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 欄位 |
值 |
語言 |
DC.contributor | 哲學研究所 | zh_TW |
DC.creator | 游維倫 | zh_TW |
DC.creator | Wei-Luen You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005-7-19T07:39:07Z | |
dc.date.available | 2005-7-19T07:39:07Z | |
dc.date.issued | 2005 | |
dc.identifier.uri | http://ir.lib.ncu.edu.tw:88/thesis/view_etd.asp?URN=91124009 | |
dc.contributor.department | 哲學研究所 | zh_TW |
DC.description | 國立中央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en_US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本論文主要包括五個章節,內容大要如下:
第一章「導論」中,初步釐定個人的問題意識,並且在照應「全球暖化」關懷之下,轉而選擇「普世倫理」的探究進路進行研究,隨後於交互參照工作較趨完備時,擇定Küng的「全球倫理」作為研究主題,並把觀點集中在倫理規範的「可普遍性」和「可實踐性」上,以期解開學界相關議題的爭議,以及輔之以其他領域之洞察,對Küng的陳義有所開發。
第二章「Küng之『全球倫理』的典範轉移分析」,主要是以「典範轉移分析法」來分析展示Küng「全球倫理」思想的發展梗概,就其基本結構層面的「全球重大危機」意識、「人道精神」基本預設皆加以釐清,再就其上層結構層面之檯面議題所呈現糾結,凡以透過宗教對話化解各方對立、疏通「現實政治」、「極端自由主義式經濟」對倫理關懷的忽視等方面加以釐清,最後,再就基本理念之分析,說明Küng雖然相信有普遍倫理共識,但是也清楚橫亙其間的阻擾,而進一步提倡追求「最小主義式的倫理」。
第三章「Küng之全球倫理的『可普遍性』探究」,主要是嘗試釐清學界對全球倫理「可普遍性」的質疑,如根據「相對主義」和「多元主義」兩進路的辯難。而根據我的研究和發現,可以斷言Küng是以「普遍萬有之根源」作為其倫理規範之基礎,是以,其以宗教作為例示的「人道金律」,也正是以各種宗教來例示此一根源性,而不是單純的歸納操作。再者,我也藉由劉述先的「理一分殊」說法,最後終於釐清「人道金律」乃是一規約的形式原則,它一方面能普遍地適用於各文化,另一方面也需要各文化參與、承擔與解釋,而使一元價值的全球倫理與當今多元價值的潮流相互彌合。
第四章「Küng之全球倫理的『可實踐性』探究」,主要是透過倫理規範的實踐之討論,以探究人如何體現「萬有的根源性」,以及如斯體現的原動力來自何處。論述分別就《孟子》的「盡心知性知天」之詮釋說明:(i)人與萬有根源的關係;(ii)人的道德行為的根源性依據;(iii)道德實踐的根源動力。凡此以《孟子》「盡心知性知天」之說以補全球倫理「可實踐性」在實踐論述方面的不足。再來,就Crowther的「生態藝術理論」的「自我-意識」的需求,以及個體透過「自我-決定」、「自我-創造」,而自由地歸屬於這個世界,而說明人與世界存有論地相互作用地體合為一之道,以補全球倫理「可實踐性」在理念論述方面的不足。
第五章「結論」,提出反省與展望,說明本論文的後續研究工作應可以著眼於全球倫理與環境倫理學的接軌。而根據本論文的研究而言,初步的見解應可以把全球倫理定位成一個基礎倫理,它可以確立人作為道德能動者(moral agent)的地位,並說明人對世界必須承擔種種義務。之後再透過孟子與Crowther的見解說明人與自然世界的關係,如此便可以透過此關係把人對世界的義務切實地開展出來,如此方能建立起一套更具切己意義的環境倫理學。 | zh_TW |
DC.subject | Hans Küng | zh_TW |
DC.subject | 全球倫理 | zh_TW |
DC.subject | 可普遍性 | zh_TW |
DC.subject | 可實踐性 | zh_TW |
DC.subject | 歸納法問題 | zh_TW |
DC.subject | 相對主義 | zh_TW |
DC.subject | 多元主義 | zh_TW |
DC.subject | 理一分殊 | zh_TW |
DC.subject | 盡心知性知天 | zh_TW |
DC.subject | 藝術生態論 | zh_TW |
DC.title | 探究Hans Küng之「全球倫理」的
「可普遍性」與「可實踐性」 | zh_TW |
dc.language.iso | zh-TW | zh-TW |
DC.type | 博碩士論文 | zh_TW |
DC.type | thesis | en_US |
DC.publisher |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en_US |