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9125009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語言
DC.contributor歷史研究所zh_TW
DC.creator李進億zh_TW
DC.creatorCih-Yi Lee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04-6-26T07:39:07Z
dc.date.available2004-6-26T07:39:07Z
dc.date.issued2004
dc.identifier.urihttp://ir.lib.ncu.edu.tw:88/thesis/view_etd.asp?URN=89125009
dc.contributor.department歷史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中央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en_US
dc.description.abstract本文是屬於長期環境史的研究,以蘆洲為主要的研究區域,探討蘆洲人與自然環境間近三百年的互動關係,藉以瞭解蘆洲人的生活型態,並試圖建構蘆洲的區域性格。 蘆洲自然環境的概況為:在地形上低窪平坦,氣候上終年有雨,水文上河溝紛歧、海潮與大河環伺,土壤上肥沃適農,生態上水生物種繁多。這五項自然因子之間,不但緊密相牽、交互影響,更是構築蘆洲人文環境的基礎構造,長期制約著蘆洲人的行為模式與生活型態。因此,蘆洲人只能以順應調適的態度,來面對此般自然環境的挑戰,從而創造屬於他們的人文環境。 蘆洲人文環境的成立,是構築在自然環境之上的。在蘆洲這塊環境極不穩定的河濱沙洲上,雖有水源土地之利,亦有洪水海潮之害,蘆洲人自降臨河洲之初,就展開了不斷與淡水河周旋的悠久歷程,人力雖難以對抗浩浩蕩蕩的自然變遷,然蘆洲人歷經常年失敗而習得的經驗與智慧,仍成為與自然對抗的重要籌碼。蘆洲人對抗自然的方法是消極順應的,同安移民選擇蘆洲做為墾區,就是基於當地的自然環境與原鄉同安極為相似,其後的農墾工作或水利開發,因應自然而做出改變的例子處處可見,而農墾有成後的聚落構築,也是受水患的逼迫而逐漸退居內陸高地,在蘆洲人的心中,調適自然似乎就是對抗自然最好的方式。因此,蘆洲的族群、農墾及聚落,即為建構於自然環境的基礎上,依附貼近土地、逐步發展而成的。 在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長期的交融互動之下,蘆洲人逐步發展出來的一套「與水共生」的生活型態,並以之為內涵,形塑蘆洲獨有的區域性格。從蘆洲長期的發展歷程中,可以發現到自然環境的影響是無所不在的,其中特別是淡水河的水患,從深層刻劃著蘆洲人的生活型態,引導蘆洲人必須不斷作出調整與改變,來適應水患頻仍的環境。蘆洲人並非試圖去挑戰或對抗自然環境,而是以順應、調適或趨避的方式來面對自然,因而逐漸發展出「與水共生」的生活型態,以求取在這塊土地上安家落戶的終極目的。因此,蘆洲境內一切的人文景觀,處處可以找尋到防水、避水,甚或是親水的人文痕跡,此即蘆洲人在自然環境的長期塑造下,所創造出來的屬於自我鄉土之區域性格。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none.en_US
DC.subject環境史zh_TW
DC.subject區域發展zh_TW
DC.subject蘆洲zh_TW
DC.subjectenvironmental historyen_US
DC.subjectLuchowen_US
DC.subjectregional developmenten_US
DC.title蘆洲:一個長期環境史的探討(1731-2001)zh_TW
dc.language.isozh-TWzh-TW
DC.titleLuchow : a long-time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1731-2001)en_US
DC.type博碩士論文zh_TW
DC.typethesisen_US
DC.publisher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en_US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