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7222017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語言
DC.contributor物理學系zh_TW
DC.creator闕銘宏zh_TW
DC.creatorMing-Hong Quan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00-7-9T07:39:07Z
dc.date.available2000-7-9T07:39:07Z
dc.date.issued2000
dc.identifier.urihttp://ir.lib.ncu.edu.tw:88/thesis/view_etd.asp?URN=87222017
dc.contributor.department物理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中央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en_US
dc.description.abstract在非平衡態統計力學中,對於二個系統的可同步或不可同步,可推廣為一種非平衡態系統的相(phase)。從可同步過渡至不可同步或不可同步過渡至可同步,可視為非平衡態的相變。 本論文探討二個受外加驅使力的van der Pol振盪子的同步行為。振盪子所受的外加驅使力強度為常數或時間的餘弦函數;振盪子的行為則為週期性或混沌(chaotic)。在其中一個振盪子加上單向驅使(one-way driving)交互作用,其強度與二振盪子的位置差成正比;觀察其是否能與另一振盪子達成同步。我們使用電腦模擬,計算二振盪子在不同交互作用強度時,達成同步所需要的時間;並對其可同步或不可同步的過程作進一步的觀察。 振盪子所受的外加驅使力強度為常數時,當交互作用強度在10E-6至10E-2之間,達成同步所需時間近似與交互作用強度成反比;此現象可視為一種臨界慢化(critical slowing down)現象。 當單一振盪子所受的外加驅使力的強度為時間的餘弦函數,並且參數為特定值時,我們觀察到:此系統因初始值不同,而有二個吸子(attractor)-正軌道與負軌道;此二吸子的吸引盆地(basin of attraction)有破碎且複雜的邊界。因此,在探討此類振盪子的同步行為時,我們分別觀察二個正軌道振盪子交互作用的同步行為及正、負軌道振盪子的同步行為。在判斷二振盪子是否達成同步時,除了要求二振盪子在相平面的位置有某種程度的靠近,也要求此情形必須維持一段時間。當以交互作用強度為調控的參數,可同步的區域與不可同步的區域交錯地出現;交互作用強度增大,也不一定能同步。判斷是否達成同步的標準愈高,可同步的範圍愈小;表示有假性同步的情形出現。雖然正負軌道振盪子在相平面上的軌跡不同,但其同步行為相似。zh_TW
DC.subject同步zh_TW
DC.subject非平衡態相變zh_TW
DC.subject臨界慢化zh_TW
DC.subjectSynchronizationen_US
DC.subjectNonequilibrium phase transitionen_US
DC.subjectCritical slowing downen_US
DC.titlevan der Pol 模型的同步行為zh_TW
dc.language.isozh-TWzh-TW
DC.titleSynchronization of van der Pol oscillatorsen_US
DC.type博碩士論文zh_TW
DC.typethesisen_US
DC.publisher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en_US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