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9121007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語言
DC.contributor中國文學系zh_TW
DC.creator許惠敏zh_TW
DC.creatorHui-Min Hsu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04-7-7T07:39:07Z
dc.date.available2004-7-7T07:39:07Z
dc.date.issued2004
dc.identifier.urihttp://ir.lib.ncu.edu.tw:88/thesis/view_etd.asp?URN=89121007
dc.contributor.department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中央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en_US
dc.description.abstract關於五峰思想的研究,一般多著重在盡心成性的論題上;至於道論、工夫論,及其外王思想,則往往未能有系統性的探討。另一方面,五峰雖備受牟宗三先生、錢穆、陳來等人在義理方面的肯定;但就目前思想史著作而論,對五峰思想的關注往往付諸闕如,未嘗載記半語。而此根本問題,當與朱子對五峰批評有關。但若欲釐清並分判五峰思想史的定位,則必須要對五峰思想有一整體性的瞭解與掌握。因此,本文研究要點即在於透過文本的解讀,及前人研究基礎,依據理論的分析、系統的歸納與邏輯的論證等研究方法,對五峰著作進行全面的分析與探討,並由此明確建構並掌握五峰思想內涵。 目前研究成果可分四點說明:第一,證成以牟宗三先生「『道』一詞是綜言。若就其內容意義分解,則客觀地說是性命,主觀地說是心」一語作為本體論之理論架構,並由此涵攝五峰之工夫論及其外王思想。如何架構五峰義理內涵,使其思想得以具體且完整呈顯,實為本文之研究重點。在此過程,筆者嘗試以牟宗三先生所謂道為其綜言,分言主觀之心與客觀之性一語作為基本架構,並由此推擴而論五峰之工夫、政治、佛老思想,也由此證成唯有通過此一架構,才足以說明五峰整體思想內涵。第二,證成「道」在五峰思想中的特殊性。一般研究五峰思想多著重在他心性的論題上,至於天道論,或是道與心性關係之研究,相對而言則較為缺乏。對此,筆者研究發現若僅是關注五峰心性問題,而忽略了道和心性之間的關係,則實是未能呈顯五峰整體思想內涵。又「道」在五峰思想中,不僅是一客觀形上之理,亦是主觀地人之彰顯。且最為要者,道也在此一過程中,愈顯發其生生之理。此亦即呼應了牟先生所謂道為其綜言,而分言主觀之心與客觀之性之意涵。第三,對於五峰以心著性,已發未發等論題,繼前人研究之基礎,獲得進一步地分析與探討。此研究方式,乃在前人研究基礎下,通過相互論證方式,而得更為精要之成果。第四,建構五峰工夫理論之模式,並由此探究其言工夫之得失。一般對五峰工夫論的理解,多僅是「逆覺處言工夫」而已,至於五峰整體理路之架構、細部工夫之建立,與實踐方法之論證則較為不足。筆者透過文本的詮釋,發現五峰言工夫可從兩方面說明,一為「察識涵養」,另一為「明理居敬」。前者主要是當下逆覺的工夫,後者則強調透過「學」,使自己能夠「知的」、「中的」。但無論如何,最終都必須在「即事明道」的意義下實踐之。 統體而論,透過本文研究,一方面能清楚展現五峰整體思想意涵,另一方面亦基本釐清了朱子對五峰的批評。因此,本文可說是對五峰思想定位之初步完成。zh_TW
DC.subject逆覺zh_TW
DC.subjectzh_TW
DC.subjectzh_TW
DC.subjectzh_TW
DC.subjectzh_TW
DC.subject五峰zh_TW
DC.title五峰思想研究zh_TW
dc.language.isozh-TWzh-TW
DC.type博碩士論文zh_TW
DC.typethesisen_US
DC.publisher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en_US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