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0756029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52 、訪客IP:18.219.63.90
姓名 袁文華(Wen-hua Yua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桃園縣客語薪傳師協會與政府協力推動客家文化之研究
(The Promotion of Hakka Culture-A Case study on the Cooperation of Taoyuan Hakka Heritage Association and the Government)
相關論文
★ 客家特色產業發展之回應性評估★ 休閒生態園區體驗行銷之研究—以新竹老頭擺客家美食休閒生態園區為例
★ 屏東六堆地區邱氏家族變遷之研究:政治菁英觀點★ 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
★ 客家社團成員參與行為意向之研究─以解構式計畫行為理論觀點★ 紫金礦業與上杭縣之發展
★ 新北市客家文創產業經營策略之研究★ 泰國客家女性與客家文化推動之研究: 以泰國客家之音啟芳論壇為例
★ 從公私協力觀點探討地方產業推動之研究-以桃園蓮花季為例★ 文化創意產業網站品質評估之研究
★ 文化創意產業感性行銷之研究-以苗栗三義木雕為例★ 桃園縣高齡者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之研究
★ 南桃園國小客家新移民子女教育之研究--多元文化教育與文化再製理論★ 兩蔣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兼論其對客家文化園區的啟示
★ 桃園縣國民小學實施客語教學執行成效之研究-以學校支持系統觀點★ 寶島客家電台志工人力資源發展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旨在探討桃園縣客語薪傳師協會與桃園縣客家事務局公私協力之現況。以公私協力為基礎,將問卷分成基本資料、參與動機、協會與政府協力之現況三部分,進行調查及分析。對120位會員發出102份問卷,有效問卷為80份,有效回收率為78.43%。
本研究方法主要以問卷調查法、深度訪談法為主,文獻探討法為輔。問卷調查法的研究工具為「桃園縣客語薪傳師協會與政府協力推動客家文化研究問卷」,應用SPSS 19 版統計套裝軟體進行分析。深度訪談法,以公私部門重要關係人為深度訪問對象,應用MAXQDA 11(state-of-the-art)軟體作為文本分析工具,根據開放性編碼的操作程序檢視訪談內容,綜合資料所整理之編碼結果,進一步資料比對分析,作為關係人政策對話結果之依據。本研究之結論歸納如下:一、會員學歷高,客語教學薪資低。二、會員參與積極是因政府支持推廣客家文化進而認同協會。三、客語薪傳師協會與客家事務局是夥伴關係。四、公私協力後會員互動更為密切。五、公私協力推動客家文化的成效顯著。六、公私部門協力推動客家文化整體表現滿意度高。
摘要(英) The research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cooperation model between Taoyuan Hakka Heritage Association and Taoyuan County Hakka Affairs Bureau by interviewing the target candidates with questionnaires, which was designed for professiona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based on th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The questionnaire was composed of three types of information,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he survey candidates, the motive to join the surveying, and the current cooperation status between the association and the Government. With effective return rate of 78.43%, there were 80 valid questionnaires from 102 copies of questionnaires dispatched to 120 members of the association. In addition,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also taken with the key party related to th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MAXQDA11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software was adopted as a tool for text analysis and then it generalized the coded survey results. The results are shown as below:
(1) The tutoring fee paid is too low to meet the quality of the Hakka Heritage Association members who is comparatively senior in education background.
(2) Because of the supports from the Government, the goal of the association is so positively identified as to strengthen the enthusiasm of the members toward participation.
(3) The partnership model between Hakka Heritage Association and the Hakka Affairs Bureau intensifies the interactions among association members.
(4) The achievements are proven to be remarkable in promoting Hakka culture with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5)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in promoting Hakka culture is highly satisfying due to th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關鍵字(中) ★ 公私協力
★ 客家文化
★ 重要關係人
★ 開放性編碼
關鍵字(英) ★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 Hakka culture
★ Hakka Heritage Association
★ Taoyuan County Hakka Affairs Bureau
論文目次 中 文 摘 要…………………………..……...…………….................................…...…………….i
英 文 摘 要………………………..………..……………………..................................…........ii
謝 辭…………………………………....….………………….....................................……………..iii
目 次……………………………....…….…….……....................................………………………..iv
表 次………………………………....………....……......................................…………………..vii
圖 次…………………………….......................................…………………………….…………..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8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限制 10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相關文獻檢閱 15
第二節 客家社團與客語教學 29
第三節 公私協力的理論 32
第四節 桃園縣客語薪傳師協會個案析探 51
第三章 客語薪傳師協會實證分析 69
第一節 協會會員背景分析 69
第二節 協會會員參與 78
第三節 協會與政府協力之現況 93
第四章 客語薪傳師協會公私協力分析 111
第一節 公部門推動客家文化 119
第二節 公私協力的運作 135
第三節 公私協力未來之展望 14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55
第二節 政策建議 160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162
參考文獻 163
附錄 173
附錄1 《客家基本法》 173
附錄2 桃園縣客語薪傳師名冊總覽 175
附錄3 全國各縣市客語薪傳師分布情形 178
附錄4 客語薪傳師之申請辦法 180
附錄5 客家委員會推動客語薪傳師傳習補助作業要點 182
附錄6 客家委員會獎勵績優客語薪傳師作業要點 186
附錄7 客家委員會推動客語薪傳師傳習督導評核要點 188
附錄8 桃園縣客語薪傳師協會101年度工作計畫 190
附錄9 桃園縣客語薪傳師協會與政府協力推動客家文化研究問卷 191
附錄10 客家文化教學研習課程表 196
附錄11 「匯聚傳薪」--桃園縣客語薪傳師座談會 197
附錄12 公務客語基礎研習班開班情形 199
附錄13 一起輕鬆哈客語!公務客語基礎研習班開班 201
附錄14 深度訪談邀請函 204
附錄15 深度訪談題綱(創會理事長) 205
附錄16 深度訪談題綱(執行幹部) 207
附錄17 深度訪談邀請函(賴局長) 208
附錄18 深度訪談題綱(公部門~賴局長) 209
附錄19 深度訪談題綱(公部門) 210
附錄20 桃園縣政府客家事務局推動客語薪傳師傳習補助作業要點 211
附錄21 賴局長題綱深度訪談之逐字稿 214
附錄22 羅理事長綱深度訪談之逐字稿 220
附錄23 深度訪談文本代碼一覽表 230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仕圖(2004)。地方政府與非營利組織的資源網絡之研究:以嘉義市為例。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刊,3,25-44。
丘昌泰(2009)。臺灣客家族群的社團參與與族群認同,江明修、丘昌泰(主編),客家族群與文化再現(頁3-23)。臺北,智勝。
古安琪(2010)。數位學習融入客語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桃園縣田心國小五年級學生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古秀上(2012)。客語薪傳師團隊協同教學之建構與實踐—以客語魔法學院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田姝榛(2011)。客家非營利組織與地方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江明修(1997)。公共行政學:理論與社會實踐。臺北:五南。
江明修(2002)。非營利管理。臺北:智勝。
何瑞珍(2012)。非營利組織傳揚客家文化之研究-以新竹縣客家文化發展協會客語童詩創作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吳英明(1996)。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兼論公私部門聯合開發與都市發展。高雄:復文。
呂育誠(2004)。中央與地方夥伴關係的省思與展望。中國行政,75,29-56。
李中敬(2010)。客家社團與溝通媒介之研究—以臺灣客家教師協會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李佳純(2009)。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治理網絡建構之研究:以臺北都會區新移民為個案的觀察。國立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李宗勳(2004)。公私協力與委外化的效益與價值:一項進行中的治理改造工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報,12,41-47。
李宗勳(2007)。政府業務委外經營:理論策略與經驗,臺北:智勝。
林小詩(2009)。桃園縣國民小學客語教學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邱怡亭(2011)。公私協力輔助客家傳統聚落保存之研究-以屏東縣五溝水聚落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邱郁芬(2012)。臺北市客家文化治理策略之研究-以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姚榮松(1993)。鄉土語言。教師天地,67, 11-15。
施正鋒(2002)。客家族群與國家-多元文化主義的觀點,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孫 煒(2008)。第三部門的政策環境與治理機制。臺北:智勝。
孫本初(2009)。新公共管理。臺北:一品。
張充炫(2010)。臺北縣客語魔法學院創新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張奕華、許正妹(2010)。質化資料分析:MAXQDA 軟體的應用。臺北:心理。
張淑美(2008)。桃園縣國民小學實施客語教學執行成效之研究-以學校支持系統觀點。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與政策研究所在職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張維安、黃毅志(2000)。臺灣閩南與客家族群社會階層背景之分析,載於臺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臺中:臺灣省文獻會。
張麗君、郭珍妦(2005)。美濃客家地區家長語言能力與幼兒在家語言使用現況之調查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36,141-163。
許耿銘(2009)。協力理論在跨界人力資源管理的應用—以「政府機關與績優民間機構人才交流實施辦法草案」為例。文官制度季刊,1(3),55-79。
陳 板(2000)。族群與地域:臺灣客家在地化的文化觀察,收錄 於徐正光主編,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陳定銘(2006)。政府與第三部門協力關係探討。理論與實務,研習論壇月刊,62,1-11。
陳定銘(2008)。非營利組織與政府協力之研究-以三個公益組織方案為例。載於江明修(主編),第三部門與政府:跨部門治理(頁229-255)。臺北:智勝。
陳定銘(2010)。客家社區治理。載於江明修(主編),客家政治與經濟(頁101-134)。臺北市:智勝。
陳定銘(2012)。客家社會企業與社會網絡分析。臺北:智勝。
陳定銘、陳樺潔、游靖宇(2012)。政府與客家社團協力指標之析探。行政暨政策學報,54,41-82。
陳美智(2011)。客家語教學支援工作人員工作滿意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敦源、張世杰(2010)。公私協力夥伴關係的弔詭。文官制度季刊,2(3),17-71。
陳雅鈴、陳仁富、蔡典龍(2009)。客語沈浸教學對提昇幼兒客語聽說能力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瑞南(2010)。從治理理論發展到警政治理之初探兼論「第四次江 陳會」之個案分析。臺灣警察專科學校警專學報,4(8),111-126。
陳憲炎(2011)。 桃園縣客家文化館組織定位與治理模式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樺潔(2012)。新北市客家社團公民社會化之研究:CIVICUS公民社會指標的初探。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傅珍紹(2012)。學校與社區協力發展客家本位特色課程之研究─以桃園縣中平國小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彭成億(2011)。客語生活學校與社區組織協力治理之研究-以桃園縣中平國小布馬陣活動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鈕文英(2006)。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雙葉。
黃美容(2009)。客家社區非營利組織治理原則之研究:以新竹縣某協會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黃惠穗(2007)。促進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公私協力夥伴關係之應用。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溫曼伶(2011)。資訊科技融入客語教學之研究—以五年級製作客語電子繪本為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苗栗縣。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17-23。
葉至誠、葉立誠(2005)。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
葉淑琦(2010)。現職與支援教師客語教學成效之研究:以南桃園國小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廖繼暉(2011)。臺中市客家社團參與客家公共事務協力關係之研究—以哈客文化藝術節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建宏(2010)。非營利組織與推廣地方文化活動之探討—以屏東縣五個客家社團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劉銀丹(2011)。以公私協力推動客家文化發展之研究—鎮客家書院之經驗。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劉還月(1999)。臺灣客家風土志。臺北:常民文化。
劉還月(2000)。臺灣的客家人。臺北:常民文化。
蕭新煌、黃世明(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賴彥澄(2011)。客家族群都會隱形化與公民參與—以臺北市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鍾國允(2010)。《客家基本法》之分析。載於江明修(主編),客家政治與經濟(頁49-77)。臺北:智勝。
羅美香(2012)。客家社團社會資本與組織發展關聯之研究―以新北市板橋客屬會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羅肇錦(1988)。祭文。客家風雲雜誌。臺北。
貳、英文部分
Ansell, C., & Gash, A. (2008).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18(4), 543-571.
Brinkerhoff, J. M. (2002). Government-Nonprofit Partnership: a Defining Framework,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 22(1), 19-30.
Cadbury, Report. (1992).The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the Financial Aspec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London:Gee & Co.
Cherrett, K. (1994). Gain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Partnering. 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53(1), 6-13.
Erickson, K. C. (1994). Partnership and Total Cost Management: Integralto Enhanced Profitability. 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53(1), 24-35.
Goodman, R. M.etc. (1998).Identifying and defining the dimensions of community capacity to provide a basis for measurement. Health Education and Behavior, 25(3), 258-78.
Huxham, C. (1996). Collaboration and collaborative advantage. In C. Huxham (Ed.), Creating Collaborative Advantage (pp. 1-18). London: Sage.
Jennifer, M. & Brinkerhoff , J. M. ( 2002 ). Government-nonprofit partnership: a defining framework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 Volume 22 Issue1 (pp.19-30). Washington, DC: John Wiley & Sons, Ltd.
Juenke, E. G. (2005). Management Tenure and Network Time: How Experience Affects Bureauctatic Dynamics.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15(1), 113-131.
Katzenstein, P. J. (1978). Conclusion: Domestic Structures and Strategies of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In P. J. Katzenstein (Ed.), Between Power and Plenty: Foreign Economic Policies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tates (pp. 295-336). Madison, WI: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Kernaghan, K. (1993). Partnership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conceptual and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Canadi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36, 57-76.
Kickert, W. (1993). Complexity,Governance and Dynamics: Conceptual Explorations of Public Network Management. In Kooiman, J. (Ed.),Modern Governance: New Government- Society Interactions (191-217).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eftwich, A.(1993). Governance, Democracy and Development in theThird World.Third World Quarterly, 14, 605-24.
Lynn Jr., L. E. (2012). The Many Faces of Governance: Adaption?Transformation? Both? Neither? The Oxford Handbook of Governance. ed. (pp.48-64). New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yntz, R. (1993). Governing Failures and the Problem of Governability: Some Comments on a Theoretical Paradigm. In Kooiman, J. eds. Modern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 London: Sage.
Osborne, D. & Gaebler, T. (1992). Reinventing Governance. London:Sage.
Pierre, J. & Peters, G. B. (2000). Governance, Politics and the State. London:Macmillan.
Rhodes, R. A.W.(1996). The New Governance: Governing withoutGovernment.Political Studies, xx, 652-67.
Rhodes, R. A.W.(1997). Understanding Governance, Buckingham: OpenUniversity Press.
Root, M. P. (1996). (Ed.) The Multiracial Experience:Racial Borders asThe New Frontier. London:sage.
Selden, S. C., Sowa, J. E. , & Sandfort, J. (2006). The impact of nonprofit collaboration in early child care and education on management and program outcome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6(3), 412-425.
Singleton, G. (1994). Partnering for the Public Sector: Guest Editor’s Introduction. 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53(1), 2-5.
Williams, D. & Young, T. (1994). Governance, the World Bank and Liberal Theory. Political Studies, 42, 87.
指導教授 陳定銘(Ting-Ming Chen) 審核日期 2013-7-22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