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2141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3 、訪客IP:18.116.62.45
姓名 彭婉蕙(Wan-hui Pe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戰後台灣小說將軍書寫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General Writing in Post-World-War-II Taiwanese Novels)
相關論文
★ 秋瑾詩詞研究★ 香港作家鍾曉陽小說研究
★ 台灣眷村小說生命困境之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作品為例★ 施叔青長篇小說的港台書寫
★ 台灣早期幽默散文研究★ 愛亞小說研究
★ 琦君書信研究★ 華嚴小說研究
★ 蘇青文學研究★ 黃娟及其小說研究
★ 台灣當代女性傳記研究(1945~2004)★ 台灣當代海洋文學之研究
★ 「文季」文學集團研究──以系列刊物為觀察對象★ 語境的還原:北島詩歌研究
★ 米羅.卡索數位詩研究★ 華文禁令解除後印華文學的發展 — 以印華作協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全文檔遺失)
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資訊系統組 TEL:(03)422-7151轉57422,或E-mail聯絡
摘要(中) 本論文乃探討戰後台灣小說以「將軍」作為創作主體、或內容涉及「將軍」題材與人物形象之研究。民國將軍從革命建國、北伐、對日抗戰到國共內戰,身經百戰,因此民國將軍,在每一個歷史階段,除了實際的戰場外,亦因掌握軍權而涉入政治權力背後更為詭譎複雜的立場、路線、黨派等意識型態的「戰爭」中。這些「民國將軍」,一生擺盪於建國/叛國、殺敵/通敵、戰將∕戰犯、回鄉∕遷臺之間,進而形塑成充滿矛盾、辯證的複雜形象。
因此,小說中的將軍書寫必然涉及歷史紀實與虛構敘事兩個面向,將軍既是名留青史的人物,亦是小說中的角色與題材,歷史的將軍聯結國族認同、政治威權、階級意識等議題;小說中的將軍則延展出小說家書寫主體與文學場域交錯的蛛網,越是遠離歷史紀實、越接近小說家虛構的將軍,更能呈現小說家對政治、歷史、戰爭等議題的反思。
本文擬以1949年後隨政府來臺的「民國將軍」為思考核心,考量小說家的身分背景和作品內容後,建構出「將軍書寫」的三個面向:一、以歷史為本塑造的將軍形象;二、將軍與作家個人的雙重生命書寫;三、將軍成為小說文本的象徵性符號,將軍視同為符碼。論文章節亦置於此三個範疇中。第一,將軍的戰役,探討戰場之於將軍的意義,觀察小說家以「歷史人物」、「歷史戰役」為素材塑造作品中的將軍形象;與此相關的章節是「戰後將軍書寫的開展」,所討論的小說家有司馬桑敦、王文興與柏楊。第二,針對小說家將軍書寫系列的討論,在小說家的創作脈絡中明顯具有將軍主題的系列,小說家甚至透過將軍題材而展現個人獨特的文學風格與生命隱喻,其章節包含第三章「將軍的典範──朱西甯的文學見證」、第四章「將軍的身影,白先勇筆下的最後貴族」、第五章「將軍的懺悔與救贖──李渝的女性觀點與隱喻書寫」。第三,符號化的將軍──在八○年代後,將軍成為一個存在於文本的符號,小說以將軍為喻,凸顯歷史、政治、戰爭甚至具有特定意識型態的寓意,此一階段的將軍,「不存在」於歷史,卻弔詭地因歷史而衍生,最後反過來「見證」歷史變貌,論文章節為第六章「符號化的將軍──八○年代後將軍書寫的轉變」,討論的小說家則有蘇偉貞、黃凡、張大春、林文義與郭松棻等。最後,是第七章「為民國將軍送終」,八○年代之後的「將軍書寫」幾乎都聚焦在將軍退役、老年、臨終的主題上,小說界顯然已經準備好為「民國將軍」送終,迎接下一個世代對將軍的新詮釋。
本論文有別於老兵書寫,特地探討民國將軍在小說書寫的各個階段的轉變,透過這樣的轉變可以了解歷史環境對小說或將軍題材的滲透與轉變。期許這樣的研究能讓我們更了解將軍的書寫內涵。
關鍵詞:將軍書寫、民國將軍、司馬桑敦、王文興、柏楊、朱西甯、白先勇、李渝、張大春、郭松棻
摘要(英) This thesis seeks to address the post-World-War-II Taiwanese novels that deal wholly or partly with the issue of generals. In fact, the arena of the ROC generals is not merely a real field, and the nature of the war they take part in is not only military but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The ROC generals figured significantly in each historic battle of the country--the Nationalist state-founding revolution, the Northern Expedin, the war against Japan, and the Nationalist-Communist Civil War. Inevitably, these seasoned, powerful generals stepped beyond a practical battleground into a subtler combat zone in which a war of divergent political positions, partisanships, and ideologies is waged. Throughout their lifetime these generals oscillated endlessly between allegiance and treason, resistance and surrender, or/and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They hence established themselves as an image shot through with conflicts and contradictions.
Furthermore, general writing in novels embodies the elements of both historical realism and fictional narrative. In other words, the generals depicted are paradoxically historical, crucial figures and fictional characters. Such generals on the one hand indicate issues of national identity, power rival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but, on the other hand, function as an extension and hallmark of a novelist’s literary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It may therefore be argued that the farther away from historical realism and closer to fiction these generals are, the more clearly they mirror the novelist’s reflection on ROC’s practical politics, history, and wars.
The ROC generals on whom this thesis focuses are those officers who came to Taiwan with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after 1949. On the basis of the novelists’ backgrounds and the subject matter of their works, general writing can be structur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1) historically based generals; (2) generals whose stories are interwoven with the novelist’s life; (3) the figural, purely textual generals. In the first category, the generals are imaged with the historical personalities and the plots are appropriated from real events. The corresponding chapter of the treatment is "The Inception of the Postwar General Writing," and the novelists to be discussed include Si-ma Sang-dun, Wang Wen-hsing, and Bo Yang. In the second category, novelists go even so far as to hide beneath the appearance of the "general topic" their distinctive literary styles and biographical reality. Relevant chapters are the third--"A Paragon of the General: Zhu Hsi-ning’s Witness of Literature," the fourth--"A General’s Silhouette Figure: The Last Nobles in Bai Hsien-yung’s Writing," and the fifth--"A General’s Confession and Redemption: Lee Yu’s Feminist Perspective and Metaphorical Writing." In the third category, the general is like a sign. This transition happens after the 1980s. Novels began to regard the general as an allegory of history, politics, war, and ideology. Generals as such do not exist in history but, ironically, come from, and eventually turn back to witness, history. The chapter of this concern is the sixth--"The Textualized General: A Transition of the General Writing after the 1980s." Among the novelists of the category are Su Wei-zhen, Huang Fan, Chang Da-chun, Lin Wen-yi, and Kuo Sung-fen. The seventh, concluding chapter is "Sounding the Knell of the ROC General." General writing after the 1980s focuses almost entirely on the retirement, old age, and deathbed of generals. It seems that the novelist community is well prepared to ring out the old mode of general writing and ring in the new one.
Finally,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is thesis is not a research on the veteran writing. Rather, it revolves primarily around the evolution of the ROC general in novel creation. Through the perception of this evolution, we may realize to what extent historical facts influence and modify the writing of novels, and in this case that of the ROC general. Hopefully, this study may help broaden our interpretive dimension of general writing.
Keywords: general writing, ROC general, Si-ma Sang-dun, Wang Wen-hsing, Bo Yang, Zhu Hsi-ning, Bai Hsien-yung, Lee Yu, Chang Da-chun, Kuo Sung-fen
關鍵字(中) ★ 將軍書寫
★ 民國將軍
★ 司馬桑敦
★ 王文興
★ 柏楊
★ 朱西甯
★ 白先勇
★ 李渝
★ 張大春
★ 郭松棻
關鍵字(英) ★ general writing
★ ROC general
★ Si-ma Sang-dun
★ Wang Wen-hsing
★ Bo Yang
★ Zhu Hsi-ning
★ Bai Hsien-yung
★ Lee Yu
★ Chang Da-chun
★ Kuo Sung-fen
論文目次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背景 2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文獻探討 18
第二章 戰後將軍書寫的開展 33
第一節 失去戰場的將軍 35
第二節 域外戰場的將軍──柏楊《異域》的歷史見證 48
第三節 小結 68
第三章 典範在夙昔──朱西甯的文學見證 73
第一節 朱西甯小說創作與將軍書寫的關係 74
第二節 《八二三注》的軍人群像 82
第三節 《將軍令》的將官典範 113
第四節 朱西甯將軍書寫的意義 122
第五節 小結 132
第四章 將軍的身影──白先勇筆下的最後貴族 135
第一節 白先勇的身世背景與「將軍書寫」的關係 136
第二節 缺席的將軍 140
第三節 《孽子》的家變與「兵」變 160
第四節 小結 178
第五章 將軍的懺悔與救贖──李渝的隱喻書寫 183
第一節 李渝的女性觀點與將軍書寫的關係 184
第二節 從溫州街到域外書寫 192
第三節 將軍書寫下的鉅史與私情 200
第四節 靈與救贖──將軍∕李渝的金絲猿 214
第五節 小結 229
第六章 符號化的將軍──八○年代後民國將軍形象的轉變 235
第一節 回家 236
第二節 最終所「在」──雕像、紀念碑 245
第三節 歷史的將軍與虛構的將軍 258
第四節 小結 277
第七章 結論 279
參考書目 285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小說部分
王文興,《小說十五篇》,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2年7印。
王文興,《龍天樓》,台北:大林出版,1969年。
王光逖(司馬桑敦),《山洪暴發的時候》,台北:愛眉文藝,1970年。
白先勇,《寂寞十七歲》,台北:允晨文化,2000年。
白先勇,《臺北人》,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2版。
白先勇,《孽子》,台北:允晨文化,2000年。
白先勇,《紐約客》,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年2印。
朱西甯,《奔向太陽》,陸軍出版社,1971年。
朱西甯,《海燕》,台北:中國文化學院出版部,1980年。
朱西甯,《將軍令》,台北:三三書坊,1980年。
朱西甯,《八二三注》,台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朱西甯,《破曉時分》,台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朱西甯,《華太平家傳》,台北:聯合文學,2002年。
朱西甯,《現在幾點鐘:朱西甯短篇小說精選》,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李渝,《溫州街的故事》,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1年。
李渝,《應答的鄉岸》,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9年。
李渝,《金絲猿的故事》,台北:聯合文學,2000年。
李渝,《夏日踟躇》,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李渝,〈待鶴〉,《印刻文學生活誌》第6卷第11期,2010年。
李渝,《九重葛與美少年》,台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
李渝,《金絲猿的故事》,台北:聯合文學,2012年2版。
東年,〈酒吧〉,《中外文學》第6卷第3期,1977年8月。
林文義,《鮭魚的故鄉》,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社,1990年。
柏楊,《異域》,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奚淞,〈封神榜裡的哪吒〉,《現代文學》第44期,1971年9月。
張大春,《張大春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年。
郭松棻,《郭松棻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3年。
郭松棻,《奔跑的母親》,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黃凡,《黃凡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年。
蘇偉貞,《陪他一段》,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3年。
中文專著
《跨世紀的流離──白先勇的文學與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7月。
丁雯靜、唐一寧,《最後島嶼紀實──台灣防衛戰1950-1955》,台北:時周文化,2012年。
三三集刊,《戰太平》,台北:三三書坊,1981年。
公孫嬿,《倚砲集》,台北:遠東圖書公司,1957年。
王岳川,《後殖民主義與新歷史主義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
王晉民,《白先勇傳》,台北:幼獅文化出版社,1994年。
王德威,《眾聲喧嘩──三○與八○年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王德威,《從劉鶚到王禎和: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散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
白先勇等著,《現代文學資料彙編》,台北:現文出版社,1991年。
白先勇,《現文因緣》,台北:現文出版社,1991年。
白先勇,《明星咖啡館》,臺北市:皇冠出版社,1984年。
白先勇,《驀然回首》,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0年。
白先勇,《第六隻手指》,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
古繼堂,《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
呂正惠,《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
王國安,《台灣後現代小說的發展──以黃凡、平路、張大春與林燿德的創作為觀察文本》,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1993年。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論》,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
王德威,《眾聲喧嘩:三○與八○年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王德威等著,《紀念朱西甯先生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合文學,2003年。
王德威編,《臺灣:從文學中看歷史》,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古繼堂,《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
白先勇,《父親與民國──白先勇將軍身影集》,台北:時報文化,2012年。
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著,《三姊妹》,台北:皇冠,1996年2版。
朱立立,《台灣現代派小說研究》,台北:人間,2011年。
江寶釵,《白先勇與台灣當代文學史的構成》,台北:駱駝出版社,2004年。
艾思明,《名將孫立人》,台北:群倫出版社,1988年2版。
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2000年。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5年。
呂正惠,《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出版社,1992年。
呂正惠、趙遐秋,《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年。
李有成、紀元文編,《生命書寫》,台北:中研院歐美所,2011年。
李渝,《族群意識與卓越精神:李渝美術評論文集》,台北:雄獅,2001年。
李瑞騰,《情愛掙扎:柏楊小說論析》,台北:漢光文化公司,1994年。
李瑞騰編,《抗戰文學概說》,台北:文訊雜誌社,1987年。
李奭學,《三看白先勇》,台北:允晨文化,2008年。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
李歐梵,《蒼涼與世故:張愛玲的啟示》,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6年。
周勵,《回望故土──尋找與解讀司馬桑敦》,台北:傳記文學,2009年。
林鎮山,《離散.家國.敘述:當代台灣小說論述》,台北:前衛出版社,2006年。
林燿德主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文學現象卷》,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柯慶明,《台灣現代文學的視野》,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柯慶明等,《白先勇研究精選》,台北:天下遠見,2008年。
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年。
季季編,《七十五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
東海大學中文系編,《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思潮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林幸謙,《生命情結的反思》,台北:麥田出版社,1994年。
林燿德,《期待的視野》,台北:幼獅文化出版社,1993年。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台北:元尊文化,1997年。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金仲達,《張學良評傳》,台北:傳記文學,1989年。
亮軒編,《七十四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86年。
施淑,《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出版社,1996年。
柏楊口述、周碧瑟執筆《柏楊回憶錄》,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柏楊日編委會,《歷史走廊》,台北:太川出版社,1993年。
柯青華,《隱地看小說》,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81年。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柯慶明,《台灣現代文學的視野》,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范銘如,《眾裏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唐捐,《台灣軍旅文選》,台北:二魚文化,2006年。
夏志清著,劉紹銘等譯,《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友聯出版社,1989年。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再版。
張大春,《張大春的文學意見》,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張伍,《雪泥印痕:我的父親張恨水》,北京:團結出版社,2006年。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批評》,北京,北京大學,1993年。
張素貞,《細讀現代小說》,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
張寶琴、邵玉銘、亞弦主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7年。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台灣小說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梅家玲,《從少年中國到少年臺灣: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的青春想像與國族論述》,台北:麥田出版社,2012年。
陳予歡,《天子門生──黃埔一期全記錄》,台北:知兵堂出版,2012年。
陳芳明,《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陳芳明,《危樓夜讀》,台北:聯合文學,1996年。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合著,《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陳建忠編選,《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24朱西甯》,台南市:臺灣文學館,2012年。
陳義芝主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陳映真,《左翼傳統的復歸:鄉土文學論戰三十年》,台北:人間,2008年。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年。
彭懷恩,《台灣政治發展(1949-2009)》,台北:風雲論壇,2009年。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台北:文學界雜誌社,1987年。
黃金麟,《戰爭、身體、現代性》,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9年。
黃啟峰,《河流裡的月印──郭松棻與李渝小說綜論》,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8年。
黃錦樹,《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 : 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1995年。
楊照,《文學的原像》,台北:聯合文學,1994年。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1998年。
楊澤主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出版,2012年。
詹宏志,《閱讀的反叛》,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齊邦媛,《霧漸漸散的時候》,台北:九歌,1998年。
劉心皇編著《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台北:天視出版,1981年。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劉俊,《悲憫情懷:白先勇評傳》,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
劉俊:《情與美:白先勇傳》,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2007年。
歐陽子,《王謝堂前的燕子》,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出版社,1998年。
鄭明娳主編,《當代臺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
鄭穎,《鬱的容顏》,台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黎活仁主編,《柏楊的思想與文學》,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魏偉莉,《異鄉與夢土:郭松棻思想與文學研究》,台南:南市圖,2010年。
外文譯著
巴赫金著、白春仁譯,《巴赫金全集第三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
加斯東‧巴舍拉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文化,2003年。
包亞明主编,《現代性與空間的生產》第二輯《都市與文化──列斐伏爾專輯:空間的生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史書美著、何恬譯,《現代的誘惑:書寫半殖民地中國的現代主義(1917-1937)》,南京市:江蘇人民,2007年。
米克‧巴爾著、譚君強譯《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第二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米歇爾‧傅柯著、洪維信譯,《外邊思維》,台北:行人,2003年。
米歇爾‧福柯著、錢翰譯,《必須保衛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年。
帕特里莎‧渥厄著、錢競、劉雁濱譯,《後設小說──自我意識小說的理論與實踐》,台北:駱駝出版社,1995年。
林肯﹒布魯斯著、晏可佳譯,《死亡、戰爭與獻祭》,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阿岡本著、薛熙平譯,《例外狀態》,台北市:麥田出版社,2012年。
班雅明著、許綺玲譯,《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8年。
班雅明著、張旭東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台北:城邦文化,2002年。
班雅明著、林志明譯,《說故事的人》,台北:台灣攝影,1998年。
班雅明著、蘇仲樂.李茂增譯,《寫作與救贖──本雅明文選》,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9年。
茱莉亞‧克莉斯蒂娃著、吳錫德譯,《思考之危境:克莉斯蒂娃訪談錄》,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茱莉亞‧克莉斯蒂娃著、彭仁郁譯,《恐怖的力量》,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3年。
茱莉亞‧克莉斯蒂娃著、林惠玲譯,《黑太陽:抑鬱症與憂鬱》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馬泰‧卡林內斯庫著、顧愛彬、李瑞華譯,《現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理查‧桑內特著、黃煜文譯,《肉體與石頭》,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理查德‧沃林著、吳永立、張亮譯,《瓦爾特‧班雅明:救贖美學》,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
傑哈.簡奈特著、廖素珊、楊恩祖等譯,《辭格Ⅲ》,台北:時報文化,2003年。
喬安娜﹒伯克著、孫寧譯,《面對面的殺戮》,南京市:江蘇人民,2005年。
費修珊、勞德瑞著、劉裘蒂譯,《見證的危機:文學‧歷史與心理分析》,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 年。
雅克‧德里達著、何一譯,《馬克思的幽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羅蘭‧巴特著、汪耀進,武佩榮譯,《戀人絮語──一本解構主義的文本》,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年。
羅蘭‧巴爾特著、李幼蒸譯,《小說的準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蘇珊﹒桑塔格著、陳耀成譯,《旁觀他人之痛苦》,台北市:麥田出版社,2001年。
期刊論文
〈《八二三注》後記〉,《幼獅文藝》第276期,1976年12月。
〈莫將成敗論英雄──齊邦媛vs.白先勇談父親與歷史〉,《印刻文學生活誌》2012年5月號。
〈鄉的方向──李渝和編輯部對談〉,《印刻文學生活誌》第6卷第11期,2010年7月。
朱偉誠,〈父親中國‧母親(怪胎)臺灣?白先勇同志的家庭羅曼史與國族想像〉,《中外文學》30卷2期,2001年7月。
吳東權,〈雨中花解語花花自飄零──悼念公孫嬿先生〉,《文訊》267期2008年1月。
呂正惠,〈臺北人「傳奇」〉,《文星》104期,1987年2月。
宋雅姿,〈鄉在文字中──專訪李渝〉,《文訊》2011年7月。
李桂芳,〈終戰後的胎變—從女性、歷史想像與國族記憶閱讀郭松棻〉,《水筆仔》第3期,1997年9月。
李渝,〈漢奸和共匪的情史──多情漢子汪精衛和楊虎城〉,《明報月刊》461期,2004年5月。
李渝,〈美人和野獸──張學良的幽禁/悠靜生活〉,《明報月刊》462期2004年6月。
李渝,〈父與女──抑鬱的陳布雷與叛逆的陳璉〉,《明報月刊》463期,2004年7月。
李渝,〈在莽林裡搭建烏托邦──中國才子瞿秋白〉,《明報月刊》465期,2004年9月。
李歐梵,〈回望文學少年──白先勇與現代文學創作〉,《中外文學》第30卷第2期。
周英雄,〈八○年代台灣小說家之主體意識〉,《當代》第18期(1993年8月。
林文義,〈陌路與望鄉—認識郭松棻〉,《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1期,2005年7月。
林怡君,〈李渝的生命關懷探析──以小說中的軍官為核心〉,第八屆「生命實踐學術研討會」論文,華梵大學,2009年11月。
南方朔,〈廢墟中的陳儀:評郭松棻〈今夜星光燦爛〉〉,《中外文學》,第25卷第10期,1997年3月。
柯慶明,〈台灣「現代主義」小說序論〉,《臺灣文學研究集刊》創刊號2006年2月。
夏志清,〈白先勇論(上)〉,《現代文學》第39期,1969年12月。
張瀛太,〈從「行為演出」到「心理演出」──朱西甯60-70年代(早、中期)小說的情節經營〉,《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十九期》,2009年12月。
張瀛太,〈從「傳統的現代」到「現代的民族化」--論《華太平家傳與朱西甯小說創作美學的轉變》,《海峽兩岸現當代文學論集》。
張瀛太,〈從敘事視角之運用看朱西甯小說的寫作技巧〉,《人文社會學報》第5期,2009年3月。
梅家玲,〈白先勇小說的少年論述臺灣想像──從《臺北人》到《孽子》〉,《中外文學》第30卷第2期。
莊宜文,〈重組的文學星空──從文學獎談新世代小說家的崛起〉,第二屆「青年文學會議」,行政院文建會主辦,1998年。
陳建忠,〈歷史敘事與想像(不)共同體:論兩岸「新歷史小說」的敘事策略與批判話語〉,《台灣文學與跨文化流動:東亞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報》第3期(台灣號),2007年4月。
陳義芝,〈借象徵的方式:王文興短篇小說人物分析〉,《淡江中文學報》第21期,2009年12月。
陳榮彬,〈戰後臺灣小說中「將軍書寫」初探〉,《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11期,2012年2月。
曾若涵,〈將軍之死──白先勇〈國葬〉中的國族符碼〉,《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12期,2012年9月。
覃怡輝,〈李彌部隊退入緬甸期間(1950~1954)所引起的幾項國際事件〉,《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4卷第4期,2002年12月。
須文蔚,〈報導文學在台灣,1949-1994〉,《新聞學研究》第51集,1995年7月。
黃秀端,〈政治權力與集體記憶的競逐──從報紙之報導來看對二二八的詮釋〉,《臺灣民主季刊》第5卷第4期,2008年12月。
黃錦樹,〈窗、框與他方──論郭松棻的域外寫作〉,《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十五期,2012年10月。
黃錦樹,<論台灣文學現代主義世代:戰後世代、轉向、本土現代主義的起源>,成大台文系主編,《跨領域的台灣文學研究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6。
楊錦郁,〈把心靈的痛楚變成文字──在洛杉磯和白先勇對話〉,《幼獅文藝》第64卷4期。
葉德宣,〈從家庭受勳到警局問訊──《孽子》中父系國∕家的身體規訓地景〉,《中外文學》第30卷第2期,2001年7月。
廖玉蕙,〈生命裡的暫時停格──小說家郭松棻、李渝訪談錄〉,《聯合文學》225期,2002年11月。
舞鶴,〈不為何為誰而寫—在紐約訪談郭松棻〉,《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1期,2005年7月。
劉叔慧,〈荒涼美感的重現──試比較張愛玲與白先勇的小說世界〉,《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7期,1993年6月。
劉雪真,〈在歷史的想像中重生──以「新歷史主義」觀點解讀郭松棻〈今夜星光燦爛〉〉,《南榮學報》第9期,1996年4月。
蔣宜芳,〈聽「永遠的臺北人」說《臺北人》、《孽子》的故事〉,《中國文史哲研究通訊》第13卷第2期。
饒博榮(Steven L. Riep),〈〈龍天樓〉情文兼茂,不是敗筆──王文興對官方歷史與反共文學的批判(節譯)〉,《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
學位論文
王本立,《國共內戰在西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年)。
江衍宜,《「細述」衷情──朱西甯小說研究》,私立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江寶釵,《論《現代文學》女性小說家:從一個女性經驗的觀點出發》,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1994。
吳靜宜,《文學的寂寞單音:郭松棻小說研究》,中山大學中吳所碩士論文,2005年。
沈靜嵐,《當西風走過──六○年代《現代文學》派的考察與論述》,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侯作珍,《自由主義傳統與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崛起》,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
胡金倫,《政治、歷史與謊言:張大春小說初探(1976~2000)》,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年。
張瀛太,《朱西甯小說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陳惠齡,《台灣當代小說的烏托邦書寫》,高雄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
陳聖文,《國共戰爭中的閻錫山(1945-1949)》,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黃小民,《郭松棻小說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年。
楊昌賓,《王文興與國共內戰:論《龍天樓》》,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楊翠,《鄉土與記憶──七○年代以來台灣女性小說的時間意識與空間語境》,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董淑玲,《白先勇、歐陽子、王文興小說觀念之形成與實踐》,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鄭千慈,《崩解的自我:現代主義、畸零人與戰後台灣鄉土小說》,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5年。
報刊文章
葉石濤,<六○年代作家的流浪與放逐>,《民眾日報》,1986年11月2日。
符中立,〈張愛玲與張學良〉,《中國時報》2012年2月12日。
網路資源
‧張誦聖,<游勝冠<權力的在場與不在場:張誦聖論戰後移民作家>一文之回應>,「台灣文學研究工作室」,2001.11.8上網。網址:
http://ws.twl.ncku.edu.tw/index.html
‧游勝冠,<權力的在場與不在場:張誦聖論戰後移民作家>,「台灣文學研究工作室」,2001.10.6上網。網址:http://ws.twl.ncku.edu.tw/index.html
‧宋澤萊,<外省人的八二三砲戰小說與本省人的八二三砲戰小說>,「台灣文學部落格」,20013.6.26上網。網址:http://140.119.61.161/blog/forum_detail.php?id=721
指導教授 李瑞騰(Rei-teng Lee) 審核日期 2013-8-1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