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7224017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語言
DC.contributor地球物理研究所zh_TW
DC.creator沈嘉蕙zh_TW
DC.creatorChia-Hui Shen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00-7-12T07:39:07Z
dc.date.available2000-7-12T07:39:07Z
dc.date.issued2000
dc.identifier.urihttp://ir.lib.ncu.edu.tw:88/thesis/view_etd.asp?URN=87224017
dc.contributor.department地球物理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中央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en_US
dc.description.abstract本研究希望利用位在觀測陣列上的地震,以及位在陣列延伸線上宜蘭外海的密集天然地震,利用震波通過陣列之訊號變化,採用波線追跡法,進行正推模擬,先建立初始模型,經由模型參數化、最後利用走時逆推法,以阻尼最小平方法加以反演,求取與觀測之走時資料最佳彌合,期望得到速度構造模型,來探討台灣西北地震帶之地下構造。 所得到的結論如下: 1.本研究得到的P波速度構造,大致上可分為四層: (1) 第一層近地表沈積層。厚度約3∼5公里,在雪山山脈下最深,約5.2公里,往西部麓山帶略減為4.5公里,但往東在宜蘭平原底下為2公里。速度值由西往東變化為3.8─4.9─3.6 km/sec(頂部)及4.2─5.3─4.7. km/sec(底部)。雪山山脈之速度值比東西兩側之麓山帶或平原高出20─30%。 (2) 第二層上部地殼之上半部。深度在9∼12公里之間,變化不大,在雪山山脈底下最深達12.5公里。速度值由西至東為4.5─5.6─5.2 km/sec(頂部)及5.3─6.2─5.4. km/sec(底部)。雪山山脈之速度值高出兩側約15─25%。 (3) 第三層在上部地殼之下半部,此層底部即康拉不連續面,深度約在20公里左右,在島內深度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到了宜蘭外海則迅速減為15公里。速度值由西往東為5.7─6.1─5.6 km/sec(頂部)及5.8─6.3─6.0 km/sec(底部)。康拉界面上之速度變化已經趨於緩和,約在5.8∼6.4 km/sec之間。 (4) 第四層下部地殼。此層底部即莫荷不連續面,深度約在35∼43公里之間,以在宜蘭平原下方最深達43公里,但到宜蘭外海迅速減為20公里。不過,莫荷面深度因為控制點不夠,只能作為參考。速度值為6.3─6.4─6.2 km/sec(頂部)及6.4─6.6─6.3 km/sec(底部)。至於莫荷面以下之速度(即上部地函頂部)為7.8∼8.1 km/sec(島內),7.4∼7.6 km/sec(外海),由於有深層地震提供波線,此速度值尚屬可信。 2.西部麓山帶與雪山山脈在淺層的速度上有明顯的不同,認為兩者的岩性及密度上的差異以及成因不同反應到速度上的變化。 3.在西部麓山帶距離90公里處的局部相對速度高區,可能是受到出磺坑背斜以及大甲溪─大安溪大橫構造的影響。此一橫向速度構造變化,值得注意。 4.宜蘭平原的速度較低則認為是受到沖繩海槽擴張的影響。 5.由速度構造來看,雪山山脈屬於較穩定的地區,而西部麓山帶與宜蘭平原相對比較不穩定,地震發生頻率亦高。本研究並不排除西部麓山帶及雪山山脈各有不同的構造及演化。zh_TW
DC.subject波線追跡zh_TW
DC.subject西北線型地震帶zh_TW
DC.subject地震zh_TW
DC.subject速度構造zh_TW
DC.subject走時逆推zh_TW
DC.title以波線追跡研究西北線型地震帶之速度構造zh_TW
dc.language.isozh-TWzh-TW
DC.type博碩士論文zh_TW
DC.typethesisen_US
DC.publisher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en_US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