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0621001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語言
DC.contributor大氣物理研究所zh_TW
DC.creator呂玉璇zh_TW
DC.creatorYu-Hsuan Lu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03-7-17T07:39:07Z
dc.date.available2003-7-17T07:39:07Z
dc.date.issued2003
dc.identifier.urihttp://ir.lib.ncu.edu.tw:88/thesis/view_etd.asp?URN=90621001
dc.contributor.department大氣物理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中央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en_US
dc.description.abstract台灣位於亞洲與太平洋的交界處,四面環海,天氣與氣候不僅深受東亞季風之影響,而且也明顯呈現海陸加熱差異所引發的海陸風環流現象。此外,台灣島上地形非常複雜,除了中央山脈縱貫南北之外,東南部地區另有海岸山脈與花東縱谷之存在,這些山脈、縱谷及斜坡地形,對台灣東南部局部環流之發展以及大氣邊界層的演變有何影響,是很值得探討之科學問題。 本研究即以台灣東南部地區複雜地形所引發之局部環流與大氣邊界層的發展特性作為主題,利用綠島中尺度實驗計畫密集觀測期中,測風氣球、繫留氣球、整合探空系統、近地通量自動觀測站以及移動式地面站的觀測資料,分析複雜地形下局部環流之發展,近地能量之收支以及邊界層的發展與演變特性。 研究結果顯示,台灣東南部地區的局部環流相當複雜,除了海陸加熱差異所造成的海陸風之外,亦存在沿著縱谷的山谷風以及垂直縱谷的上下坡風的局部環流系統。在複雜地形以及實驗期間綜觀天氣系統的影響下,台灣東南部地區的局部環流發展高度約300-600公尺。近地面層風場轉變相當明顯,不但沿海岸地區存在海陸風的日夜循環變化,山坡測站也出現上下坡風環流的日夜循環變化。而縱谷內,白天受到地表加熱及上坡風的回流在谷內絕熱增溫,使得谷內外有溫差,進而引發谷風,再加上白天向岸的海風因為受到地形影響,於縱谷兩端出現明顯的繞流現象,造成縱谷北端為北風、南端為南風,夜晚則受到下坡風影響轉為北風。垂直風場的部分,在偏東風個案中發現,縱谷地區的局部環流受到海岸山脈的影響,出現明顯的結構分層現象。而偏南風個案中則因為綜觀風場與地形為平行的,盛行風會直接吹進縱谷內,因此局部環流的垂直變化沒有分層現象。 實驗區域內的邊界層發展差異很大,由於海岸山脈地形屏障的關係,在花東縱谷內的日夜位溫差很大且邊界層也較容易發展,而較靠近海岸的邊界層,受到海洋的調節,日夜位溫差較小,且邊界層發展到上午11點之後,底層受到海風環流所伴隨的冷平流影響,而抑制了邊界層的成長,大氣邊界層的厚度約600-800公尺。由近地表通量觀測站所量測到之各通量發現,地表經過太陽短波輻射加熱後,以可感熱通量、潛熱通量以及土壤熱通量的方式達到能量收支平衡,而貢獻最大的為潛熱通量,可感熱通量次之,且潛熱通量約為可感熱通量的兩倍。zh_TW
DC.subject局部環流zh_TW
DC.subject邊界層zh_TW
DC.subject複雜地形zh_TW
DC.title台灣東南部地區局部環流與邊界層特性之研究zh_TW
dc.language.isozh-TWzh-TW
DC.type博碩士論文zh_TW
DC.typethesisen_US
DC.publisher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en_US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