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為什麼不外借?
林麗芳
期刊資料由於其資料本身的特性,通常在圖書館中會採取獨立的管理方式,包括資料的採購、管理與流通,其政策均與一般圖書不同,因此造成圖書館中的一國兩制,這是一般不在圖書館工作的人所能理解的。
圖書與期刊在使用上對讀者而言,最大差異是兩者間有截然不同的流通政策。根據個人對國內十所知名國立大學院校所做的電話調查,目前在這些大學中,除了中正大學有對一般讀者採隔夜借閱方式、工技學院對老師可以外借外,大部份學校對於個別讀者不論是現期期刊或是過期期刊,都採取只限館內閱讀複印,而不外借的政策(詳見附表)。期刊如此特殊的借閱政策,大概凡是負責過期刊管理的館員或是流通的櫃檯人員,都遇過讀者提出外借期刊的要求,尤其是學校老師,還經常有因為館員堅持遵守圖書館政策,而對圖書館不滿的情形。可是面對讀者如此強烈要求,圖書館是否應該軟化立場,遷就讀者呢?
今就期刊的特性分析期刊與書的不同,再就讀者與館員的角度討論期刊外借與不外借的原因。
一、期刊與圖書的不同?
1.就資料性質而言:
圖書是一本書或是一套書獨立存在。每一本書有其不同的主題。而期刊,在其本身的定義就是連續性出版品,換言之,一種期刊中的各期除了有卷期連續的關係外,不論是內容上的銜接,亦或是主題上的連貫,都是有相互關連的。基本上,每一種期刊都有其創刊的目的與主題,這一點與圖書是截然不同。
2.就資料內容的深度與廣度而言
一般而言,圖書資料通常討論的範圍較廣,內容與期刊論文相較之下顯得不夠深入。而且,期刊是集合若干人的論文資料,所以對同一主題的討論通常會有不同觀點的各種論調出現,這也是一般圖書上見不到的。
3.就資料的新穎性而言
一個新的議題出現,首先會發表在期刊上,然後才有書的出版。而且,一本期刊從作者寫作論文到出刊,中間可以是數週甚至的是數天的時間,可是一本書從寫書開始到出版,最快也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所以,圖書的新穎性遠比不上期刊。
4.就資料的閱讀性而言
對期刊來說,通常讀者會去挑選自己有興趣的題目來閱讀,比較不會一本期刊拿來,從頭看到完,但對書則不同,一本書從頭看到尾是很自然。
5.就資料的出版特性而言
一、本圖書如果一經發行,發現市場銷售情況良好時,經常會有再版、三版的情形,但是這在期刊就不會發生,期刊一般都是限量發行,如果真的搶手,頂多是下一期多發行一些,但對於已經印行的期刊,很少有再印的情況。
二、就讀者的立場,為什麼希望把期刊借回去
1.可以在自己喜歡的環境下悠游自在的慢慢閱讀。
2.在自己的書房或研究室可以邊看邊參考其它資料。
3.某些專業方面上的期刊,有些教授認為除了他個人以外不會有人看,所以希望能夠借回去,如此可以有較充裕的時間可以研讀。
4.有些期刊的內容並不值得影印留存,翻一翻瀏覽看看,可是又不想花太多時間待在圖書館。
三、就館員的立場,為什麼期刊不外借
1.一本期刊只要被一個人借走,下一位讀者在資料歸還前就看不到期刊,一本期刊如果允許借出館的時間是三小時的話,表示在這三小時內只能有一位讀者使用,但是如果它不被借出的話,同時間內也許有三位讀者可以使用。如此期刊的外借無形中已影響到這份期刊的流通率。也許有讀者會質疑期刊哪來那麼高的使用率,但是這種情形在暢銷雜誌上其實是很正常的。對於常來圖書館的看暢銷期刊的人也許就會發現,經常想看的期刊都被捷足先登的人拿走了。
2.對於某些專業期刊也許當真只有一位讀者在看,但是如果圖書館允許這類的期刊可以借回去時,那其它期刊呢?同是專業期刊有些是好多人所共同需要參考的,如果允許一個人借回去,是否造成其他人的使用不便呢?館員們又如何去界定哪些期刊是只有非常少的讀者使用,可以外借,又哪些期刊是使用者多,不適合外借的呢?況且一個圖書館內如何同時存在二種不同的期刊借閱政策?
3.期刊如果外借,萬一遺失將使期刊的完整性受影響,而期刊一有缺期對於該期刊的參考價值就大打折扣。期刊缺期的補購非常困難,通常是有錢也買不到的。期刊畢竟與書不同,它沒有一版、再版,也因此一缺期恐怕就是永遠的遺憾了!
4.期刊資料強調其新穎性,許多期刊所討論的題材多是目前最熱門的議題,亦或是作者最新的發現,這些資料如果和書一樣,可以被借出,屆時可能只有前幾位讀者者看到的是新的資料,對其它讀者已經失去新穎性,對於它的參考價值也大打折扣。
5.期刊中每一篇文章的篇幅有限,讀者看完一篇文章所需時間不多,如果無法立即看完,影印也不會花太多錢。不像圖書要立即看完,快者半天、一天,慢者就因人因書而異了。如果要影印,除了有影印費較多外,還有著作權上的問題。
其實站在圖書館的立場,我們也希望越方便讀者越好,更希望每位讀者的需求,我們都能去滿足,問題這是不可能的,每位讀者的需求不同,我們只能以大部份讀者的權益為依歸,也許這會讓部份讀者覺得失望,但是,這卻是我們所能尋求的最好方案:期刊不外借。
附 表
各校期刊外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