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9121003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語言
DC.contributor中國文學系zh_TW
DC.creator王愛華zh_TW
DC.creatorAi-Hua Wang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04-7-15T07:39:07Z
dc.date.available2004-7-15T07:39:07Z
dc.date.issued2004
dc.identifier.urihttp://ir.lib.ncu.edu.tw:88/thesis/view_etd.asp?URN=89121003
dc.contributor.department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中央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en_US
dc.description.abstract張愛玲在1947年所使用「豔異」一詞,1999年文學學者周芬伶乃以此作為對張氏文學評論的書籍命名,「豔異」恐怕是對張氏其人其文的最好詮釋了。然早在四百多年的朱姓王朝,著名的後七子代表王世貞便已將歷代文言作品、傳奇小說重新整理編定,並拈出「豔異」為其小說選集的書名。他別出心裁的創意字眼,在保守的復古文學主義看來有違禮教,但和「食色性也」的通俗文學一派卻又暗中嵌合,看來文言小說《豔異編》雖出自傳統主義的文人之手,卻亦顯露出人性無法逃避的課題。 本論文擬採取的研究方法為文獻蒐尋、文本細讀與文化討論三個面向。文獻蒐尋的範圍,包括《豔異編》編者生平及其文學資料與該書相關之討論等。前兩者有助瞭解編者編著《豔異編》的動機所在;後者則可釐清《豔異編》的故事來源與後來影響,是研究此書相當重要的部分。文本細讀乃是針對《豔異編》分類問題的研究。許多學者批評此書的分類不精、毫無持擇,故筆者擬從《豔異編》的分類情形及缺失處著手,進行深入研究,並於第五章續書部分,從後出作品的改良處作為《豔異編》的參照系。文化討論則就文化觀察的角度分析《豔異編》遭受禁毀與明清兩代政治、社會環境差異的關係,「豔異」如何形成一部系譜,影響並吸引了後世風格相似的文人作家。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This paper is about the discussion of novels during Min dynastyen_US
DC.subject豔異zh_TW
DC.subject王世貞zh_TW
DC.subject張愛玲zh_TW
DC.subjectsexen_US
DC.subjectnovelen_US
DC.title豔異編研究zh_TW
dc.language.isozh-TWzh-TW
DC.titleyan yi-bian yian giaoen_US
DC.type博碩士論文zh_TW
DC.typethesisen_US
DC.publisher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en_US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