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9421052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語言
DC.contributor企業管理學系zh_TW
DC.creator郭博文zh_TW
DC.creatorPo-Wen Kuo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03-6-24T07:39:07Z
dc.date.available2003-6-24T07:39:07Z
dc.date.issued2003
dc.identifier.urihttp://ir.lib.ncu.edu.tw:88/thesis/view_etd.asp?URN=89421052
dc.contributor.department企業管理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中央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en_US
dc.description.abstract在知識經濟的時代,若僅使用傳統財務報表上的指標來衡量績效,可能會對無形資產價值較大的企業,造成嚴重的經營效率低估。相對而言,對於無形資產價值表現較差的企業,將造成經營效率之高估。 本研究係探討融入商標價值對衡量相對效率之影響。針對台灣之IC產業及資訊電子業進行相對經營效率之衡量。IC產業動態分析之模型一,係以財務評估的角度在投入及產出變數中,選用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上之財務指標,利用資料包絡分析之CCR及BCC模式,來衡量IC產業1994年至2000年七年來的相對經營效率。進一步分析規模效率,則可發現在56個DMU當中,扣除13個達到CCR整體經營效率外,其餘之43個DMU無法達到整體經營有效率的原因乃在於規模無效率所致。此外,我們也可以看到個別廠商效率的變遷,依據效率變遷的趨勢,可作為各廠商自我警惕或改進之道,並提供各企業在經營上有用的參考資訊。 模型二係產出項加入商標相關價值,研究結果發現其相對績效值變動頗多,51個DMU中有23個DMU發生變化。藉由Wilcoxon signed ranks test檢定模型一與模型二所衡量之相對效率,我們發現有顯著差異。 本研究接著進行橫斷面資訊電子業產業分析,研究對象為54家資訊電子業上市企業2000年之相對經營效率。同樣以Wilcoxon signed ranks test檢定模型一與模型二所衡量之相對效率,發現54家資訊電 子廠商,在模型一與模型二中之相對經營效率亦有顯著差異。因此我們使用融入商標價值(模型二)之資料包絡分析,來衡量2000年資訊電子業之相對經營績效。研究結果發現,其中有12家廠商達到整體經營效率,有23家廠商達到技術效率,有15家達到規模效率。進一步深入分析,無效率廠商之中有高達97.5%屬於規模無效率。接著利用參考次數及超效率分析,並從12家達整體經營效率之廠商篩選出五家標竿企業,利用財政部證期會規定的財務分析構面及財務比率,計算出五家標竿企業各項財務比率之區間,作為無效率廠商學習的參考與努力的目標。 最後,利用前述所得之相對經營績效的高低,將54家廠商分成四群,並使用各項財務比率來分析此四群廠商之表現。除此之外,本研究也將前述之相對經營效率之超效率值與經濟價值做比較。結果顯示,DEA運用於國內資訊電子廠商經營績效之衡量上,與傳統財務比率法類似但具有更深入之結論。利用DEA模式融入無形資產之商標價值,評估我國資訊電子產業廠商績效確實有其優越性,並與財務比率分析或經濟價值分析方法相互為用,可達到績效衡量的準確性。zh_TW
DC.subject相對經營效率zh_TW
DC.subject商標價值zh_TW
DC.subject標竿學習zh_TW
DC.subjectDEAen_US
DC.title融入商標價值對衡量產業相對經營效率的影響-以資訊電子業為例zh_TW
dc.language.isozh-TWzh-TW
DC.type博碩士論文zh_TW
DC.typethesisen_US
DC.publisher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en_US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