-以 BOT 為例。競爭力評論,11,28-46。
賴貞男(2009)。公私協力治理理論與應用—以屏東縣黑鮪魚文化觀光季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鍾佳秀(2011)。客家聚落文化生活環境營造之探討:以嘉義縣水上鄉為例。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環境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鍾芳廉(2009),客語生活學校實施現況與成效分析—以屏東縣內埔國小為例。屏東教育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鍾國允(2010)。客家基本法之分析。載於江明修(主編),客家政治與經濟(頁49-78)。臺北:智勝。
鍾榮富(2002)。臺灣語言政策與實際語用的現況。客家公共行政研討會,國立清華大學主辦。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2008年12月20-21日)。
鍾肇政(1998)。硬頸子弟,邁步向前。臺北: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
魏啟林(2000)。政府再造運動。臺中:晨星。
蘇偉業(2009)。公共部門事前定向績效管理:反思與回應。公共行政學報,30,105-130。
顧慕晴(2009)。新公共管理理論下行政倫理的強化-新公共服務的理念。T&D 飛訊, 87,1-25。
二、英文部分
Ansell, C., & Gash, A. (2007).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18(4), 543-571.
Archer, D., & Cameron, A. (2013). Collaborative Leadership: Building Relationships, Handling Conflict and Sharing Control(2nd ed). Taylor & Francis.
Archer, D., and Cameron, A. (2008). Collaborative Leadership : How to Succeed in an Interconnected. London : Butterworth-Heinemann.
Bennet, R. J., & Krebs, G. (1994). Economic development partnerships: An analysis of policy networks in the EC-LEDA local employment development strategies. Regional Studies, 28(2),119-140.
Bingham, L. B., Nabatchi, T., & O’Leary, R. (2005). The New Governance: Practices and processes for Stakeholder and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he Work of Govern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5(5), 547-558.
Bourdieu, P. (1983/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G.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
Boyce, C., & Neale, P. (2006). CONDUCTING IN-DEPTH INTERVIEWS: A Guide for Designing and Conducting In-Depth Interviews for Evaluation Input. USA: Pathfinder International.
Bryson, J. M., & Crosby, B. (1992). Leadership for the common good.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Burgess, R. G. (1984). In the Field: An Introduction to Field Research. London:Allen and Unwin.
Christensen, T., & Lægreid, P. (2007). The Whole-of-Government Approach to Public Sector Reform.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7(6), 1059-1066.
Cooper, H. M. (1988). The structure of knowledge synthesis. Knowledge in Society, 1, 104-126.
Cooper, T. L., Bryer, T. A. & Meek, J. (2008). From Collaborative Public Management to Collaborative Public Governance: Capacity Building for Sustainability. Minnowbrook III Conference (September), 5-7.
Denhardt, R. B., & Denhardt, J. V. (2007). The New Public Service: Serving Rather than Steering. New York : M E Sharpe Inc.
Domberger, S., Farag, S., & Fernandez, P. (1997). Public Management-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 Partnering: A Re-apprais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75 (winter),777-787.
Eisenberg, M. A. (2000). Why There is No Law of Relational Contract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Law Review, 94(3),805-821.
Ferlie, E., & Andresani, G. (2006). Understanding Current Developments in Public-Sector Management - New Public Management, Governance or Other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Public Management Review, 8(3), 389-94.
Freeman, J. (1997).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the Administrative State. UCLA Law Review, 45, 1, 1-45.
Freeman, L. C. (2004).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 Study in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Vancouver, BC / North Charleston, S.C.: Empirical Press, BookSurge.
Frey, B. B., Lohmeier, J H, Lee, S W, & Tollefson, N. (2006). Measuring collaboration among grant partners. 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 27(3), 383-392.
Graddy, E. A., & Chen, B. (2010). The effectiveness of nonprofit lead-organization networks for social service delivery. 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20(4), 405-422.
Gray, B. (1989). Collaborating: Finding common ground for multiparty problem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Grimshaw, D., Vincent, S., & Willmott, H. (2000). Going Privately: Practices of Partnership in the Outsourcing of Public Sector Services, 15th Annual Employment Research Unit Conference, Cardiff.
Guion, L. A., Diehl, D. C., & McDonald, D. (2011). Triangulation: Establishing the validity of qualitative studies. Triangulation: Establishing the validity of qualitative studies. University of Florida IFAS Extension.1-3.
Hall, R., Clark, J. P., Giordano, P. C., Johnson, P. V., & Roekel, M. V. (1977). Patterns of interorganisational relationship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2, 456-474.
Huxham, C. (1996). Collaboration and collaborative advantage. In C. Huxham (Ed.), Creating collaborative advantage (pp. 1-18). London: Sage.
Koliba, C., & Meek, J. W., & Zia, A. (2011). Governance networks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policy. Boca Raton, FL : CRC Press.
Kooiman, J. (1993). Governance and Governability: Using Complexity, Dynamics, and Diversity. In J. Kooiman (ed.), Modern Governance: New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 (pp. 35-48).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Kooiman, J. (2003). Governing as governanc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Kymlicka, W. (2001). Politics in the Vernacular: Nationalism, Multiculturalism, and Citizenship,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
Levine, S., & White, P. E. (1961). Exchange a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f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 ASQ, 5, 583-601.
Lowndes, V., & Skelcher, C. (1998). The Dynamics of Multi-orgnizational Partnerships: An Analysis of Changing Modes of Governan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76 (Summer), 313-333.
Mandell, M. P., & Keast, R. (2009). A new look at leadership in collaborative networks : process catalysts. In Raffel, J. A., Leisink, P., & Middlebrooks, A.E. (Eds.), Public Sector Leadership : International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Edward Elgar: Northampton, MA., 163-178.
O’Leary, R., Gazley, B., McGuire, M., & Bingham, L. B. (2009). Public Manager in Collaboration. In Rosemary O’Leary and Lisa Blomgren Bingham (eds.), The Collaborative Public Manager: New Idea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p. 1-14).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OECD (1990). Partnerships in rural development. Paris: OECD.
O’Leary, R., & Bingham, L. B., (Eds.). (2009). The Collaborative Public Manager: New Idea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Osborne, S. (2000).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Theory and practice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New York: Routledge.
Pakin, J. (1994). Public Management:Technocracy, Democracy and Organizational Reform. Brookfield. VT:Avebury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Perri 6, D. L., Seltzer, K., & Stoker, G. (2002). Towards Holistic Governance: The New Reform Agenda. Basingstoke, Hampshire: Palgrave.
Preffer, J., & Salancik, G. R. (1978).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esource-dependence Perspective.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Putnam, R. D. (2000). Bowling Alone: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Radcliffe, J., & Dent, M. (2005). Introduction: Form New Public Management to the New Governance? Policy & Politics, 33(4), 617-622.
Rhodes, R. A. W. (1996). The New Governance: 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 Political Studies, 446, 52-7.
Rogers, D. L., Whettern, D. A., Halport, B. P., & Mulford, C. L. (1982). Interorganisational coordination. Ames, Iowa: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Rosenau, J. N., & Czempiel, J. N. (Eds.). (1992). Governance WithoutGovernment : 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senkoph, L., & George, V. P. (2001). From the Bottom UP? Technical Committee. Activity and Alliance Form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46,748-772.
Roy, J. (2003). The relational dynamics of e-governance: A case study of the City of Ottawa. 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 26(4), 391-403.
Salamon, L. M. (2002). The New Governance and the Tools of Public Action: An Introduction. In L. M. Salamon (Ed.), The Tools of Government: A Guide to the New Governance (pp. 1-47).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ves, E. S. (2000). Privatization an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New York: Chatham House.
Skelcher, C. M., Lowndes, A., & Nanton, V. P. (1996). Community networks in urban regeneration: It all depends who you know...!. Bristol, UK: Policy Press.
Stralkowski, R., Klemm, R. C., & Billon, S. A. (1988). Partnering Strategies: Guidelines for Successful Customer-Supplier Alliances. National Productivity Review (Autumn). 308-317.
Sullivan, H., Knops, A., Barnes, M., & Newman, J. (2004). Central-local relations in an era of multi-level governance: the cas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policy in England 1997-2001. Local Government Studies, 30(2), 245-265.
Van Slyke, D. M. (2009). Collaboration and relational contracting. In R. O’Leary, & L.B. Bingham (Eds.), The collaborative public manager: New idea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p. 137-156). Washington, D. 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Webb, A. (1991). Co-ordination: A problem in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Policy and Politic, 19(4), 229-241.
Wettenhall, R. (2003). The Rhetoric and Reality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Public Organization Review, 3(1), 77-107.
指導教授 陳定銘(Ting-Ming Chen) 審核日期 2013-7-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