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0125007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語言
DC.contributor歷史研究所zh_TW
DC.creator吳美枝zh_TW
DC.creatorWu-Mei Chih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04-7-8T07:39:07Z
dc.date.available2004-7-8T07:39:07Z
dc.date.issued2004
dc.identifier.urihttp://ir.lib.ncu.edu.tw:88/thesis/view_etd.asp?URN=90125007
dc.contributor.department歷史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中央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en_US
dc.description.abstract摘 要 本文透過文人在咖啡館活動的研究,來探討咖啡館的文藝形象是在何種歷史背景下產生,又因為何種歷史因素,導致這種咖啡館的文藝形象逐漸消失,藉此擬出咖啡館在台北的發展,並透過資料的分析、解讀,來建構台北文人咖啡館的圖像。戰後台北文人咖啡館,由早期的「朝風」開始,與稍後的「田園」,皆以古典音樂來吸引顧客,而「明星」引領的風潮,也造成一股文人留連咖啡館的趨勢,緊接著「作家」、「文藝沙龍」的誕生,皆為文人圈內的自發性創業,目的即是創造一個文人可以定期聚集的場所,較晚出現的「野人」、「天琴廳」、「天才」,也標榜著文藝咖啡館的經營方向。 透過文人創作文本的爬梳,以及文人回憶性的散文,咖啡館裡的文人活動,隨著歷史情境的轉換,也有階段性的變化。1950年代初期,政治肅殺氣焰正熾之時,文人在咖啡館內以聆聽西洋古典音樂為主;1950年代中期,一批詩人及藝術家進駐咖啡館,主要以創作現代詩及現代藝術為主;1950年代末期,咖啡館裡詩人,其詩作轉為晦澀難懂的超現實風格,突顯出政治高壓下,文人創作不得不轉向內心世界的窘境。1960年代,現代主義文學在咖啡館裡萌芽發展,存在主義思潮也在此時成為文人咖啡館的重要話題。咖啡館作為一個傳遞西方文藝思潮的現代都市空間,同時也是文人逃避現實的出口,咖啡館遂可說是文人消極抵抗官方文藝的文化場域。1960年代末期,批判現代主義流離現實的聲音開始在文人圈蔓延開來,咖啡館裡的文人也曾試圖讓文藝回歸現實,卻旋即遭到官方的打壓:逮捕、審問、盤查等政治手段,因此,受制於官方的層層打壓,失去行動空間的文人,也只能在咖啡館裡高談闊論,展現「豪情萬丈」的自己。由此推知,沒有集會、結社、出版、言論等自由的權利,台灣根本沒有發展公共領域的空間與條件,台北文人咖啡館也無法和歐洲文人咖啡館相提並論。 綜論台北文人咖啡館,從1950年代到1989年代,雖然其內文人活動有階段性的變化,但是基本而言,文人只是藉由咖啡館空間,建立文人圈中的集體認同感、歸屬感,並試圖尋得文藝創作上的自由。在政治壓迫、思想緊縮的年代裡,這樣的空間往往是文人喘息的空間,由於咖啡館的開放性,一方面是間接向官方聲明:「我們光明正大。」另一方面,自由來去的文人可以咖啡館內找到和自己氣味相投的人,彼此交流摸索,高談闊論。zh_TW
DC.subject咖啡館zh_TW
DC.subject文人zh_TW
DC.subjectliteratien_US
DC.subjectcafeen_US
DC.title台北咖啡館之研究---以文人活動為中心的探討(1949-1989)zh_TW
dc.language.isozh-TWzh-TW
DC.titleA study of literati activitys in cafes in Taipei from 1949 to 1989en_US
DC.type博碩士論文zh_TW
DC.typethesisen_US
DC.publisher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en_US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